第72章
“是姜文?”楼筠手指轻点,几乎是不假思索就说出了答案。
苏长卿点了点头,道:“是,科举那几日,姜文就名声大噪。这段时间又借着帝师大人不在的空隙,以授课的名义进了国子监。恐怕...”
楼筠抿了口茶,顺势接过苏长卿的话头:“恐怕是有意架空裴卿。”
眼里闪过一丝冷意,架空裴卿?他们怎么敢,又怎么配?
苏长卿叹了口气,道:“是啊,虽说帝师大人救灾有功。但,帝师也有监天之职,无论是遥传的旱灾,还是后面相继发生的水灾和疫病。许临等人可能都会借此发难。”
楼筠噤了声,她一直觉得大衍过于神化帝师这个职位了。只要是人,就不可能面面俱到,都会有犯错的时候。
裴卿也是人,又怎么能步步都算到呢?
苏长卿看到楼筠面上的冷意,心知楼筠不快,宽慰道:“不过以陛下对帝师的器重,许临想要得手怕是也不容易。”
楼筠点头不说话,也不知道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
苏轫见此,挑起下一个话题:“对了,表...”
一口表妹在苏长卿不赞同的目光下转换成了:“殿下,西凉和漠北的使臣前不久也都到了京城。您不在,是二皇子代为接待。”
使臣?是了,楼庆生辰快到了,万邦也是时候来朝贺了。
“知道了,多谢表哥告知。”楼筠不动声色的接了刚刚苏轫未叫出口的称呼。
听到称呼的苏轫面上瞬间笑作一团,模样瞧着有些许蠢。
苏长卿明显也是这样觉着的,不忍直视地移开视线。
楼筠转着手里的酒杯,犹豫要不要把苏韵的反常告诉二人。
就听见苏长卿开口道:“殿下,还有一事...”明显地顿了顿,苏长卿面色复杂,内心挣扎了片刻,最后还是打算说出来。
“贵妃娘娘最近有点反常,许是听信了奸人谗言。传来的家书中话里话外有窥探殿下的意思。若殿下有看出什么,还望不要同贵妃娘娘计较,她毕竟是您母妃。”
苏长卿这话说的讨巧。楼筠抬眼望去,苏长卿眼里看不到亲人的熟稔,只有对储君的尊和身为兄长的关切。
了然,失笑。
不愧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狐狸,不是苏轫这种愣头青能比的。她毕竟是楼庆的孩子,现在还挂着太子的名头,要是真争赢了未来就是君王。
现在的一句一字,半点不合她心意的未来都是能算上账来的。
轻笑出声,楼筠有些无奈地端起手里的酒一饮而尽。
身在天家就是如此,半点留不得人。
似是询问,半是试探道:“那舅舅可知母妃最近都见过什么人?”
“姜文。”
“姜文?”楼筠疑道。
“是,贵妃娘娘在接十三皇子的时候,曾在国子监与姜文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三人在屋内短暂的交流过几句。具体说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又是姜文?她记得裴卿之前说过姜文的学识不在他之下,现在又屡屡冒出...
总觉得这个姜文是个大麻烦。
楼筠思索着,又问了个问题:“不知舅舅十四年前那位引得京城上下人人自危的盗贼有没有印象?”
“十四年前?殿下问这件事情是为了什么?”
毕竟是陈年旧事,而且当年楼筠才六岁,问这件事做什么。苏长卿不免有些疑惑。
楼筠没有明说,只是道:“有些好奇罢了。”
“那时我还未出征,那盗贼未入苏府,我也没能交到手。只知道最后是当时的帝师收服的。”
这些楼筠也都知晓,追问道:“那舅舅知道那盗贼都挟持了哪些官员?”
苏长卿往后靠了靠,闭眼思考了会,报出遗传当时官员的官职和姓名。
楼筠听完,也没能找出这些人的共同点,奇道:“这些人难道就没有什么共通之处吗?”
苏长卿闻言愣了片刻,道:“倒也不是完全没有。”
望向苏长卿,“怎么说?”
“殿下可知前朝李家?”
“是许临前面的那位丞相?”她在宫里的时候有听到老一辈的宫女和太监说闲话。
说如若不是李家生了叛心,这丞相的位置永远轮不到许临来做。当然,好有不是夸赞李家二郎长相貌美的话,不然也不会被当做饭后谈资。
苏长卿见楼筠知道,接过话头继续道:“这盗贼找的官员都是当年指认李家生了叛心的人。”
楼筠眉头一跳,找到了,她之前一直觉得串不起来的那根线出来了。
但是玄机子为什么要让裴珏帮忙去查李家的案子呢?
