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花写意冲着宛欣招招手:过来,让我瞧瞧。
赵妃卿暗中推了宛欣一把:快去,让王妃娘娘给你诊断诊断。
我不要吃药!宛欣别扭地拧了拧身子:我也不要她看,她是个坏人。
胡说八道。赵妃卿小声斥责:来的时候母亲叮嘱你的话全都忘了么?
宛欣看一眼花写意,这才十分不情愿地走过来,仍旧恶狠狠地瞪着她。
花写意不与她一个小孩子计较,仔细给她诊断过脉象,查看过发育情况,心里多少就有了数。
发现的早,控制起来并不难。不过小孩子喝不下汤药,夫人就稍等两日,我将药方制成丸药,命人送去府上。
孩子回去之后,这饮食上需要控制,那些燕窝鱼翅之类滋补食物就不要再给孩子继续服用了,饮食需要清淡。
赵妃卿面上有点意外,估计是没有想到,花写意竟然答应得这么痛快。
那就多谢王妃娘娘了,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我未见顶多不过两年的时间吧?您就习得这样一身好医术,宫中御医只怕都望尘莫及。
花写意不知道她这话究竟是客气,还是试探,避重就轻道:术业有专攻而已,小郡主的病我恰好懂得一点皮毛。
赵妃卿笑笑:那是宛欣幸运,不知道这药资需要多少?
世子妃跟我客气,些许银两,不值一提。
赵妃卿再三谢过,命下人将带过来的谢仪奉上。
花写意一瞅,有点吃惊。
古代官员之间相互走动,出手都这样大方么?
这一盒东珠,一共二十四枚,都如鸽蛋一般大小,色泽白润,略泛青光,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自己又又发财了!
第53章 莫非身边有内奸?
花写意假做推拒:谢夫人未免太过于客气。为郡主治病,不过是举手之劳。
赵妃卿笑得十分热络:这份谢仪有一半是我的心意,另一半,是代我家小妹向着王妃娘娘赔个不是。她刁蛮任性,令王爷与王妃心生隔阂,实属不当。日后我们定当严加管教她,不让她再如此刁蛮任性。
终于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不过花写意没有想到,谢家人不是兴师问罪,而是这样的态度。
毕竟谢家人的跋扈,她是看在眼里的,就连宫锦行的救命药材都敢抢,会将自己放在眼里才怪。
那日分明是自己打了谢小三,谢家人竟然还忍气吞声地过来给自己道歉?
花写意得了便宜卖乖:赔不是倒是大可不必,我也只当她天真烂漫。毕竟,寻常女子还真的没有这样的勇气,敢登门叫嚣着让堂堂王妃自请下堂挪地儿的。
谢夫人一脸惊讶:她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我们还只当她不懂规矩冲撞了王妃娘娘您。也不怕您笑话,她小时候进太学院,就跟摄政王大人交好,形影不离的,王爷对她也十分宠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这冷不丁的,王爷大婚,她知道之后一时间有点接受不了,还请您千万不要放在心上,待我回府,一定回禀侯爷知悉,严加管教。
就这么两天,谢小三跟宫锦行的青梅竹马,都快给花写意的耳朵磨出茧子来了。
揣摩着,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儿:当初谢灵羽进宫做了宫锦行大嫂,于是两家关系挺亲近,谢家应当也有亲上加亲,让谢小三嫁给宫锦行的打算。
这样,双管齐下,将来这皇位无论是传给谁,谢家都是旱涝保收。否则,少女爱慕的小火苗早就被大人掐断了,不会纵容她一直缠在宫锦行左右。
结果后来,阴差阳错,先帝病逝,宫锦行摄政,野心日益壮大的谢家人与宫锦行就成了对立面,恨不能置于死地。自然而然,就要棒打鸳鸯,拆散谢小三。
于是乎,自己这个倒霉催的,就成了炮灰。
两人一时间无话,气氛略有一点尴尬。
赵妃卿扭脸,状似无意地问了花写意一句:过几日就是太皇太后的寿宴,想请教王妃娘娘,不知道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有什么喜好,我们也好投其所好,准备寿仪。
花写意笑笑:我只见过她老人家一面,还真的不敢妄自揣测,世子妃何不请教一下太后娘娘?
