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人群忽然自动分拨到两边,沈商恩还没回过神,就被秦风拉到了一侧。接着,不远处传来乐器的敲打声以及高昂的吟唱。沈商恩探头看去,巡游队伍正踏着步子朝这边过来。
为首的两名表演者,鹿首羽身,身披酱红色布料,步伐矫健,摇曳生风。手持大鼓、风笛的奏乐师傅紧随其后,每一位都铆足了劲,响声震天动地。还有两排戴面具的少年,他们举着火把,舞姿张扬,简直要把这片天空点燃。
而最瞩目的还属簇拥在队伍中央,由四名壮汉抬着的那座神像。约莫两米左右,面容威严,眼眸深邃,仿佛相隔千里,也能将人心看穿。
队伍从面前过去,沈商恩感到那眼神里的光,情不自禁地双手合十,像当地摩多尔人一样,反复吟诵那几句祈福语。
“什么时候学的?”他这样子煞有介事,秦风忍不住问。
沈商恩嘴里继续念着,得空了才回他:“买戒指的摊主教的。”
他们慢慢踱着步子跟在队伍末尾,从集市的东门顺时针绕了一圈,出来时,天已经微暗。沈商恩揉揉发酸的腰肢,咬咬牙给阿米塔打去电话:“麻烦您到终点等我们。”
这条往北的路碎石遍布,坑洼不平,走起来并不容易。但沈商恩愣是没让秦风搀扶,自己强撑到了最后。
晚上六点五十分,他们站在摩多尔北区的一座古庙门口。夕阳给这座庙宇上的浮雕镀了一层神秘色彩,鼻尖充斥的皆是草木灰的清香。
神像供奉好后,那群面具少年又踏步而出,围绕古庙东侧的祭坛站成一圈。他们高举火把,仰头吟诵,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之际,手中的火把也齐齐掷下,坛中顿时烈焰腾升。
“下面就是摩多尔人最期待的环节了。”阿米塔站在沈商恩和秦风身后,有些激动地说。
接到沈商恩电话后,他便立刻驱车赶到了这里。即使沈商恩他们不来,阿米塔也打算将他送回去后,自己再转头过来。
他把头挨近了些:“一会儿大僧会给每个人发赞坦,然后我们就去那边的祭坛许愿,只能向神明祈求一个愿望,最后将赞坦扔到里面就行了。”见沈商恩表情微愣,没听明白似的,他笑了笑,“没事,我会一直排在你们后面,可以随时问我。”
队伍不断往前,等进到庙里,沈商恩才知道赞坦是何物。和阿米塔给他的那个香囊很相似,但里面装的是可以捏动的粉末。
他把自己的和秦风的都拿到鼻前闻了闻,气味相近,但又略有不同,应该是由摩多尔这边特有的草木香料制成。正想着,头顶传来一声笑。
“受过高等教育且在人工智能领域堪称专家的沈先生,我很想知道你真的信这个吗?”秦风垂着眼,嘴边是抑制不住的笑意。
沈商恩并不打算搭理,只将赞坦还给秦风,推着他的胳膊示意他赶紧。
祭坛里的火苗一直在变幻,沈商恩站在坛边大体上猜到了赞坦的作用。
“你先。”
沈商恩说完,秦风便将赞坦扔了进去。“轰”的一声,绿色的火焰腾空而起,将俩人的眸光瞬间照亮。
“你许愿了没啊?”沈商恩皱眉,嫌对方动作太快。
秦风笑着点了下头,抬手将沈商恩被风吹乱的鬓发别到耳后:“该你了。”
几句话的工夫,祭坛里的火又恢复了原本的颜色。沈商恩将赞坦攥进掌心,双手合十,闭目许下心中所愿。他的样子十分虔诚,这一刻,秦风不再怀疑,在这个人身上,科学与信仰是可以并存的。
不多会儿,沈商恩再次睁眼,接着随手一扬,火苗转瞬染紫。
回程的路上,沈商恩靠在椅背上冲阿米塔道:“现在可以告诉我们这些颜色代表着什么了吧。”
在庙口,阿米塔欲言又止的架势应是有意隐瞒了一些细节,不想提前透露。
果然,阿米塔绷不住,发出两声大笑:“沈先生,被您猜到了。不过您不问,阿米塔也会解释给你们听。”
他清了清嗓子:“不同颜色的火意义不同,具体要结合愿望分析。比如秦先生的绿色,是不间断、永恒的、始终如一的意思。”
阿米塔打转方向盘,将车驶上雪山大道:“而沈先生,您的紫色象征虽然过程艰辛,但最终的结果会是美好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寻什么旅......哎呀抱歉,我忘了。不过您只要记住,结果是好的就行。”
此时,天色已经全暗,市区的星星点点早已被他们远远抛在身后,仅有几处山脚下的居民小楼门口,依稀可见油灯的微光在黑夜中闪烁。
寻此苦旅,终达天际。
沈商恩漫无目的地盯着车窗外,在心中将这句反复默念,没留意到秦风跟着又问了一句。
“如果将绿色的火和爱情联系到一块儿呢?”
