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185节
  里昂拿的这些海报贴在自己的店门口。
  这下放学的中学生们看到这些海报之后就瞬间走不动道了。
  “买零食还有机会抽卡?”
  “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又能够买零食,又能够抽到卡。”
  “这可是太好了,本来只有买零食的钱或者是抽卡的钱。现在两样都有了呢!”
  这些中学生们很兴奋。因为海报上写的可是很明白。凡是购买那些联名的汽水和零食。就有机会参与抽奖。
  抽奖内容不仅仅是再来一包,再来一瓶这种。还可以抽取游戏王的卡片。这些联名卡片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珍稀卡。
  这样还能不抽?肯定要大抽特抽啊。
  里昂才进货第1天。那些中学生们就已经冲进店里开始大买特买了。
  为了这次进军法国。中国方面可是早就做好了各种准备。
  包括山海关汽水的各种口味。
  悠悠糖果这些年来可不仅仅只是做糖果一个单一品类。这些年来也和苏联合作开始制作巧克力。
  以及自研的威化、饼干、膨化食品等。
  这些东西可都是一股脑的投了进去。
  对于这一些法国学生来说。有很多食品还都挺好吃,而且还挺新奇的。
  比如说巧克力威化。虽然说一条要卖到0.5法郎。价格不算便宜。但是巧克力涂层包裹着酥脆的威化。威化的夹心还是咸甜交织的花生酱口味。
  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完全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就单单说这样的糖果食品就已经足够吸引他们了。更不用说,现在这些食品还有机会参与抽奖。
  他们买的更欢了。
  而像里昂这样的小杂货商,在全法国境内可谓是不计其数。
  现在的超市和大供销商还没有办法将这些小杂货商都杀死。
  而更绝的是中国方面针对这庞大的学生市场设计出了不同的销售策略。
  比如说在消费能力最弱的小学。为了让小朋友们心甘情愿买自己的零食。所以开始往零食里面塞玩具。
  比如一包膨化食品里面会有一个小小的塑料玩具。不管是塑料的小人还是塑料小恐龙。这些东西虽然不值钱,但是对小朋友们来说意义就不一样了。
  零食里面有吃有玩,那可是太棒了。给人一种花了一分钱,但获得了两份喜悦的快感。
  而针对中学生的各种抽卡活动,那就不用提了。不仅可以吸引中学生,还可以吸引大学生和成年人。
  当了在整个销售策略中。中国方面也考虑到了营销口碑的问题。
  如果一个劲只做学生口碑营销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把中国品牌带入到“专门用来哄小孩”这个口碑。
  虽然说这个口碑也不能算是坏口碑。但是会对之后冲击更高端市场的战略有所影响。
  所以还专门做了针对成年人的营销策略。
  像里昂和老达尼他们的杂货店是在学校边上。他们想要吸引那些学生,所以贴的都是关于游戏王之类的宣传海报。
  而在那些更靠近社区的杂货店里。他们贴的可就是不一样的海报了。
  【购买山海关汽水。赢得欧洲10日游大奖!】
  这样的海报被贴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没错,这个倒霉主义又是李锐给出的。李锐还记还得小时候自己可没少看那些饮料厂商和食品厂商打出这样的广告。
  但是在他记忆里好像没有听说谁中过。
  不过咱们山海关汽水和悠悠糖果不玩虚的。
  来点真诚的。直接和拉姆文化有限公司旗下的旅行社签订协议。
  还真定了这样一个旅行团。
  在原时空的后世,要说中国那边来欧洲进行长达10日的旅游,那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开销。但是在欧洲本地的话。10日旅游,其实成本还行。相当于中国人在中国的国内旅游。
  而除了这种旅游大奖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小奖励。
  比如说中一个炖锅。中一个咖啡壶。或者中一套中国瓷器之类的。
  这些小东西惠而不费。关键是看上去他是中奖送出去的东西。但实际上又是从中国方面购买的中国产品。专门选了一些质量好的产品送出去。为以后这些产品的出海奠定口碑。
  购买不同的产品。花不同的钱。总有一种消费定位能满足用户画像的需求。
  这一下可就真的是叫卖爆了。因为中国这些东西可真的是有奖就给兑呀。
  营销嘛,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利用这些开在社区和学校附近的小店。
  中国的商品正在进行一场突围。
  而这场突围最关键的一个地方就是在于中国的工作人员和法国的同事们开始深入法国的农村。
  要知道很多法国乡村现在是没有超市入住。资本的逐利性是这样的。大的销售商总愿意在商业成熟度较高的地方开店。因为这个地方肯定能赚钱。