赵妃卿意有所指道:我家小妹倒是寻太后娘娘费心打听过,想要花费重金,寻一样延年益寿的补品,比如人参灵芝一类,奉给她老人家。
我就是寻思着,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什么世面没见过,御药房里的珍惜补品都封了尘,能合心思吗?会不会小气了点?
谢小三如此花费心思,毫无疑问,那就是为了讨好太皇太后。
讨好太皇太后能有什么目的?馋人家的儿子呗,用一样寿仪换唐僧肉,见缝插针将自己从这正妃的位子上挤下去。
赵妃卿这话里有话的,分明就是说给自己听,这是故意拆谢小三台呢?也或者,试探自己与宫锦行现在的关系?
花写意不咸不淡:三郡主这样费心,好意心领了。先谢过三郡主。
赵妃卿不动声色地揣摩着她每句话,见滴水不漏,一时之间也摸不清底细,便提出告辞。
花写意起身相送,一脚踏出门槛,有衣角一晃,慌里慌张地躲到廊柱后面去了。
看衣角颜色,分明就是连氏。
花写意觉得尴尬,装作没有看到,赵妃卿聪明地没有拆穿,带着宛欣告辞去了。
她前脚刚走,连氏便从廊柱后面走出来,装作不知道:世子妃怎么就坐了这么一会儿就走了?多年不见,架子倒是更大了。
然后眼睛向着屋子里瞟来瞟去,看到桌子上摆放的东珠,立即欢喜地迈进门槛,捧在手里,贪婪地摩挲,简直爱不释手。
这谢家人出手也真是大方,这个都是罕见的宝贝,我活偌大年纪,拢共也没见过几颗。
然后将东珠拢做一堆儿,抱在怀里:这些东西为娘就替你暂且收着了,改日找个好点的工匠,做一套首饰。等太皇太后寿辰,也有个门面。
花写意心里想事情,心不在焉,所以并未吭声。
连氏轻叹一口气,酸丢丢地道: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你如今已经不再是摄政王妃,太皇太后的寿宴,估计是去不成了。即便能去,你瞧人家谢家这一出手,咱穷家破业的,只怕要被人笑话。
也不征得花写意同意,抱着东珠径直就走。
花写意拦住了她:你说你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她了?
连氏搂着东珠的手紧了紧:我们一直在里木关,多年未回都城,哪里见得到?
花写意心里一紧,那赵妃卿适才话中有话,果真是在试探自己。
莫非,她已经在怀疑自己失忆了?
自己如此小心,究竟是哪里露出了马脚?侯府从何得知?难道自己身边亲近之人有侯府的内奸?
连氏趁她愣神,担心她舍不得那几颗东珠,慌忙溜了。
花写意沉吟了片刻,突然灵机一动,瞬间来了主意。
在府里转悠一圈,就一头钻进了柴房里,将门一锁,谁也不许进,噼里啪啦一通折腾,直到天黑方才拍拍一身的木屑出来,怀里抱着一样东西,用袖子严严实实地遮掩好了,回了南院。
南院里,晚膳都准备好了,花汝见到她,立即上前迎着。
花写意神秘兮兮地摆摆手:去,给我拿块包袱皮过来。花汝不知道她有何用意,依言照做,她将怀里的东西用包袱皮包裹严实了,叫花汝附耳过来,然后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声。
花汝满脸诧异,然后抿着嘴儿点头,接过花写意怀里的东西,扭身就走了。
王妈掀开帘子瞧着这主仆二人:天色都黑了,花汝这丫头这是要去哪儿?
花写意嘿嘿一笑,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手头拮据,让她去当铺里典当点银两回来用。
王妈吓了一跳,想当然地认为花写意是偷拿了府上的宝贝:王妃娘娘,这可使不得,回头若是被老爷夫人知道了不好。
花写意一脸的促狭,显然是在逗王妈:没办法,你看我身无分文的,府中上下打点,吃点零嘴儿,都要花钱不是?家里家大业大的,不差这点东西。
王妈叹口气:王妃娘娘也别怨愤老爷夫人,府里花销大,这些年拮据,夫人也为难。
花写意也不过随口一说,不想王妈刨根问底,她倒是认真了。
第54章 府里招贼了!
