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这安宁堪比麻醉。下一秒,“嘶啦!”一声,他勉强闭合的胸膛被重新撕开。
“这真的能行吗……好!我来按住他!”
尽管部分神智得到安抚,但剧烈的疼痛仍让江余四肢不受控制地抽搐。他呼吸急促颤抖,却连一声惨叫都发不出来。
冰冷的刀刃再次划开他的心脏。
这场折磨缓慢得令人窒息。为求精准,每一刀都格外谨慎。
不知煎熬了多久,鲜活的恶果终于被取出。
那一刻,江余浑身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仿佛……时降停终于松开了那个执念的拥抱。
……
不知昏迷了多久,“滴滴”的仪器声将江余拉回现实。推床轮子滚动的声音,杂乱的脚步声,还有——
“让一让!紧急病人!”
躺在救护架上的江余艰难地睁开眼。旋转的天花板间,母亲瞬间苍老十岁的面容深深烙进他的瞳孔。心绪剧烈波动,引得监护仪尖锐作响。
妈……妈……
我可能……再也见不到你了。
鲜血从胸口不断涌出,在地上拖出一道长长的血痕,最终随着他被送进天堂的审判之门。
在这里,他将接受生前所有罪孽的审判。
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生,还是死。
全都由这道门来决定。
江母跪坐在手术室门前,向苍天祈祷,向上帝哀求:“宽恕我儿的罪过吧。我愿意用余生来赎罪,只求别带走我的孩子……”
神明似乎垂听了。
却又在最后收回了慈悲。
经过数小时的抢救,医生疲惫地走出手术室。江母心里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可她仍然挤出一个笑容,卑微地弓着身子问道:“余儿……还要多久才能出来?”
医生们交换着眼神。
所有人都清楚:病人胸腔被打开,心脏遭受重创,又延误了送医时间,能撑到现在已经是奇迹。
而奇迹从不慷慨施舍第二次
江余的死亡已成定局。
江母却仍不死心,眼眶干涩通红,双手捶打着自己的胸口:“需要心脏移植吗?用我的!看看我的心脏……它还年轻,还能用……它没有老……”
医生沉重地摇头:“很遗憾……现在已经不是换心的问题了……”
“您的儿子……我们没能从死神手里救回来。”
刹那间,这位身心俱瘁的母亲只觉得天旋地转。她踉跄着后退,狼狈地跌坐在地,泪水决堤般涌出,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这时,江父和江岐善匆匆赶到。
江父看见妻子毫无形象地瘫坐在地,引来旁人侧目,顿觉颜面尽失:“江以荞!看看你像什么样子!快起来!”
江岐善见状,便心头一紧,已经猜到了。
江父上前拽起妻子,却发现她只是捂着脸无声哭泣。江岐善颤抖着抓住父亲的手臂,指向手术室:“哥……没出来。”
江父如遭雷击,猛地瞪大眼睛。
听完医生的解释,江父心情复杂至极。虽说他并不看重江余,但十年的父子之情终究难以割舍。一个大活人就这样没了,命运未免太过残忍。
江岐善同样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尽管从小就和江余不和,长大后更是处处作对,但他从未想过,这个人会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
那些幼稚的敌对,永无休止的刁难,突然都变成了再无法投递的恶意。
他们三个人都站在门外,长久没有出声。
就在医护人员准备推出遗体时——
“滴。”
心电监护仪突然跳出一丝微弱的波动。
医生猛地回头,那抹波动却已消逝在直线之中。
推车继续向前移动。
“滴、滴。”
这次是连续两声。所有医护人员同时停下动作,震惊地望向监护仪——以及推车上本该已经死去的江余。
“滴、滴、滴。”
电子音越来越密集,原本平直的线条开始剧烈起伏。数字从0开始攀升:10……20……30……
可江余……明明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啊!
