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殿下请讲。”
“前世,谢大人扶萧鸿雪登基后,为何会突然……”杨惜顿了顿,试图把造反形容得委婉一点。
但谢韫轻笑一声,直接坦然地接着杨惜的话回道:“造反篡国?”
“……嗯。”杨惜点了点头。
“因为……”谢韫忽地抬步朝杨惜走去,将他逼得步步后退。
就在杨惜脊背撞上墙壁,退无可退的时候,谢韫止住脚步,对他一笑,“萧成亭。”
这是什么意思?
杨惜听了这话,眉头紧蹙。
谢韫是为了萧成亭造的反?他……喜欢他吗?可若是如此,当时谢韫面临萧成亭和萧鸿雪二选一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又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萧成亭,扶萧鸿雪登基?
“元嘉十年之后,臣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出自臣本人的意愿。”谢韫的目光移向远处,声音很轻。
杨惜记得,元嘉是萧鸿雪登基后的年号,而谢韫正是在元嘉十年时造反起事。
“某日醒来,臣便发觉自己脑海里多出了一股不属于自己的神识。起初,臣以为那是心魔梦魇一类的东西,可是后来,臣发现,那绝非心魔,而是另一个人的灵魂。”
“臣的身体变得越发虚弱,终日困倦,另一个灵魂一点一点蚕食吞没着臣的自主意识,占据了身体的主导权。”
“臣虽和他在同一个身体里共存,却完全被他压制着,只能作为旁观者,和他共享感官知觉,眼睁睁地看他用臣的身体活动,除此以外,什么都做不了。”
“那个灵魂就是……”
“萧成亭。”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
“说来奇怪,萧成亭对臣的动作神态、说话方式极其熟悉,扮起臣来,甚至连臣的亲弟弟谢韬都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萧成亭对臣说,谢韫,你不选我没关系,你就好好看着,我是怎么把本该属于我的东西抢回来的。”
“……后来的事,殿下应该都知道了。”
“萧成亭倚恃谢家的权势篡国,将萧鸿雪改封义王,赶到京郊去,对他百般折辱,还亲手缢杀了萧鸿雪一位身怀麟儿的贵妃。”
“最后,萧鸿雪蛰伏十三年,在率麾下凉州军南下长安前夕,派刺客毒杀萧成亭。”
“……那个时候,臣在识海中看着萧成亭躺在榻上呕血。他对臣说,谢韫,你知道吗,我给你施的是我师父教的‘同生咒’。”
“此咒可以实现一体双魂,咒成后,我们两人灵肉合一,无分你我。”
“这可是需要施咒之人献祭肉身才能实现的厉咒,为了永远和你在一起,为了让你终生痛悔自己当初选了萧鸿雪而不是我……我亲手砍下了自己的头颅。”
“我是第一次使剑,做得不利落,切断了半个头,却还有半个粘在颈项上,血水呛进喉道和气管里,耳朵里都有咕噜咕噜的血泡声……我死得好痛啊……谢韫,我好痛。”
“可你从来都不在乎我痛不痛。”
“你那日浑身是血,捧着衮服冠冕来宗人府迎我的样子……我现在都忘不掉。”
“我不是你的殿下,你的君主吗?”
“怎么那帮世家的老顽固稍微劝你几句,你就那么轻易地废了我,改扶萧鸿雪那个来历不明的野种登基?”
“你救我,却又弃我如敝履!”
“我、绝、不、允、许……”
“我被两度废掉储位,被宗人府的奴才欺辱,吃倒在地上的馊酸饭菜时,你没有来。”
“我被萧鸿雪用了宫刑和膑刑,整个下半身都废掉,只能终日趴在地上痛苦痉挛时,你没有来。”
“可即使是这样,我竟然还是……爱你。”
“谢韫,我都觉得自己贱得可笑。”
“但是没关系,你不来,那我来找你。现在,我得到你了,即使你厌我恨我,也和我在一起十三年了啊……”
谢韫顿了顿,接着道:“臣对他说,‘可你输了,你胜不了萧鸿雪。’”
“他说,‘我没输,谢韫,我不会输!’”
“谢韫,我当初是靠‘同生咒’进入你的身体的……但你知道,它还有一个效用吗?”
“结了‘同生咒’的两个灵魂死后,会带着记忆重生一世……”
“这一世的收梢不太好也没关系,我们还有来世,你永远永远,别想把我抛开。”
谢韫讲述完他和萧成亭的前尘往事后,良久沉默。
杨惜则被谢韫的话震撼得久久不能回神。
竟然……是这样?