按下心里的惊诧,“这李家舅舅知道多少?”
苏长卿爱莫能助地摇头,“我当时还小,只记得爹对李家那位前丞相赞不绝口,说是无论相貌,品行还是学识能力都是各中翘楚,人中龙凤。”
后又唏嘘道:“若不是走错路,想必现在朝廷上还有李家的一席之地。当时李家的呼声,甚至可以和帝师匹敌。”
和帝师?楼筠若有所思地抬眼,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帝师无婚无配,是个方外人。但这李家有妻有儿,民间呼声这么高,龙椅上那位,坐的安稳吗?
不过前朝旧事,某种意义上也算她的祖宗,不好点评。
“唉!”苏长卿突然叫出声,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不确定道:“我好像记得,当年李家约莫逃了一个孩子。”
“孩子?多大年岁?”
苏长卿想了想,“如果能长大成人,应该跟我差不多岁数了。”
一个晚上收获颇丰的楼筠点头,谢道:“知道了,多谢舅舅。”
苏长卿笑着摆手,同苏轫一起送楼筠离府。
楼筠的马车彻底消失在眼前时,苏长卿侧身对苏轫敲打道:“以后不可在殿下面前没大没小了。”
苏轫惊讶地反问道:“为什么呀,爹。她可是我表...”看了看周围,“弟唉。”
苏长卿恨铁不成钢地一巴掌呼上苏轫后脑上,厉声道:“即使她与你有血缘之亲,殿下未来也是可能登上那至高位置上的人。”
见苏轫还是一脸不赞同的样子,无奈道:“轫儿,最是无情帝王家。贵妃娘娘的话我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为父相信你的判断罢了。”
苏轫默不作声地低头,他一时之间想不到反驳父亲的话。但是他相信表
妹,能使出那样剑法的人,绝不是什么残害兄长,迫害忠良之辈。
楼筠离开苏府后没有立刻回太子府,吩咐马车回去,自己乘着夜黑风高摸到了裴卿的住处。
她也不知怎么的,就是想来见见裴卿,立刻,马上。
身姿轻盈的落在石子路上,掠过满是铜臭味的前院,清新雅意又透着乐趣的后院就显露出来。
闭目的大猫在楼筠落在地上的那一刻就耸了耸鼻尖,又在楼筠走了几步后睁开兽眸,看到楼筠的身影,打了个鼻鼾,又睡了回去。
纱窗还印着摇曳的烛光,这么晚还没睡?
又向前走了几步,还没到屋前,门就自己打开了。不,准确的说,是只披了件外袍的裴卿打开了房门。
看到站在院子里的楼筠,皱眉,快步走下台阶,行至楼筠身前,抓着女子的手交叠在手心。
一边往屋内走去,还一边责备道:“这么晚了一个站在院子里做什么,虽然还是夏天,但隐隐也要秋天了,夜晚风凉,还是要小心些才是。”
裴卿急吼吼的举动,絮絮叨叨的关心,让楼筠忽然有了实质,就好像她在此间走了一遭,是鲜活的。
青年一个抬头撞见爱人的眼神,就意识到了楼筠的不对劲,问道:“你怎么了?”
楼筠笑着摇了摇头,把眼前的人揽进怀里抱了个满怀。
第74章
裴卿虽然不知楼筠身上发生了什么,却还是下意识回抱女子,希望能以此给予楼筠力量。
太久了,在裴卿身边呆了太久。她都快忘记前世有多么孤苦了,登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又有何用?
身边连一个嘘寒问暖,敢说直话的人都没有。每天都是看不完的折子,批不完的政务,还有朝堂上群臣吵不完的架。
她本对世间情感都不抱希望的,因为裴卿,她稍微起了点希冀,对裴卿,对母妃,对其他。
但今天才知道,原来人与人的感情如此脆弱,脆弱到一个外人的话就能轻易戳破。
好在,她还有收回的余地;好在,她从来都不是为了这些人走到现在。
紧了紧怀里的人。
裴卿是她行尸走肉在世间的唯一意义,也是宛如恶鬼的她的唯一枷锁。
裴卿...裴卿...心里一遍遍低喃着。
楼筠把头埋在青年肩颈,语气沉闷,还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脆弱。
“裴卿,没有你我会疯的。”
会变成地府里的恶鬼,人间行走的尸体,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
苏长卿点了点头,道:“是,科举那几日,姜文就名声大噪。这段时间又借着帝师大人不在的空隙,以授课的名义进了国子监。恐怕...”
