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91节
  汤显灵:……听明白了,正常了。
  这就是宣传的力量,但是他没想过引流他家铺子——他最初只想大家伙骂骂胡康那个王八蛋来着。
  “承蒙大家厚爱来捧场。”汤显灵面对热情的食客,真心谢大家,起这么早跑这么远来他家就是为了吃个朝食,确实是折腾麻烦,拱了拱手道谢,说:“早上先卖梅干菜肉和豆沙锅盔,间隙卖一卖鸡蛋灌饼,锅盔卖完了再烤肉松面包。”
  “夏日到了,天热,本周肉松面包卖完,歇业两日,下周就不卖肉松面包了。”
  新来的食客听得一头雾水,什么本周、歇业、下周?
  熟客先是晴天霹雳,还不忘给新客说:“汤老板家做五休二,开五天休息两日,今个是第二天,再卖三日,汤老板要休两日,等两日休完了,下一轮就不卖肉松面包了。”
  “!!!!”
  “汤老板真不卖了吗?”
  “那岂不是以后吃不到了?”
  汤显灵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说:“我家铺子添了暮食,早上备货太急太赶了,忙不过来,等秋冬日天冷了,我会再卖肉松面包,以后铺子上新鲜吃食,定期换。”
  “那岂不是锅盔也会换?”
  “还有别的新品上?”崔大宝一听有新花样,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老吃一个吃食确实是会腻,虽然汤老板手艺好,这么久了还想的紧,但是能尝尝汤老板新出的吃食花样,那也是好的。
  有利有弊嘛。
  其他坊来的食客一听,“还有暮食啊?”、“那人都没告诉我。”、“暮食好啊,以后不用起这么早了。”
  “好啊好啊,要是我天天起这般早,我也起不来。”
  他们几个人结伴来,就是为了支持汤五哥,支持几日就算了,肯定不会天天起这般早,太累人,什么好吃食都不行。
  ……
  不管怎么说,汤显灵开始干活了。
  锅盔一张张送进烘过的烤炉中。
  汤显灵开始做鸡蛋灌饼,来捧场的食客出手都大方,全都要,不过一想也是,能为一出戏跑这么远来买早餐,多是有钱有闲热心肠妇人夫郎。
  等鸡蛋灌饼、两口味锅盔拿到手。
  妇人夫郎走在一旁,不着急回,到了这边正街再找个饮子店坐下说说话,他们没有先吃,寻了店坐下才开始吃东西。
  “这边还挺热闹的。”、“比咱们那儿铺子瞧着多?”、“住户多吧。”
  言语间可见,这些妇人夫郎住的坊间,院子是大院子,住户少,想必家中还有仆从杂役干活。
  “我先尝尝,拿了一路,香味蛊的我饿了。”有位直爽妇人先说。
  其他人都笑。
  “其实我也是。”
  “咱们尝尝吧。”
  鸡蛋灌饼油纸包着,此时没那么烫手,有点油,有些妇人夏日不爱吃油大的,先是捧着小小咬了口,不行拿回家——
  这一口顿时眉眼挑了下,小口咀嚼起来。
  饼皮酥脆,有鸡蛋的香气,油是油但不腻,因为里头包着菘菜叶子,还有点熏肉味道,整个饼滋味融合的奇妙。
  “不错,好吃的。”这位吃鸡蛋灌饼的妇人点点头,“不过我觉得夏日吃这个燥热些,还是不要油的好。”
  虽是这般说,不知不觉吃了一半,吃不动了。
  再尝尝锅盔饼。
  有人早吃了锅盔,拿了巾帕擦了擦嘴,说:“我以前不怎么吃猪肉,今日尝这个,滋味真不同。”
  “确实不一样,这里头的酱菜味道丰富,不像寻常酱菜。”
  “苏娘你在吃吃红豆的,我爱里头裹着红豆沙,不知汤老板怎么熬得豆沙,很是细腻,我爱吃甜食你是知道的,汤老板的红豆沙却不是很甜。”
  “那你吃完了?”
  “怪就怪在这儿,豆沙不是很甜腻,但是却好吃,吃完了嗓子也不齁甜,若不是我吃饱了,还想再买一个。”
  “买呗,买了带回去。”
  “倒也是。”
  妇人夫郎们吃吃喝喝,论起汤五哥朝食,之前听八兴坊人提说滋味好,如今真的信了,有一人说:“他家生意好就行,我之前想汤五哥小小年纪一个小夫郎,亲父去世了,挑着担子做买卖不容易。”
  “他是小夫郎,可若是骨子里没点韧劲,怎么会告官?”
  “我就爱这般坦坦荡荡轰轰烈烈的性子,就不喜欢怯懦的。”
  “你们说,肉松面包好了没?”
