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看来救人的人什么都没想。
线索太模糊了,漂亮,眼睛大,白色外套。
符合特征的人这个城市里有千千万,跟大海捞针没什么区别。
季风把纸折叠好,郑重说会很快帮他发布找人的信息的:“监控视频最好给我一份。”
“那拜托你了。”
季风问大人和小孩都还好吧。
“大人已经脱离危险了,小孩住保温箱。他们说我妻子很勇敢,说我女儿嗓子很好。”谈到妻子女儿,男人脸上终于露出一些笑容,紧锁着的眉头也松开了一些。
等男人出去,季风的目光落在那个精美的果篮上。
比起那个果篮,季风往后抓了一下,抓到一颗草莓,半个手掌大,绿叶配红果,赏心悦目又很香。
季风咬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果然没看错人,当事人同志挑水果技术真是一流。
刚才跟当事人一起来的好像身份不小啊。
当事人好像也挺喜欢*穿白色的,季风又想起一事。
季风沉思一阵,按下床头的呼叫铃,把实习医生们又叫了进来,准备实施他的计划。
至于当事人同志进了学校在干什么,当然是跟着叶嘉可他们一起参加活动。
应微言扫了一大片地之后,抬眼看到姜谢辞正在不远处正和副校长还是教导主任什么的人聊天。
劳动最光荣,社交也算一种劳动吧。
应微言负责扫地,叶嘉誉和叶嘉可负责收垃圾,俩人配合着把一大袋落叶抬着扔进了垃圾桶。
应微言问接下来干什么。
“你想参加义卖活动吗?”
应微言:“......是花钱还是收钱。”
叶嘉可指着教学楼后面的义卖街说:“你想收钱的话,我可以把我们班的收款码换成你的。”
比起叶嘉誉的直来直往,叶嘉可这小孩似乎比叶嘉誉更有想法一点。
应微言真的怕他做出来,连忙说我开玩笑的。
“没事,义卖款可以让舅舅补。”
应微言:“......这样真的好吗?”
叶嘉可歪了歪头说没什么不好的。
应微言问你们班卖什么。
“一些很无聊的玩具、玩偶,还有一些书。”叶嘉可有些无聊地说,“其他班会有小饼干小蛋糕什么的。我们班肯定卖不过隔壁班。”
提到饼干蛋糕,应微言想起姜谢辞给她的糖。
这俩人应该挺爱甜食的。
其实不卖小饼干和小蛋糕,也可以卖些别的。
“别的?什么别的?”
应微言沉吟半晌,灵光一现:“去,问你舅舅要车钥匙。我们把那一筐胡萝卜搬下来卖。”
“那你怎么办?”
应微言立马一本正经道:“我可以自己买,这笔钱卖出去帮助别人不是更好。”
应微言实在是不想吃一个月的胡萝卜啊,更不想浪费食物,那些胡萝卜品相好,长得跟童话片里的萝卜一样,等下摆在那里,肯定很吸睛。
叶嘉可按照应微言的指示跑到姜谢辞那里要钥匙去了。
不知道叶嘉可跟他说了什么,姜谢辞朝应微言的方向看了过来。
应微言立马转开视线。
胡萝卜实在是太大箱,应微言又去借了一个小推车,拉着到叶嘉可他们班级的摊位上。
借了小同学一张纸一根笔,草草几笔写下,立在胡萝卜旁边。
“幸运胡萝卜,十元一根。真的会有人买吗?幸运是骗人的吧?”叶嘉可负责义卖的女同学认真脸指出。
应微言说会有人买的,并说:“幸运可以理解为注册商标。”
女同学听不懂什么叫注册商标,但有人过来看东西的时候,还是推销了胡萝卜。
“这萝卜很漂亮啊。”家长付钱买了两根。
这一大箱胡萝卜实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加上应微言猜对了一件事,胡萝卜贵是贵了点,但这场义卖的根本目的还是帮助学生体验,本质是慈善活动,来的家长也都并不缺钱,买两根胡萝卜还能回去烧烧菜。
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地上打滚:“我不想吃胡萝卜。”
他爸爸买了十来根胡萝卜。
“但是吃了会有好运啊。”爸爸忽悠人,“不然你看怎么那么多人买。”
还能忽悠不吃蔬菜的小朋友吃蔬菜,简直是一举多得。
卖了半箱,义卖小街的街道尽头多了一群人,长枪短炮的,还有几个穿着西装的人。
应微言忙着给家长装萝卜,抬起头发现面前多了一群人。
为首的女人用和蔼的目光看着她:“幸运胡萝卜。小老师,为什么义卖选择了卖胡萝卜呢。”
“她不是——”旁边有个老师小声打算提醒应微言不是老师,被人按下去了。
应微言不知道这一帮围过来的是市局的领导,跟她说话的是教育局的局长。
她只觉得这个女人很亲切,有让人想跟她对话的欲望。
“因为这场义卖出现在这里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胡萝卜只是传递幸运的一种介质,义卖小街的玩偶、饼干、蛋糕、书籍,每个东西都很幸运,它们曾经发挥了自己本来该发挥的作用,现在又要发挥另一种作用,把它们换成一种价值,去帮助更多的人。”应微言笑着说,“收到的钱可以量化,但是小朋友们的心意,家长的心意都没办法量化,我们的这些小老板们只能把祝福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越来越幸运。”
“哈哈哈哈,好。”女人听完答案笑出声,弯腰拿起一根胡萝卜,“家里有没有不爱吃萝卜的小孩啊,这不得买点回去?”