用过晚膳之后,花汝方才回府,向着花写意回禀,一切已经全部办妥,只等消息。还给花写意带回来了所需草药。
待到出门,花写意听到王妈拽着花汝的胳膊,压低了声音问她究竟拿走了府里什么宝贝,典当了多少银子。
赵妃卿暗中推了宛欣一把:快去,让王妃娘娘给你诊断诊断。
我不要吃药!宛欣别扭地拧了拧身子:我也不要她看,她是个坏人。
胡说八道。赵妃卿小声斥责:来的时候母亲叮嘱你的话全都忘了么?
宛欣看一眼花写意,这才十分不情愿地走过来,仍旧恶狠狠地瞪着她。
花写意不与她一个小孩子计较,仔细给她诊断过脉象,查看过发育情况,心里多少就有了数。
发现的早,控制起来并不难。不过小孩子喝不下汤药,夫人就稍等两日,我将药方制成丸药,命人送去府上。
孩子回去之后,这饮食上需要控制,那些燕窝鱼翅之类滋补食物就不要再给孩子继续服用了,饮食需要清淡。
赵妃卿面上有点意外,估计是没有想到,花写意竟然答应得这么痛快。
那就多谢王妃娘娘了,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我未见顶多不过两年的时间吧?您就习得这样一身好医术,宫中御医只怕都望尘莫及。
花写意不知道她这话究竟是客气,还是试探,避重就轻道:术业有专攻而已,小郡主的病我恰好懂得一点皮毛。
赵妃卿笑笑:那是宛欣幸运,不知道这药资需要多少?
世子妃跟我客气,些许银两,不值一提。
赵妃卿再三谢过,命下人将带过来的谢仪奉上。
花写意一瞅,有点吃惊。
古代官员之间相互走动,出手都这样大方么?
这一盒东珠,一共二十四枚,都如鸽蛋一般大小,色泽白润,略泛青光,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自己又又发财了!
第53章 莫非身边有内奸?
花写意假做推拒:谢夫人未免太过于客气。为郡主治病,不过是举手之劳。
赵妃卿笑得十分热络:这份谢仪有一半是我的心意,另一半,是代我家小妹向着王妃娘娘赔个不是。她刁蛮任性,令王爷与王妃心生隔阂,实属不当。日后我们定当严加管教她,不让她再如此刁蛮任性。
终于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不过花写意没有想到,谢家人不是兴师问罪,而是这样的态度。
毕竟谢家人的跋扈,她是看在眼里的,就连宫锦行的救命药材都敢抢,会将自己放在眼里才怪。
那日分明是自己打了谢小三,谢家人竟然还忍气吞声地过来给自己道歉?
花写意得了便宜卖乖:赔不是倒是大可不必,我也只当她天真烂漫。毕竟,寻常女子还真的没有这样的勇气,敢登门叫嚣着让堂堂王妃自请下堂挪地儿的。
谢夫人一脸惊讶:她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我们还只当她不懂规矩冲撞了王妃娘娘您。也不怕您笑话,她小时候进太学院,就跟摄政王大人交好,形影不离的,王爷对她也十分宠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这冷不丁的,王爷大婚,她知道之后一时间有点接受不了,还请您千万不要放在心上,待我回府,一定回禀侯爷知悉,严加管教。
就这么两天,谢小三跟宫锦行的青梅竹马,都快给花写意的耳朵磨出茧子来了。
揣摩着,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儿:当初谢灵羽进宫做了宫锦行大嫂,于是两家关系挺亲近,谢家应当也有亲上加亲,让谢小三嫁给宫锦行的打算。
这样,双管齐下,将来这皇位无论是传给谁,谢家都是旱涝保收。否则,少女爱慕的小火苗早就被大人掐断了,不会纵容她一直缠在宫锦行左右。
结果后来,阴差阳错,先帝病逝,宫锦行摄政,野心日益壮大的谢家人与宫锦行就成了对立面,恨不能置于死地。自然而然,就要棒打鸳鸯,拆散谢小三。
于是乎,自己这个倒霉催的,就成了炮灰。
两人一时间无话,气氛略有一点尴尬。
赵妃卿扭脸,状似无意地问了花写意一句:过几日就是太皇太后的寿宴,想请教王妃娘娘,不知道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有什么喜好,我们也好投其所好,准备寿仪。
花写意笑笑:我只见过她老人家一面,还真的不敢妄自揣测,世子妃何不请教一下太后娘娘?
