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145节
好吧,张财吐了。
其实不光是张财吐了,现场所有人的面色都不是很好看。
没错,大家很感激张福研究出来的代餐,这救了很多人。
但是这三年以来,大家吃这代餐粉什么的已经吃到怕了。很多人都形成了一种应激反应了。
只要闻到代餐粉的味道胃部就开始痉挛。
没办法,代餐粉在怎么调,它也是代餐。它和真正的食物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即便是用各种调味的方法来增加它的味道,但依旧是假的。
在实在是没吃的年代,这玩意儿自然可以吃,强熬着也要吃下去。
但是吃了三年!整整三年啊!今年大家伙终于不用吃代餐粉了,再也不用吃那种假假的味道了。很多人就产生了抵触的情绪了。
这也是张财为什么跑出去吐了的原因。
隔壁刚刚热情邀请张福吃了十几个炸肉丸的王大爷面色有些不好的说道:“张福啊,你那个幸福食品厂的东西就先别拿出来了吧,这大过年的,拿出来不吉利……”
张福:???这和不吉利有什么关系???
其他邻居也纷纷劝说。
“是啊,张福。你要是研究了什么新口味的代餐,完全可以请别人吃嘛。”
“对对对,咱们都是邻居,别拿我们当小白鼠吧。刚刚还请你吃了赣南蜜橘呢,别恩将仇报啊。”
“桂花婶炸的撒子多香啊,别拿代餐粉出来了。素毛肚也别拿!求你了!”
看着周围的邻居,张福恍惚间想到了在1958年的时候自己刚研究出素毛肚、魔芋粉这些东西的时候,自己拿出来给他们吃。
他们一个个的吃的贼香,还一个劲的说要是能天天吃就好了。这才几年啊,就都变脸了。
别人或许猜不到张福的心思,但是曹文清这些年一直和张福通信,虽然说两人没有见面。但是通过文字,两人的灵魂交流反而更深了。
她看见张福的面色一变再变,就知道张福在想什么了。她忍不住捂着嘴笑了起来:“张福,你不是真的从海南带了新口味的代餐回来吧。我们厂里有师傅吃你的素毛肚吃的快吐了。你研究了啥?素鸡蛋?”
嘿!还真别说,确实有素鸡蛋。但是这次没带。
张福幽幽的说道:“不是那些东西,是我根据海南海的特性研究出来的新食品,有好几种。不是素毛肚。”
张福说着话把行李箱里的东西拿了出来,一看就是还在研发阶段的东西。但是看着却很高级。
因为用上了现在最新的易拉罐包装材料。要知道现在易拉罐这玩意儿也是最近几年才被研发出来的包装材料。
有了易拉罐之后,中国生产的饮料在外国卖的更好了。虽然易拉罐包装的价格不低,但也把产品的档次拉的更高了。一看就显得高级。
不过张福这易拉罐却没有贴外包装。很多人好奇:“张福是饮料?”
“嗯。”
大家伙放心了,不是素鸡蛋就好。大家长出了一口气,张祥夫妻俩悬着的心放下了。
张祥也不说话,一口气把自己带来的东西都那了出来。好家伙,全是饮料啊?!
也不管周围人怎么看,张祥一介绍了起来。
“这是粉装奶茶冲剂。至于奶茶是什么?这就要讲很久了,我就不仔细讲了。反正是我最近两年发现的一种饮品。”
“这里有焦糖味、奶味、椰子味三种不同的奶茶粉。妈,你帮我烧点热水,给大家冲着喝吧。”
“至于这些铁罐子里装的,是我刚研究出来没多久的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生产技术难度极高。”
听着张福这么介绍,曹文清倒是好奇了:“技术难度有多高?”
