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88节
  于是三房的资产增加了一倍,在州县(省城)也多了一套宅子一套商铺。
  俞松三年前一路顺风顺水的通过了童试、县试、府试和院试,成功的脱离农门成为了一个秀才。
  虽然成绩都是中等,但作为老师和师兄的尚师和谭白鹿却都给予了极大的肯定,无他,因为这个弟子(师弟)学习时间短啊。
  满打满算俞松跟在尚师身边学习不过一年多的而已。
  尚师又不是一定要弟子独占鳌头,不管成绩高低,只要通过了,就证明弟子没有白学。
  今年正是俞松第一次试水乡试。
  乡试三年一次,在州县(省城)举行,俞三郎告了假,准备亲自陪考。
  被俞红豆知道后,嚷着也要去,爷三个都去,怎么也不能把女主人落下,于是就变成了全家出行。
  “马车都改造好了,老师还不愿意出来,真不愧是宅男。”俞红豆扒着车窗,看着庄子越来越小,嘟囔了一句。
  “闻师不在,墨师自然就懒了,好在家里有旺旺陪着他,不至于让他感到孤独。”俞松知道妹妹是担心,安抚了一句。
  闻道之在庄子上待了两年,在俞松中了秀才那年告辞去南方游历了。
  墨守归无亲无挂,一直守在小徒弟身边,几年下来,师徒二人处得跟爷孙也不差什么。
  这几年,师徒二人携手,新设计了七八种玩具,将马车震感减弱,设计了新的车厢,尽最大可能的提升舒适度。
  马车设计出来后,俞红豆知道以俞旺斋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吃下这笔生意。
  她十分干脆的把图纸寄给京城那位钱篓子谭蒙骜,让他找了几家商行举办了个小型拍卖。
  意外的,师徒二人为了马车夜间行走方便而设计的马灯竟然让军部看上了,让俞旺斋再次入了皇帝的眼。
  从小学生口味进化到老年口味的皇帝吃到了五颜六色的霜糖、奶片,吃到了超级软的牛奶面包,喝到了奶茶,对俞家三房的好奇更是提升了一个等级。
  于是在听说谭家那几个子侄要去探亲游玩时,已经半退休的老皇帝微服缀在几个臭小子身后一起踏上了前往武安县的路程。
  第166章 旅途的别样风景
  “武安县到州城要走两天一夜,咱们时间来得及,我听说前面有个镜湖,风景很不错,而且镜湖产一种银条鱼,油炸起来特别香。”
  俞松一点都不像是要考试的人,一路都在给父母和妹妹介绍路上的风景和美食,意图让家人路上玩得更开心点。
  “行了,你还是看会儿书吧,我这心呐都提到脑门了。”俞三郎心累的推了儿子一把。
  真是女儿说的皇那啥不急那啥急。
  “现上吊现扎耳朵眼也来不及,车上颠来颠去的,对眼睛不好。”俞松摇头,太紧张对考试也没什么好处。
  其实他对这次考试没什么把握,但老师说试一试也不会吃亏,就当提前适应流程了。
  正好妹妹提议全家借机一起去州城玩,俞松干脆把重点偏移到全家出游上,免得自己胡思乱想再乱了心志。
  “行了,孩子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你又不能替他考试,你急什么?”
