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胡鹭顿时充满力量,他回应杨陶以坚定的眼神,转身按下拨号键,等待着铃声的响起。
唐师傅,胡鹭略有印象,也见过几面。但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那时候胡鹭刚刚才学会走路,跟在唐师傅屁股后面抓他的大围裙往嘴里塞,因为那布满糖渍的围裙上带着丝丝的甜味。
唐师傅会像抱小狗似地将胡鹭横着托在手臂上,胡鹭柔软的肚子就压在那长期抡锅勺的胳膊上,压得他一张嘴,哇哇吐一地水。
长大后胡鹭就和唐师傅不怎么见面了,听父母说他自己掌管着整个糖坊总店的制糖工艺,前年退休后躲进了山里,说要潜心礼佛,糖坊的活全都交给了他带出来的徒弟。
胡鹭回忆着和唐师傅为数不多的相处时光,忽觉岁月匆匆,强壮如唐师傅,也已风烛残年。他莫名有些惆怅,这份惆怅却很快消散,因为他打出去的电话并没有被接通。
胡鹭已经见怪不怪了,对于自己的运气他从来就没什么期待,于是摇摇头继续拨号,顺便找他妈妈打听了些唐师傅的事。
第12章 谁在按下信号灯
唐师傅约莫在三十年前和胡鹭的父母认识,他起初只是个工厂的小厨子,因为喜欢拉糖,自己琢磨出来了些路子。胡鹭的父母认识他后,几番接触,最终把人拉来合伙做糖,这一做就是三十年。
晚婚晚育的胡爸胡妈,遇上了不婚不育的唐师傅,三个人埋头苦干,短短五年,将胡红糖做出了名堂。
胡鹭不了解自家的产业,也不懂胡红糖代表着什么,只觉得好像哪里的超市都能买到胡红糖,但一袋净利润也就几毛钱,他也就没觉得自家能靠红糖赚多少钱。
经胡妈妈介绍,胡鹭虽然没能打通唐师傅的电话,但拿到了他的地址。唐师傅正在兰山市外的一座山间寺庙中清修,或许也正是因此,他的手机全都关了机,不接任何人的电话。
胡鹭下定决心要拉唐师傅入伙,最不济也得求求唐师傅教自己几手绝技。
他拉开玻璃门,坐到杨陶身侧:“你今晚回去吗?”
杨陶剥了十来只虾肉,整整齐齐地码在盒盖上,他看见胡鹭回来,托起盒盖递到胡鹭面前:“吃不吃?”
“给我剥的吗?”胡鹭十分惊讶,没想到杨陶真的在给自己剥虾,受宠若惊道,“你吃吧,我给你剥。”
“让你吃就吃啦,这一大盆呢,我一个人吃不完。”
胡鹭微微笑了笑,接过虾肉:“好,谢谢陶陶。”
“咦~”杨陶嫌弃地撇撇嘴,“好别扭,能不能别叫桃桃了?”
“为什么?别人都能叫,我妈都能叫……”胡鹭有些难过。
总不能只有他不能叫吧,如果是这种特别,那他宁可不要!胡鹭又开始乱糟糟地想,想着想着就给自己想难过了,垂下眼睛慢吞吞地嚼着白嫩的小龙虾虾肉。
杨陶只好又从头解释:“不是同一种性质,你懂吗?别人是别人,没有我们之间这么尴尬的关系,所以怎么叫都无所谓,整天宝宝老婆的喊我也无所谓啊。但如果我现在就叫你鹭鹭,你不觉得奇怪吗?”
“不觉得。”胡鹭老实地说,“我会觉得很高兴。”
“……”杨陶无言以对,专心扒虾。
胡鹭也撕开两只手套,陪着杨陶剥虾,边剥边问:“那你今晚回去吗?”
“当然回去,不回去住哪?还睡你这?”
胡鹭说:“也可以。”
“我不可以,待会吃完就走人。”杨陶拿胳膊肘捅了捅胡鹭,“你拉到人了吗?”
“拉到了,但是没打通电话,我可能明天会直接去找他。”
杨陶剥虾的手一顿,扭过头盯着胡鹭,缓缓问道:“没打通叫拉到人了?”
胡鹭心虚地扭开头,躲着杨陶的目光,改口说:“他很大可能会来,我明天直接去找他问问。”
“要我陪你一起吗?”杨陶咬开小龙虾的脑袋,含着虾肉猛地一嗦,“周六日我没课,solstice要去进修得闭店两周,闲着也是闲着。”
“如果你陪我……”胡鹭忽然羞涩,低下头红了脸,“那也挺好的,要我帮你订票吗?”