“快赶上造原子弹了。”张福说的是实话,但是周围的邻居却当他说笑,周围都笑了出来。
因为他手上拿的铁罐里面装的东西是椰汁。而想要椰汁好喝,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离心分离技术。把椰肉椰汁混合物中的椰子油分离出来。不然椰汁只要静止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油水分离。
全世界有这种离心分离技术的并不多。元时空后世,其他椰汁厂家都是使用食品添加剂来保证油水不分离。而不是和某品牌一样直接把椰汁油分离出去,从物理上解决油水分离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卖椰汁的那么多,但是只有一家好喝的原因。
而本时空之中,为了给辛福食品厂的员工和海南的工业化找出路,张福倒是依靠到处学习和托人找技术大能帮忙,先把这项技术给点了出来。
而乳白色的椰汁和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冲泡奶茶,也是第一次在这个世界问世。而这小小的玩意儿将会掀起什么新的冲击?则是北京这杂院里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是要成双
别说,还真别说。
这次张福带来的饮料引来了一众邻居的赞叹。
因为张福真的是点开了科技树了。幸福食品厂这些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依托于海南年年大丰收的魔芋田。
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上下对代餐粉的需求。幸福食品厂发展的很快。
不能说幸福食品厂再发国难财,毕竟他们也没涨价啥价的。全国的需求订单有这么多,也不能让海南的工人和农民打白工吧。就算是发扬风格,食品厂该要的成本也是不能少的。
需要运营维护的成本也因为产能需求的扩大而不断增长。
这三年以来,幸福食品厂已经发展成为了海南最大的食品加工厂,在全国范围内都算是数得着的大厂了。
张福也没有浪费这些年幸福食品厂的发展。把该要搞的建设都搞了,他和厂长陈来福商量。
厂里的效益,首重的是厂子的持续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给工人发福利。只有工厂能长期有效的发展,一直跟上时代的步伐,才可以长久的存在下去。依附于工厂的工人们生活才能好。
所以这些年幸福食品厂在技术改革上花了不少钱。这大概也是有个技术副厂长,并且这个副厂长还能说得上话的好处吧。
张福这一次带回来的饮料很受欢迎。有的小朋友喝了之后就要开口说:真好喝,我以后天天都要喝。
但是这话还没说出口呢,就被旁边的家长一把捂住了嘴。
呸呸呸,不吉利的话不能说。
还记得张福第一次带素毛肚回来的时候大家说的什么吗?这话可不能说,要是有个万一呢?!
虽然说新中国现在大力推广无神论。但是不吉利这种事情还是在老百姓的脑海里深深存在。
不过这次他们可能多虑了。再来三年奶茶、椰汁喝到爆的日子大概是不可能的。
因为幸福食品厂的产能都不够。
曹文清对张福研究的新饮品很感兴趣,在家里吃了饭之后,两个年轻人就去压马路了。
本来家里两个小的也想跟着去。因为曹文清每次来家里都挺大方的。
偶尔来张家都会带几个小的去买炸糕、牛舌饼吃。(注:牛舌饼里没有牛舌,是一种椒盐口味的点心)
尤其是张财和张喜这俩最小的,他们可是处于最馋嘴且最没眼力劲的年纪。
这俩小鬼头想着:曹家姐姐每次都会带自己吃炸糕,大哥张福在家的时候也会请我们吃炸糕。他们俩一起,我们岂不是能吃双份的炸糕?!甚至可以吃北京现在最奢侈的奶油炸糕?!
两个小的想的很美,但是也就是想想了。都不用张祥和桂花动手,张禄张寿两个就把小弟们给控制住了。
“洗碗去!光吃饭不知道干活啊?我都要收拾桌子丟垃圾,快去洗碗去!”
“作业写完了吗就敢往外面跑?!你作文呢,还有十来天就要开学了,你还差六篇六百字的作文吧。今天晚上写两篇!”
瞧,兄长如父。
这下好了,倒是没有人打扰两个年轻人压马路了。
两个年轻人走在路上,踩的地上的雪咯吱咯吱的响,两人相对无声。却是默默的看着对方。
偶尔露出一丝笑容。
两人之间已经太熟悉,有自己的默契了。
“你搞这个椰汁还有那个什么奶茶粉,还真的是有些惊喜,你之前怎么没和我在信里说?”曹文清双手插兜的说道。
“嗨,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搞成。这东西技术难度还挺高的。万一不成,我提前和你说了,就成吹牛皮了。”张福挠挠头。
“今年国家的糖产量会更高,到1964年,我预计糖的产量会突破七百万吨。有了这么多的糖,副食品的生产会更方便。”
“国家也在号召我们做食品的深加工,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农业产值。”
曹文清点点头,这些东西都是国家政策,只要看报纸听广播的时候留点心就能知道。
国家现在把提升农民收入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来做。
张福做的事情也算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了。
“海南那个地方,要说好也算好,有碧海蓝天挺漂亮的。但是说不好,也是不好。基础建设太差了,需要更多的建设。”
“那里其实农产品可以做的很丰富。只要有工业基础能接的上就好了。”
“我这次回来北京,其实也是想着该如何推广这些东西。这可能还需要咱们宣传部门的帮忙。”
张福说着说着突然觉得好像只聊这些东西有些不太好。
他对曹文清道:“文清,这几年你在北京过的……”
“我过的怎样都在信里面说了啊。可以说的都说了。不能说的都是保密的。”曹文清笑吟吟的说着。
“怎么着,你还想要我透露一些我们厂里的机密出来给你?”