  许氏嗔怪丈夫,儿子前几天熬夜熬的眼圈都黑了,他是一眼没看着。
  俞三郎也知道,儿子自来有主意,他就是心焦,被妻子一说,憨笑一声,去看本应该跟自己在一战线的女儿,竟然一声没有。
  “红豆,看什么呢?眼神都直了。”俞三郎好笑的看着眼神直勾勾的看着窗外的女儿。
  “那个就是镜湖吧?可真好看啊~”俞红豆指着车窗远处是一片银色,满眼的赞叹。
  老话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俞红豆以前不是没去旅游过,但每次都是走马观花,而且站在景区她非但不会放松,反而会产生一种焦虑。
  有时是惶恐休息的时间又少了一点,有时是担忧钱包又瘪下去一层,更多的还是现在的放松回去要用加倍的工作偿还的那种压力。
  工作之后的俞红豆逐渐觉得最好的旅行,就是宅在家里睡到自然醒,打开视频看看别人拍的风景,吃顿好的外卖。
  可现在她觉得不一样,哪怕是之前从桃源村进武安县的时候,她也没有像现在这种宁静安然且幸福的享受“旅行”。
  只看着路上的花草,听着家人斗嘴都觉得放松自在。
  俞红豆沉浸在这种感觉中不可自拔,不自觉的就走神了。
  被爹把魂儿唤回来的俞红豆对着自家爹娘和哥哥露出一个甜甜的豁牙笑。
  “噗嗤”父子俩同时被逗笑,一个摸头,一个捏脸,疼爱可怜的掉牙小姑娘。
  俞红豆翻了个白眼,抬手抬脚格挡这抽风的父子俩。
  她今年十岁了,按现在的算法,应该是个大姑娘了。
  之前身子不好,经过这些年的锻炼也强健多了,这几年基本没生几回病,但发育和换牙这种事,还是避免不了的迟了一些。
  尤其是牙,大概是因为这个时代能够损伤牙齿的零食太少,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的俞红豆保住了她的乳牙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今年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才开始逐一的换牙。
  现在缺失是她最后两颗乳牙,左侧上尖牙和右侧下尖牙。
  这让她不管用哪一边吃饭都会产生一个困扰,不论怎么说话都不免会露出豁牙。
  每次爹和哥哥看了她的牙必定要笑,时间长了,她都习惯了。
  “前面路边能下去,爹娘,不若在此休息一下,正好也吃个午饭。”俞松怕妹妹恼羞成怒,忍住笑声提议在此停歇片刻。
  俞三郎看看妻子,点了点头。
  一家四口的马车停下,后面的车也跟着停下,钱三妹钱四妹还有钱姑姑,以及俞三郎的手下长山长河,俞松的小厮青竹青叶两个,并两个骑马的家仆,也各自下了车马。
  钱姑姑带着人将随行带的铜炉吊子拿出来摆放好,将炭一一放进去,再倒上一点煤油,用火折子一点,一个现成的炭炉就成了。
  让炭燃烧期间,钱姑姑搬了一个铜锅,一个瓦罐,前者烧水,后者直接放到炭炉上加热。
  俞红豆过来看了一眼,就知道中午是吃炸酱面。
  他们这次出行主打休闲,不过以防万一也带了些方便的吃食,既然晚上要到城里打尖吃饭,这会儿解决这些倒也正好。
  炸酱面用的面不是普通的面,而是油炸过的“方便面”。
  这倒不是俞红豆发明的,而是女主,也是她的四婶田满满研究出来的,叫“科举面条”。
  本来“科举面条”是有自己配套的调料包的,但俞三郎不爱吃,所以这里钱姑姑又准备了一罐子肉酱。
  想到田满满,俞红豆的思绪有些悠远,头两年,田满满忙着拼事业的同时还时不时的去庄子或者去俞旺斋刺探一下。
  等俞旺斋新和陈氏香记联合出品了护肤精油和香水,田满满一下子就沉寂下去了。
  她开始扩大自己的食肆,吞并购买周围的几家铺子,改造成了一家着名的小吃店。
  俞红豆心满意足的跟着吃了一年的大排档小吃,田满满又推出了专为科考学子准备的方便食品,一下子让她的小吃店“满意食足”扬名大江南北。
  俞红豆又跟着吃了改良版的方便面、油茶面、肉松、砂锅粥,吃得她一下胖了五斤才打住。
  借着田满满这股东风,俞旺斋出了奶片、奶粉和蜂蜜牛奶小面包。
  其中蜂蜜牛奶小面包因为保质期问题,只限售一个月,一个月后,京城长公主的陪嫁铺子瑞点斋出了同款之后,俞旺斋便下了架。