阿米塔看了眼后视镜,笑着开口:“那就是拥有永不消失的爱。”
【??作者有话说】
阅读人数好低(爆哭tot),姐妹们要是觉得好看给我摇人啊。
第37章 雪遁
即使戴了面罩和雪镜,沈商恩仍然觉得寒风如刀刮在脸上,连带着每一次的呼吸都夹带疼痛。眼前被一片白色覆盖,四周静得可怕,只剩脚下积雪发出的“嘎吱”声。
他放缓脚步,扶着护栏平复自己乱掉的呼吸。阿米塔早上六点就发来消息,提醒有大风,建议他们取消今天的登山计划,但沈商恩不想等了。
“还好吗?”秦风轻轻摸他的脸,又给他掏出氧气瓶。
沈商恩深吸了两口,把目光落在前方的海拔提示碑上。此地距离山顶还有八百多米,他觉得自己还能坚持。他又深深吸了几口氧气,冲秦风做了个“ok”的手势,准备迈出一步,脚下突然一软,眼前泛花,差点栽地上。
秦风抓着他的胳膊,将人捞起来问:“怎么回事?”
沈商恩不想放弃,靠在秦风身上,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随后,他摆了摆手,说:“没事,刚刚滑了一下,没站稳。”
隔着雪镜,他看不清秦风的表情,感受的到对方的担忧。接着,他听到秦风说:“现在就下去,你要看红莲,我们以后有的是机会。”
沈商恩赶紧摇头,晕眩感因为这个动作更加猛烈。他艰难地将视线聚焦到秦风脸上,认真道:“不行,只差这一点,我可以的。”声音虽弱,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那八百米,是他豁出命也要完成的目标。
僵持了一会儿,秦风叹出口气做出让步。他松开沈商恩的胳膊,让他把氧气瓶拿好,自己则在他身前蹲下,偏过头说:“要么上来,要么下去。”
耳边的风呼啸而过,沈商恩却只听得到自己的心跳。他趴在秦风背上,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姿势,与对方紧密相依,却比任何时刻都让他安心。他想将这一刻,抓住不放。
胸前的背脊如山峦,每走一步都带着不可动摇的力量,穿透寒冷,在沈商恩心里蔓延起一股暖意。他把头埋进秦风颈窝,慢慢闭上眼。
壁炉里的木柴“噼啪”作响,沈商恩依偎在一个温暖的怀抱里。他抬头,看向鬓角已经染白的老人,带着天真和稚气的口吻,问:“nanna,妈妈什么时候来看我?”
老人垂头看他,老花镜后的那双眼里满是慈爱,她笑着抚过沈商恩的额发,缓缓开口:“等天气转暖,院子里的柠檬树再次结出果子,那时,她便会来看你。”
沈商恩似懂非懂,扭头看向窗外,玻璃上蒙着一层雾气,隐约能看到柠檬叶上覆着的白雪。他睁大眼睛,想再看清楚一些,视野却因此变得模糊。
他疑惑地回头,身边已空无一人。
“nanna?”
沈商恩焦急地大喊,忽地,一口冷气直冲鼻腔,冻得他一激灵。再次睁眼时,周围白茫茫一片,唯有不远处的山坡上,藏着一抹鲜红。接着,他双脚着地,被拥入怀中。
秦风指着那朵红莲,冲沈商恩笑:“确实很好看。”
沈商恩茫然地点头,又听到秦风问:“要不要拍张照片纪念一下?”