  而像那些零零散散的农村。交易起来费时费力,利润还低。他们是看不上眼的。
  但是他们看不上眼,不代表中国看不上眼。
  按照曾培洪所说的。这是在法国境内打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商业战。
  那些你们欧美看不起的边角地就由我们来要吧。
  这年头被派出国的中国工作人员们还挺不怕辛苦的。
  他们深入到了农村。那些拉姆文化公司已经渗透的地方,他们自然好去。拉姆文化公司还没渗透的地方,他们自己想办法进去。
  所以就在可口可乐和一众欧美食品公司高唱凯歌觉得自己赢定了的时候。
  中国已经不声不响的把触角延伸了出去。
  而等到他们真正反应过来发现这一切不是癣足之患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的销售额已经开始越发难看了。
  第四百五十二章 动态平衡
  最先反应过来的就是一些小型企业。相比于大企业的臃肿而言。那些只有几十几百人规模的中小型企业,对于销量的些许波动都会非常敏感。
  这边中国咔咔的卖糖货和零食以及各种饮料。
  那边就有一些欧洲的中小型企业受不了了。
  其中有很多中小型企业也是加入了有可口可乐、雀巢集团以及亿滋国际、马氏糖果他们联合组成的松散联盟。
  说实在的,其实这个松散联盟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特别有用。因为其中很多中小公司的货在超市货架上就一点点位置。
  那些各大超市还是更偏爱于进口大型公司的产品。
  毕竟像可口可乐、雀巢集团这样的公司,更愿意投钱投广告。消费者的认同能力也更好。
  他们这些中小企业更像是一种凑数的。这些大公司来找他们的时候,也都是说希望他们以大局为重。
  当然了,每当有人说:希望你以大局为重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就证明了大局里面没有你。
  这些小公司就是如此。这些大公司所规划的未来大局中并没有这些小公司的存在。
  他们也最先成为了这场行业争夺战的炮灰。
  这些都是体量非常小的公司。对他们来说,少赚一点都是伤经动骨了。
  所以这个联盟其实是支撑不下去的。这些中小公司直接告到了他们这个联盟里面,希望联盟给个说法。
  但是这种商业联盟怎么可能给你说法?他们不要你的命都算是好的了。还指望其他的什么呢?
  “你们一开始不是怎么说的啊。说好的共进退啊!现在我们没得退了,你们怎么能这样呢?你们这些大公司不是在拿我们的命在开玩笑吗?”
  在最近的一次松散联盟会议上,那些中小企业,尤其是被绑上战车的小企业代表们是破口大骂。
  “你们说一起对付中国企业的。现在呢,你们要我们做的我们都做了。现在好了,中国的产品绕开了你们的渠道,却把我们挤出了那些小渠道,现在我们怎么赚钱啊?”
  松散联盟里面的那些大企业,不管是可口可乐、雀巢集团、亿滋国际、玛氏糖果,他们对于这些小企业的咆哮,那是一点都不在意的。
  他们只觉得吵闹,让人把这些吵闹的家伙给丢出去了之后,他们觉得才可以正常的开会。
  “看起来很不妙,中国居然用这种方法来绕过了超市的渠道。现在他们卖的有些太好了。”发言的是可口可乐的罗伯特。
  他的眉头已经锁成了川字了。因为最近一个月可口可乐在法国地区的销售额变得不好看了许多。
  自从调价之后,可口可乐的销售额就下降了一成半有多。涨价的影响算是很大了。
  而现在这个月,可口可乐的销售额下降的更多了。下降了差不多接近三成。这纯纯的就是在可口可乐虎口夺食。
  当然,这个数据可口可乐是不能公布的。就像是现在罗伯特也不知道雀巢、马氏、亿滋国际他们的受损程度有多少。
  那些小企业出局了,大中型企业日子也不好过。
  “不能这么下去了,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可能会被中国的产品彻底赶出法国市场的。”亿滋国际的法国地区总经理说了一个很危言耸听的未来。
  但是这个未来也不是没有可能出现的。
  “现在,看起来我们的第一阶段的计划是破产了。”罗伯特已经确认了,他们在第一阶段排挤计划失败了。控制不控制超市的渠道,好像都没用了。
  现在超市那边也在和他们抗议。因为从其他小卖店渠道购买了中国商品的老百姓,发现他们在超市反而买不到这些产品。
  这让一些老百姓不得不选择只能从小卖店去购买这些中国产品。
  这一下倒是让一些原本在大超市连锁店挤压下越发困难的小店焕发了第二春。他们又挺了过来。
  这明显不符合各大超市的利益,他们对于松散联盟的要求更加难以接受了。
  超市联盟那边也派人传话过来:“如果你们干不掉中国的产品,那么你们就不要干了。反正你们也干不赢,不要搞的我们也一起输。”
  这一下可是把罗伯特等人的脸打的啪啪啪的。
  只不过他们还没认输,既然这招不行,他们就换一招。他们准备游说法国政府。
  商业上搞不赢,那就在政治上搞。
  不过他们这次搞的慢了一点,因为达能的赫尔维已经去游说法国政府了。
  甚至是游说到了戴高乐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