尽管这个场景令人毛骨悚然,医生们还是立即尽职尽责地展开抢救。
“40……50……60……”护士颤抖着报数,“病人心跳……恢复正常了。”
第181章 精神囚笼
一个月后。
入秋了。
一场微凉的细雨刚刚停歇,枯黄的树叶从干瘦的枝头垂落,飘进积水的路面,被过往的车辆碾碎。
高枝之上,它们曾生机勃勃,向上生长;可当生命流逝,便只能坠落尘土,无人问津。
毕竟,它只是一片叶子。
而全世界的秋天,亿万片叶子都在凋零。
谁会在意呢?
一枚小小的叶子,而非参天大树。
医院的病房里,护士轻手轻脚地推开门,手里拿着一瓶新配好的药水。病床上,男人倚靠窗边,目光涣散地望着窗外。窗户开了一条缝隙,冷风渗入,护士走过去,轻声问:“主治医生说您现在不能受凉,我帮您关上吧?”
男人没有回答,仍旧呆滞地望向窗外,任由她合上窗户。
换完药,他的视线仍未移开。
护士叹了口气——这一个月来,他从未开口说过话。她转身准备离开,忽然,身后传来一道沙哑的低语:
“窗外……时降停……在看我。”
护士一惊,立刻回头看向窗户——有人窥视?可这里是十楼,怎么可能?
她警惕地环视四周,窗外视野开阔,没有高楼,也没有可疑的人影。或许只是病人的幻觉吧?她松了口气,正想安慰他。
然而,病床上的江余仍死死盯着窗户,眼神空洞,喃喃道:“你们……都看不见他吗?”
护士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终于明白了。
窗户上,阳光映出一道模糊的倒影——那是江余自己的脸。
可他却把那道影子,当成了另一个人。
江余的身上连着各种仪器,导线蜿蜒如蛇,监测屏上的波纹随着他的呼吸起伏。
他痴痴地望着窗户,盯着倒影中那张陌生又熟悉的脸,艰难地抬起手——仪器立刻发出尖锐的警报声。
他猛地将手掌按在玻璃上,仿佛要穿透那层冰冷的阻隔,抚摸侧影轮廓。
“时降停……他还在……你看,他在看着我……”
护士惊慌地冲出去喊医生。
江余的精神,已经崩溃了。
他是精神病人。
当精神科主任匆匆赶到时,江余已经将额头抵在窗户上,沉沉昏睡过去。
“创伤过大,导致身份识别障碍。”主任深深叹了口气,“热恋中的一方突然离世,幸存者有时会无法接受现实,甚至将自己的倒影错认为逝者……这是一种极端的心理防御。”
他们决定采取保守治疗——让时间慢慢冲刷记忆,直到江余能自己认清:时降停已经消失了,而倒影里的,只是他自己。
……
这段日子里,很少有人来探望江余。
医生建议减少外界刺激,尤其是那些会让他想起“那一天”的人——比如江母,比如老刀。
因为他们,正是导致时降停灰飞烟灭的“帮凶”。
只要见到他们,江余就会想起——
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
……
这一天,江余依旧靠在窗边,目光涣散地凝视着玻璃上的倒影,仿佛那里真的藏着一个灵魂。
突然,手机响了。
铃声尖锐刺耳,却无法唤醒他混沌的神智。他仍旧盯着窗户,好似时降停正透过那双空洞的眼睛,回望着他。
电话一遍遍响起,最终,江余迟缓地动了动手指,拿起手机。
屏幕上显示:未知号码。
他按下接听键。
“您好,是江余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热情的嗓音。
江余的嘴唇颤了颤,眼神迷茫,像在努力辨认一个遥远的名字。
“……不是。”他最终回答。
对面显然愣住了,嘀咕着:“奇怪,明明是这个联系方式啊……”
又确认了几遍,江余依旧固执地否认。
电话挂断了。
病房重归寂静。
只有窗户上的倒影,沉默地注视着他。
电话又一次响起。
这一次,接听后,对方礼貌而歉疚地开口:
“您好,那请问您认识江余先生吗?他在本店定制了一套高级西装,工期延误至今才完成,实在抱歉。能否帮忙联系他,确认是到店试穿,还是我们安排专人送货上门?”
西装……?
江余的瞳孔微微收缩。
啊,是了。
那套西装——是他亲自为时降停订的。
原本承诺一个月完工,却拖延至今。
拖延到……那个人已经灰飞烟灭。
拖延到,再也没有一起取走它的可能。
“这真的能行吗……好!我来按住他!”
