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149节
奉承巴结就不说了,做买卖的,有时候钱难赚,吹捧拍老板、客户马屁也是谋生之道。
皇甫铁牛闻言乖乖擦脸,擦完了让夫郎看。汤显灵正吐槽呢,一看铁牛这般‘乖’,顿时知道这就是喝多了,也有醉意了,乖的厉害,跟小孩似得。
“没说你,你不是。”
“那便好,太好了。”皇甫铁牛点点头,说完又看夫郎,“你不喜欢的我记下了,我不做。”
汤显灵实在是没忍住,也不嫌铁牛酒气,凑过去吧唧亲了一口。
“我家铁牛就是最好的!”
略晚一些,崔伯安来接汤珍,换了衣裳,应该是吐过,神色还有点酒气,但人清醒不少,叫臣弟、阿弟,亲亲热热的,宛如至亲一家人似得。
蒋芸没敲打什么话,只说:“二娘才生过,你们就算是想再要孩子也缓缓,等她养养身子。”
“我知道的岳母,我也这般说,我说了不急,珍娘是喜欢男郎还想再要一个,我也没办法。”崔伯安说道。
汤显灵:拳头梆硬。
他们在崔林镇留了两日,这两日汤珍带着孩子来客栈陪母亲说话,崔伯安也来,态度殷勤,时不时带点自家做的吃食来,聊聊家常,知道五哥儿和臣弟现在开了家饭馆,吹捧了几句。
汤显灵对此倒是没拿架子,面上也不怼崔伯安,不看僧面看佛面。
后来走时,崔伯安是依依不舍,还说过年定带珍娘回去看望岳母,请岳母放心,珍娘在家里都好,吃喝嚼头都够,哪能岳母贴补。
汤显灵一听,当即是明白,娘给二姐的二两银子,他二姐真转手就上交了。
“……”
“……”
回去路上,汤显灵生闷气。
“你二姐性子我知道,打小就是没主意的,听你大姐的听你三姐的,不会说漂亮话,谁哄一哄她,她耳根子软心软了气没了,尤其崔伯安还是个会说漂亮话能哄人的。”蒋芸见五哥儿这般开了口,“她有她的日子,你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这个做娘的,手都伸不了那么长。”
汤显灵:“娘,我这一肚子火憋得难受。”
“五哥儿,她得自己看透自己的日子,现如今外人能做的就像铁牛那样搬出他家,就像借着家里饭馆那般,让伯安看看,崔家看看,咱们家还没败落,还能给你二姐留个去处,只能这样了。”
“我过了大半辈子了,要不是你爹死了,你来了——”
蒋芸一顿,看向五哥儿,“我也稀里糊涂的过日子。”
“你二姐有你,这次去崔家,她知道,咱们都记得她,这就成了,她哪一日过的不顺道了,彻底想明白了,她能在你脸前开口,到时候你记得帮帮她,别嫌她。”
汤显灵听得也难受,没刚才炸毛了,“娘你放心,不要见外,她是我二姐。”
“你是我娘。”
蒋芸便笑了笑,五哥儿心肠也软也好。
是她的福气。
不然他们母子早都死了,五哥儿一去,她也活不了多久。
第83章
去崔林镇的时候,汤显灵感觉路途好漫长,但是回去的时候,好像一眨眼就到家了。
就是如此奇怪。
汤显灵看到奉元城高大的城门,脸上不禁露出惬意和放松来,“到家了,还挺快的。”
过城门得下车,汤显灵扶着娘下来,二人正好活动活动筋骨。等验完身册,就是户籍,城门口士兵放行,他们又上了马车。
蒋芸坐不住了,跟五哥儿说:“不然把咱们放到巷子口,咱们走回去,让马师傅别折腾了。”
“也行。”汤显灵点头,反正就进巷子一点路,走一走还痛快,到时候大包袱铁牛用骡子驮着。
等到了巷子口,坊间邻里便热情打招呼:“蒋婶五哥儿回来了?”、“这是去哪了?”、“路上可是平安。”、“崔大爷天天往你家跑。”
有人是知道去哪,但这么问不是能往下聊吗。
蒋芸先回:“是,去崔林镇看我二姑娘去了。”但不多说,说起来也是都好。
汤显灵则是跟说崔大爷天天往他家跑的那位邻里说:“我知道,临走前托崔大宝帮忙照看下的。”
“你家是在动工吗?我听着好几日都没忙活完。”
这也是明知故问,整个坊间都知道,汤老板要翻修家里铺子,做饭馆了。
汤显灵嗯嗯点头,“我回来了,之后动工就快些,可能还要有的忙。”
一路聊一路往回走,短短的巷子走了快半个多小时。
汤显灵倒没觉得烦,他从崔林镇回来,现在看见坊里邻居也是赏心悦目——老赵家除外,这家小孩还直勾勾盯着他看,汤显灵看回去,对面男孩先移开了目光。
哼。汤老板大获全胜。
家里倒是不乱,院子里的菜田挖干净,铺上了砖,留有种树的一小方地儿。
崔大宝孙豆子都在,孙豆子在堂屋,崔大宝在灶屋干活。
汤显灵回去了,就见崔大宝听到响动从灶屋出来,卷着袖子,脸上、胳膊上还沾着石膏粉,汤显灵:?“你还自己干啊?”