“订吧,兰山那可多好吃的,到时候你去找人我去吃。”杨陶果断定下计划,“谁让我夸下海口说要带你拿下比赛呢,找队友这种事,我也得帮帮你。”
或许是闲得没事干,或许是因为心太软,又或许是看见胡鹭便舍不得说重话、总想和他黏在一起。杨陶隐隐觉得自己似乎正在倒贴,仅仅半天,他又开始积极主动地贴在胡鹭身边。
意识到这点后,杨陶惊出一身汗。
他急忙放下手中的小龙虾,匆匆抽出几张卫生纸,擦着漏在指缝中的油渍。
胡鹭见了,也摘下手套,牵起杨陶的左手,自然地用湿纸巾沿着那白嫩的指节,轻柔地擦去油渍。他擦得专注,睫毛投下一片清淡的阴影,遮住眼下因疲倦而产生的乌青。
杨陶第一次在糖坊见到胡鹭时,胡鹭正在低头给上一个客人装雪球山楂,戴着口罩、眉眼深邃平和。那时只匆匆一瞥,胡鹭的身形样貌便留在了杨陶脑中。
若是初见不够深刻,或许杨陶还能再坚定地远离胡鹭,可他实在有些孤独,这份孤独甚至化成了活生生的小人偶。人偶坐在杨陶的心里,只要胡鹭一靠近就开始敲锣打鼓吹唢呐,催促杨陶快点凑近。
solstice的店里总有些奇怪的客人,即使她再维护杨陶,杨陶也不可避免会接触到一些素质低下的人。面对那些与其说是搭讪不如说骚扰更合适的人,久而久之他也有些疲惫,随着咖啡店营业额同步上升的薪资逐渐无法抚慰他渴求关爱的内心。他一味地向这个世界输送感情,世界却很少留下回应。
他感到孤独,在十八岁离家后的第四个年头。
宿舍将要退走,舍友们大多各回各家。他和家里关系僵硬,从大二就没有再拿过生活费,只靠自己打工维持生活,所以一旦牙出了问题,他一连几个月都会生活得紧巴巴,三餐都尽量蹭着店里,或者跟solstice吃同一份外卖。
这样的生活下,他开始对身边一切有好感的人或物拼命释放信号,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或者关怀。
胡鹭抓住了杨陶的信号,即使他因为笨拙而错失过一次,杨陶也没有舍得彻底离开。
人是可以被这个世界改变的,无论是杨陶还是胡鹭,他们都在改变。
“我们一块儿去兰山。”杨陶说,“组队打比赛,拯救这间小糖坊,不让对门板栗王继续嚣张!”
胡鹭将杨陶的双手擦得干干净净,和杨陶一起,坚定地点头:“好,我们一起去,以后板栗王老李再说你,我会把他揍一顿的。”
“你陪我一起吵架就好了嘛!”杨陶笑出一对浅浅的梨涡,他张开手掌,将手指在空气中晾干,“呆葫芦,我们先做朋友吧。”
“好。”胡鹭说,“我们做朋友,其他的事,后面再说。”
兰山地处两省交界处,万里无平原,山丘一座连着一座。因山多,城市都建在山里,许多房子一推开窗户能看见马路旁就是青山、高楼建在山脚、层层顺着山势攀升。
杨陶的大学时光中很少旅游,有点时间全用来打工赚钱买吃的治牙上了,兰山自然也没来过,只在手机上刷到过几个视频。前两年掀起的旅游风潮,兰山成了极热门的旅游城市,旺季时旅游人次数次直逼千万,物价也高了不少,杨陶也就更没要来的打算了。
这次和胡鹭一起踏上兰山的地界,也算圆了他大一时的夙愿,那时他还心心念念想要去游遍祖国大好河山,现在他只想赚够钱在大学毕业时给自己安置个小家。
胡鹭是一个合格的旅伴,他准备好一切,万事都不需杨陶操心,在任何时候都静静听着杨陶说话,那些别人听起来水分满满的话,他都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再给出些回应。
在兰山脚下,他们已经转了两趟车,高铁转轻轨、轻轨又转小三轮,最终停在这座兰山下。
整座城市都以这座山命名,山中有一座古寺,名为兰山寺,听说香火很旺,来上香的游客络绎不绝。
上山只能靠腿走,缆车什么的都没有建成,四千多级石阶,有些地方还未经修缮,石板湿滑生苔,需紧紧扶着两侧的栏杆才敢放心下腿。
胡鹭常年健身,体格不错,爬山对他来说和上楼没什么两样。杨陶则遭了大罪,他平常生活就不规律,还不爱锻炼,这山没爬上一半就累得抬不起腿。
胡鹭紧紧牵住杨陶,防止他一个不小心脚底打滑摔下去。他面色平静,看不出疲惫,反倒是杨陶已经龇牙咧嘴,软骨头似地抱住胡鹭的胳膊,拼命抬腿又爬了百来级石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丧着脸喊:“休息一会啊,爬不动了。”