张福听到这话自然是连忙摆手说道:“当然不是,保密协议我也知道的,我们自己的厂里也有机密需要保护的。你们厂要保护的机密肯定更多一点。”
又是一阵沉默。
两人踏雪而行,在北京的雪地里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
中国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总是很含蓄,很克制。即便是这么多年不见了,两个年轻人的感情明明很炙热。但是却没有肆无忌惮的奔放出来。这大概是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大的不同。
但是这种温婉而如溪水一般的感情却又十分的长久。
两个真心相爱的人走在一起。哪怕什么都不干。不需要说多少的笑话,不需要干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仅仅是两个人坐在一起发呆,或者是静静的走上一段路。
这便已经是足够让两人感觉到舒服的事情了。
就像是话本故事里面所说的一样。一对痴儿在一起。能相对着一起发痴便已经是极好的了。
从张福家到曹文清家不算远也不算近。没有骑自行车的两人在雪夜里步行了半个小时才到。
一直到走到曹文清家的楼下。这时候张福才惊觉身上好像有些凉。脚底板已经凉透了,在雪里行走可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温馨惬意。
这玩意儿可是相当的费鞋费脚底板呀。
“傻子,冷了吧。”看到张福突然打个哆嗦,曹文清忍不住笑了出来。
但是张福却没有说自己冷不冷,而是摸了摸曹文清的手。就在曹文清面色有些发红的时候张福松了口气说道:“还好你手还挺暖和的,看来你这衣服比我的保暖。”
这个时候张福更关心的是曹文清是不是冷到了?对自己反倒是没那么在意。
其实不光是张财吐了,现场所有人的面色都不是很好看。
没错,大家很感激张福研究出来的代餐,这救了很多人。
但是这三年以来,大家吃这代餐粉什么的已经吃到怕了。很多人都形成了一种应激反应了。
只要闻到代餐粉的味道胃部就开始痉挛。
没办法,代餐粉在怎么调,它也是代餐。它和真正的食物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即便是用各种调味的方法来增加它的味道,但依旧是假的。
在实在是没吃的年代,这玩意儿自然可以吃,强熬着也要吃下去。
但是吃了三年!整整三年啊!今年大家伙终于不用吃代餐粉了,再也不用吃那种假假的味道了。很多人就产生了抵触的情绪了。
这也是张财为什么跑出去吐了的原因。
隔壁刚刚热情邀请张福吃了十几个炸肉丸的王大爷面色有些不好的说道:“张福啊,你那个幸福食品厂的东西就先别拿出来了吧,这大过年的,拿出来不吉利……”
张福:???这和不吉利有什么关系???
其他邻居也纷纷劝说。
“是啊,张福。你要是研究了什么新口味的代餐,完全可以请别人吃嘛。”
“对对对,咱们都是邻居,别拿我们当小白鼠吧。刚刚还请你吃了赣南蜜橘呢,别恩将仇报啊。”
“桂花婶炸的撒子多香啊,别拿代餐粉出来了。素毛肚也别拿!求你了!”
看着周围的邻居,张福恍惚间想到了在1958年的时候自己刚研究出素毛肚、魔芋粉这些东西的时候,自己拿出来给他们吃。
他们一个个的吃的贼香,还一个劲的说要是能天天吃就好了。这才几年啊,就都变脸了。
别人或许猜不到张福的心思,但是曹文清这些年一直和张福通信,虽然说两人没有见面。但是通过文字,两人的灵魂交流反而更深了。
她看见张福的面色一变再变,就知道张福在想什么了。她忍不住捂着嘴笑了起来:“张福,你不是真的从海南带了新口味的代餐回来吧。我们厂里有师傅吃你的素毛肚吃的快吐了。你研究了啥?素鸡蛋?”
