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安和弟弟找人帮我们送过来了。”
三人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见学堂开学了,在教室门口犹豫了好一会儿都没敢进去,安和瞧着她们两姐妹这样,便主动出来问了问,然后带她们去找了晋管事。
晋汤太忙,当时想着晚点送,一晚就晚到了安和带人过来,他也怕回头自己又忘了事,当时就让人把东西送来了。
林苗林丰两姐妹说话流畅,三言两语就将事情说了遍,宁归竹笑着点了点头,又故意挑着安静内向的林穗说了两句话,然后才同人正式进入休息室中。
这里还保持着原本的模样,只是角落里放了点属于四人的东西,收拾得也很规整。
熊锦州把五福放到摇床里,说道:“等会儿我去跟奶娘说一声,让她晚点过来看孩子。”
“好。”
送走熊锦州,宁归竹又先让家里三个坐到桌案边,带着他们复习的同时,招呼林家三子到脚踏纺车边坐下,开始教他们纺线。
纺线不容易,但吃过苦的孩子,只怕没活可做。
因而即使耳边就是宁归竹带着熊家三兄妹讀书的动静,他们也跟没听见似的,垂着眼认真地练习着纺线。
也不知是此前瞧着学生们纺线学到了点东西,还是真的天赋异禀,姐弟三人纺出来的线成果还算不错,如果和隔壁初学时的成果比的话,他们也能算在前十之列了。
“不错,好好练,纺得好了就让你们进学堂,然后直接去干活,每月也能得些月银。”
三人用力点着脑袋,“我们会的!”
让这三个练习着,宁归竹静下心来,又带着三人讀了遍先前的课文,然后抽人背诵。
熊家三只:“……”
玩得太野,先前学的内容早忘了。
他们站起身,苦着张脸磕磕巴巴的,勉强将文章背诵出来。
十句里面有八句是错的。
宁归竹对此早就有所准备,又心平气和地问几人释义。用大白话回答的话,三人倒是称得上熟练,很快就将大致的意思说了出来。
“还不错,你们继续读吧。”
宁归竹说着,在旁边磨墨提笔,默写今日三人要学习的文章——《论语·雍也篇》
趁着还没上课,带着孩子们读了一遍新课文,然后宁归竹留下诵读的任务,掐着时间进入了隔壁的课堂。
课堂内的学生们都已经到了,见他进来,瞬间正襟危坐。
铜锣声响,一日的课程正式开启。
第149章
縣衙。
“头儿, 你今天好早。”马旺打着哈欠,啃了口包子,同熊錦州一起进入縣衙。
熊錦州倒是精神滿滿, 闻言便偏头瞧了他一遍, 奇怪道:“你昨晚去哪儿当夜猫子了?怎么这么困。”
马旺哈欠连天,“我娘跟我爹在幹架, 把我房间给砸了。”
熊錦州:“……”
马旺的爹娘从来都是互殴, 但他们每次打,受伤最严重的永远是马旺这个儿子。
想到这里, 熊錦州不由多打量了他几眼,好奇:“你这回没伤着?”
马旺差点被包子噎死,他叹气:“我跑得快。”
雖然屋子没了, 但家里有草垛,马旺在院子里睡了一晚,早上起来狠狠享受了一番爹娘滿含歉意的照顾。
刚进来的捕快听到最后两句,扑哧就乐了出来,凑到近前故意犯贱,“马旺,你又被爹娘赶出房间了啊?”
马旺把包子往嘴里一塞, 扑上去, 含糊怒骂:“你打得过我吗就敢嘲笑老子。”
那捕快也不虚,立即反手,“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
熊锦州瞧着他们这样, 嫌弃地往旁边躲了躲,琢磨着其余人什么时候才能到,早点去巡逻,也省得这几个扎堆耍宝。
人陆陆续续地到, 得知马旺昨儿的遭遇,笑声越发大了。
院子里正热闹着,有守门的衙役过来找人,走入院中半步,瞧着滿院打闹的人茫然了瞬,见熊锦州就在旁边,而且没与人打闹说笑,便快步跑了过去,“捕头,外面有几个人说要找縣令大人,瞧着不像是寻常百姓。”
“嗯?”
熊锦州抬步隨他往外去,问道:“几个?”
“五个。”
他们很快来到侧门前,就见五个熟悉的人影站在那儿,还有闲心凑在一起闲聊,跟隨其后的一人,正是他堂兄熊才廉。
熊锦州眼皮一跳,面上依旧镇定着,上前一拱手:“几位,不知找大人有什么事?”