楼筠抿了口茶,顺势接过苏长卿的话头:“恐怕是有意架空裴卿。”
眼里闪过一丝冷意,架空裴卿?他们怎么敢,又怎么配?
苏长卿叹了口气,道:“是啊,虽说帝师大人救灾有功。但,帝师也有监天之职,无论是遥传的旱灾,还是后面相继发生的水灾和疫病。许临等人可能都会借此发难。”
楼筠噤了声,她一直觉得大衍过于神化帝师这个职位了。只要是人,就不可能面面俱到,都会有犯错的时候。
裴卿也是人,又怎么能步步都算到呢?
苏长卿看到楼筠面上的冷意,心知楼筠不快,宽慰道:“不过以陛下对帝师的器重,许临想要得手怕是也不容易。”
楼筠点头不说话,也不知道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
苏轫见此,挑起下一个话题:“对了,表...”
一口表妹在苏长卿不赞同的目光下转换成了:“殿下,西凉和漠北的使臣前不久也都到了京城。您不在,是二皇子代为接待。”
使臣?是了,楼庆生辰快到了,万邦也是时候来朝贺了。
“知道了,多谢表哥告知。”楼筠不动声色的接了刚刚苏轫未叫出口的称呼。
听到称呼的苏轫面上瞬间笑作一团,模样瞧着有些许蠢。
苏长卿明显也是这样觉着的,不忍直视地移开视线。
楼筠转着手里的酒杯,犹豫要不要把苏韵的反常告诉二人。
就听见苏长卿开口道:“殿下,还有一事...”明显地顿了顿,苏长卿面色复杂,内心挣扎了片刻,最后还是打算说出来。
“贵妃娘娘最近有点反常,许是听信了奸人谗言。传来的家书中话里话外有窥探殿下的意思。若殿下有看出什么,还望不要同贵妃娘娘计较,她毕竟是您母妃。”
苏长卿这话说的讨巧。楼筠抬眼望去,苏长卿眼里看不到亲人的熟稔,只有对储君的尊和身为兄长的关切。
了然,失笑。
不愧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狐狸,不是苏轫这种愣头青能比的。她毕竟是楼庆的孩子,现在还挂着太子的名头,要是真争赢了未来就是君王。
现在的一句一字,半点不合她心意的未来都是能算上账来的。
轻笑出声,楼筠有些无奈地端起手里的酒一饮而尽。
身在天家就是如此,半点留不得人。
似是询问,半是试探道:“那舅舅可知母妃最近都见过什么人?”
“姜文。”
“姜文?”楼筠疑道。
“是,贵妃娘娘在接十三皇子的时候,曾在国子监与姜文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三人在屋内短暂的交流过几句。具体说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又是姜文?她记得裴卿之前说过姜文的学识不在他之下,现在又屡屡冒出...
总觉得这个姜文是个大麻烦。
楼筠思索着,又问了个问题:“不知舅舅十四年前那位引得京城上下人人自危的盗贼有没有印象?”
“十四年前?殿下问这件事情是为了什么?”
毕竟是陈年旧事,而且当年楼筠才六岁,问这件事做什么。苏长卿不免有些疑惑。
楼筠没有明说,只是道:“有些好奇罢了。”
“那时我还未出征,那盗贼未入苏府,我也没能交到手。只知道最后是当时的帝师收服的。”
这些楼筠也都知晓,追问道:“那舅舅知道那盗贼都挟持了哪些官员?”
苏长卿往后靠了靠,闭眼思考了会,报出遗传当时官员的官职和姓名。
楼筠听完,也没能找出这些人的共同点,奇道:“这些人难道就没有什么共通之处吗?”
苏长卿闻言愣了片刻,道:“倒也不是完全没有。”
望向苏长卿,“怎么说?”
“殿下可知前朝李家?”
“是许临前面的那位丞相?”她在宫里的时候有听到老一辈的宫女和太监说闲话。
说如若不是李家生了叛心,这丞相的位置永远轮不到许临来做。当然,好有不是夸赞李家二郎长相貌美的话,不然也不会被当做饭后谈资。
苏长卿见楼筠知道,接过话头继续道:“这盗贼找的官员都是当年指认李家生了叛心的人。”
楼筠眉头一跳,找到了,她之前一直觉得串不起来的那根线出来了。
但是玄机子为什么要让裴珏帮忙去查李家的案子呢?