困在梦里的思绪,这才回笼。那朵红莲像雪里燃出的火,虽然只是星星之势,却迸发出与命运、与环境,一争到底的意志。沈商恩看了一会儿后摇头:“留在心里就可以了。”
他们沿着步道下了五十米,在一处相对平坦的区域看到一座两层高的石墙小屋。门上的风铃随风摇摆,窗户里依稀透着亮光。
沈商恩立着不动,半晌后,他说:“我想去看看。”秦风刚要开口,他已经摘下雪镜和面罩,往那边走去。
开门的是一位头发全白的老妇人,穿一身摩多尔传统服饰,佝偻的脊背使得那件布袍在她身上撑出一个小山包。她布满老茧的手扶着门框,在看到沈商恩后,浑浊的眼里闪出光亮。
“摩契卡拉索。”她低声说着摩多尔语,微微后退,侧身给他们让出了路。
屋子不大,几张桌椅矮凳,一架木炭炉火,看起来是专给路过的游客和牧民歇脚的地方。角落里的铜锅冒出热气,沈商恩和秦风脱下外套,从妇人手里接过牦牛奶,温暖的液体滑入喉咙,瞬间将身上的寒气散尽。
为首的两名表演者,鹿首羽身,身披酱红色布料,步伐矫健,摇曳生风。手持大鼓、风笛的奏乐师傅紧随其后,每一位都铆足了劲,响声震天动地。还有两排戴面具的少年,他们举着火把,舞姿张扬,简直要把这片天空点燃。
而最瞩目的还属簇拥在队伍中央,由四名壮汉抬着的那座神像。约莫两米左右,面容威严,眼眸深邃,仿佛相隔千里,也能将人心看穿。
队伍从面前过去,沈商恩感到那眼神里的光,情不自禁地双手合十,像当地摩多尔人一样,反复吟诵那几句祈福语。
“什么时候学的?”他这样子煞有介事,秦风忍不住问。
沈商恩嘴里继续念着,得空了才回他:“买戒指的摊主教的。”
他们慢慢踱着步子跟在队伍末尾,从集市的东门顺时针绕了一圈,出来时,天已经微暗。沈商恩揉揉发酸的腰肢,咬咬牙给阿米塔打去电话:“麻烦您到终点等我们。”
这条往北的路碎石遍布,坑洼不平,走起来并不容易。但沈商恩愣是没让秦风搀扶,自己强撑到了最后。
晚上六点五十分,他们站在摩多尔北区的一座古庙门口。夕阳给这座庙宇上的浮雕镀了一层神秘色彩,鼻尖充斥的皆是草木灰的清香。
神像供奉好后,那群面具少年又踏步而出,围绕古庙东侧的祭坛站成一圈。他们高举火把,仰头吟诵,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之际,手中的火把也齐齐掷下,坛中顿时烈焰腾升。
“下面就是摩多尔人最期待的环节了。”阿米塔站在沈商恩和秦风身后,有些激动地说。
接到沈商恩电话后,他便立刻驱车赶到了这里。即使沈商恩他们不来,阿米塔也打算将他送回去后,自己再转头过来。
他把头挨近了些:“一会儿大僧会给每个人发赞坦,然后我们就去那边的祭坛许愿,只能向神明祈求一个愿望,最后将赞坦扔到里面就行了。”见沈商恩表情微愣,没听明白似的,他笑了笑,“没事,我会一直排在你们后面,可以随时问我。”
队伍不断往前,等进到庙里,沈商恩才知道赞坦是何物。和阿米塔给他的那个香囊很相似,但里面装的是可以捏动的粉末。
他把自己的和秦风的都拿到鼻前闻了闻,气味相近,但又略有不同,应该是由摩多尔这边特有的草木香料制成。正想着,头顶传来一声笑。
“受过高等教育且在人工智能领域堪称专家的沈先生,我很想知道你真的信这个吗?”秦风垂着眼,嘴边是抑制不住的笑意。
沈商恩并不打算搭理,只将赞坦还给秦风,推着他的胳膊示意他赶紧。
祭坛里的火苗一直在变幻,沈商恩站在坛边大体上猜到了赞坦的作用。
“你先。”
沈商恩说完,秦风便将赞坦扔了进去。“轰”的一声,绿色的火焰腾空而起,将俩人的眸光瞬间照亮。
“你许愿了没啊?”沈商恩皱眉,嫌对方动作太快。
秦风笑着点了下头,抬手将沈商恩被风吹乱的鬓发别到耳后:“该你了。”
几句话的工夫,祭坛里的火又恢复了原本的颜色。沈商恩将赞坦攥进掌心,双手合十,闭目许下心中所愿。他的样子十分虔诚,这一刻,秦风不再怀疑,在这个人身上,科学与信仰是可以并存的。
不多会儿,沈商恩再次睁眼,接着随手一扬,火苗转瞬染紫。
回程的路上,沈商恩靠在椅背上冲阿米塔道:“现在可以告诉我们这些颜色代表着什么了吧。”
在庙口,阿米塔欲言又止的架势应是有意隐瞒了一些细节,不想提前透露。
果然,阿米塔绷不住,发出两声大笑:“沈先生,被您猜到了。不过您不问,阿米塔也会解释给你们听。”
他清了清嗓子:“不同颜色的火意义不同,具体要结合愿望分析。比如秦先生的绿色,是不间断、永恒的、始终如一的意思。”
阿米塔打转方向盘,将车驶上雪山大道:“而沈先生,您的紫色象征虽然过程艰辛,但最终的结果会是美好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寻什么旅......哎呀抱歉,我忘了。不过您只要记住,结果是好的就行。”
此时,天色已经全暗,市区的星星点点早已被他们远远抛在身后,仅有几处山脚下的居民小楼门口,依稀可见油灯的微光在黑夜中闪烁。
寻此苦旅,终达天际。
沈商恩漫无目的地盯着车窗外,在心中将这句反复默念,没留意到秦风跟着又问了一句。
“如果将绿色的火和爱情联系到一块儿呢?”
