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没有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个人只要存在过,就必然会有以这个人为中心辐射出去的各种关系。
但闻珧却一直没有。
这个人不应该没有。
祁染快速将其他资料页翻阅了一遍,心里越来越敞亮。
“华,之前确实没考据出来闻珧有什么好友之类的关系是吧?”他问了句。
谢华点头,“嗯,这方面目前是真没有,对家的话倒是有不少。除了官学那一群,和闻珧最不对付的应该就是当时的丞相白枞了。”
祁染用笔挠了挠鼻尖。
白枞,西乾末期的丞相,铁血皇党,所以和权势滔天的闻珧属于政敌。
以闻珧的地位,除了对家,能和他产生像刚才女官记述中那样匪浅交情的人,必然不可能是个普通人或下人。
既然这样,这个人应该也会在历史上多少有些痕迹才对。
可在此之前对闻珧的研究里,从来没有过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不可能啊。
哪怕再不起眼的人,再怎么样都会有一些能证明这个人存在过的证据。
更何况还是闻珧身边的人。
“我去找一下宋导。”祁染匆匆一句,夹着书往外走。
“你是想把自己的大论文研究方向定在这里,是吗?”
宋智和刚开完会回来,带着眼镜,仔细地看着祁染勾画出来的部分。
虽然和谢华提起来的时候祁染干劲十足,不过真面对自己的导师了,祁染还是有些紧张。
和导师讨论这些,无异于是一场小型的答辩。
“嗯。”宋智和摘下眼镜,捏了捏眉心,“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猜想。”
猜想,宋导用了“猜想”这个词。
从宋导捏眉心这个小小的动作开始,祁染就感觉自己的胃要开始痛起来了。
主观判断虽然在他们专业里也是一个很常见研究方法,比如校勘的时候也会用到理校法,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不可能依靠这个为主要手段。
历史,尤其是他们文献学,任何发现都必须有所依据。哪怕是主观判断,也得通过现有的确切存在的证据开始发散,在理性的范围内得出一个恰当的、合适的猜想。
果然,宋智和开口,“祁染,你觉不觉得你这个方向稍微有点过于主观了?”
祁染感觉自己的脚趾快把脚上这双半新不旧的运动鞋磨穿了。
本科毕业时站在答辩现场天旋地转的噩梦感这就跟着来了。
他挺熟悉这个流程的,不出意外,接下来就会是一连串地狱级反问了。
“我不否认你这个想法确实很有意思,非常有意思,如果能顺着这个方向研究下去的话,应该也会有很有意思的成果。”
宋智和把手里的大小资料拢好,放在办公桌上,犀利的眼神自下而上看着祁染。
明明祁染站着,宋导坐着,这是一个落差很明显的距离。
但祁染总觉得自己是在被导师俯视。
“那——”
“但是。”宋导接着开口,“我们客观、实事求是的来说,目前让你有这种猜想的仅仅是这两条记述,其中一条来自西乾末期的作家,而他的作品更多的以喻世警人的虚构故事见长。即使我们都认为石丈人是贵族出身,但他作品中对当时其他历史人物的记述更多的是主观评价,没办法每一条都找到对应史料来证明。”
祁染的双腿开始发软。
“另一条是女官的手记,这本手记确实也是西乾研究中很珍贵的资料,可我们更多的是利用它来研究当时的民俗情况,和一些宫内格局变迁。”
祁染快给宋导跪下了。
宋导没有像谢华那样欲言又止,而是直接了当地开口,“祁染,你应该知道目前能让你这个‘不存在的人’猜想站得住脚的依据不多,对吧?”
这一趟,祁染是兴致冲冲地来,失魂落魄地去。
谢华同情地叹了口气,“被驳了?没事,我都好几次了。”
说是这么说,但谢华也知道,同样是毕业,紧迫程度对他和对祁染是完全不同的。
这事他确实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安慰了祁染几句。
“我回头再想想。”祁染有点发蔫。
谢华想了想,“染子,其实你要想研究人物的话,西乾末期能研究的人多的是啊,就比如白相不是也挺好的,提闻珧不能不提他的,正好你做南博专题肯定要涉及他,一举两得。”
快到打工时间了,祁染蔫蔫巴巴地收拾双肩包,“我知道,但是我还是想研究这个。”
“我感觉你有点钻死胡同了。”谢华斟酌着语气,“只要你稍微变通一下,能研究的海了去了,你咋就偏偏对一个有可能存在也有可能不存在的人感兴趣了呢?”