“我学了学,简单。”崔大宝先说完,突然反应过来似得,高兴说:“老板你们回来了!”
“嗯,刚回来。”汤显灵点头,让崔大宝歇着,还没说完见堂屋里豆子出来了,豆子穿的夏衣,薄薄的,肚子现在很是明显。
汤显灵不管第几次看都觉得神奇。
一通寒暄。
“你坐着吧。”汤显灵看豆子要给他舀水倒水,忙拦着不许干,“我坐了一路的马车,不累,这些活我们来干,你就坐堂屋歇会,别客气。”
皇甫铁牛先把骡子牵到骡棚,这些日子骡子也辛苦了。
之后就是一家人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说话。
崔大宝这边报备进度,还说灶屋灶孔增加了两个,要老板看看,他把灶屋收拾出来,锅碗瓢盆才挪进去,还没收拾利索,幸好这几日天晴朗不下雨,好干活。
前头铺子墙扎了,靠着街面窗户窗框昨日才回来,今个早上装好了,地砖铺了,墙粉了,灶屋墙也收拾了,只是有些边边角角,没干好,他一看就自己和了石膏粉自己刷。
汤显灵进了一趟灶屋才知道,崔大宝自己刷什么。
这人是不是有强迫症啊,那灶头缝隙都得刷白了。
刷吧刷吧。
崔大宝两口子也没多留,知道汤老板一家回来要安顿歇息,把事情汇报完,便走了。崔大宝走到门口了,还说:那我明日再过来?
汤显灵听着语气,崔大爷是想来干活的。
“行。”他一口答应,还说:“豆子要是没事,来找我玩。”
夫夫俩可高兴了,都说好,然后崔大宝扶着夫郎手回家了。
汤显灵一看,还说忘了问崔叔叔身体——但看这俩如今状态,想必崔叔叔身体养的不错。
同样姓崔,崔林镇的崔家都是什么鬼。
汤显灵没再骂出声,先一通洗漱收拾,铺子前头工人没在,因为刷了墙,要阴凉干,再刷第二遍,不然墙容易掉粉裂开。
他一看大头活基本上干的七七八八,现在就是‘精修’细节了,还有他家后院的一处‘景观’,得挑一颗好树。
一个多时辰后,隔壁卢三娘同邹菱来了,二人带了吃食。
“我娘说怕你们回来冷锅灶,灶屋收拾来不及做饭,我家做的馒头还有烧的稀粥,还有我嫂嫂腌的菜。”卢三娘解释。
蒋芸也没推辞,接了说谢,又聊了会。
盖因,汤显灵走之前,也给卢家送了不少吃食,酸奶、自家做的肉,还有六个皮蛋、果子等等,麻烦卢家帮忙看着门户。
卢家就是这般,要是有人给他家送了东西,反正不管隔多久,这单人情总得还回去,不然难安。
蒋芸知道,所以收的痛快。
卢三娘和邹菱都高兴,松了口气,邹菱要回去,卢三娘不想早早回,她有点好奇崔林镇什么样子的。
“那边烧鸡好吃。”汤显灵一看三娘模样,主动提起来,一边喝卢家烧的绿豆稀饭一边说,“表面上刷过蜂蜜,烤过的,吃起来外皮脆甜一些,肉嫩出汁。”
卢三娘听得就差咽口水了,说:“那崔林镇是个好地方。”
“地方是不错,不过你若是嫁人,可不能为了吃食嫁远了。”汤显灵有感而发。
卢三娘羞得脸红,说五哥我没想嫁人。
汤显灵看小姑娘脸红羞窘,便不提这个话题——他就是因为二姐的事顺嘴说到这儿,现在想跟三娘多这个嘴干啥,便岔开话题说:“你家腌的菜蛮好吃的。”
“我嫂嫂腌的,我也觉得好吃。”卢三娘夸。
邹菱说:“其实也没啥窍门,我爱吃脆口带点甜的,多放醋和糖,还有几颗花椒粒,腌的时日别太久,泡个两三日就能吃。”
说了会话,俩人便回去了。
陈巧莲问闺女送到了没、怎么说的,卢三娘跟娘闲聊把刚才五哥说的都说了一遍,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五哥提醒她别远嫁,顿时支吾害臊起来。
“……怎么不说了?”陈巧莲看过去,见闺女害臊样还纳闷,难不成在隔壁发生了什么?