阿米塔看了眼后视镜,笑着开口:“那就是拥有永不消失的爱。”
【??作者有话说】
阅读人数好低(爆哭tot),姐妹们要是觉得好看给我摇人啊。
第37章 雪遁
即使戴了面罩和雪镜,沈商恩仍然觉得寒风如刀刮在脸上,连带着每一次的呼吸都夹带疼痛。眼前被一片白色覆盖,四周静得可怕,只剩脚下积雪发出的“嘎吱”声。
他放缓脚步,扶着护栏平复自己乱掉的呼吸。阿米塔早上六点就发来消息,提醒有大风,建议他们取消今天的登山计划,但沈商恩不想等了。
“还好吗?”秦风轻轻摸他的脸,又给他掏出氧气瓶。
沈商恩深吸了两口,把目光落在前方的海拔提示碑上。此地距离山顶还有八百多米,他觉得自己还能坚持。他又深深吸了几口氧气,冲秦风做了个“ok”的手势,准备迈出一步,脚下突然一软,眼前泛花,差点栽地上。
秦风抓着他的胳膊,将人捞起来问:“怎么回事?”
沈商恩不想放弃,靠在秦风身上,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随后,他摆了摆手,说:“没事,刚刚滑了一下,没站稳。”
隔着雪镜,他看不清秦风的表情,感受的到对方的担忧。接着,他听到秦风说:“现在就下去,你要看红莲,我们以后有的是机会。”
沈商恩赶紧摇头,晕眩感因为这个动作更加猛烈。他艰难地将视线聚焦到秦风脸上,认真道:“不行,只差这一点,我可以的。”声音虽弱,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那八百米,是他豁出命也要完成的目标。
僵持了一会儿,秦风叹出口气做出让步。他松开沈商恩的胳膊,让他把氧气瓶拿好,自己则在他身前蹲下,偏过头说:“要么上来,要么下去。”
耳边的风呼啸而过,沈商恩却只听得到自己的心跳。他趴在秦风背上,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姿势,与对方紧密相依,却比任何时刻都让他安心。他想将这一刻,抓住不放。
胸前的背脊如山峦,每走一步都带着不可动摇的力量,穿透寒冷,在沈商恩心里蔓延起一股暖意。他把头埋进秦风颈窝,慢慢闭上眼。
壁炉里的木柴“噼啪”作响,沈商恩依偎在一个温暖的怀抱里。他抬头,看向鬓角已经染白的老人,带着天真和稚气的口吻,问:“nanna,妈妈什么时候来看我?”
老人垂头看他,老花镜后的那双眼里满是慈爱,她笑着抚过沈商恩的额发,缓缓开口:“等天气转暖,院子里的柠檬树再次结出果子,那时,她便会来看你。”
沈商恩似懂非懂,扭头看向窗外,玻璃上蒙着一层雾气,隐约能看到柠檬叶上覆着的白雪。他睁大眼睛,想再看清楚一些,视野却因此变得模糊。
他疑惑地回头,身边已空无一人。
“nanna?”
沈商恩焦急地大喊,忽地,一口冷气直冲鼻腔,冻得他一激灵。再次睁眼时,周围白茫茫一片,唯有不远处的山坡上,藏着一抹鲜红。接着,他双脚着地,被拥入怀中。
秦风指着那朵红莲,冲沈商恩笑:“确实很好看。”
沈商恩茫然地点头,又听到秦风问:“要不要拍张照片纪念一下?”
困在梦里的思绪,这才回笼。那朵红莲像雪里燃出的火,虽然只是星星之势,却迸发出与命运、与环境,一争到底的意志。沈商恩看了一会儿后摇头:“留在心里就可以了。”
他们沿着步道下了五十米,在一处相对平坦的区域看到一座两层高的石墙小屋。门上的风铃随风摇摆,窗户里依稀透着亮光。
沈商恩立着不动,半晌后,他说:“我想去看看。”秦风刚要开口,他已经摘下雪镜和面罩,往那边走去。
开门的是一位头发全白的老妇人,穿一身摩多尔传统服饰,佝偻的脊背使得那件布袍在她身上撑出一个小山包。她布满老茧的手扶着门框,在看到沈商恩后,浑浊的眼里闪出光亮。
“摩契卡拉索。”她低声说着摩多尔语,微微后退,侧身给他们让出了路。
屋子不大,几张桌椅矮凳,一架木炭炉火,看起来是专给路过的游客和牧民歇脚的地方。角落里的铜锅冒出热气,沈商恩和秦风脱下外套,从妇人手里接过牦牛奶,温暖的液体滑入喉咙,瞬间将身上的寒气散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