“熊捕头。”老者笑,“我们又见面了。”他温和道:“也没什么事,就是经过这里想瞧瞧老友,谁知道人家不见外客,我们此前也未约好,就只能转个弯到縣衙这儿来找了。”
熊锦州:“……”
雖然但是,他觉得这人在驴他。
但不管怎样,瞧熊才廉那态度,这几个定然是他惹不起的,熊锦州便只当不知道,说道:“那我带几位去陈府?”
“倒也不麻烦,能讓我们进去坐着等吗?”
“自然可以。”
听他们这么说,熊锦州便转身请人进入县衙。
县衙内有专门用来待客的小院子,不算大,院子规格方面,只能夸一句收拾得很幹净。
熊锦州将人带进院子后,立即找了在县衙里幹杂活的人,讓人幫忙上些茶水点心,再把卢主簿叫过来,好将他从这群身份不知的人身边解脱出去。
毕竟……
其余人熊锦州看不出来,但那位身材健硕的中年男人,一瞧便是常年混迹军伍的。
而且,老者与他儿子,也像是军伍出身的人。
另一人倒是和熊才廉一样,有种讀书人的感觉,一路走下来都在不着痕迹地观察周围,偏偏存在感又低,给人感觉怪怪的。
心里泛着嘀咕,等卢主簿一到,熊锦州便溜了。
他倒也没不讲义气到讓人独自扛着,出来后同准备去巡逻的捕快们说了声,快步往陈府的方向而去。
陈县令正在喝茶,听见有客来,茫然了下:“什么样的客人?”
熊锦州琢磨了圈,没说自己那不知道靠不靠谱的猜测,只是道:“我堂哥熊才廉跟在那几位身后,瞧着很是恭敬。”
听到这话,陈县令眼皮一跳。
他召来侍者,讓人同吕天骄汇报一声后,便带着熊锦州到了县衙。
刚一进入院子,瞧见那熟悉的几张脸,陈县令快步上前,一摆袖就行了个大礼,“臣,拜见陛下、太子殿下。”
听到这句话,熊锦州和卢主簿都是心头骤然跳动,卢主簿更是从椅子上蹦起来的,忙到陈县令身后同熊锦州一起拜见,却也不敢开口说话,怕扰了这几位交流。
皇帝笑着喊了起,道:“见你一面也难,我到了门前都被拦下来了。”
陈县令:“……”
他憋气道:“您若是隨手给个玉佩,或者来一个字交给门房,我与天骄便直接迎出来了。”
“哈哈哈哈,那多没意思啊。”
皇帝心情极好,见人都站着,摆摆手让他们都坐下,同陈县令闲聊起来。
当年一起打天下的那么多人中,皇帝如今最喜欢的就是陈县令了。心思纯正只钻营民生,虽然不会官场那些弯弯绕绕,却是个会说话的,也爱同民间来往,能给他说许多当皇帝后难得听闻到的事情。
为了维护这点难得的真诚,皇帝在陈县令面前,也向来是个好说话的人。
不止皇帝,太子也如此。
这两位都这般亲和,随行而来的武将与太监又如何会摆谱?
一时间,小院里其乐融融。
昨天参加完熊家的喜宴之后,皇帝他们便进了县城,早已亲眼看过安和县的情况,这会儿又跟陈县令聊了聊工坊的事宜。
皇帝听着,来了兴趣,说道:“我们能过去看看吗?”