胡萝卜又少了一半,摊位上的其他东西也被买了一些去。
负责收款的小女生看到进账金额忽然叫了一声:“阿姨,你们钱付多了。”
“这是幸运值啊,幸运值不嫌多的。”局长弯腰摸了一下女生的头,“小老板很认真,值得表扬。”
应微言目送一群人往前去,羡慕对方身上那种岁月沉淀的气质和稳定的气场。
叶嘉可的班主任急匆匆跑过来,她的同事拍拍她:“你们班的家长真厉害。”
刚才一番发言一点错处挑不出,那帮领导显然很满意应微言的回答。
叶嘉可拉着应微言过去,跟班主任介绍:“这是马良。”
应微言问:“我什么时候换名字了。”
第88章 天似穹庐(一修)
叶嘉可的班主任显然也记得应微言:“你是他们的姐姐吗?”
“我应该算是他们野生的阿姨。”
应微言纠正过好几次,但俩小孩执意要叫她姐姐,她也只好这么过去了。
“马女士。”
应微言纠正:“我姓应,应微言。”
应微言特意强调自己的姓,小陈医生马上要成为金小陈医生了,应微言一不想步他的后尘。
“好,微言。”班主任也是个很柔和的人,“黑板报办的很漂亮,我领导说应该可以拿奖。”
应微言以为她说的是那种流动小红旗,想到办板报本来的目的,应微言的语气有些欢快:“拿奖不是目的,赢了就行。”
班主任看她有点神气的样子,笑了笑:“看来你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
这话让应微言突然想起,除了这个班和隔壁班,别的班也有板报......
好像还没看其他班的作品呢,会不会强中自有强中手啊。
听应微言这么说,班主任干脆邀请应微言一会儿一起去参观。
反正一群人,混在里面也不会有什么。
应微言欣然同意,跟着人走了。
叶嘉可和叶嘉誉继续帮班级卖东西,姜谢辞过来的时候已经不见应微言。
“她人呢。”
叶嘉可说跟着老师参观去了。
一筐胡萝卜已经所剩无几,叶嘉誉问姜谢辞要不要买几根。
“可以。”
“五十一根。”叶嘉可对姜谢辞说。
姜谢辞扫了一眼价格:“不是十块吗?”