  “之后可不会卖了,今日咱们多买一些。”
  尝过了汤五哥朝食手艺,对之后的肉松面包,大家伙是没什么质疑了,多买点拎回去当晌午饭吃。
  “我还想再买些锅盔。”
  “那就走吧。”
  结果——
  “锅盔卖完了?”
  “肉松面包呢?”
  汤显灵看这几位妇人夫郎着急,忙道:“刚卖了一炉,第二炉马上好,不过前头排了队,你们要的话得等第三炉。”
  “我家不预定,只能在这儿候着,不然各位进铺子里等?”
  这大太阳的怪晒。
  几位妇人夫郎一听,当即是笑脸,应好,正说着呢,第二炉面包出来了,一股奇特的香味,几人看着那出炉的‘面包’,金灿灿是陌生样子。
  本来吃饱了,闻着香味倒是有点馋。
  一人说:“那第三炉面包,我们几个包圆了。”
  “对。”
  汤显灵:!
  “各位,我家肉松面包限量,每人只能买三个——”他数了数人数,正好一炉,当即笑了说:“各位正好一炉。”
  这几位真是有钱心善又热情的姐姐哥哥们!
  于是当卫风,卫家少爷听着丁权说的时日来买面包,卫风还没下车,差小厮去买,结果没一会小厮跑回来了,一脸为难说:“少爷,今个面包卖完了。”
  “?”卫风。
  小厮怕少爷不信,一五一十说的详细,“听说今日汤家铺子人更多,外坊的都来了,有些妇人夫郎包圆了一个烤炉面包,前脚刚走,后脚又有人排队,汤家每个人只能买三个,说什么限购,要给旁的食客都尝尝,我又打听到了,再卖三日,汤老板就不卖肉松面包了,说是天热,等秋冬日再卖……”
  他本想买点旁的也好,不至于两手空空,结果汤老板说都卖完了。
  小厮硬着头皮来回话。
  卫风:???
  “你就不能多花钱,从旁人手里买几个?”
  卫风下了马车,顶着大热天亲自去买,他都给祖母说好了,今日来买面包,这是孝心,主要是都跑了一趟,不能空着手回去。
  五文钱的肉松面包,出五十文还是有人卖的。
  汤显灵:……这情景有点眼熟,之前是不是发生过?
  还有这位少爷,你别搞得我家有黄牛了,五十文一个面包太贵了!
  第54章
  小厮拎着食盒疾步跟在少爷身后。
  “少爷您真是厉害,竟是买到了。”小厮话音夸张,捧着少爷。
  卫风没觉得如何,不过是花了点钱罢了,这些钱对他而言都不算什么,头也没回说:“多话。”
  “食盒给我。”
  小厮知道,这是少爷要去老夫人院子里,便巴巴送了上去,不再多话,就在中门候着。
  卫风嫌回自己院子换一趟衣裳麻烦,干脆拎着食盒直接去祖母那儿,瞧着天更热了,下午哪哪都不去,在家里睡大觉,可睡觉也无聊……
  一路到老夫人院子,打门帘的丫鬟见礼。
  “老夫人,五少爷来了。”
  “五少爷有孝心,瞧着是来陪您用午饭的。”身边伺候的老妈妈跟老夫人说。
  卫老夫人逗乐了,嘴上说:“他啊,不上进。”
  “您还缺上进的子孙吗?有个孙儿守着您,旁人羡慕都羡慕不来。”老妈妈道。
  老夫人乐呵呵笑,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卫家三子一女,她生的大房和外嫁的女儿,二三房庶出,已经单过了。老大还有大孙子、二孙子,有本事有出息,都在外任职,偌大的卫家,三孙子女眷孩子在家中,但要说她最喜爱的,还是大房这个幼子。
  卫风拎着食盒到了,跟祖母一通说,带了几分夸张来,“……孙儿特意去了一趟,亲眼瞧着,汤老板生意好,他那新夫婿人也年轻英俊。”
  老太太跟听戏似得,来了精神,“真的?”
  “可不是嘛,瞧着跟我差不多年岁吧。”卫风今年十八了,父亲在外任职,母亲陪着上任,已经给他谈了一桩婚事,年底过定。
  晌午快到,祖孙俩谈兴旺,正好摆了午饭一道用。
  老妈妈讨巧,特意将五少爷拿回来的那道肉松面包装上了盘子,摆了上来,自然了卫家厨子还收拾过——要比丁权做的漂亮。
  面包切过,摆的精致,还用新鲜的梅子点缀一二。
  卫风一看,说:“还是祖母这儿摆的好看,瞧着能卖个四五两银子。”
  “胡乱说话了,四五两谁买啊。”老太太笑呵呵道。
  卫风:“我买我买。”手上却捧着盘子,送到祖母跟前,让祖母试试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