尽管部分神智得到安抚,但剧烈的疼痛仍让江余四肢不受控制地抽搐。他呼吸急促颤抖,却连一声惨叫都发不出来。
冰冷的刀刃再次划开他的心脏。
这场折磨缓慢得令人窒息。为求精准,每一刀都格外谨慎。
不知煎熬了多久,鲜活的恶果终于被取出。
那一刻,江余浑身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仿佛……时降停终于松开了那个执念的拥抱。
……
不知昏迷了多久,“滴滴”的仪器声将江余拉回现实。推床轮子滚动的声音,杂乱的脚步声,还有——
“让一让!紧急病人!”
躺在救护架上的江余艰难地睁开眼。旋转的天花板间,母亲瞬间苍老十岁的面容深深烙进他的瞳孔。心绪剧烈波动,引得监护仪尖锐作响。
妈……妈……
我可能……再也见不到你了。
鲜血从胸口不断涌出,在地上拖出一道长长的血痕,最终随着他被送进天堂的审判之门。
在这里,他将接受生前所有罪孽的审判。
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生,还是死。
全都由这道门来决定。
江母跪坐在手术室门前,向苍天祈祷,向上帝哀求:“宽恕我儿的罪过吧。我愿意用余生来赎罪,只求别带走我的孩子……”
神明似乎垂听了。
却又在最后收回了慈悲。
经过数小时的抢救,医生疲惫地走出手术室。江母心里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可她仍然挤出一个笑容,卑微地弓着身子问道:“余儿……还要多久才能出来?”
医生们交换着眼神。
所有人都清楚:病人胸腔被打开,心脏遭受重创,又延误了送医时间,能撑到现在已经是奇迹。
而奇迹从不慷慨施舍第二次
江余的死亡已成定局。
江母却仍不死心,眼眶干涩通红,双手捶打着自己的胸口:“需要心脏移植吗?用我的!看看我的心脏……它还年轻,还能用……它没有老……”
医生沉重地摇头:“很遗憾……现在已经不是换心的问题了……”
“您的儿子……我们没能从死神手里救回来。”
刹那间,这位身心俱瘁的母亲只觉得天旋地转。她踉跄着后退,狼狈地跌坐在地,泪水决堤般涌出,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这时,江父和江岐善匆匆赶到。
江父看见妻子毫无形象地瘫坐在地,引来旁人侧目,顿觉颜面尽失:“江以荞!看看你像什么样子!快起来!”
江岐善见状,便心头一紧,已经猜到了。
江父上前拽起妻子,却发现她只是捂着脸无声哭泣。江岐善颤抖着抓住父亲的手臂,指向手术室:“哥……没出来。”
江父如遭雷击,猛地瞪大眼睛。
听完医生的解释,江父心情复杂至极。虽说他并不看重江余,但十年的父子之情终究难以割舍。一个大活人就这样没了,命运未免太过残忍。
江岐善同样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尽管从小就和江余不和,长大后更是处处作对,但他从未想过,这个人会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
那些幼稚的敌对,永无休止的刁难,突然都变成了再无法投递的恶意。
他们三个人都站在门外,长久没有出声。
就在医护人员准备推出遗体时——
“滴。”
心电监护仪突然跳出一丝微弱的波动。
医生猛地回头,那抹波动却已消逝在直线之中。
推车继续向前移动。
“滴、滴。”
这次是连续两声。所有医护人员同时停下动作,震惊地望向监护仪——以及推车上本该已经死去的江余。
“滴、滴、滴。”
电子音越来越密集,原本平直的线条开始剧烈起伏。数字从0开始攀升:10……20……30……
可江余……明明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啊!
尽管这个场景令人毛骨悚然,医生们还是立即尽职尽责地展开抢救。
“40……50……60……”护士颤抖着报数,“病人心跳……恢复正常了。”
第181章 精神囚笼
一个月后。
入秋了。
一场微凉的细雨刚刚停歇,枯黄的树叶从干瘦的枝头垂落,飘进积水的路面,被过往的车辆碾碎。
高枝之上,它们曾生机勃勃,向上生长;可当生命流逝,便只能坠落尘土,无人问津。
毕竟,它只是一片叶子。
而全世界的秋天,亿万片叶子都在凋零。
谁会在意呢?
