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87节
“其实花氏并不是一无是处,她对花香疗法比较擅长,以花制精油花水,可舒缓身体安抚情绪,更甚者可缓解疼痛,我不懂她为什么不坚持,反而要走偏门小道。”
陈香篆显然对祖上和那位花娘娘之间的恩怨了解的十分透彻,见俞红豆这般赞同他,不免有些赧然,不自觉的转移话题。
“哦?小哥哥,我最喜欢花香了,不如你给我细说说呀~”
俞红豆凑到陈香篆眼前,睁着一双bulingbuling的大眼睛看着小男孩,仿佛看到了一座金光闪闪的小山。
第164章 厉害了我的城隍
陈香篆是陈氏近五代以来,制香天赋第一人,他生来就好像是为了制香而存在。
除了有优越的嗅觉外,他还有一个过目不忘的好脑子,小小年纪便记住了陈家传承几代人的香方,甚至改良前后的对比,家中叙事的古籍,他都耳熟能详。
因怕这孩子读书读傻了,不通人情世故,其家里人才让他跟着亲叔一起出来摆摊历练。
刚才俞松俞红豆兄妹出言帮他,他心里感激,对这两兄妹也产生了不少好感,这会儿被乖巧可爱雪团似的小妹妹一瞅,真是又慌又忍不住骄傲。
俞红豆被这小孩哥慌张的模样逗得想笑,趁着他低头的功夫,迅速在他脑袋瓜上虚抓一把。
【签到成功:获得香道技能。】
果不其然,新技能到手。
不过……俞红豆看着变成橙色的光柱,略微有些吃惊。
目前签到地点分为冷却后可以重新签到,一次性签到两种,前者签到后绿光变成浅黄色的光,后者签到完直接变成灰色。
而眼前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颜色,倒让俞红豆有点迷惑了,她盯着小孩哥的脑袋瓜,认真的又看了一遍签到标签,终于发现了不同。
【签到地点:陈氏香谱传人陈香篆,是否消费3点签到?(成长中)】
原本签到地点后面的括号里,应该是“冷却中”,或者是“已签到”,这次却是“成长中”。
所以这个陈香篆还是个可升级的签到地点?
俞红豆咧开嘴笑了,心里好奇又期待,不知道签到地点到底有多少种,未来还能给她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对于自己成为一个可成长型的教学npc,陈香篆一无所知。
天才小孩哥很快便冷静下来,浅显易懂的给俞红豆说起精油和花水的区别,以及简易的制作方式和用处来。
俞红豆听着听着就入了迷,她发现古人的智慧真是巧思无敌,又或者说眼前的小孩哥简直太厉害了。
他说的制造精油和花水的方式显然比俞红豆所用的更专业,但步骤和方法并没有更复杂,提炼出的精油和花水却更精纯。
俞红豆抬头看看左右,虽然大人们还围着哥哥和那个老陈,还有之前夸赞花娘娘的人七嘴八舌的闲聊,但也有不少人正竖着耳朵听他们两个小孩在说话。
俞红豆当机立断的截断陈香篆的话,并发出了伙伴共赢的邀请:“小哥哥,你回去问问你家大人,看你们家有兴趣做一笔生意吗?”
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之前俞红豆没办法,才亲身上阵制作简易精油和花水融合到香皂里,但不论是人手还是材料上,都不够宽裕。
如果能够拉着陈家提供这些,想必她的香皂和牙膏大业能够更上一层楼。
嗯,其实香薰蜡烛又不是不可以?