邹菱替小妹解释了下。陈巧莲一听,当即露出几分笑意,“她长大了,提这个话头知道害臊,不过五哥儿说的是对的,可不能嫁远了。”
说完又想,说:“五哥儿说这话,莫不是汤家二娘过的不好吧?”
邹菱摇头,这就不知道了。
陈巧莲觉得像,又絮叨叮嘱三娘千万不要像隔壁汤家二娘那样。
……
歇了两日,之后的日子有条不紊的忙起来。汤显灵和铁牛往西市区,那边有个花草店,问客人要看啥,汤显灵说想买个大点的树——
他看铺子里没有。
伙计接话:“铺子里没有,那树木太大,我们城外有个花圃,什么样的花草树木都有。”
那你家生意做得蛮大的。汤显灵说。
选树时,汤显灵最初是想着松树,后来看了看,改了主意,选了枇杷树,和院子里的柿子树很相配。
“客人您好眼光,柿子树秋日时结了果子红彤彤,做买卖生意那定是红红火火。枇杷树二三月到六月,各是各的景色,枝头挂上黄灿灿的果子,保准您家宅兴旺。”
伙计很会说话,还说柿子树和枇杷树正正相配,一个秋日下半年红火好看,一个是春夏日上半年漂亮,让您家一年四季都管齐了好景致。
皇甫铁牛闻言乖乖擦脸,擦完了让夫郎看。汤显灵正吐槽呢,一看铁牛这般‘乖’,顿时知道这就是喝多了,也有醉意了,乖的厉害,跟小孩似得。
“没说你,你不是。”
“那便好,太好了。”皇甫铁牛点点头,说完又看夫郎,“你不喜欢的我记下了,我不做。”
汤显灵实在是没忍住,也不嫌铁牛酒气,凑过去吧唧亲了一口。
“我家铁牛就是最好的!”
略晚一些,崔伯安来接汤珍,换了衣裳,应该是吐过,神色还有点酒气,但人清醒不少,叫臣弟、阿弟,亲亲热热的,宛如至亲一家人似得。
蒋芸没敲打什么话,只说:“二娘才生过,你们就算是想再要孩子也缓缓,等她养养身子。”
“我知道的岳母,我也这般说,我说了不急,珍娘是喜欢男郎还想再要一个,我也没办法。”崔伯安说道。
汤显灵:拳头梆硬。
他们在崔林镇留了两日,这两日汤珍带着孩子来客栈陪母亲说话,崔伯安也来,态度殷勤,时不时带点自家做的吃食来,聊聊家常,知道五哥儿和臣弟现在开了家饭馆,吹捧了几句。
汤显灵对此倒是没拿架子,面上也不怼崔伯安,不看僧面看佛面。
后来走时,崔伯安是依依不舍,还说过年定带珍娘回去看望岳母,请岳母放心,珍娘在家里都好,吃喝嚼头都够,哪能岳母贴补。
汤显灵一听,当即是明白,娘给二姐的二两银子,他二姐真转手就上交了。
“……”
“……”
回去路上,汤显灵生闷气。
“你二姐性子我知道,打小就是没主意的,听你大姐的听你三姐的,不会说漂亮话,谁哄一哄她,她耳根子软心软了气没了,尤其崔伯安还是个会说漂亮话能哄人的。”蒋芸见五哥儿这般开了口,“她有她的日子,你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这个做娘的,手都伸不了那么长。”
汤显灵:“娘,我这一肚子火憋得难受。”
“五哥儿,她得自己看透自己的日子,现如今外人能做的就像铁牛那样搬出他家,就像借着家里饭馆那般,让伯安看看,崔家看看,咱们家还没败落,还能给你二姐留个去处,只能这样了。”
“我过了大半辈子了,要不是你爹死了,你来了——”
蒋芸一顿,看向五哥儿,“我也稀里糊涂的过日子。”
“你二姐有你,这次去崔家,她知道,咱们都记得她,这就成了,她哪一日过的不顺道了,彻底想明白了,她能在你脸前开口,到时候你记得帮帮她,别嫌她。”