嘿!还真别说,确实有素鸡蛋。但是这次没带。
张福幽幽的说道:“不是那些东西,是我根据海南海的特性研究出来的新食品,有好几种。不是素毛肚。”
张福说着话把行李箱里的东西拿了出来,一看就是还在研发阶段的东西。但是看着却很高级。
因为用上了现在最新的易拉罐包装材料。要知道现在易拉罐这玩意儿也是最近几年才被研发出来的包装材料。
有了易拉罐之后,中国生产的饮料在外国卖的更好了。虽然易拉罐包装的价格不低,但也把产品的档次拉的更高了。一看就显得高级。
不过张福这易拉罐却没有贴外包装。很多人好奇:“张福是饮料?”
“嗯。”
大家伙放心了,不是素鸡蛋就好。大家长出了一口气,张祥夫妻俩悬着的心放下了。
张祥也不说话,一口气把自己带来的东西都那了出来。好家伙,全是饮料啊?!
也不管周围人怎么看,张祥一介绍了起来。
“这是粉装奶茶冲剂。至于奶茶是什么?这就要讲很久了,我就不仔细讲了。反正是我最近两年发现的一种饮品。”
“这里有焦糖味、奶味、椰子味三种不同的奶茶粉。妈,你帮我烧点热水,给大家冲着喝吧。”
“至于这些铁罐子里装的,是我刚研究出来没多久的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生产技术难度极高。”
听着张福这么介绍,曹文清倒是好奇了:“技术难度有多高?”
“快赶上造原子弹了。”张福说的是实话,但是周围的邻居却当他说笑,周围都笑了出来。
因为他手上拿的铁罐里面装的东西是椰汁。而想要椰汁好喝,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离心分离技术。把椰肉椰汁混合物中的椰子油分离出来。不然椰汁只要静止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油水分离。
全世界有这种离心分离技术的并不多。元时空后世,其他椰汁厂家都是使用食品添加剂来保证油水不分离。而不是和某品牌一样直接把椰汁油分离出去,从物理上解决油水分离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卖椰汁的那么多,但是只有一家好喝的原因。
而本时空之中,为了给辛福食品厂的员工和海南的工业化找出路,张福倒是依靠到处学习和托人找技术大能帮忙,先把这项技术给点了出来。
而乳白色的椰汁和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冲泡奶茶,也是第一次在这个世界问世。而这小小的玩意儿将会掀起什么新的冲击?则是北京这杂院里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是要成双
别说,还真别说。
这次张福带来的饮料引来了一众邻居的赞叹。
因为张福真的是点开了科技树了。幸福食品厂这些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依托于海南年年大丰收的魔芋田。
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上下对代餐粉的需求。幸福食品厂发展的很快。
不能说幸福食品厂再发国难财,毕竟他们也没涨价啥价的。全国的需求订单有这么多,也不能让海南的工人和农民打白工吧。就算是发扬风格,食品厂该要的成本也是不能少的。
需要运营维护的成本也因为产能需求的扩大而不断增长。
这三年以来,幸福食品厂已经发展成为了海南最大的食品加工厂,在全国范围内都算是数得着的大厂了。
张福也没有浪费这些年幸福食品厂的发展。把该要搞的建设都搞了,他和厂长陈来福商量。
厂里的效益,首重的是厂子的持续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给工人发福利。只有工厂能长期有效的发展,一直跟上时代的步伐,才可以长久的存在下去。依附于工厂的工人们生活才能好。
所以这些年幸福食品厂在技术改革上花了不少钱。这大概也是有个技术副厂长,并且这个副厂长还能说得上话的好处吧。
张福这一次带回来的饮料很受欢迎。有的小朋友喝了之后就要开口说:真好喝,我以后天天都要喝。
但是这话还没说出口呢,就被旁边的家长一把捂住了嘴。
呸呸呸,不吉利的话不能说。
还记得张福第一次带素毛肚回来的时候大家说的什么吗?这话可不能说,要是有个万一呢?!