“你不一样。”叶嘉可把二维码举起来,“这是姐姐拿出来拯救世界的胡萝卜,你多付点应该的。”
姜谢辞似笑非笑地看了叶嘉可一眼。
叶嘉可不让不避。
姜谢辞付完钱之后,女同学说付多了。
姜谢辞付的钱,平摊到胡萝卜的均价,放在市场监督局那里都要被怀疑洗黑钱的。
更重要的是,姜谢辞没把胡萝卜拿走,叶嘉可等下个客人过来,毫不犹豫地将胡萝卜二次销售出去。
小小年纪就有当奸商的潜力。
那边应微言跟着一群领导和老师,参观班级的文化建设。
她发现老师这个行业真的是卧虎藏龙,有个班用折纸弄了一个曲水流觞的景观。
要山有山,要水有水,通过阴影层次看,纸叠的水像是流动的。
创作的老师说灵感来源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虽然季节错了,但想取祓除祸灾,祈降吉福之意,最近感冒的小朋友有点多。”
线索太模糊了,漂亮,眼睛大,白色外套。
符合特征的人这个城市里有千千万,跟大海捞针没什么区别。
季风把纸折叠好,郑重说会很快帮他发布找人的信息的:“监控视频最好给我一份。”
“那拜托你了。”
季风问大人和小孩都还好吧。
“大人已经脱离危险了,小孩住保温箱。他们说我妻子很勇敢,说我女儿嗓子很好。”谈到妻子女儿,男人脸上终于露出一些笑容,紧锁着的眉头也松开了一些。
等男人出去,季风的目光落在那个精美的果篮上。
比起那个果篮,季风往后抓了一下,抓到一颗草莓,半个手掌大,绿叶配红果,赏心悦目又很香。
季风咬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果然没看错人,当事人同志挑水果技术真是一流。
刚才跟当事人一起来的好像身份不小啊。
当事人好像也挺喜欢*穿白色的,季风又想起一事。
季风沉思一阵,按下床头的呼叫铃,把实习医生们又叫了进来,准备实施他的计划。
至于当事人同志进了学校在干什么,当然是跟着叶嘉可他们一起参加活动。
应微言扫了一大片地之后,抬眼看到姜谢辞正在不远处正和副校长还是教导主任什么的人聊天。
劳动最光荣,社交也算一种劳动吧。
应微言负责扫地,叶嘉誉和叶嘉可负责收垃圾,俩人配合着把一大袋落叶抬着扔进了垃圾桶。
应微言问接下来干什么。
“你想参加义卖活动吗?”
应微言:“......是花钱还是收钱。”
叶嘉可指着教学楼后面的义卖街说:“你想收钱的话,我可以把我们班的收款码换成你的。”
比起叶嘉誉的直来直往,叶嘉可这小孩似乎比叶嘉誉更有想法一点。
应微言真的怕他做出来,连忙说我开玩笑的。
“没事,义卖款可以让舅舅补。”
应微言:“......这样真的好吗?”
叶嘉可歪了歪头说没什么不好的。
应微言问你们班卖什么。
“一些很无聊的玩具、玩偶,还有一些书。”叶嘉可有些无聊地说,“其他班会有小饼干小蛋糕什么的。我们班肯定卖不过隔壁班。”
提到饼干蛋糕,应微言想起姜谢辞给她的糖。
这俩人应该挺爱甜食的。
其实不卖小饼干和小蛋糕,也可以卖些别的。
“别的?什么别的?”
应微言沉吟半晌,灵光一现:“去,问你舅舅要车钥匙。我们把那一筐胡萝卜搬下来卖。”
“那你怎么办?”
应微言立马一本正经道:“我可以自己买,这笔钱卖出去帮助别人不是更好。”
应微言实在是不想吃一个月的胡萝卜啊,更不想浪费食物,那些胡萝卜品相好,长得跟童话片里的萝卜一样,等下摆在那里,肯定很吸睛。
叶嘉可按照应微言的指示跑到姜谢辞那里要钥匙去了。
不知道叶嘉可跟他说了什么,姜谢辞朝应微言的方向看了过来。
应微言立马转开视线。
胡萝卜实在是太大箱,应微言又去借了一个小推车,拉着到叶嘉可他们班级的摊位上。
借了小同学一张纸一根笔,草草几笔写下,立在胡萝卜旁边。
“幸运胡萝卜,十元一根。真的会有人买吗?幸运是骗人的吧?”叶嘉可负责义卖的女同学认真脸指出。
应微言说会有人买的,并说:“幸运可以理解为注册商标。”
女同学听不懂什么叫注册商标,但有人过来看东西的时候,还是推销了胡萝卜。
“这萝卜很漂亮啊。”家长付钱买了两根。
这一大箱胡萝卜实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加上应微言猜对了一件事,胡萝卜贵是贵了点,但这场义卖的根本目的还是帮助学生体验,本质是慈善活动,来的家长也都并不缺钱,买两根胡萝卜还能回去烧烧菜。
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地上打滚:“我不想吃胡萝卜。”
他爸爸买了十来根胡萝卜。
“但是吃了会有好运啊。”爸爸忽悠人,“不然你看怎么那么多人买。”
还能忽悠不吃蔬菜的小朋友吃蔬菜,简直是一举多得。
卖了半箱,义卖小街的街道尽头多了一群人,长枪短炮的,还有几个穿着西装的人。
应微言忙着给家长装萝卜,抬起头发现面前多了一群人。
为首的女人用和蔼的目光看着她:“幸运胡萝卜。小老师,为什么义卖选择了卖胡萝卜呢。”
“她不是——”旁边有个老师小声打算提醒应微言不是老师,被人按下去了。
应微言不知道这一帮围过来的是市局的领导,跟她说话的是教育局的局长。
她只觉得这个女人很亲切,有让人想跟她对话的欲望。
“因为这场义卖出现在这里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胡萝卜只是传递幸运的一种介质,义卖小街的玩偶、饼干、蛋糕、书籍,每个东西都很幸运,它们曾经发挥了自己本来该发挥的作用,现在又要发挥另一种作用,把它们换成一种价值,去帮助更多的人。”应微言笑着说,“收到的钱可以量化,但是小朋友们的心意,家长的心意都没办法量化,我们的这些小老板们只能把祝福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越来越幸运。”
“哈哈哈哈,好。”女人听完答案笑出声,弯腰拿起一根胡萝卜,“家里有没有不爱吃萝卜的小孩啊,这不得买点回去?”