凭一己之力给男主萧鸿雪带来人生最大磨难的,并非谢韫,而是那个潦草出场又潦草退场的小炮灰,萧成亭?
杨惜想起之前他在白马寺和明月一起分析过的有关原主的身份谜团,萧成亭这个人果然没有那么简单,他精于道法玄术,而且够狠,够疯。
举国倾覆,竟然只是因为一个众人眼里的草包在宗人府那方幽暗潮湿的狭仄天地内养出的,一颗微贱的、不被看得上的真心。
“不对啊,”杨惜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萧成亭死前说他会和你一起重生……可现在在他身体里的是我,他呢,又去了哪里?”
“这正是臣疑惑之处。”
“……但臣很庆幸,现在的萧成亭,并非那个给臣下同生咒,要永生永世和臣纠缠下去的疯子。”谢韫的语气异常冰冷淡漠。
“那日,臣特意带着惑心花去宗人府见殿下,其实是为了试探。”
“如果臣发现殿下仍是前世那个殿下,臣会用那把后来送给殿下的匕首,毫不犹豫地杀了您。”
“但是,殿下在宗人府那个地方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明显和萧成亭不一样……他啊,可是很怕那个地方的,怕得要命。”
“臣和他在一个身体中共处了十三载,对他的言谈举止无比熟悉,和殿下交谈一番后,臣便确认了,殿下真的不是萧成亭。”谢韫眼神深邃。
杨惜心情复杂地看着谢韫,想起方才谢韫叙述萧成亭所说的话时,也不带任何情绪。
谢韫这人看着温雅亲和,实则对谁都疏离淡漠,是个冷性冷情的人,一块捂不化的坚冰。
他忽然觉得萧成亭挺可悲的,做到这种程度,可谢韫怕是自始至终都没有正眼看过他,任他如何癫狂发疯,谢韫都只是冷眼旁观。
“殿下是不是本人,对臣来说并不重要。一个知晓未来走向的盟友,要比一个歇斯底里的疯子有价值得多。”
“殿下,”谢韫在被风吹得疯狂晃动的烛火前按住了杨惜的肩,“你愿意和臣合作吗?”
“臣的目的,那日在宗人府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除了大燕江山永固之外,臣所求的,只是谢氏满门平安。”
“臣会奉您为君,殿下不必再对昭王世子殷勤讨好。”
“我现在站在这里,”杨惜垂下眼,笑了一声,“就是我的回答了,谢大人。”
“好。”谢韫温和一笑,自怀中摸出了一张帛图,将它铺展开。
“臣之前让殿下静候的复位之机,已经出现了。”
“在这里。”
杨惜看着那张帛图,那是一张长安地图,谢韫素白的指尖落在了长安京郊,一块名叫“丰乐乡”的地方。
杨惜看着那地方,问道:“何意?”
“无需臣多言,等殿下到了那里,自会明白。”
“毕竟……这是合作,殿下也得拿出能让臣安心托付身家性命和满门荣辱的本事才行啊?”
谢韫勾唇一笑,一双狐狸眼微微上挑。
“再提醒殿下一句吧,此事并不简单,切忌孤身前往,最好多带上几个得力的人。”
杨惜颔首。
-
杨惜离开谢府后,立即向金吾卫大营行去。
金吾卫是执掌长安宿卫的禁军,此日恰好是右金吾卫中郎将贺萦怀带人轮值。
贺萦怀听杨惜讲明来意后,当即将手中事务交托给同僚,带着手下几名身手矫健的执戟换上常服,随杨惜一同去往丰乐乡。
路上,杨惜通过与同行的一位喜好山川形胜的执戟聊天得知,这丰乐乡乃是地处长安京郊的一处山野村寨,傍着一条水盛势疾的湍急河流,周遭俱是深林巨树、崇山峭壁。
这种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极适宜蛇群繁衍,使得丰乐乡成为了有名的“蛇乡”,素以蛇种之繁多珍奇而名世,许多民间话本志怪都曾取材于此。
京城到丰乐乡的路途不算近,待几人策马赶到时,已是傍晚了。
杨惜此前没骑过马,这几个时辰坐在贺萦怀身后,颠得脏腑都要吐出来了。他扶着马歇了会儿气,缓过来后,几人牵着马一道走向村口走去。
此时暮色四合,鹧鸪和鸣虫的响声在静谧到显得有些死气沉沉的山野中响起,很有些瘆人的寒意。
夜风将几人的衣袍吹得翻飞,杨惜搓了搓自己发冷的胳臂,环顾着四周。
“前世,谢大人扶萧鸿雪登基后,为何会突然……”杨惜顿了顿,试图把造反形容得委婉一点。
但谢韫轻笑一声,直接坦然地接着杨惜的话回道:“造反篡国?”