虽然说新中国现在大力推广无神论。但是不吉利这种事情还是在老百姓的脑海里深深存在。
不过这次他们可能多虑了。再来三年奶茶、椰汁喝到爆的日子大概是不可能的。
因为幸福食品厂的产能都不够。
曹文清对张福研究的新饮品很感兴趣,在家里吃了饭之后,两个年轻人就去压马路了。
本来家里两个小的也想跟着去。因为曹文清每次来家里都挺大方的。
偶尔来张家都会带几个小的去买炸糕、牛舌饼吃。(注:牛舌饼里没有牛舌,是一种椒盐口味的点心)
尤其是张财和张喜这俩最小的,他们可是处于最馋嘴且最没眼力劲的年纪。
这俩小鬼头想着:曹家姐姐每次都会带自己吃炸糕,大哥张福在家的时候也会请我们吃炸糕。他们俩一起,我们岂不是能吃双份的炸糕?!甚至可以吃北京现在最奢侈的奶油炸糕?!
两个小的想的很美,但是也就是想想了。都不用张祥和桂花动手,张禄张寿两个就把小弟们给控制住了。
“洗碗去!光吃饭不知道干活啊?我都要收拾桌子丟垃圾,快去洗碗去!”
“作业写完了吗就敢往外面跑?!你作文呢,还有十来天就要开学了,你还差六篇六百字的作文吧。今天晚上写两篇!”
瞧,兄长如父。
这下好了,倒是没有人打扰两个年轻人压马路了。
两个年轻人走在路上,踩的地上的雪咯吱咯吱的响,两人相对无声。却是默默的看着对方。
偶尔露出一丝笑容。
两人之间已经太熟悉,有自己的默契了。
“你搞这个椰汁还有那个什么奶茶粉,还真的是有些惊喜,你之前怎么没和我在信里说?”曹文清双手插兜的说道。
“嗨,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搞成。这东西技术难度还挺高的。万一不成,我提前和你说了,就成吹牛皮了。”张福挠挠头。
“今年国家的糖产量会更高,到1964年,我预计糖的产量会突破七百万吨。有了这么多的糖,副食品的生产会更方便。”
“国家也在号召我们做食品的深加工,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农业产值。”
曹文清点点头,这些东西都是国家政策,只要看报纸听广播的时候留点心就能知道。
国家现在把提升农民收入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来做。
张福做的事情也算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了。
“海南那个地方,要说好也算好,有碧海蓝天挺漂亮的。但是说不好,也是不好。基础建设太差了,需要更多的建设。”
“那里其实农产品可以做的很丰富。只要有工业基础能接的上就好了。”
“我这次回来北京,其实也是想着该如何推广这些东西。这可能还需要咱们宣传部门的帮忙。”
张福说着说着突然觉得好像只聊这些东西有些不太好。
他对曹文清道:“文清,这几年你在北京过的……”
“我过的怎样都在信里面说了啊。可以说的都说了。不能说的都是保密的。”曹文清笑吟吟的说着。
“怎么着,你还想要我透露一些我们厂里的机密出来给你?”
张福听到这话自然是连忙摆手说道:“当然不是,保密协议我也知道的,我们自己的厂里也有机密需要保护的。你们厂要保护的机密肯定更多一点。”
又是一阵沉默。
两人踏雪而行,在北京的雪地里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
中国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总是很含蓄,很克制。即便是这么多年不见了,两个年轻人的感情明明很炙热。但是却没有肆无忌惮的奔放出来。这大概是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大的不同。
但是这种温婉而如溪水一般的感情却又十分的长久。
两个真心相爱的人走在一起。哪怕什么都不干。不需要说多少的笑话,不需要干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仅仅是两个人坐在一起发呆,或者是静静的走上一段路。
这便已经是足够让两人感觉到舒服的事情了。
就像是话本故事里面所说的一样。一对痴儿在一起。能相对着一起发痴便已经是极好的了。
从张福家到曹文清家不算远也不算近。没有骑自行车的两人在雪夜里步行了半个小时才到。
一直到走到曹文清家的楼下。这时候张福才惊觉身上好像有些凉。脚底板已经凉透了,在雪里行走可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温馨惬意。
这玩意儿可是相当的费鞋费脚底板呀。
“傻子,冷了吧。”看到张福突然打个哆嗦,曹文清忍不住笑了出来。
但是张福却没有说自己冷不冷,而是摸了摸曹文清的手。就在曹文清面色有些发红的时候张福松了口气说道:“还好你手还挺暖和的,看来你这衣服比我的保暖。”
这个时候张福更关心的是曹文清是不是冷到了?对自己反倒是没那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