胡萝卜又少了一半,摊位上的其他东西也被买了一些去。
负责收款的小女生看到进账金额忽然叫了一声:“阿姨,你们钱付多了。”
“这是幸运值啊,幸运值不嫌多的。”局长弯腰摸了一下女生的头,“小老板很认真,值得表扬。”
应微言目送一群人往前去,羡慕对方身上那种岁月沉淀的气质和稳定的气场。
叶嘉可的班主任急匆匆跑过来,她的同事拍拍她:“你们班的家长真厉害。”
刚才一番发言一点错处挑不出,那帮领导显然很满意应微言的回答。
叶嘉可拉着应微言过去,跟班主任介绍:“这是马良。”
应微言问:“我什么时候换名字了。”
第88章 天似穹庐(一修)
叶嘉可的班主任显然也记得应微言:“你是他们的姐姐吗?”
“我应该算是他们野生的阿姨。”
应微言纠正过好几次,但俩小孩执意要叫她姐姐,她也只好这么过去了。
“马女士。”
应微言纠正:“我姓应,应微言。”
应微言特意强调自己的姓,小陈医生马上要成为金小陈医生了,应微言一不想步他的后尘。
“好,微言。”班主任也是个很柔和的人,“黑板报办的很漂亮,我领导说应该可以拿奖。”
应微言以为她说的是那种流动小红旗,想到办板报本来的目的,应微言的语气有些欢快:“拿奖不是目的,赢了就行。”
班主任看她有点神气的样子,笑了笑:“看来你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
这话让应微言突然想起,除了这个班和隔壁班,别的班也有板报......
好像还没看其他班的作品呢,会不会强中自有强中手啊。
听应微言这么说,班主任干脆邀请应微言一会儿一起去参观。
反正一群人,混在里面也不会有什么。
应微言欣然同意,跟着人走了。
叶嘉可和叶嘉誉继续帮班级卖东西,姜谢辞过来的时候已经不见应微言。
“她人呢。”
叶嘉可说跟着老师参观去了。
一筐胡萝卜已经所剩无几,叶嘉誉问姜谢辞要不要买几根。
“可以。”
“五十一根。”叶嘉可对姜谢辞说。
姜谢辞扫了一眼价格:“不是十块吗?”
“你不一样。”叶嘉可把二维码举起来,“这是姐姐拿出来拯救世界的胡萝卜,你多付点应该的。”
姜谢辞似笑非笑地看了叶嘉可一眼。
叶嘉可不让不避。
姜谢辞付完钱之后,女同学说付多了。
姜谢辞付的钱,平摊到胡萝卜的均价,放在市场监督局那里都要被怀疑洗黑钱的。
更重要的是,姜谢辞没把胡萝卜拿走,叶嘉可等下个客人过来,毫不犹豫地将胡萝卜二次销售出去。
小小年纪就有当奸商的潜力。
那边应微言跟着一群领导和老师,参观班级的文化建设。
她发现老师这个行业真的是卧虎藏龙,有个班用折纸弄了一个曲水流觞的景观。
要山有山,要水有水,通过阴影层次看,纸叠的水像是流动的。
创作的老师说灵感来源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虽然季节错了,但想取祓除祸灾,祈降吉福之意,最近感冒的小朋友有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