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186节
“我们国家缺少一个世界级的大集团。我们的超市里卖的饮料、零食被其他国家的公司牢牢占据着统治地位。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戴高乐百忙之中召见了赫尔维可不是来听这些的。
戴高乐略显不悦的说道:“但是我现在看不见达能所做的事情对法国有什么好处。你们把你们的渠道卖了出去,让中国的产品进入了法国,还把很多小企业给挤的难以生存了。”
赫尔维急忙道:“这正是我们法国现在的劣势,这些小企业不得不屈服于国际级的巨型企业,同时又毫无自保之力。”
“如果我们没有巨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和可口可乐、雀巢这样的企业进行竞争的话,我们的市场就会被他们予取予求。而达能就是想要做这个巨型企业的角色。”
“总统阁下,相信您也不想让法国没有一个值得骄傲的民族品牌吧!”
戴高乐是个大法兰西主义者。他本质上是和美国尿不到一个壶里的。要不然也不会有法国退出北约的操作。
不过戴高乐对于赫尔维的话还是有所顾虑:“你说达能想要成为这样的角色,但是我怎么看不见你们有这样的潜质呢?你们凭什么?”
戴高乐愿意扶持法国国内企业,尤其是将其扶持为国际级的巨型企业。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些国际级的大型企业在国际上保持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还挺像一些传奇故事里说的那样,一个家族必须要有传奇强者,隐藏老祖,不然就会从一流家族沦落到二三流家族去。
国际级企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相当于传奇强者。
赫尔维知道戴高乐的顾虑,他道:“我们达能已经和中国签订了相关的协议了。他们会转让一批技术。同时会有一些中法合营的新品牌。而这新品牌才是我们未来主推的主力。我们的协议也写的很清楚,中法合营,以法为主。”
“达能崛起需要时间,但是我们可以用市场换技术,发展五到十年,我们达能就起来了。到时候我们今日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戴高乐听到这话眉头才算舒展开来。
这样一说好像还确实有点希望了。
“我需要看见中国方面的诚意。我才能下决定。”戴高乐最后拍了板。
“如果他们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发展出本国食品企业的技术,那么让他们赚一点钱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这就是中国和其他西方企业最大的不同。可口可乐也好,雀巢集团也罢,他们想的都是零和游戏。杀人放火吃干抹净,一点渣滓都不给别人留。
而中国知道,这个世界的常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攻击又互相合作。今时今日和达能是盟友,未来十几年后可能和达能是敌人。
但是这并不代表现在就要和达能不共戴天。因为世界的战略态势总是动态变化的。
所以既然戴高乐总统想要参观,那么就给他参观,给出诚意给他。
而且中方那边还知道戴高乐有一个心结,那就是这些年法国文化已经越来越弱势了。他们希望能恢复一点。所以法国也成立了法语保护协会。
而现在既然中法有合作的机会,那么中方不介意在这方面帮助一下法国。让法国一起来肢解一下美英美的英语霸权时代。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明星
中国做事是讲究留一线的。尤其是现在中国的宣传部门一把手可是李锐啊。
他可是太清楚法国在这个时代对文化话语权的需求。
别看元时空之中,法国还有什么戛纳电影节、巴黎时装周以及一些其他七七八八的奢侈品之类的东西,好像还有一定的文化话语权。
但实际上法国的文化话语权早就被英语国家冲的七零八落了。
要不是在戴高乐时代,戴高乐稳住了法属非洲国家,并且加强了渗透力度。不然到了新世纪之后,法语和法国的话语权是会不断下降的。
而文化话语权和国家力量是相辅相成的。国力的衰退会导致话语权的降低,话语权的降低也会进一步的拉低国家的力量。
像是元时空之中法国被强卖了的阿尔斯通一样。作为法国最门面的巨型企业,而且还是一国核心科技级别的巨型企业,阿尔斯通被强行贱卖出去。如果戴高乐还在世的话,听到这个信息大概能直接气死。