祁染去兼职的路上,一直在想谢华的这句话。
是啊,他怎么就偏偏对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挂了心,执着不已呢。
他想着这件事,连兼职的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好在这个兼职没什么技术含量,都是重复工作,他手稳,出不了差错。
临换班的时候,领班说剩下的炸鸡不卖了,祁染美滋滋在店里吃到撑的胃痛,又打包了一大口袋回去,心情才又好了点。
下班路上,他特意去了一家卖廉价日用品的商店,想着买点东西添一添。
毕竟之后还要住半年,这也算是自己的一个小家了。
这么久了,这还是他第一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
祁染眯眼,偷偷笑了一下。
刚一进店,祁染就被角落货架上的一个小东西吸引住了视线。
这个货架上摆的都是些大红大绿的摆件,不大精致,也算不上好看,甚至有些土气,带着一些十年前流行的浮夸感,一看就是陈年滞销货。
一旁的店员看见祁染的眼神,眼睛立刻一亮。
祁染心里警觉,抬脚就要走,对方已经满脸带笑地迎上来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祁染无可奈何地停住脚步,听他推销。
“小伙子,这货架上的东西打八折。”见祁染没吱声,对方咬咬牙,“你买哪个,我再多送你一个,买一送一!”
虽然是滞销货,价格却不便宜。
让祁染留神驻足的,是货架上的一对殷红色流苏。
流苏的样子算不上多么漂亮,祁染却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因为这流苏的样式和银竹院他那间屋里床帐上挂着的陈旧流苏极其相似,像是同一款。
不过他才刚住进去一天,也不太能确定。
“唉...疯了。”
祁染拎着这两个流苏,坐在回银竹院的公交车上。
怎么就鬼使神差地买下了呢?
在终点站下了车,眼瞧着这鬼天气又开始变暗,祁染忙不迭穿梭在桥上往里跑,还是在进屋的前一刻被雨水打湿了后背。
衣服是下午刚换的,祁染臭着脸,拎着流苏,刚准备找个地方挂上,忽然听见院外遥遥传来一句低语。
“快些上灯罢,大人要回来了!”
第8章
祁染举着流苏的手愣了一下,以为自己耳朵出毛病了。
银竹院这一带都荒废了,这个院里也只有他一个人住着,怎么可能会有别人的说话声?
措辞还文绉绉的。
祁染下意识转头看向房间另一角,那里有整个房间唯一一个现代先进设备。
一台电视机。
但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房间的灯泡也是坏的,他还没来得及换。
此刻整个房间没入日落后的沉沉颜色,周遭一切环境都陷入一种暧昧的模糊不清之中,祁染甚至无法仔细分辨房间中家具的轮廓。
不过电视机的方向是黑的,没有任何光线,说明电视机没开。
那果然是他听错了。
祁染暗自压下心里的异样,吐槽自己年纪轻轻,钱没赚到几个,耳朵先不好使了。
他拎着手里鬼使神差买下的两个流苏想了想,想来想去,房间里也好像只有床帐上比较适合挂这东西。
之前不也挂了两个嘛,再挂两个,好事成双呗。
他摸黑到了床边,伸手胡乱摸了一通,想摸一摸之前那两个已经旧得有点掉渣的流苏原本是挂在哪里。
摸了半天,指腹下除了柔软细腻的纱帐外,却没能摸到那两个印象里落了许多灰的流苏。
难道因为旧得不行了,绳终于断了,不知道掉到哪儿去了?