  而俞红豆则因为蜂蜜牛奶小面包和烤牛奶的方子怒赚纹银一千两。
  后来俞四郎升职,调任州县郊区的大营,田满满思虑再三之后,将“满意食足”交给家仆,随着俞四郎到了州县又开了一家更大的“满意酒楼”。
  酒楼开张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在去年生了一个小姑娘,取名叫薏米。
  因为路途有些遥远,老爷子老太太又上了年纪不便进城,知道这次俞三郎他们陪着俞松一起到州城,便托他们带了一块小孩用的锁片和手脚镯子来。
  时隔几年,要再次见到男女主,俞红豆竟然还有点期盼。
  第167章 河边的意外发现
  好似在她被绑之后,也就是男女主成亲,剧情好似一下子就远离了三房。
  俞红豆捡起一根狗尾巴草,捋了一下草茎叼到嘴边,眺望着波光粼粼的镜湖,脑子里闪过已经快要被遗忘的剧情。
  按照剧情的进程,她爹和哥一年前会儿就该攀附上贵人,到州县生活,顺便给俞四郎下绊子了。
  女主田满满因为怀孕精力不足,没来得及识破一个阴谋,酒楼被人捣乱,损失了一大笔钱。
  俞横被同僚陷害中伤的时候,三房插了一脚,差点被下了大狱。
  最后还是因为女主生孩子的时候派人求助许氏,感同身受生育之苦的许氏最终心软了,规劝丈夫和儿子,到底有着血缘关系,不要赶尽杀绝。
  俞三郎犹豫的时候,女主终于分出精力反击,给俞四郎的主子送信儿,求助俞四郎的好兄弟,让俞四郎自证清白,脱了困。
  一边举办美食展,并公布了几样小吃的方子,收买了不少商户和得利百姓的人心,恢复了酒楼的声誉和人气。
  以剧情中俞三郎和俞松每每出现都威风八面,排场十足的表现来看,那会儿父子俩应该挺有权力的。
  而今一个只是九品的县尉,另一个则成了穷秀才,俞红豆真不知道算是拖了后腿还是更进了一步。
  跟在大人物身边威风十足,随意可掌他人生杀大权,若是将来成事,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细品起来,到底是个奴仆,今儿用你,明儿说不上就不用你,一切都得看上面的意思,
  当了县尉,每天灰头土脸抓捕探案,还得日夜勤奋的背诵法典和仵作学习验尸,辛苦不说,对所有上官得屈颜卑膝,甚至正经科举的举子都不拿县尉当官。
  可这是凭借自己的功勋和双手累积起来的成就,稳扎稳打,睡得踏实,不怕谈笑之间就丧了命。
  总归还是现在好吧!俞红豆笑了一下,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剧情病,但凡靠近男女主了,就得胡思乱想一下。
  “红豆,快来!好凉快。”俞松已经顺着路边的斜坡下到水边,对着站在路上发呆的妹妹招手。
  “来了!”俞红豆把因为男女主产生的情绪甩开,看着哥哥身边的绿色光柱,小跑着冲了下去。
  【签到地点:远宁县郊镜湖分支,是否消耗1点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红玛瑙原石1块。】
  嗯?俞红豆低头看向脚下,潺潺的河水欢快的流动着,河边岸堤上到河里铺满了各式各样的鹅卵石。
  她蹲下来捡起一块光滑圆润的石头对着光看了看,实在无法把这玩意儿跟印象里的玛瑙首饰联合到一起。
  “哥,你看这个是玛瑙么?”俞红豆目光在河里转了转,看到一块有些蜡质的红色石头,一把薅起来问自家哥。
  “哈?”俞松被问的一愣,弯腰从妹妹手里拿过石头对着石头看了又看,忽然有些不确定。
  “好像真的是。”他对奇石这些真没什么研究,只是偶尔跟老师他们上街的时候,听他跟师兄议论才知道那么一点皮毛。
  “砸开看看不就知道了。”俞三郎一下来就听见儿女的话,给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建议。
  当爹的敢说,当儿子的也敢做,于是石头碰石头,竟然真的给他开出了一个中间带着纹路的玛瑙石来。
  “竟然真的是!”俞红豆,俞松兄妹二人同时惊叹。
  饶是俞红豆已经通过签到知道了这里有玛瑙,依然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