因为那个时候,法国上层已经充斥了各种法奸了。其中很多人都参加过各种美国的精英培训夏令营之类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国国力的衰弱造成了国家文化话语权的衰弱。而文化话语权的衰弱又培养了出了一了批对外国文化推崇的利己主义者,而这批利己主义者走上高位之后又进一步加剧了国家国力的衰弱。
为什么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呢?其实元时空的法国已经给上了很好的一课了。
李锐是知道的,就连法国这样物质发达的国家都会出现国家高层法奸化。
所以李锐也相信戴高乐这样的人物也能看出来文化话语权衰弱的后果。这些二战中杰出的领导人,拥有比一般政客更长远的目光并不奇怪。
所以在戴高乐和赫尔维谈话结束后,中国方面就开始准备给戴高乐总统一点演示看看了。
首先给戴高乐总统看的是中国准备转移到法国的一部分技术和工厂设备。这些东西是中国和达能说好的。
达能出钱购买的,中国帮着投入建设生产线。包括全套的饼干生产线。现在的中国生产的饼干比同行好太多了。酥脆程度和韧性都是出类拔萃的。食品的适口性在未来的五十年间将会有飞速的提升。
1960年觉得好吃的饼干,在1980年就会变成【狗都不吃】的水准。(手作曲奇之类除外)
还有山海关汽水厂打算和达能合作生产的新品牌【阳光】。阳光牌专门生产软饮,算是不让达能冲击山海关汽水的核心业务。
比如说柠檬茶、菊花茶、葡萄汁之类的非汽水饮料。
这些都是可以邀请戴高乐一起看的。不用藏着掖着,本来也是要转给达能的部分技术。毕竟达能都付钱了,还出让一部分市场和渠道了。中方的吃相总是优雅的,不会让两边都难看。
对于这些东西,戴高乐看过之后也表示点头赞同。如果达能能够按照演示的水准来生产以后的达能产品,那么完全可以搞。
毕竟法国除了本土之外,还有非洲一个销售渠道。非洲虽然说穷,但又不是所有地方都是部落时代,现在还是有很多正式国家的。那些国家里总是有人能吃得起这些玩意儿的。
法属非洲的羊毛一直是法国自留地,法国不会允许其他人薅羊毛。但是如果中国产品有意和他们一起插一脚进英国影响力较大的非洲国家的话,法国是愿意助一臂之力的。
而在看完了这些技术演示之后,戴高乐对于达能和中国的合作也有了底了。可以搞,这是他的判断。
至于可口可乐他们在游说政府官员,想要使用政治手段打击达能的行为就直接破产了。
因为你可口可乐又不是我们法国的企业,给你们搞这些事情,我们的好处在哪呢?
而为了进一步的配合宣传,也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山海关汽水和悠悠糖果在欧洲地区的影响力。
中方和法国方面也达成了协议。宣传山海关汽水、悠悠糖果的时候要顺带这一起宣传达能和新出的阳光牌。
对此,中国方面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在整个协议中,还有一个被提到的企业就是拉姆文化有限公司。
拉姆文化有限公司也将是这场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
……
巴黎,皮耶尔工作室外,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歌迷聚集在外面,希望能看一看这位法国现在最后的男歌手之一。
三十三岁的皮耶尔正当人生的黄金岁月。颜值、心理承受能力、体力、唱功都是进入了黄金十年。
对于这样的歌手,这是正当赚钱的时候。
“皮耶尔,可口可乐公司的代言合约真的不考虑一下吗?他们给的条件可不错,你作为可口可乐在法国地区的唯一代言人,欧洲地区前五重要的代言人,他们给的报价很高了。而且还能蹭上可口可乐的宣传热度。”
皮耶尔的经纪人苦口婆心的劝着皮耶尔。
但是皮耶尔却挥挥手道:“不要。我不会去给可口可乐做任何代言的。不要说五百万法郎了,他们给五百万美元我也不会去的。”
经纪人觉得皮耶尔是不是脑子有包:“你为什么要和钱过不去呢?”
皮耶尔腿搁在茶几上,整个人躺在沙发里:“因为我不喜欢可口可乐。他们去年拍的那个广告让我恶心。”
“什么广告?”经纪人皱眉。可口可乐一年不知道拍多少广告,自己的这位大明星怎么能因为对方的广告就讨厌对方呢。
“就是他们以战场为背景拍摄的那支广告。还用了美国队长形象的那个。”皮耶尔提醒道。
经纪人有了点思绪:“你说的是那个什么【夏日战争,冰爽一夏】那个主题的?那个有什么问题?”