祁染心里犯着嘀咕,两边都没摸到,有点无语。
行吧,这不巧了么。
怪不得他鬼使神差花了三十块的巨款把店里那两个流苏买了,原来是原本的已经掉了,在这儿等着他挂新的呢。
祁染利落地挂好,打结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吱呀一声,吓得他手一抖,回头一看。
这一看,他头皮登时炸了起来。
房门不知何时被推开,门口立着一人,看不清模样,大约是个男人,只能看出身形结实瘦长,身高大约五尺有余,不知道穿着什么衣服,宽袖长袍,衣摆在夜风中微晃。
但闻珧却一直没有。
这个人不应该没有。
祁染快速将其他资料页翻阅了一遍,心里越来越敞亮。
“华,之前确实没考据出来闻珧有什么好友之类的关系是吧?”他问了句。
谢华点头,“嗯,这方面目前是真没有,对家的话倒是有不少。除了官学那一群,和闻珧最不对付的应该就是当时的丞相白枞了。”
祁染用笔挠了挠鼻尖。
白枞,西乾末期的丞相,铁血皇党,所以和权势滔天的闻珧属于政敌。
以闻珧的地位,除了对家,能和他产生像刚才女官记述中那样匪浅交情的人,必然不可能是个普通人或下人。
既然这样,这个人应该也会在历史上多少有些痕迹才对。
可在此之前对闻珧的研究里,从来没有过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不可能啊。
哪怕再不起眼的人,再怎么样都会有一些能证明这个人存在过的证据。
更何况还是闻珧身边的人。
“我去找一下宋导。”祁染匆匆一句,夹着书往外走。
“你是想把自己的大论文研究方向定在这里,是吗?”
宋智和刚开完会回来,带着眼镜,仔细地看着祁染勾画出来的部分。
虽然和谢华提起来的时候祁染干劲十足,不过真面对自己的导师了,祁染还是有些紧张。
和导师讨论这些,无异于是一场小型的答辩。
“嗯。”宋智和摘下眼镜,捏了捏眉心,“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猜想。”
猜想,宋导用了“猜想”这个词。
从宋导捏眉心这个小小的动作开始,祁染就感觉自己的胃要开始痛起来了。
主观判断虽然在他们专业里也是一个很常见研究方法,比如校勘的时候也会用到理校法,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不可能依靠这个为主要手段。
历史,尤其是他们文献学,任何发现都必须有所依据。哪怕是主观判断,也得通过现有的确切存在的证据开始发散,在理性的范围内得出一个恰当的、合适的猜想。
果然,宋智和开口,“祁染,你觉不觉得你这个方向稍微有点过于主观了?”
祁染感觉自己的脚趾快把脚上这双半新不旧的运动鞋磨穿了。
本科毕业时站在答辩现场天旋地转的噩梦感这就跟着来了。
他挺熟悉这个流程的,不出意外,接下来就会是一连串地狱级反问了。
“我不否认你这个想法确实很有意思,非常有意思,如果能顺着这个方向研究下去的话,应该也会有很有意思的成果。”
宋智和把手里的大小资料拢好,放在办公桌上,犀利的眼神自下而上看着祁染。
明明祁染站着,宋导坐着,这是一个落差很明显的距离。
但祁染总觉得自己是在被导师俯视。
“那——”
“但是。”宋导接着开口,“我们客观、实事求是的来说,目前让你有这种猜想的仅仅是这两条记述,其中一条来自西乾末期的作家,而他的作品更多的以喻世警人的虚构故事见长。即使我们都认为石丈人是贵族出身,但他作品中对当时其他历史人物的记述更多的是主观评价,没办法每一条都找到对应史料来证明。”
祁染的双腿开始发软。
“另一条是女官的手记,这本手记确实也是西乾研究中很珍贵的资料,可我们更多的是利用它来研究当时的民俗情况,和一些宫内格局变迁。”
祁染快给宋导跪下了。
宋导没有像谢华那样欲言又止,而是直接了当地开口,“祁染,你应该知道目前能让你这个‘不存在的人’猜想站得住脚的依据不多,对吧?”
这一趟,祁染是兴致冲冲地来,失魂落魄地去。
谢华同情地叹了口气,“被驳了?没事,我都好几次了。”
说是这么说,但谢华也知道,同样是毕业,紧迫程度对他和对祁染是完全不同的。
这事他确实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安慰了祁染几句。
“我回头再想想。”祁染有点发蔫。
谢华想了想,“染子,其实你要想研究人物的话,西乾末期能研究的人多的是啊,就比如白相不是也挺好的,提闻珧不能不提他的,正好你做南博专题肯定要涉及他,一举两得。”
快到打工时间了,祁染蔫蔫巴巴地收拾双肩包,“我知道,但是我还是想研究这个。”
“我感觉你有点钻死胡同了。”谢华斟酌着语气,“只要你稍微变通一下,能研究的海了去了,你咋就偏偏对一个有可能存在也有可能不存在的人感兴趣了呢?”