汤显灵听得也难受,没刚才炸毛了,“娘你放心,不要见外,她是我二姐。”
“你是我娘。”
蒋芸便笑了笑,五哥儿心肠也软也好。
是她的福气。
不然他们母子早都死了,五哥儿一去,她也活不了多久。
第83章
去崔林镇的时候,汤显灵感觉路途好漫长,但是回去的时候,好像一眨眼就到家了。
就是如此奇怪。
汤显灵看到奉元城高大的城门,脸上不禁露出惬意和放松来,“到家了,还挺快的。”
过城门得下车,汤显灵扶着娘下来,二人正好活动活动筋骨。等验完身册,就是户籍,城门口士兵放行,他们又上了马车。
蒋芸坐不住了,跟五哥儿说:“不然把咱们放到巷子口,咱们走回去,让马师傅别折腾了。”
“也行。”汤显灵点头,反正就进巷子一点路,走一走还痛快,到时候大包袱铁牛用骡子驮着。
等到了巷子口,坊间邻里便热情打招呼:“蒋婶五哥儿回来了?”、“这是去哪了?”、“路上可是平安。”、“崔大爷天天往你家跑。”
有人是知道去哪,但这么问不是能往下聊吗。
蒋芸先回:“是,去崔林镇看我二姑娘去了。”但不多说,说起来也是都好。
汤显灵则是跟说崔大爷天天往他家跑的那位邻里说:“我知道,临走前托崔大宝帮忙照看下的。”
“你家是在动工吗?我听着好几日都没忙活完。”
这也是明知故问,整个坊间都知道,汤老板要翻修家里铺子,做饭馆了。
汤显灵嗯嗯点头,“我回来了,之后动工就快些,可能还要有的忙。”
一路聊一路往回走,短短的巷子走了快半个多小时。
汤显灵倒没觉得烦,他从崔林镇回来,现在看见坊里邻居也是赏心悦目——老赵家除外,这家小孩还直勾勾盯着他看,汤显灵看回去,对面男孩先移开了目光。
哼。汤老板大获全胜。
家里倒是不乱,院子里的菜田挖干净,铺上了砖,留有种树的一小方地儿。
崔大宝孙豆子都在,孙豆子在堂屋,崔大宝在灶屋干活。
汤显灵回去了,就见崔大宝听到响动从灶屋出来,卷着袖子,脸上、胳膊上还沾着石膏粉,汤显灵:?“你还自己干啊?”
“我学了学,简单。”崔大宝先说完,突然反应过来似得,高兴说:“老板你们回来了!”
“嗯,刚回来。”汤显灵点头,让崔大宝歇着,还没说完见堂屋里豆子出来了,豆子穿的夏衣,薄薄的,肚子现在很是明显。
汤显灵不管第几次看都觉得神奇。
一通寒暄。
“你坐着吧。”汤显灵看豆子要给他舀水倒水,忙拦着不许干,“我坐了一路的马车,不累,这些活我们来干,你就坐堂屋歇会,别客气。”
皇甫铁牛先把骡子牵到骡棚,这些日子骡子也辛苦了。
之后就是一家人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说话。
崔大宝这边报备进度,还说灶屋灶孔增加了两个,要老板看看,他把灶屋收拾出来,锅碗瓢盆才挪进去,还没收拾利索,幸好这几日天晴朗不下雨,好干活。
前头铺子墙扎了,靠着街面窗户窗框昨日才回来,今个早上装好了,地砖铺了,墙粉了,灶屋墙也收拾了,只是有些边边角角,没干好,他一看就自己和了石膏粉自己刷。
汤显灵进了一趟灶屋才知道,崔大宝自己刷什么。
这人是不是有强迫症啊,那灶头缝隙都得刷白了。
刷吧刷吧。
崔大宝两口子也没多留,知道汤老板一家回来要安顿歇息,把事情汇报完,便走了。崔大宝走到门口了,还说:那我明日再过来?