“哈!有什么问题?美国人可是真的恶心。他们广告里拍摄的内容可是朝鲜战争,你难道没注意到吗?被打死的都是那些亚洲人面孔的士兵。”
面对皮耶尔的抱怨,经纪人有些跟不上脑回路:“啊?”
“呵呵。”皮耶尔冷笑着:“那帮子美国人,思想战争无处不在。广告里那些亚洲人成为带着地狱火来的恶魔。他们可口可乐和美国大兵倒是解救地狱火焰的救世主了。真让人恶心啊!”
皮耶尔说着做出了呕吐状。他现在是越发的讨厌美国佬了。尤其是他现在也加入了法语保护协会。他越是讨厌美国的英语霸权。
再加上皮耶尔可是朝鲜战争的幸存者,还是在碧瞳战俘营里生活过那么多年。他对于美国抹黑志愿军的行为,他是非常不喜欢。
对此,经纪人也无可奈何。皮耶尔大牌,自己可没法控制他。
就在皮耶尔再次拒绝了可口可乐邀约的时候。
皮耶尔那边收到了一封邀请函。
“嗯?谁寄过来的?”皮耶尔有些好奇。
“我看看,上面写的寄件人是:来自亚洲的老朋友,来自碧瞳的李夏。”
皮耶尔一听这个名字,他一个轱辘直接翻身了。
因为这个名字他可是太熟悉了。那可是他在那几年生活中最熟悉的教官啊!
第四百五十四章 寻找老兵
(ps:前面的教官名字是李夏,这里纠正一下,上一章写错了。叫李复的是一名摄影干事,负责拍电影的,我写错了。)
皮耶尔是一翻身就起来了,因为李夏这个名字对他来说真的是太熟悉了。
因为在碧瞳战俘营的那几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几年。不管别人信不信吧。反正皮耶尔知道,他的很多音乐技术都是在碧瞳战俘营学的。
虽然说碧瞳战俘营没有音乐老师,但是有很多的音乐教学的书籍啊。
毕竟本时空之中有李锐的存在,他可是搞了很多后世的音乐教材和各种成品音乐来本时空的中国。
因为音乐这种东西想要练的好,就是要多听多学多琢磨。视唱练耳这玩意儿是基础,但也是一辈子的。
李锐多少有些偃苗助长,但是没办法,中国战乱那么久。在音乐和影视等现代文化上确实是和世界有一定脱节了。
不给新一代的文艺工作者疯狂灌输新时代的知识教育,以后怎么和世界上的其他同行竞争?
这些教育类的书不少,当时给碧瞳战俘营也送去了一些。
对于皮耶尔来说,这些书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就相当于在武侠世界里给一个天赋不错的少侠送了一堆高级秘籍的感觉。
一些理论上的总结和技巧上的运用,皮耶尔几乎都是从中国送来战俘营的这些教材里面学会的。
当然了,还有战俘营里面播放的各种中国歌曲。虽然有不少是李锐直接抄袭后世经典拿来用的。但是李锐的初衷可不是用来给自己扬名。而是给中国的音乐人们磨一磨耳朵用的。
因为只有多听,多磨耳朵,才会有更多的灵感迸发出来。还是那句话,艺术的不仅要天赋,也需要勤学苦练。
皮耶尔算是被动接收了。他也一边学习中国的音乐理论,一边听中国歌曲。然后结合自己在法国学习的乡村小调以及法国通俗流行乐,最后融合创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
对于皮耶尔来说,碧瞳战俘营在他人生之中的重要性还挺高的。
要是人生没有经路过碧瞳战俘营,那么皮耶尔不知道自己今天会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当然,除了这些成就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碧瞳战俘营教会了他人与人的平等。
这一点很重要,皮耶尔觉得自己在碧瞳战俘营里学会了谦虚。这是他在其他地方没有学到的。
对于国际共运什么的,皮耶尔觉得自己未必搞的懂。但是做人的道理,还是要感谢他们教自己一下的。
戴高乐百忙之中召见了赫尔维可不是来听这些的。
戴高乐略显不悦的说道:“但是我现在看不见达能所做的事情对法国有什么好处。你们把你们的渠道卖了出去,让中国的产品进入了法国,还把很多小企业给挤的难以生存了。”
赫尔维急忙道:“这正是我们法国现在的劣势,这些小企业不得不屈服于国际级的巨型企业,同时又毫无自保之力。”
“如果我们没有巨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和可口可乐、雀巢这样的企业进行竞争的话,我们的市场就会被他们予取予求。而达能就是想要做这个巨型企业的角色。”
“总统阁下,相信您也不想让法国没有一个值得骄傲的民族品牌吧!”