祁染去兼职的路上,一直在想谢华的这句话。
是啊,他怎么就偏偏对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挂了心,执着不已呢。
他想着这件事,连兼职的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好在这个兼职没什么技术含量,都是重复工作,他手稳,出不了差错。
临换班的时候,领班说剩下的炸鸡不卖了,祁染美滋滋在店里吃到撑的胃痛,又打包了一大口袋回去,心情才又好了点。
下班路上,他特意去了一家卖廉价日用品的商店,想着买点东西添一添。
毕竟之后还要住半年,这也算是自己的一个小家了。
这么久了,这还是他第一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
祁染眯眼,偷偷笑了一下。
刚一进店,祁染就被角落货架上的一个小东西吸引住了视线。
这个货架上摆的都是些大红大绿的摆件,不大精致,也算不上好看,甚至有些土气,带着一些十年前流行的浮夸感,一看就是陈年滞销货。
一旁的店员看见祁染的眼神,眼睛立刻一亮。
祁染心里警觉,抬脚就要走,对方已经满脸带笑地迎上来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祁染无可奈何地停住脚步,听他推销。
“小伙子,这货架上的东西打八折。”见祁染没吱声,对方咬咬牙,“你买哪个,我再多送你一个,买一送一!”
虽然是滞销货,价格却不便宜。
让祁染留神驻足的,是货架上的一对殷红色流苏。
流苏的样子算不上多么漂亮,祁染却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因为这流苏的样式和银竹院他那间屋里床帐上挂着的陈旧流苏极其相似,像是同一款。
不过他才刚住进去一天,也不太能确定。
“唉...疯了。”
祁染拎着这两个流苏,坐在回银竹院的公交车上。
怎么就鬼使神差地买下了呢?
在终点站下了车,眼瞧着这鬼天气又开始变暗,祁染忙不迭穿梭在桥上往里跑,还是在进屋的前一刻被雨水打湿了后背。
衣服是下午刚换的,祁染臭着脸,拎着流苏,刚准备找个地方挂上,忽然听见院外遥遥传来一句低语。
“快些上灯罢,大人要回来了!”
第8章
祁染举着流苏的手愣了一下,以为自己耳朵出毛病了。
银竹院这一带都荒废了,这个院里也只有他一个人住着,怎么可能会有别人的说话声?
措辞还文绉绉的。
祁染下意识转头看向房间另一角,那里有整个房间唯一一个现代先进设备。
一台电视机。
但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房间的灯泡也是坏的,他还没来得及换。
此刻整个房间没入日落后的沉沉颜色,周遭一切环境都陷入一种暧昧的模糊不清之中,祁染甚至无法仔细分辨房间中家具的轮廓。
不过电视机的方向是黑的,没有任何光线,说明电视机没开。
那果然是他听错了。
祁染暗自压下心里的异样,吐槽自己年纪轻轻,钱没赚到几个,耳朵先不好使了。
他拎着手里鬼使神差买下的两个流苏想了想,想来想去,房间里也好像只有床帐上比较适合挂这东西。
之前不也挂了两个嘛,再挂两个,好事成双呗。
他摸黑到了床边,伸手胡乱摸了一通,想摸一摸之前那两个已经旧得有点掉渣的流苏原本是挂在哪里。
摸了半天,指腹下除了柔软细腻的纱帐外,却没能摸到那两个印象里落了许多灰的流苏。
难道因为旧得不行了,绳终于断了,不知道掉到哪儿去了?
祁染心里犯着嘀咕,两边都没摸到,有点无语。
行吧,这不巧了么。
怪不得他鬼使神差花了三十块的巨款把店里那两个流苏买了,原来是原本的已经掉了,在这儿等着他挂新的呢。
祁染利落地挂好,打结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吱呀一声,吓得他手一抖,回头一看。
这一看,他头皮登时炸了起来。
房门不知何时被推开,门口立着一人,看不清模样,大约是个男人,只能看出身形结实瘦长,身高大约五尺有余,不知道穿着什么衣服,宽袖长袍,衣摆在夜风中微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