陈县令:“可以是可以……”
听他语带迟疑,皇帝挑眉,问道:“怎么,还有什么不方便的?直说便是。”
“那我就直说了。”陈县令道,“工坊的宁先生是个胆儿小的,您几位过去可千万别说身份,回头把人给吓病了,我可没处再去找这么个全能先生回来。”
几人闻言一噎,又去看熊锦州。
面对皇帝太子,熊锦州说不紧张是假的,但陈县令都为竹哥儿这么考虑了,他自然是上前一步,诚恳道:“竹哥儿确实胆小,还请不要见怪。”
“你倒是对你那夫郎好。”太子笑了声,对皇帝道:“阿爹,不如就瞒着吧?看人战战兢兢地也没意思。”
“也行。”
皇帝起身,“不过话说在前头,人家要是自己猜出来了,我可不管。”
听他应下,陈县令高兴道:“猜出来了那是他的事。”
·
从县衙到工坊不算远,但路上也能遇到好些百姓。
瞧着这些百姓大胆观察的模样,皇帝心下满意,百姓是活得最小心的,但凡是个官都能吓得他们腿软,现在他们能有这反应,可见陈县令在安和县的形象有多亲和。
三人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见学堂开学了,在教室门口犹豫了好一会儿都没敢进去,安和瞧着她们两姐妹这样,便主动出来问了问,然后带她们去找了晋管事。
晋汤太忙,当时想着晚点送,一晚就晚到了安和带人过来,他也怕回头自己又忘了事,当时就让人把东西送来了。
林苗林丰两姐妹说话流畅,三言两语就将事情说了遍,宁归竹笑着点了点头,又故意挑着安静内向的林穗说了两句话,然后才同人正式进入休息室中。
这里还保持着原本的模样,只是角落里放了点属于四人的东西,收拾得也很规整。
熊锦州把五福放到摇床里,说道:“等会儿我去跟奶娘说一声,让她晚点过来看孩子。”
“好。”
送走熊锦州,宁归竹又先让家里三个坐到桌案边,带着他们复习的同时,招呼林家三子到脚踏纺车边坐下,开始教他们纺线。
纺线不容易,但吃过苦的孩子,只怕没活可做。
因而即使耳边就是宁归竹带着熊家三兄妹讀书的动静,他们也跟没听见似的,垂着眼认真地练习着纺线。
也不知是此前瞧着学生们纺线学到了点东西,还是真的天赋异禀,姐弟三人纺出来的线成果还算不错,如果和隔壁初学时的成果比的话,他们也能算在前十之列了。
“不错,好好练,纺得好了就让你们进学堂,然后直接去干活,每月也能得些月银。”
三人用力点着脑袋,“我们会的!”
让这三个练习着,宁归竹静下心来,又带着三人讀了遍先前的课文,然后抽人背诵。
熊家三只:“……”
玩得太野,先前学的内容早忘了。
他们站起身,苦着张脸磕磕巴巴的,勉强将文章背诵出来。
十句里面有八句是错的。
宁归竹对此早就有所准备,又心平气和地问几人释义。用大白话回答的话,三人倒是称得上熟练,很快就将大致的意思说了出来。
“还不错,你们继续读吧。”
宁归竹说着,在旁边磨墨提笔,默写今日三人要学习的文章——《论语·雍也篇》
趁着还没上课,带着孩子们读了一遍新课文,然后宁归竹留下诵读的任务,掐着时间进入了隔壁的课堂。
课堂内的学生们都已经到了,见他进来,瞬间正襟危坐。
铜锣声响,一日的课程正式开启。
第149章
縣衙。
“头儿, 你今天好早。”马旺打着哈欠,啃了口包子,同熊錦州一起进入縣衙。
熊錦州倒是精神滿滿, 闻言便偏头瞧了他一遍, 奇怪道:“你昨晚去哪儿当夜猫子了?怎么这么困。”
马旺哈欠连天,“我娘跟我爹在幹架, 把我房间给砸了。”
熊錦州:“……”
马旺的爹娘从来都是互殴, 但他们每次打,受伤最严重的永远是马旺这个儿子。
想到这里, 熊錦州不由多打量了他几眼,好奇:“你这回没伤着?”
马旺差点被包子噎死,他叹气:“我跑得快。”
雖然屋子没了, 但家里有草垛,马旺在院子里睡了一晚,早上起来狠狠享受了一番爹娘滿含歉意的照顾。
刚进来的捕快听到最后两句,扑哧就乐了出来,凑到近前故意犯贱,“马旺,你又被爹娘赶出房间了啊?”
马旺把包子往嘴里一塞, 扑上去, 含糊怒骂:“你打得过我吗就敢嘲笑老子。”
那捕快也不虚,立即反手,“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
熊锦州瞧着他们这样, 嫌弃地往旁边躲了躲,琢磨着其余人什么时候才能到,早点去巡逻,也省得这几个扎堆耍宝。
人陆陆续续地到, 得知马旺昨儿的遭遇,笑声越发大了。
院子里正热闹着,有守门的衙役过来找人,走入院中半步,瞧着滿院打闹的人茫然了瞬,见熊锦州就在旁边,而且没与人打闹说笑,便快步跑了过去,“捕头,外面有几个人说要找縣令大人,瞧着不像是寻常百姓。”
“嗯?”
熊锦州抬步隨他往外去,问道:“几个?”
“五个。”
他们很快来到侧门前,就见五个熟悉的人影站在那儿,还有闲心凑在一起闲聊,跟隨其后的一人,正是他堂兄熊才廉。
熊锦州眼皮一跳,面上依旧镇定着,上前一拱手:“几位,不知找大人有什么事?”
