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边走,边聊。
  吕天骄得了消息,也匆匆来了。
  上前见过礼,吕天骄自然而然地站到了太子与皇帝的另一侧,同随行而来的那位武将一起,充当两人的护卫。
  太子扭头瞧见,提醒了句:“吕将军还得放松些,我们得去工学堂瞧瞧呢,别吓着人了。”
  吕天骄顿了下,意识到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宁歸竹,便尽量放松下来。
  一行人很快进入工坊,来到工学堂内。
  工学堂很是安静,等进入学堂,順着熊锦州的引路来到专属宁歸竹的学堂时,先听见的是小孩讀书的声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太子惊奇,“你们这儿还交讀书呢?”
  陈县令道:“那是锦州大哥的几个孩子,跟着宁先生讀些书,为了宁先生方便就给他们在旁边屋子安排了位置。”
  “哦——”
  “读得还不错,这断句也挺好的。”
  越听,就越觉得宁歸竹不像是什么仆从出身——谁家仆从还会论语句读啊!
  陈县令只当听不出背后的含义,颔首:“是,宁先生很出色。”
  皇帝闻言忍不住瞥了他一眼,哼笑一声,倒也没戳穿这老小子的想法,抬步往前,先到了休息室前。
  里面只有一个大人,读书的三个养得白白胖胖的,那小女孩头上还有朵头花,瞧着很是活泼可爱。旁边又另有三个孩子,黑瘦黑瘦的,手上不停地纺着线,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
  皇帝看了眼陈县令,示意他解释。
  陈县令道:“那三个爹娘都没了,就一个十二岁的哥哥,受了不少苦,得了宁先生的幫助才能在这学点纺线手艺。”
  原来如此。
  他们这一大群人在这,屋里的人想不发现也难。
  奶娘将小熊塞回五福怀里,示意孩子们继续读书,出来见着这群人里有陈县令和吕天骄,便行了一礼。
  皇帝道:“我们就来看看,你该幹什么干什么去。”
  奶娘顿了下,想着陈县令对这人的态度,应是后回到室内。
  瞧过休息室内情况,他们来到了学堂外面。
  纺线学堂这回只招收了三十五名学生,偌大的学堂并未填满人,宁歸竹穿梭在其中,偶尔会停下来温声指点几句,若是人再弄不好,就会倾身,抓着对方的手帮助体验正确的手感与操作。
  他们一群人在这站着,好几个学生都抬头往这边瞧过,宁归竹却是从未留意这边,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教学上。
  直到又过去半个时辰左右,宁归竹才放松下来,抬步往门这边走,大概是想去隔壁瞧瞧另外六个小的。
  没走两步,看见了在外面守着的人。
  宁归竹愣了一下,下意识加快了步伐,走出学堂之后,他忍不住看了两眼昨日有过一面之缘的几人,先与陈县令和吕天骄打招呼:“伯父,伯母。”
  又去看熊锦州。
  熊锦州不敢吭声,他还记着当初宁归竹第一次见陈县令时有多紧张呢,可不敢贸然暗示他这几位的身份。
  没得到他的回应,宁归竹心下疑惑,暂且收回视线。
  陈县令介绍:“这几位是我们多年的好友,准备在县里住上两日,就带他们来你这儿瞧瞧。”
  宁归竹便按着陈县令这边的辈分,随年纪唤了遍伯父阿爷。
  皇帝神情慈祥,“他们俩没孩子,我也没想到要准备见面礼,回头阿爷再补给你。”
  宁归竹昨天还猜他们是什么大官呢,这会儿就道:“不必破费,您愿意应小子一声阿爷,已经是赏脸了。”
  皇帝闻言挑眉,随意道:“本就是老陈的子侄,有什么应不得的。”
  听出皇帝话头间的和善,陈县令放下心来,笑着对宁归竹道:“你这能不能暂时放下?咱们走累了,正好去你家歇歇脚。”
  宁归竹不知道背后的弯弯绕绕,听陈县令这话就应下了。
  他很快将纺线的事情,交给了学得最快最好的安和,然后又交代了熊家三个孩子几句,让他们好好读书不能分心,再将五福留给奶娘照看,几人从侧门出去。
  郁郁葱葱的竹林看得人心旷神怡,猫狗在林子里迅速穿梭而过,看见有人类过来,又警惕地退了回来,然后才看见跟在一侧的宁归竹与熊锦州,于是凶相便瞬间转换成了憨样儿。
  “这狗养得不错。”皇帝夸了句,“猫也可以。”
  不说本领,至少瞧着膘肥体壮的。
  ·
  穿过竹林,从正门进入院子。
  屋子里还没有收拾过,宁归竹不好意思地道:“先前住在村里,今早才回来,东西有些乱。”
  “挺整齐的。”
  皇帝昨儿在县里溜达了一圈,与其他人家对比,他们这确实算得上规整。
  宁归竹也不知道人是瞧在陈县令的份上客气还是怎么的,只好笑笑不说话,往熊锦州的方向看了眼,示意他招待客人,然后自己进入厨房准备茶水。
  家里什么都没有,宁归竹烧了锅水,在橱柜里翻了翻,找出一罐学生送的茶叶来。
  这茶叶是人自己做的,瞧着很是粗糙,但香味还算浓郁,宁归竹便抓了些出来放到茶壶里面,开始琢磨给人备点什么零嘴。
  家里啥都没有,临时做也要不少时间,宁归竹正琢磨着,熊锦州从外面进来了,“竹哥儿,你出去跟他们聊天吧。”
  听见这话,宁归竹顿时苦了张脸。
  他是真不想跟当官的打交道,外面这几个能让陈县令和吕天骄陪着,官位肯定不小,要是说错了话惹恼了人,回头陈县令夫妻都保不住他们该怎么办?