……
谈了一笔生意,俞红豆志得意满,迈着四方步腆着小肚子跟着娘和哥哥进了城隍庙的正殿。
各地的城隍都是由历史上的忠良贤达担任,有些地方是由深受百姓爱戴,为其立下祠堂,一代传一代,最终由百姓之心集合众人之意奉为城隍。
还有的地方,特指一些大的州县城隍的官职,乃由朝廷亲封,这些都是生前官正廉明,立下不世之功的功臣。
武安县的城隍爷叫武律,是个铁面无私的判官,曾任前朝某一代的监察御史,掌理监察百官,巡视州县、纠正刑狱等。
“咱们县为啥叫武安县,就是因为有武大人庇护,这些年天灾人祸的,咱武安县受的难最少,多少逃难的人都往这边来落户呢。”
“武隍爷爷明察秋毫,一生断案无数,从无冤假错案,听说他告老还乡曾把这些案件和经验整理出来以儆效尤,可惜后人不孝……”
到了正殿门口,就听见有人口若悬河的讲述着武安县这位城隍爷的故事。
这样的吹捧的对话让俞红豆听得津津有味,往往百姓的闲聊中,就会透露出很多有意思的典故,而这些典故中有可能埋藏着很多信息。
路上已经耽搁很久的许氏却等不得了,她今日来上香,主要就是想求城隍爷保佑。
虽然接到官印官服之后俞三郎就已经亲自到城隍斋宿加祭祀过,但今天毕竟是第一天到任,许氏想祈求丈夫诸事顺利,还有家里儿女身体康健,灾消难解。
俞红豆的眼睛却有些不够用了,她想说,真不愧是高点数签到聚集地啊。
从门口挂着的对联,到高高挂起的牌匾,以及殿门口左右两侧的功能箱,全都是3个点的签到地点。
俞红豆暂时没动,随着娘亲进了大殿才真正的被震撼到了。
殿的正中央是城隍大人的雕像,此人清瘦且面黑,下巴留着山羊胡,瞧着干巴巴的,可一双眼睛却点了金漆,看着似目露精芒一般,让人无故的心生胆怯,不敢直视。
端坐的城隍爷脚下,一抹金色夹杂了丝丝绿色的光柱和熟悉的圆头尖尾巴图标幽幽闪烁着:
【签到地点:武安县城隍爷武律,是否消耗10点签到?】
不愧是城隍爷!俞红豆心生叹服,诚心随着娘亲拜伏在地。
叩首祈求一系列的流程之后,俞红豆起身随着娘亲上前敬香,顺势消耗了10个点。
这是迄今为止她遇见的消耗最多点数的签到地点。
【签到成功:获得3级祛病防疫符1张。】
“!!”获得符俞红豆一点都不意外,意外的是竟然是3级符纸!而且祛病防疫符,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样的好东西!
她迫不及待的去看伴在城隍爷左右的文武判官。
文判官面白须黑,慈眉善目,手中握着生死簿,调查人生的善恶寿夭,而武判官则蓝脸红须,怒目相对,手持判官笔,举笔判恶惩报。
这一文一武便是城隍爷的得力助手,他们的脚下同样漂浮着闪着金光的绿色光柱。
【签到地点:武安县城隍庙文判官,是否消耗5点签到?】
【签到地点:武安县城隍庙武判官,是否消耗5点签到?】
这还能犹豫吗?便是点数空了也得签啊!
【签到成功:获得2级拓印符1张。】
【签到成功:获得2级惩戒符1张。】
俞红豆有些莫名,不禁好奇的打开系统面板去查看,这一看,便忍不住抽了口冷气。
厉害了我的城隍爷,我的文武判官!
第165章 时光匆匆如流水
时间如白驹过隙,飞快的略过年轮,一转眼便是五年后。
“爹~娘!快点~”俞红豆扒着车门往外看,看到不徐不疾的走过来的爹娘不禁有些焦急。
“你着什么急。”俞红豆的身后伸出一只手轻轻的勒住她的脖子往后拖。
“哎呀,哥,你这是黄那啥不急那啥急!”俞红豆抬手捏住勒着自己的胳膊,狠狠的掐了一把,整个人却轻松的向后靠过去。
这次是时隔两年,全家再一次集体出行,而且是陪考这么大的事儿,怎么能不让她激动呢。
俞红豆想想这几年发生的事儿,便要感叹一声造化弄人。
谁能想到呢,不过短短几年,“平平无奇”的桃源村村民俞家就此蒸蒸日上,从普通的村民一跃成为了官差不说,子孙更是争气,走上了科举的青云之路呢?
俞三郎当了县尉,顾不上桃源村种植的花椒和生姜,最后只能托付给自家爹和兄弟还有村长。
无奈俞二郎沉迷于帮着俞旺斋承接零件的活计,已经私下拓展出两个小工坊。
俞三郎只能把记录花椒和生姜生长状态这件事交给侄子俞栗。
这两样东西,本来就是比较容易种植的作物,桃源村土地肥沃,这一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等到秋天丰收的时候,整个桃源村都欢欣起来了。
花椒收了将近千斤,生姜直接收了三千多斤,把谭白鹿这个富家子都给惊着了。
现在市面上生姜二十文一斤,花椒更是达到六十文一斤的高价。
这些东西都没等冲击市场,直接就被按照市价征收为军需了,西北和东北两边异族虎视眈眈,朝廷驻兵天天操练呢!