戴高乐是个大法兰西主义者。他本质上是和美国尿不到一个壶里的。要不然也不会有法国退出北约的操作。
不过戴高乐对于赫尔维的话还是有所顾虑:“你说达能想要成为这样的角色,但是我怎么看不见你们有这样的潜质呢?你们凭什么?”
戴高乐愿意扶持法国国内企业,尤其是将其扶持为国际级的巨型企业。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些国际级的大型企业在国际上保持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还挺像一些传奇故事里说的那样,一个家族必须要有传奇强者,隐藏老祖,不然就会从一流家族沦落到二三流家族去。
国际级企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相当于传奇强者。
赫尔维知道戴高乐的顾虑,他道:“我们达能已经和中国签订了相关的协议了。他们会转让一批技术。同时会有一些中法合营的新品牌。而这新品牌才是我们未来主推的主力。我们的协议也写的很清楚,中法合营,以法为主。”
“达能崛起需要时间,但是我们可以用市场换技术,发展五到十年,我们达能就起来了。到时候我们今日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戴高乐听到这话眉头才算舒展开来。
这样一说好像还确实有点希望了。
“我需要看见中国方面的诚意。我才能下决定。”戴高乐最后拍了板。
“如果他们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发展出本国食品企业的技术,那么让他们赚一点钱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这就是中国和其他西方企业最大的不同。可口可乐也好,雀巢集团也罢,他们想的都是零和游戏。杀人放火吃干抹净,一点渣滓都不给别人留。
而中国知道,这个世界的常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攻击又互相合作。今时今日和达能是盟友,未来十几年后可能和达能是敌人。
但是这并不代表现在就要和达能不共戴天。因为世界的战略态势总是动态变化的。
所以既然戴高乐总统想要参观,那么就给他参观,给出诚意给他。
而且中方那边还知道戴高乐有一个心结,那就是这些年法国文化已经越来越弱势了。他们希望能恢复一点。所以法国也成立了法语保护协会。
而现在既然中法有合作的机会,那么中方不介意在这方面帮助一下法国。让法国一起来肢解一下美英美的英语霸权时代。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明星
中国做事是讲究留一线的。尤其是现在中国的宣传部门一把手可是李锐啊。
他可是太清楚法国在这个时代对文化话语权的需求。
别看元时空之中,法国还有什么戛纳电影节、巴黎时装周以及一些其他七七八八的奢侈品之类的东西,好像还有一定的文化话语权。
但实际上法国的文化话语权早就被英语国家冲的七零八落了。
要不是在戴高乐时代,戴高乐稳住了法属非洲国家,并且加强了渗透力度。不然到了新世纪之后,法语和法国的话语权是会不断下降的。
而文化话语权和国家力量是相辅相成的。国力的衰退会导致话语权的降低,话语权的降低也会进一步的拉低国家的力量。
像是元时空之中法国被强卖了的阿尔斯通一样。作为法国最门面的巨型企业,而且还是一国核心科技级别的巨型企业,阿尔斯通被强行贱卖出去。如果戴高乐还在世的话,听到这个信息大概能直接气死。
因为那个时候,法国上层已经充斥了各种法奸了。其中很多人都参加过各种美国的精英培训夏令营之类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国国力的衰弱造成了国家文化话语权的衰弱。而文化话语权的衰弱又培养了出了一了批对外国文化推崇的利己主义者,而这批利己主义者走上高位之后又进一步加剧了国家国力的衰弱。