赵妃卿意有所指道:我家小妹倒是寻太后娘娘费心打听过,想要花费重金,寻一样延年益寿的补品,比如人参灵芝一类,奉给她老人家。
我就是寻思着,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什么世面没见过,御药房里的珍惜补品都封了尘,能合心思吗?会不会小气了点?
谢小三如此花费心思,毫无疑问,那就是为了讨好太皇太后。
讨好太皇太后能有什么目的?馋人家的儿子呗,用一样寿仪换唐僧肉,见缝插针将自己从这正妃的位子上挤下去。
赵妃卿这话里有话的,分明就是说给自己听,这是故意拆谢小三台呢?也或者,试探自己与宫锦行现在的关系?
花写意不咸不淡:三郡主这样费心,好意心领了。先谢过三郡主。
赵妃卿不动声色地揣摩着她每句话,见滴水不漏,一时之间也摸不清底细,便提出告辞。
花写意起身相送,一脚踏出门槛,有衣角一晃,慌里慌张地躲到廊柱后面去了。
看衣角颜色,分明就是连氏。
花写意觉得尴尬,装作没有看到,赵妃卿聪明地没有拆穿,带着宛欣告辞去了。
她前脚刚走,连氏便从廊柱后面走出来,装作不知道:世子妃怎么就坐了这么一会儿就走了?多年不见,架子倒是更大了。
然后眼睛向着屋子里瞟来瞟去,看到桌子上摆放的东珠,立即欢喜地迈进门槛,捧在手里,贪婪地摩挲,简直爱不释手。
这谢家人出手也真是大方,这个都是罕见的宝贝,我活偌大年纪,拢共也没见过几颗。
然后将东珠拢做一堆儿,抱在怀里:这些东西为娘就替你暂且收着了,改日找个好点的工匠,做一套首饰。等太皇太后寿辰,也有个门面。
花写意心里想事情,心不在焉,所以并未吭声。
连氏轻叹一口气,酸丢丢地道: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你如今已经不再是摄政王妃,太皇太后的寿宴,估计是去不成了。即便能去,你瞧人家谢家这一出手,咱穷家破业的,只怕要被人笑话。
也不征得花写意同意,抱着东珠径直就走。
花写意拦住了她:你说你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她了?
连氏搂着东珠的手紧了紧:我们一直在里木关,多年未回都城,哪里见得到?
花写意心里一紧,那赵妃卿适才话中有话,果真是在试探自己。
莫非,她已经在怀疑自己失忆了?
自己如此小心,究竟是哪里露出了马脚?侯府从何得知?难道自己身边亲近之人有侯府的内奸?
连氏趁她愣神,担心她舍不得那几颗东珠,慌忙溜了。
花写意沉吟了片刻,突然灵机一动,瞬间来了主意。
在府里转悠一圈,就一头钻进了柴房里,将门一锁,谁也不许进,噼里啪啦一通折腾,直到天黑方才拍拍一身的木屑出来,怀里抱着一样东西,用袖子严严实实地遮掩好了,回了南院。
南院里,晚膳都准备好了,花汝见到她,立即上前迎着。
花写意神秘兮兮地摆摆手:去,给我拿块包袱皮过来。花汝不知道她有何用意,依言照做,她将怀里的东西用包袱皮包裹严实了,叫花汝附耳过来,然后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声。
花汝满脸诧异,然后抿着嘴儿点头,接过花写意怀里的东西,扭身就走了。
王妈掀开帘子瞧着这主仆二人:天色都黑了,花汝这丫头这是要去哪儿?
花写意嘿嘿一笑,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手头拮据,让她去当铺里典当点银两回来用。
王妈吓了一跳,想当然地认为花写意是偷拿了府上的宝贝:王妃娘娘,这可使不得,回头若是被老爷夫人知道了不好。
花写意一脸的促狭,显然是在逗王妈:没办法,你看我身无分文的,府中上下打点,吃点零嘴儿,都要花钱不是?家里家大业大的,不差这点东西。
王妈叹口气:王妃娘娘也别怨愤老爷夫人,府里花销大,这些年拮据,夫人也为难。
花写意也不过随口一说,不想王妈刨根问底,她倒是认真了。
第54章 府里招贼了!
用过晚膳之后,花汝方才回府,向着花写意回禀,一切已经全部办妥,只等消息。还给花写意带回来了所需草药。
待到出门,花写意听到王妈拽着花汝的胳膊,压低了声音问她究竟拿走了府里什么宝贝,典当了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