按下心里的惊诧,“这李家舅舅知道多少?”
苏长卿爱莫能助地摇头,“我当时还小,只记得爹对李家那位前丞相赞不绝口,说是无论相貌,品行还是学识能力都是各中翘楚,人中龙凤。”
后又唏嘘道:“若不是走错路,想必现在朝廷上还有李家的一席之地。当时李家的呼声,甚至可以和帝师匹敌。”
和帝师?楼筠若有所思地抬眼,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帝师无婚无配,是个方外人。但这李家有妻有儿,民间呼声这么高,龙椅上那位,坐的安稳吗?
不过前朝旧事,某种意义上也算她的祖宗,不好点评。
“唉!”苏长卿突然叫出声,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不确定道:“我好像记得,当年李家约莫逃了一个孩子。”
“孩子?多大年岁?”
苏长卿想了想,“如果能长大成人,应该跟我差不多岁数了。”
一个晚上收获颇丰的楼筠点头,谢道:“知道了,多谢舅舅。”
苏长卿笑着摆手,同苏轫一起送楼筠离府。
楼筠的马车彻底消失在眼前时,苏长卿侧身对苏轫敲打道:“以后不可在殿下面前没大没小了。”
苏轫惊讶地反问道:“为什么呀,爹。她可是我表...”看了看周围,“弟唉。”
苏长卿恨铁不成钢地一巴掌呼上苏轫后脑上,厉声道:“即使她与你有血缘之亲,殿下未来也是可能登上那至高位置上的人。”
见苏轫还是一脸不赞同的样子,无奈道:“轫儿,最是无情帝王家。贵妃娘娘的话我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为父相信你的判断罢了。”
苏轫默不作声地低头,他一时之间想不到反驳父亲的话。但是他相信表
妹,能使出那样剑法的人,绝不是什么残害兄长,迫害忠良之辈。
楼筠离开苏府后没有立刻回太子府,吩咐马车回去,自己乘着夜黑风高摸到了裴卿的住处。
她也不知怎么的,就是想来见见裴卿,立刻,马上。
身姿轻盈的落在石子路上,掠过满是铜臭味的前院,清新雅意又透着乐趣的后院就显露出来。
闭目的大猫在楼筠落在地上的那一刻就耸了耸鼻尖,又在楼筠走了几步后睁开兽眸,看到楼筠的身影,打了个鼻鼾,又睡了回去。
纱窗还印着摇曳的烛光,这么晚还没睡?
又向前走了几步,还没到屋前,门就自己打开了。不,准确的说,是只披了件外袍的裴卿打开了房门。
看到站在院子里的楼筠,皱眉,快步走下台阶,行至楼筠身前,抓着女子的手交叠在手心。
一边往屋内走去,还一边责备道:“这么晚了一个站在院子里做什么,虽然还是夏天,但隐隐也要秋天了,夜晚风凉,还是要小心些才是。”
裴卿急吼吼的举动,絮絮叨叨的关心,让楼筠忽然有了实质,就好像她在此间走了一遭,是鲜活的。
青年一个抬头撞见爱人的眼神,就意识到了楼筠的不对劲,问道:“你怎么了?”
楼筠笑着摇了摇头,把眼前的人揽进怀里抱了个满怀。
第74章
裴卿虽然不知楼筠身上发生了什么,却还是下意识回抱女子,希望能以此给予楼筠力量。
太久了,在裴卿身边呆了太久。她都快忘记前世有多么孤苦了,登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又有何用?
身边连一个嘘寒问暖,敢说直话的人都没有。每天都是看不完的折子,批不完的政务,还有朝堂上群臣吵不完的架。
她本对世间情感都不抱希望的,因为裴卿,她稍微起了点希冀,对裴卿,对母妃,对其他。
但今天才知道,原来人与人的感情如此脆弱,脆弱到一个外人的话就能轻易戳破。
好在,她还有收回的余地;好在,她从来都不是为了这些人走到现在。
紧了紧怀里的人。
裴卿是她行尸走肉在世间的唯一意义,也是宛如恶鬼的她的唯一枷锁。
裴卿...裴卿...心里一遍遍低喃着。
楼筠把头埋在青年肩颈,语气沉闷,还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脆弱。
“裴卿,没有你我会疯的。”
会变成地府里的恶鬼,人间行走的尸体,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