根据当初签订的种植合同,桃源村得到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村长带头找人修了一条宽阔平台的大路直通县城和临近的两个镇,又把红利均分下去给到各家各户,几乎家家都起了新屋。
俞老爷子和负责接手俞三郎种植日记的俞栗都得到了嘉奖,俞老爷子得了一块知州大人亲手提的“积善之家”的牌匾。
俞栗也得了“事躬详尽”的评语,指定负责继续跟进其他种类药材种植的记录。
考校三年之后便可升职为农事博士,不入品级,但另有月例银可领,一时间提亲的人差点把家里的门槛踩破。
孙氏在女儿出嫁之后,立刻给儿子定了王庄头的一户姓兰的人家,隔年就成了亲。
二房父子一个搂钱,一个得了名,三房四房的前途自不用说。
俞老爷子思虑良久,最终还是长叹一声,把一直赖在老宅的俞大郎和俞榛都拽了起来。
每天逼着他们开始背药方,练习炮制药材,还把俞榛送到各个老友那轮流学习了半年医术。
年底的时候,柳氏的爹娘回了一趟桃源村,给俞家送来了一个男孩。
便是俞榛的长子,俞老爷子给取名直,希望这孩子以后能成为一个正直向上的人。
来年春天,俞大郎和张氏又生了个儿子,取名叫橡。
有了小儿子,对大儿子和柳氏生的大孙子就不怎么在意了。
俞榛瞧着爹娘的差别待遇,闷不吭声的自己带了几天孩子。
忽然跟俞老爷子说他要成亲,人已经选好了,是桃溪村的一个小寡妇。
俞老爷子找人问了一嘴,发觉对方确实是个不错的人,于是很快便定下,比二孙子俞栗成亲还早一个月。
新进门的这位不只会来事儿,还能生,进门第一年就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现在又怀了一胎马上要生了。
比起俞家,村长才是此次药材种植的最大获益人,自己得到了上面的嘉奖不说,还福荫长子高弘扬。
得到知州一句“善不忘本”的评价,有了这评价,高弘扬再去科举,就不会被前面李儒的事儿带累了。
但高弘扬却没再下场,他在云海县做主簿做的很开心,还在当地续娶了妻子,又得了一对儿女。
即便俞三郎半路脱身,但种植花椒和生姜这件事一开始就是挂在他身上的功劳。
不过他平民之身,刚刚做了县尉倒不好升职,谭白鹿问过他后便直接做主要了一些实惠奖励。
陈香篆显然对祖上和那位花娘娘之间的恩怨了解的十分透彻,见俞红豆这般赞同他,不免有些赧然,不自觉的转移话题。
“哦?小哥哥,我最喜欢花香了,不如你给我细说说呀~”
俞红豆凑到陈香篆眼前,睁着一双bulingbuling的大眼睛看着小男孩,仿佛看到了一座金光闪闪的小山。
第164章 厉害了我的城隍
陈香篆是陈氏近五代以来,制香天赋第一人,他生来就好像是为了制香而存在。
除了有优越的嗅觉外,他还有一个过目不忘的好脑子,小小年纪便记住了陈家传承几代人的香方,甚至改良前后的对比,家中叙事的古籍,他都耳熟能详。
因怕这孩子读书读傻了,不通人情世故,其家里人才让他跟着亲叔一起出来摆摊历练。
刚才俞松俞红豆兄妹出言帮他,他心里感激,对这两兄妹也产生了不少好感,这会儿被乖巧可爱雪团似的小妹妹一瞅,真是又慌又忍不住骄傲。
俞红豆被这小孩哥慌张的模样逗得想笑,趁着他低头的功夫,迅速在他脑袋瓜上虚抓一把。
【签到成功:获得香道技能。】
果不其然,新技能到手。
不过……俞红豆看着变成橙色的光柱,略微有些吃惊。
目前签到地点分为冷却后可以重新签到,一次性签到两种,前者签到后绿光变成浅黄色的光,后者签到完直接变成灰色。
而眼前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颜色,倒让俞红豆有点迷惑了,她盯着小孩哥的脑袋瓜,认真的又看了一遍签到标签,终于发现了不同。
【签到地点:陈氏香谱传人陈香篆,是否消费3点签到?(成长中)】
原本签到地点后面的括号里,应该是“冷却中”,或者是“已签到”,这次却是“成长中”。
所以这个陈香篆还是个可升级的签到地点?