汤显灵听着语气,崔大爷是想来干活的。
“行。”他一口答应,还说:“豆子要是没事,来找我玩。”
夫夫俩可高兴了,都说好,然后崔大宝扶着夫郎手回家了。
汤显灵一看,还说忘了问崔叔叔身体——但看这俩如今状态,想必崔叔叔身体养的不错。
同样姓崔,崔林镇的崔家都是什么鬼。
汤显灵没再骂出声,先一通洗漱收拾,铺子前头工人没在,因为刷了墙,要阴凉干,再刷第二遍,不然墙容易掉粉裂开。
他一看大头活基本上干的七七八八,现在就是‘精修’细节了,还有他家后院的一处‘景观’,得挑一颗好树。
一个多时辰后,隔壁卢三娘同邹菱来了,二人带了吃食。
“我娘说怕你们回来冷锅灶,灶屋收拾来不及做饭,我家做的馒头还有烧的稀粥,还有我嫂嫂腌的菜。”卢三娘解释。
蒋芸也没推辞,接了说谢,又聊了会。
盖因,汤显灵走之前,也给卢家送了不少吃食,酸奶、自家做的肉,还有六个皮蛋、果子等等,麻烦卢家帮忙看着门户。
卢家就是这般,要是有人给他家送了东西,反正不管隔多久,这单人情总得还回去,不然难安。
蒋芸知道,所以收的痛快。
卢三娘和邹菱都高兴,松了口气,邹菱要回去,卢三娘不想早早回,她有点好奇崔林镇什么样子的。
“那边烧鸡好吃。”汤显灵一看三娘模样,主动提起来,一边喝卢家烧的绿豆稀饭一边说,“表面上刷过蜂蜜,烤过的,吃起来外皮脆甜一些,肉嫩出汁。”
卢三娘听得就差咽口水了,说:“那崔林镇是个好地方。”
“地方是不错,不过你若是嫁人,可不能为了吃食嫁远了。”汤显灵有感而发。
卢三娘羞得脸红,说五哥我没想嫁人。
汤显灵看小姑娘脸红羞窘,便不提这个话题——他就是因为二姐的事顺嘴说到这儿,现在想跟三娘多这个嘴干啥,便岔开话题说:“你家腌的菜蛮好吃的。”
“我嫂嫂腌的,我也觉得好吃。”卢三娘夸。
邹菱说:“其实也没啥窍门,我爱吃脆口带点甜的,多放醋和糖,还有几颗花椒粒,腌的时日别太久,泡个两三日就能吃。”
说了会话,俩人便回去了。
陈巧莲问闺女送到了没、怎么说的,卢三娘跟娘闲聊把刚才五哥说的都说了一遍,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五哥提醒她别远嫁,顿时支吾害臊起来。
“……怎么不说了?”陈巧莲看过去,见闺女害臊样还纳闷,难不成在隔壁发生了什么?
邹菱替小妹解释了下。陈巧莲一听,当即露出几分笑意,“她长大了,提这个话头知道害臊,不过五哥儿说的是对的,可不能嫁远了。”
说完又想,说:“五哥儿说这话,莫不是汤家二娘过的不好吧?”
邹菱摇头,这就不知道了。
陈巧莲觉得像,又絮叨叮嘱三娘千万不要像隔壁汤家二娘那样。
……
歇了两日,之后的日子有条不紊的忙起来。汤显灵和铁牛往西市区,那边有个花草店,问客人要看啥,汤显灵说想买个大点的树——
他看铺子里没有。
伙计接话:“铺子里没有,那树木太大,我们城外有个花圃,什么样的花草树木都有。”
那你家生意做得蛮大的。汤显灵说。
选树时,汤显灵最初是想着松树,后来看了看,改了主意,选了枇杷树,和院子里的柿子树很相配。
“客人您好眼光,柿子树秋日时结了果子红彤彤,做买卖生意那定是红红火火。枇杷树二三月到六月,各是各的景色,枝头挂上黄灿灿的果子,保准您家宅兴旺。”
伙计很会说话,还说柿子树和枇杷树正正相配,一个秋日下半年红火好看,一个是春夏日上半年漂亮,让您家一年四季都管齐了好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