“熊捕头。”老者笑,“我们又见面了。”他温和道:“也没什么事,就是经过这里想瞧瞧老友,谁知道人家不见外客,我们此前也未约好,就只能转个弯到縣衙这儿来找了。”
熊锦州:“……”
雖然但是,他觉得这人在驴他。
但不管怎样,瞧熊才廉那态度,这几个定然是他惹不起的,熊锦州便只当不知道,说道:“那我带几位去陈府?”
“倒也不麻烦,能讓我们进去坐着等吗?”
“自然可以。”
听他们这么说,熊锦州便转身请人进入县衙。
县衙内有专门用来待客的小院子,不算大,院子规格方面,只能夸一句收拾得很幹净。
熊锦州将人带进院子后,立即找了在县衙里幹杂活的人,讓人幫忙上些茶水点心,再把卢主簿叫过来,好将他从这群身份不知的人身边解脱出去。
毕竟……
其余人熊锦州看不出来,但那位身材健硕的中年男人,一瞧便是常年混迹军伍的。
而且,老者与他儿子,也像是军伍出身的人。
另一人倒是和熊才廉一样,有种讀书人的感觉,一路走下来都在不着痕迹地观察周围,偏偏存在感又低,给人感觉怪怪的。
心里泛着嘀咕,等卢主簿一到,熊锦州便溜了。
他倒也没不讲义气到讓人独自扛着,出来后同准备去巡逻的捕快们说了声,快步往陈府的方向而去。
陈县令正在喝茶,听见有客来,茫然了下:“什么样的客人?”
熊锦州琢磨了圈,没说自己那不知道靠不靠谱的猜测,只是道:“我堂哥熊才廉跟在那几位身后,瞧着很是恭敬。”
听到这话,陈县令眼皮一跳。
他召来侍者,讓人同吕天骄汇报一声后,便带着熊锦州到了县衙。
刚一进入院子,瞧见那熟悉的几张脸,陈县令快步上前,一摆袖就行了个大礼,“臣,拜见陛下、太子殿下。”
听到这句话,熊锦州和卢主簿都是心头骤然跳动,卢主簿更是从椅子上蹦起来的,忙到陈县令身后同熊锦州一起拜见,却也不敢开口说话,怕扰了这几位交流。
皇帝笑着喊了起,道:“见你一面也难,我到了门前都被拦下来了。”
陈县令:“……”
他憋气道:“您若是隨手给个玉佩,或者来一个字交给门房,我与天骄便直接迎出来了。”
“哈哈哈哈,那多没意思啊。”
皇帝心情极好,见人都站着,摆摆手让他们都坐下,同陈县令闲聊起来。
当年一起打天下的那么多人中,皇帝如今最喜欢的就是陈县令了。心思纯正只钻营民生,虽然不会官场那些弯弯绕绕,却是个会说话的,也爱同民间来往,能给他说许多当皇帝后难得听闻到的事情。
为了维护这点难得的真诚,皇帝在陈县令面前,也向来是个好说话的人。
不止皇帝,太子也如此。
这两位都这般亲和,随行而来的武将与太监又如何会摆谱?
一时间,小院里其乐融融。
昨天参加完熊家的喜宴之后,皇帝他们便进了县城,早已亲眼看过安和县的情况,这会儿又跟陈县令聊了聊工坊的事宜。
皇帝听着,来了兴趣,说道:“我们能过去看看吗?”
陈县令:“可以是可以……”
听他语带迟疑,皇帝挑眉,问道:“怎么,还有什么不方便的?直说便是。”
“那我就直说了。”陈县令道,“工坊的宁先生是个胆儿小的,您几位过去可千万别说身份,回头把人给吓病了,我可没处再去找这么个全能先生回来。”
几人闻言一噎,又去看熊锦州。
面对皇帝太子,熊锦州说不紧张是假的,但陈县令都为竹哥儿这么考虑了,他自然是上前一步,诚恳道:“竹哥儿确实胆小,还请不要见怪。”
“你倒是对你那夫郎好。”太子笑了声,对皇帝道:“阿爹,不如就瞒着吧?看人战战兢兢地也没意思。”
“也行。”
皇帝起身,“不过话说在前头,人家要是自己猜出来了,我可不管。”
听他应下,陈县令高兴道:“猜出来了那是他的事。”
·
从县衙到工坊不算远,但路上也能遇到好些百姓。
瞧着这些百姓大胆观察的模样,皇帝心下满意,百姓是活得最小心的,但凡是个官都能吓得他们腿软,现在他们能有这反应,可见陈县令在安和县的形象有多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