  熊锦州倒是想替宁归竹去跟人闲聊,可惜人家对他没什么兴趣,话里话外都是要跟宁归竹聊聊。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宁归竹很快调整好心情,拍拍熊锦州说道:“那我先去了,茶壶里我已经放了茶叶,你一会儿把水添进去,然后出去买点点心零嘴过来。”
  “好。”熊锦州点头,又道:“家里还有点咸干花生,给他们备上。”
  宁归竹想说人家当大官的,估计瞧不上这东西,但话到嘴边又道:“我给端出去吧。”
  管那些人瞧不瞧得上呢,这咸干花生做起来也是费了番力气的,还往里放了好些食盐,对他们家而言也算是个不错的零嘴吃食了。
  一行人就在前院小池边坐着,中间摆了张矮桌,各自坐的也是寻常矮椅,说笑闲聊着,乍一看还真有几分寻常百姓的模样。
  瞧见宁归竹出来,坐在老者身边的中年人便招手道:“来这儿坐,你手上端的什么?”
  宁归竹将花生放到桌上,順手抓了几颗到手里说道:“才回来,家里就一些阿娘先前做的咸干花生,几位不要嫌弃。”
  “咸干花生好啊,这个下酒闲聊都不错。”
  中年人说着,便抓了一把,先塞老者手里,然后才招呼其他人动手拿。
  坐在皇帝另一边的太监眼皮疯狂跳动,很想从这两位手里将花生给夺过来,先以身试了毒才好。
  他眼皮都快跳抽筋了,始终没抬眼与这些人对视的宁归竹也没发现,他捏着一颗花生,指尖用力,轻轻将其捏开后取出花生粒送到嘴里,全程几乎没发出什么声响。
  但架不住大家都在看他。
  瞧他这小心翼翼,但还敢吃的样儿,皇帝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轻咳两声压住笑意,见宁归竹下意识朝这边微微抬头,便介绍道:“我姓王,这是我儿子,你叫王叔就行,这是你李伯,他是你刘伯。”
  王……
  宁归竹感觉自己是小说电视剧看多了,第一反应居然是面前这父子俩是什么王爷世子。
  他把这不靠谱,并且不愿意相信的推测打飞,又正式地自我介绍了回。
  “老陈同我说过你许多次哈哈。”皇帝笑呵呵的,一副邻家爷爷样儿,“说是你会得可多,人性子也好,帮了他许多忙呢。”
  宁归竹轻咳,“是伯父谬赞了。”
  他明显满身写着尴尬,皇帝就去瞧陈县令,陈县令想了想,说道:“他这次也是听说了咱们县的变化,特意来瞧瞧,想看看能不能把工匠捎远些,也教教其他地方的人。”
  从工学堂里出来的人,对手艺抓得没那么严,这事确实可行。
  话题又进入了舒适区,宁归竹逐渐便放松下来,与人畅聊。
  皇帝越聊越满意。
  这哥儿的来历虽然有些不对劲,性子却简单得很。老陈干这些事还想搏个千古留名呢,这小哥儿倒好,满脑子都是想让人吃饱穿暖,老陈每月给那点银子就能让他心满意足了。
  问他缺不缺什么就只摇头说不缺,追问得多了,才道:“平日里能时常吃上肉,冬天有棉衣穿,我们还有两个院子住,真不缺了。”
  在场的全是老油条,哪里看不出他这话是真心实意?但也正是因为他说得真心实意,几人才哑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