为什么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呢?其实元时空的法国已经给上了很好的一课了。
李锐是知道的,就连法国这样物质发达的国家都会出现国家高层法奸化。
所以李锐也相信戴高乐这样的人物也能看出来文化话语权衰弱的后果。这些二战中杰出的领导人,拥有比一般政客更长远的目光并不奇怪。
所以在戴高乐和赫尔维谈话结束后,中国方面就开始准备给戴高乐总统一点演示看看了。
首先给戴高乐总统看的是中国准备转移到法国的一部分技术和工厂设备。这些东西是中国和达能说好的。
达能出钱购买的,中国帮着投入建设生产线。包括全套的饼干生产线。现在的中国生产的饼干比同行好太多了。酥脆程度和韧性都是出类拔萃的。食品的适口性在未来的五十年间将会有飞速的提升。
1960年觉得好吃的饼干,在1980年就会变成【狗都不吃】的水准。(手作曲奇之类除外)
还有山海关汽水厂打算和达能合作生产的新品牌【阳光】。阳光牌专门生产软饮,算是不让达能冲击山海关汽水的核心业务。
比如说柠檬茶、菊花茶、葡萄汁之类的非汽水饮料。
这些都是可以邀请戴高乐一起看的。不用藏着掖着,本来也是要转给达能的部分技术。毕竟达能都付钱了,还出让一部分市场和渠道了。中方的吃相总是优雅的,不会让两边都难看。
对于这些东西,戴高乐看过之后也表示点头赞同。如果达能能够按照演示的水准来生产以后的达能产品,那么完全可以搞。
毕竟法国除了本土之外,还有非洲一个销售渠道。非洲虽然说穷,但又不是所有地方都是部落时代,现在还是有很多正式国家的。那些国家里总是有人能吃得起这些玩意儿的。
法属非洲的羊毛一直是法国自留地,法国不会允许其他人薅羊毛。但是如果中国产品有意和他们一起插一脚进英国影响力较大的非洲国家的话,法国是愿意助一臂之力的。
而在看完了这些技术演示之后,戴高乐对于达能和中国的合作也有了底了。可以搞,这是他的判断。
至于可口可乐他们在游说政府官员,想要使用政治手段打击达能的行为就直接破产了。
因为你可口可乐又不是我们法国的企业,给你们搞这些事情,我们的好处在哪呢?
而为了进一步的配合宣传,也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山海关汽水和悠悠糖果在欧洲地区的影响力。
中方和法国方面也达成了协议。宣传山海关汽水、悠悠糖果的时候要顺带这一起宣传达能和新出的阳光牌。
对此,中国方面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在整个协议中,还有一个被提到的企业就是拉姆文化有限公司。
拉姆文化有限公司也将是这场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
……
巴黎,皮耶尔工作室外,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歌迷聚集在外面,希望能看一看这位法国现在最后的男歌手之一。
三十三岁的皮耶尔正当人生的黄金岁月。颜值、心理承受能力、体力、唱功都是进入了黄金十年。
对于这样的歌手,这是正当赚钱的时候。
“皮耶尔,可口可乐公司的代言合约真的不考虑一下吗?他们给的条件可不错,你作为可口可乐在法国地区的唯一代言人,欧洲地区前五重要的代言人,他们给的报价很高了。而且还能蹭上可口可乐的宣传热度。”
皮耶尔的经纪人苦口婆心的劝着皮耶尔。
但是皮耶尔却挥挥手道:“不要。我不会去给可口可乐做任何代言的。不要说五百万法郎了,他们给五百万美元我也不会去的。”
经纪人觉得皮耶尔是不是脑子有包:“你为什么要和钱过不去呢?”
皮耶尔腿搁在茶几上,整个人躺在沙发里:“因为我不喜欢可口可乐。他们去年拍的那个广告让我恶心。”
“什么广告?”经纪人皱眉。可口可乐一年不知道拍多少广告,自己的这位大明星怎么能因为对方的广告就讨厌对方呢。
“就是他们以战场为背景拍摄的那支广告。还用了美国队长形象的那个。”皮耶尔提醒道。
经纪人有了点思绪:“你说的是那个什么【夏日战争,冰爽一夏】那个主题的?那个有什么问题?”