“……嗯。”杨惜点了点头。
“因为……”谢韫忽地抬步朝杨惜走去,将他逼得步步后退。
就在杨惜脊背撞上墙壁,退无可退的时候,谢韫止住脚步,对他一笑,“萧成亭。”
这是什么意思?
杨惜听了这话,眉头紧蹙。
谢韫是为了萧成亭造的反?他……喜欢他吗?可若是如此,当时谢韫面临萧成亭和萧鸿雪二选一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又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萧成亭,扶萧鸿雪登基?
“元嘉十年之后,臣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出自臣本人的意愿。”谢韫的目光移向远处,声音很轻。
杨惜记得,元嘉是萧鸿雪登基后的年号,而谢韫正是在元嘉十年时造反起事。
“某日醒来,臣便发觉自己脑海里多出了一股不属于自己的神识。起初,臣以为那是心魔梦魇一类的东西,可是后来,臣发现,那绝非心魔,而是另一个人的灵魂。”
“臣的身体变得越发虚弱,终日困倦,另一个灵魂一点一点蚕食吞没着臣的自主意识,占据了身体的主导权。”
“臣虽和他在同一个身体里共存,却完全被他压制着,只能作为旁观者,和他共享感官知觉,眼睁睁地看他用臣的身体活动,除此以外,什么都做不了。”
“那个灵魂就是……”
“萧成亭。”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
“说来奇怪,萧成亭对臣的动作神态、说话方式极其熟悉,扮起臣来,甚至连臣的亲弟弟谢韬都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萧成亭对臣说,谢韫,你不选我没关系,你就好好看着,我是怎么把本该属于我的东西抢回来的。”
“……后来的事,殿下应该都知道了。”
“萧成亭倚恃谢家的权势篡国,将萧鸿雪改封义王,赶到京郊去,对他百般折辱,还亲手缢杀了萧鸿雪一位身怀麟儿的贵妃。”
“最后,萧鸿雪蛰伏十三年,在率麾下凉州军南下长安前夕,派刺客毒杀萧成亭。”
“……那个时候,臣在识海中看着萧成亭躺在榻上呕血。他对臣说,谢韫,你知道吗,我给你施的是我师父教的‘同生咒’。”
“此咒可以实现一体双魂,咒成后,我们两人灵肉合一,无分你我。”
“这可是需要施咒之人献祭肉身才能实现的厉咒,为了永远和你在一起,为了让你终生痛悔自己当初选了萧鸿雪而不是我……我亲手砍下了自己的头颅。”
“我是第一次使剑,做得不利落,切断了半个头,却还有半个粘在颈项上,血水呛进喉道和气管里,耳朵里都有咕噜咕噜的血泡声……我死得好痛啊……谢韫,我好痛。”
“可你从来都不在乎我痛不痛。”
“你那日浑身是血,捧着衮服冠冕来宗人府迎我的样子……我现在都忘不掉。”
“我不是你的殿下,你的君主吗?”
“怎么那帮世家的老顽固稍微劝你几句,你就那么轻易地废了我,改扶萧鸿雪那个来历不明的野种登基?”
“你救我,却又弃我如敝履!”
“我、绝、不、允、许……”
“我被两度废掉储位,被宗人府的奴才欺辱,吃倒在地上的馊酸饭菜时,你没有来。”
“我被萧鸿雪用了宫刑和膑刑,整个下半身都废掉,只能终日趴在地上痛苦痉挛时,你没有来。”
“可即使是这样,我竟然还是……爱你。”
“谢韫,我都觉得自己贱得可笑。”
“但是没关系,你不来,那我来找你。现在,我得到你了,即使你厌我恨我,也和我在一起十三年了啊……”
谢韫顿了顿,接着道:“臣对他说,‘可你输了,你胜不了萧鸿雪。’”
“他说,‘我没输,谢韫,我不会输!’”
“谢韫,我当初是靠‘同生咒’进入你的身体的……但你知道,它还有一个效用吗?”
“结了‘同生咒’的两个灵魂死后,会带着记忆重生一世……”
“这一世的收梢不太好也没关系,我们还有来世,你永远永远,别想把我抛开。”
谢韫讲述完他和萧成亭的前尘往事后,良久沉默。
杨惜则被谢韫的话震撼得久久不能回神。
竟然……是这样?