一枚小小的叶子,而非参天大树。
医院的病房里,护士轻手轻脚地推开门,手里拿着一瓶新配好的药水。病床上,男人倚靠窗边,目光涣散地望着窗外。窗户开了一条缝隙,冷风渗入,护士走过去,轻声问:“主治医生说您现在不能受凉,我帮您关上吧?”
男人没有回答,仍旧呆滞地望向窗外,任由她合上窗户。
换完药,他的视线仍未移开。
护士叹了口气——这一个月来,他从未开口说过话。她转身准备离开,忽然,身后传来一道沙哑的低语:
“窗外……时降停……在看我。”
护士一惊,立刻回头看向窗户——有人窥视?可这里是十楼,怎么可能?
她警惕地环视四周,窗外视野开阔,没有高楼,也没有可疑的人影。或许只是病人的幻觉吧?她松了口气,正想安慰他。
然而,病床上的江余仍死死盯着窗户,眼神空洞,喃喃道:“你们……都看不见他吗?”
护士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终于明白了。
窗户上,阳光映出一道模糊的倒影——那是江余自己的脸。
可他却把那道影子,当成了另一个人。
江余的身上连着各种仪器,导线蜿蜒如蛇,监测屏上的波纹随着他的呼吸起伏。
他痴痴地望着窗户,盯着倒影中那张陌生又熟悉的脸,艰难地抬起手——仪器立刻发出尖锐的警报声。
他猛地将手掌按在玻璃上,仿佛要穿透那层冰冷的阻隔,抚摸侧影轮廓。
“时降停……他还在……你看,他在看着我……”
护士惊慌地冲出去喊医生。
江余的精神,已经崩溃了。
他是精神病人。
当精神科主任匆匆赶到时,江余已经将额头抵在窗户上,沉沉昏睡过去。
“创伤过大,导致身份识别障碍。”主任深深叹了口气,“热恋中的一方突然离世,幸存者有时会无法接受现实,甚至将自己的倒影错认为逝者……这是一种极端的心理防御。”
他们决定采取保守治疗——让时间慢慢冲刷记忆,直到江余能自己认清:时降停已经消失了,而倒影里的,只是他自己。
……
这段日子里,很少有人来探望江余。
医生建议减少外界刺激,尤其是那些会让他想起“那一天”的人——比如江母,比如老刀。
因为他们,正是导致时降停灰飞烟灭的“帮凶”。
只要见到他们,江余就会想起——
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
……
这一天,江余依旧靠在窗边,目光涣散地凝视着玻璃上的倒影,仿佛那里真的藏着一个灵魂。
突然,手机响了。
铃声尖锐刺耳,却无法唤醒他混沌的神智。他仍旧盯着窗户,好似时降停正透过那双空洞的眼睛,回望着他。
电话一遍遍响起,最终,江余迟缓地动了动手指,拿起手机。
屏幕上显示:未知号码。
他按下接听键。
“您好,是江余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热情的嗓音。
江余的嘴唇颤了颤,眼神迷茫,像在努力辨认一个遥远的名字。
“……不是。”他最终回答。
对面显然愣住了,嘀咕着:“奇怪,明明是这个联系方式啊……”
又确认了几遍,江余依旧固执地否认。
电话挂断了。
病房重归寂静。
只有窗户上的倒影,沉默地注视着他。
电话又一次响起。
这一次,接听后,对方礼貌而歉疚地开口:
“您好,那请问您认识江余先生吗?他在本店定制了一套高级西装,工期延误至今才完成,实在抱歉。能否帮忙联系他,确认是到店试穿,还是我们安排专人送货上门?”
西装……?
江余的瞳孔微微收缩。
啊,是了。
那套西装——是他亲自为时降停订的。
原本承诺一个月完工,却拖延至今。
拖延到……那个人已经灰飞烟灭。
拖延到,再也没有一起取走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