“哈!有什么问题?美国人可是真的恶心。他们广告里拍摄的内容可是朝鲜战争,你难道没注意到吗?被打死的都是那些亚洲人面孔的士兵。”
面对皮耶尔的抱怨,经纪人有些跟不上脑回路:“啊?”
“呵呵。”皮耶尔冷笑着:“那帮子美国人,思想战争无处不在。广告里那些亚洲人成为带着地狱火来的恶魔。他们可口可乐和美国大兵倒是解救地狱火焰的救世主了。真让人恶心啊!”
皮耶尔说着做出了呕吐状。他现在是越发的讨厌美国佬了。尤其是他现在也加入了法语保护协会。他越是讨厌美国的英语霸权。
再加上皮耶尔可是朝鲜战争的幸存者,还是在碧瞳战俘营里生活过那么多年。他对于美国抹黑志愿军的行为,他是非常不喜欢。
对此,经纪人也无可奈何。皮耶尔大牌,自己可没法控制他。
就在皮耶尔再次拒绝了可口可乐邀约的时候。
皮耶尔那边收到了一封邀请函。
“嗯?谁寄过来的?”皮耶尔有些好奇。
“我看看,上面写的寄件人是:来自亚洲的老朋友,来自碧瞳的李夏。”
皮耶尔一听这个名字,他一个轱辘直接翻身了。
因为这个名字他可是太熟悉了。那可是他在那几年生活中最熟悉的教官啊!
第四百五十四章 寻找老兵
(ps:前面的教官名字是李夏,这里纠正一下,上一章写错了。叫李复的是一名摄影干事,负责拍电影的,我写错了。)
皮耶尔是一翻身就起来了,因为李夏这个名字对他来说真的是太熟悉了。
因为在碧瞳战俘营的那几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几年。不管别人信不信吧。反正皮耶尔知道,他的很多音乐技术都是在碧瞳战俘营学的。
虽然说碧瞳战俘营没有音乐老师,但是有很多的音乐教学的书籍啊。
毕竟本时空之中有李锐的存在,他可是搞了很多后世的音乐教材和各种成品音乐来本时空的中国。
因为音乐这种东西想要练的好,就是要多听多学多琢磨。视唱练耳这玩意儿是基础,但也是一辈子的。
李锐多少有些偃苗助长,但是没办法,中国战乱那么久。在音乐和影视等现代文化上确实是和世界有一定脱节了。
不给新一代的文艺工作者疯狂灌输新时代的知识教育,以后怎么和世界上的其他同行竞争?
这些教育类的书不少,当时给碧瞳战俘营也送去了一些。
对于皮耶尔来说,这些书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就相当于在武侠世界里给一个天赋不错的少侠送了一堆高级秘籍的感觉。
一些理论上的总结和技巧上的运用,皮耶尔几乎都是从中国送来战俘营的这些教材里面学会的。
当然了,还有战俘营里面播放的各种中国歌曲。虽然有不少是李锐直接抄袭后世经典拿来用的。但是李锐的初衷可不是用来给自己扬名。而是给中国的音乐人们磨一磨耳朵用的。
因为只有多听,多磨耳朵,才会有更多的灵感迸发出来。还是那句话,艺术的不仅要天赋,也需要勤学苦练。
皮耶尔算是被动接收了。他也一边学习中国的音乐理论,一边听中国歌曲。然后结合自己在法国学习的乡村小调以及法国通俗流行乐,最后融合创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
对于皮耶尔来说,碧瞳战俘营在他人生之中的重要性还挺高的。
要是人生没有经路过碧瞳战俘营,那么皮耶尔不知道自己今天会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当然,除了这些成就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碧瞳战俘营教会了他人与人的平等。
这一点很重要,皮耶尔觉得自己在碧瞳战俘营里学会了谦虚。这是他在其他地方没有学到的。
对于国际共运什么的,皮耶尔觉得自己未必搞的懂。但是做人的道理,还是要感谢他们教自己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