俞红豆咧开嘴笑了,心里好奇又期待,不知道签到地点到底有多少种,未来还能给她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对于自己成为一个可成长型的教学npc,陈香篆一无所知。
天才小孩哥很快便冷静下来,浅显易懂的给俞红豆说起精油和花水的区别,以及简易的制作方式和用处来。
俞红豆听着听着就入了迷,她发现古人的智慧真是巧思无敌,又或者说眼前的小孩哥简直太厉害了。
他说的制造精油和花水的方式显然比俞红豆所用的更专业,但步骤和方法并没有更复杂,提炼出的精油和花水却更精纯。
俞红豆抬头看看左右,虽然大人们还围着哥哥和那个老陈,还有之前夸赞花娘娘的人七嘴八舌的闲聊,但也有不少人正竖着耳朵听他们两个小孩在说话。
俞红豆当机立断的截断陈香篆的话,并发出了伙伴共赢的邀请:“小哥哥,你回去问问你家大人,看你们家有兴趣做一笔生意吗?”
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之前俞红豆没办法,才亲身上阵制作简易精油和花水融合到香皂里,但不论是人手还是材料上,都不够宽裕。
如果能够拉着陈家提供这些,想必她的香皂和牙膏大业能够更上一层楼。
嗯,其实香薰蜡烛又不是不可以?
……
谈了一笔生意,俞红豆志得意满,迈着四方步腆着小肚子跟着娘和哥哥进了城隍庙的正殿。
各地的城隍都是由历史上的忠良贤达担任,有些地方是由深受百姓爱戴,为其立下祠堂,一代传一代,最终由百姓之心集合众人之意奉为城隍。
还有的地方,特指一些大的州县城隍的官职,乃由朝廷亲封,这些都是生前官正廉明,立下不世之功的功臣。
武安县的城隍爷叫武律,是个铁面无私的判官,曾任前朝某一代的监察御史,掌理监察百官,巡视州县、纠正刑狱等。
“咱们县为啥叫武安县,就是因为有武大人庇护,这些年天灾人祸的,咱武安县受的难最少,多少逃难的人都往这边来落户呢。”
“武隍爷爷明察秋毫,一生断案无数,从无冤假错案,听说他告老还乡曾把这些案件和经验整理出来以儆效尤,可惜后人不孝……”
到了正殿门口,就听见有人口若悬河的讲述着武安县这位城隍爷的故事。
这样的吹捧的对话让俞红豆听得津津有味,往往百姓的闲聊中,就会透露出很多有意思的典故,而这些典故中有可能埋藏着很多信息。
路上已经耽搁很久的许氏却等不得了,她今日来上香,主要就是想求城隍爷保佑。
虽然接到官印官服之后俞三郎就已经亲自到城隍斋宿加祭祀过,但今天毕竟是第一天到任,许氏想祈求丈夫诸事顺利,还有家里儿女身体康健,灾消难解。
俞红豆的眼睛却有些不够用了,她想说,真不愧是高点数签到聚集地啊。
从门口挂着的对联,到高高挂起的牌匾,以及殿门口左右两侧的功能箱,全都是3个点的签到地点。
俞红豆暂时没动,随着娘亲进了大殿才真正的被震撼到了。
殿的正中央是城隍大人的雕像,此人清瘦且面黑,下巴留着山羊胡,瞧着干巴巴的,可一双眼睛却点了金漆,看着似目露精芒一般,让人无故的心生胆怯,不敢直视。
端坐的城隍爷脚下,一抹金色夹杂了丝丝绿色的光柱和熟悉的圆头尖尾巴图标幽幽闪烁着:
【签到地点:武安县城隍爷武律,是否消耗10点签到?】
不愧是城隍爷!俞红豆心生叹服,诚心随着娘亲拜伏在地。
叩首祈求一系列的流程之后,俞红豆起身随着娘亲上前敬香,顺势消耗了10个点。
这是迄今为止她遇见的消耗最多点数的签到地点。
【签到成功:获得3级祛病防疫符1张。】
“!!”获得符俞红豆一点都不意外,意外的是竟然是3级符纸!而且祛病防疫符,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样的好东西!
她迫不及待的去看伴在城隍爷左右的文武判官。
文判官面白须黑,慈眉善目,手中握着生死簿,调查人生的善恶寿夭,而武判官则蓝脸红须,怒目相对,手持判官笔,举笔判恶惩报。
这一文一武便是城隍爷的得力助手,他们的脚下同样漂浮着闪着金光的绿色光柱。
【签到地点:武安县城隍庙文判官,是否消耗5点签到?】
【签到地点:武安县城隍庙武判官,是否消耗5点签到?】
这还能犹豫吗?便是点数空了也得签啊!