凭一己之力给男主萧鸿雪带来人生最大磨难的,并非谢韫,而是那个潦草出场又潦草退场的小炮灰,萧成亭?
杨惜想起之前他在白马寺和明月一起分析过的有关原主的身份谜团,萧成亭这个人果然没有那么简单,他精于道法玄术,而且够狠,够疯。
举国倾覆,竟然只是因为一个众人眼里的草包在宗人府那方幽暗潮湿的狭仄天地内养出的,一颗微贱的、不被看得上的真心。
“不对啊,”杨惜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萧成亭死前说他会和你一起重生……可现在在他身体里的是我,他呢,又去了哪里?”
“这正是臣疑惑之处。”
“……但臣很庆幸,现在的萧成亭,并非那个给臣下同生咒,要永生永世和臣纠缠下去的疯子。”谢韫的语气异常冰冷淡漠。
“那日,臣特意带着惑心花去宗人府见殿下,其实是为了试探。”
“如果臣发现殿下仍是前世那个殿下,臣会用那把后来送给殿下的匕首,毫不犹豫地杀了您。”
“但是,殿下在宗人府那个地方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明显和萧成亭不一样……他啊,可是很怕那个地方的,怕得要命。”
“臣和他在一个身体中共处了十三载,对他的言谈举止无比熟悉,和殿下交谈一番后,臣便确认了,殿下真的不是萧成亭。”谢韫眼神深邃。
杨惜心情复杂地看着谢韫,想起方才谢韫叙述萧成亭所说的话时,也不带任何情绪。
谢韫这人看着温雅亲和,实则对谁都疏离淡漠,是个冷性冷情的人,一块捂不化的坚冰。
他忽然觉得萧成亭挺可悲的,做到这种程度,可谢韫怕是自始至终都没有正眼看过他,任他如何癫狂发疯,谢韫都只是冷眼旁观。
“殿下是不是本人,对臣来说并不重要。一个知晓未来走向的盟友,要比一个歇斯底里的疯子有价值得多。”
“殿下,”谢韫在被风吹得疯狂晃动的烛火前按住了杨惜的肩,“你愿意和臣合作吗?”
“臣的目的,那日在宗人府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除了大燕江山永固之外,臣所求的,只是谢氏满门平安。”
“臣会奉您为君,殿下不必再对昭王世子殷勤讨好。”
“我现在站在这里,”杨惜垂下眼,笑了一声,“就是我的回答了,谢大人。”
“好。”谢韫温和一笑,自怀中摸出了一张帛图,将它铺展开。
“臣之前让殿下静候的复位之机,已经出现了。”
“在这里。”
杨惜看着那张帛图,那是一张长安地图,谢韫素白的指尖落在了长安京郊,一块名叫“丰乐乡”的地方。
杨惜看着那地方,问道:“何意?”
“无需臣多言,等殿下到了那里,自会明白。”
“毕竟……这是合作,殿下也得拿出能让臣安心托付身家性命和满门荣辱的本事才行啊?”
谢韫勾唇一笑,一双狐狸眼微微上挑。
“再提醒殿下一句吧,此事并不简单,切忌孤身前往,最好多带上几个得力的人。”
杨惜颔首。
-
杨惜离开谢府后,立即向金吾卫大营行去。
金吾卫是执掌长安宿卫的禁军,此日恰好是右金吾卫中郎将贺萦怀带人轮值。
贺萦怀听杨惜讲明来意后,当即将手中事务交托给同僚,带着手下几名身手矫健的执戟换上常服,随杨惜一同去往丰乐乡。
路上,杨惜通过与同行的一位喜好山川形胜的执戟聊天得知,这丰乐乡乃是地处长安京郊的一处山野村寨,傍着一条水盛势疾的湍急河流,周遭俱是深林巨树、崇山峭壁。
这种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极适宜蛇群繁衍,使得丰乐乡成为了有名的“蛇乡”,素以蛇种之繁多珍奇而名世,许多民间话本志怪都曾取材于此。
京城到丰乐乡的路途不算近,待几人策马赶到时,已是傍晚了。
杨惜此前没骑过马,这几个时辰坐在贺萦怀身后,颠得脏腑都要吐出来了。他扶着马歇了会儿气,缓过来后,几人牵着马一道走向村口走去。
此时暮色四合,鹧鸪和鸣虫的响声在静谧到显得有些死气沉沉的山野中响起,很有些瘆人的寒意。
夜风将几人的衣袍吹得翻飞,杨惜搓了搓自己发冷的胳臂,环顾着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