【签到成功:获得2级拓印符1张。】
【签到成功:获得2级惩戒符1张。】
俞红豆有些莫名,不禁好奇的打开系统面板去查看,这一看,便忍不住抽了口冷气。
厉害了我的城隍爷,我的文武判官!
第165章 时光匆匆如流水
时间如白驹过隙,飞快的略过年轮,一转眼便是五年后。
“爹~娘!快点~”俞红豆扒着车门往外看,看到不徐不疾的走过来的爹娘不禁有些焦急。
“你着什么急。”俞红豆的身后伸出一只手轻轻的勒住她的脖子往后拖。
“哎呀,哥,你这是黄那啥不急那啥急!”俞红豆抬手捏住勒着自己的胳膊,狠狠的掐了一把,整个人却轻松的向后靠过去。
这次是时隔两年,全家再一次集体出行,而且是陪考这么大的事儿,怎么能不让她激动呢。
俞红豆想想这几年发生的事儿,便要感叹一声造化弄人。
谁能想到呢,不过短短几年,“平平无奇”的桃源村村民俞家就此蒸蒸日上,从普通的村民一跃成为了官差不说,子孙更是争气,走上了科举的青云之路呢?
俞三郎当了县尉,顾不上桃源村种植的花椒和生姜,最后只能托付给自家爹和兄弟还有村长。
无奈俞二郎沉迷于帮着俞旺斋承接零件的活计,已经私下拓展出两个小工坊。
俞三郎只能把记录花椒和生姜生长状态这件事交给侄子俞栗。
这两样东西,本来就是比较容易种植的作物,桃源村土地肥沃,这一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等到秋天丰收的时候,整个桃源村都欢欣起来了。
花椒收了将近千斤,生姜直接收了三千多斤,把谭白鹿这个富家子都给惊着了。
现在市面上生姜二十文一斤,花椒更是达到六十文一斤的高价。
这些东西都没等冲击市场,直接就被按照市价征收为军需了,西北和东北两边异族虎视眈眈,朝廷驻兵天天操练呢!
根据当初签订的种植合同,桃源村得到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村长带头找人修了一条宽阔平台的大路直通县城和临近的两个镇,又把红利均分下去给到各家各户,几乎家家都起了新屋。
俞老爷子和负责接手俞三郎种植日记的俞栗都得到了嘉奖,俞老爷子得了一块知州大人亲手提的“积善之家”的牌匾。
俞栗也得了“事躬详尽”的评语,指定负责继续跟进其他种类药材种植的记录。
考校三年之后便可升职为农事博士,不入品级,但另有月例银可领,一时间提亲的人差点把家里的门槛踩破。
孙氏在女儿出嫁之后,立刻给儿子定了王庄头的一户姓兰的人家,隔年就成了亲。
二房父子一个搂钱,一个得了名,三房四房的前途自不用说。
俞老爷子思虑良久,最终还是长叹一声,把一直赖在老宅的俞大郎和俞榛都拽了起来。
每天逼着他们开始背药方,练习炮制药材,还把俞榛送到各个老友那轮流学习了半年医术。
年底的时候,柳氏的爹娘回了一趟桃源村,给俞家送来了一个男孩。
便是俞榛的长子,俞老爷子给取名直,希望这孩子以后能成为一个正直向上的人。
来年春天,俞大郎和张氏又生了个儿子,取名叫橡。
有了小儿子,对大儿子和柳氏生的大孙子就不怎么在意了。
俞榛瞧着爹娘的差别待遇,闷不吭声的自己带了几天孩子。
忽然跟俞老爷子说他要成亲,人已经选好了,是桃溪村的一个小寡妇。
俞老爷子找人问了一嘴,发觉对方确实是个不错的人,于是很快便定下,比二孙子俞栗成亲还早一个月。
新进门的这位不只会来事儿,还能生,进门第一年就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现在又怀了一胎马上要生了。
比起俞家,村长才是此次药材种植的最大获益人,自己得到了上面的嘉奖不说,还福荫长子高弘扬。
得到知州一句“善不忘本”的评价,有了这评价,高弘扬再去科举,就不会被前面李儒的事儿带累了。
但高弘扬却没再下场,他在云海县做主簿做的很开心,还在当地续娶了妻子,又得了一对儿女。
即便俞三郎半路脱身,但种植花椒和生姜这件事一开始就是挂在他身上的功劳。
不过他平民之身,刚刚做了县尉倒不好升职,谭白鹿问过他后便直接做主要了一些实惠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