“喝点水吗?”胡鹭从包里掏出矿泉水,拧开瓶盖递到杨陶嘴边。
杨陶没有拒绝,就着胡鹭的手喝了两口。
唐师傅,胡鹭略有印象,也见过几面。但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那时候胡鹭刚刚才学会走路,跟在唐师傅屁股后面抓他的大围裙往嘴里塞,因为那布满糖渍的围裙上带着丝丝的甜味。
唐师傅会像抱小狗似地将胡鹭横着托在手臂上,胡鹭柔软的肚子就压在那长期抡锅勺的胳膊上,压得他一张嘴,哇哇吐一地水。
长大后胡鹭就和唐师傅不怎么见面了,听父母说他自己掌管着整个糖坊总店的制糖工艺,前年退休后躲进了山里,说要潜心礼佛,糖坊的活全都交给了他带出来的徒弟。
胡鹭回忆着和唐师傅为数不多的相处时光,忽觉岁月匆匆,强壮如唐师傅,也已风烛残年。他莫名有些惆怅,这份惆怅却很快消散,因为他打出去的电话并没有被接通。
胡鹭已经见怪不怪了,对于自己的运气他从来就没什么期待,于是摇摇头继续拨号,顺便找他妈妈打听了些唐师傅的事。
第12章 谁在按下信号灯
唐师傅约莫在三十年前和胡鹭的父母认识,他起初只是个工厂的小厨子,因为喜欢拉糖,自己琢磨出来了些路子。胡鹭的父母认识他后,几番接触,最终把人拉来合伙做糖,这一做就是三十年。
晚婚晚育的胡爸胡妈,遇上了不婚不育的唐师傅,三个人埋头苦干,短短五年,将胡红糖做出了名堂。
胡鹭不了解自家的产业,也不懂胡红糖代表着什么,只觉得好像哪里的超市都能买到胡红糖,但一袋净利润也就几毛钱,他也就没觉得自家能靠红糖赚多少钱。
经胡妈妈介绍,胡鹭虽然没能打通唐师傅的电话,但拿到了他的地址。唐师傅正在兰山市外的一座山间寺庙中清修,或许也正是因此,他的手机全都关了机,不接任何人的电话。
胡鹭下定决心要拉唐师傅入伙,最不济也得求求唐师傅教自己几手绝技。
他拉开玻璃门,坐到杨陶身侧:“你今晚回去吗?”
杨陶剥了十来只虾肉,整整齐齐地码在盒盖上,他看见胡鹭回来,托起盒盖递到胡鹭面前:“吃不吃?”
“给我剥的吗?”胡鹭十分惊讶,没想到杨陶真的在给自己剥虾,受宠若惊道,“你吃吧,我给你剥。”
“让你吃就吃啦,这一大盆呢,我一个人吃不完。”
胡鹭微微笑了笑,接过虾肉:“好,谢谢陶陶。”
“咦~”杨陶嫌弃地撇撇嘴,“好别扭,能不能别叫桃桃了?”
“为什么?别人都能叫,我妈都能叫……”胡鹭有些难过。
总不能只有他不能叫吧,如果是这种特别,那他宁可不要!胡鹭又开始乱糟糟地想,想着想着就给自己想难过了,垂下眼睛慢吞吞地嚼着白嫩的小龙虾虾肉。
杨陶只好又从头解释:“不是同一种性质,你懂吗?别人是别人,没有我们之间这么尴尬的关系,所以怎么叫都无所谓,整天宝宝老婆的喊我也无所谓啊。但如果我现在就叫你鹭鹭,你不觉得奇怪吗?”
“不觉得。”胡鹭老实地说,“我会觉得很高兴。”
“……”杨陶无言以对,专心扒虾。
胡鹭也撕开两只手套,陪着杨陶剥虾,边剥边问:“那你今晚回去吗?”
“当然回去,不回去住哪?还睡你这?”
胡鹭说:“也可以。”
“我不可以,待会吃完就走人。”杨陶拿胳膊肘捅了捅胡鹭,“你拉到人了吗?”
“拉到了,但是没打通电话,我可能明天会直接去找他。”
杨陶剥虾的手一顿,扭过头盯着胡鹭,缓缓问道:“没打通叫拉到人了?”
胡鹭心虚地扭开头,躲着杨陶的目光,改口说:“他很大可能会来,我明天直接去找他问问。”
“要我陪你一起吗?”杨陶咬开小龙虾的脑袋,含着虾肉猛地一嗦,“周六日我没课,solstice要去进修得闭店两周,闲着也是闲着。”
“如果你陪我……”胡鹭忽然羞涩,低下头红了脸,“那也挺好的,要我帮你订票吗?”
“订吧,兰山那可多好吃的,到时候你去找人我去吃。”杨陶果断定下计划,“谁让我夸下海口说要带你拿下比赛呢,找队友这种事,我也得帮帮你。”
或许是闲得没事干,或许是因为心太软,又或许是看见胡鹭便舍不得说重话、总想和他黏在一起。杨陶隐隐觉得自己似乎正在倒贴,仅仅半天,他又开始积极主动地贴在胡鹭身边。
意识到这点后,杨陶惊出一身汗。
他急忙放下手中的小龙虾,匆匆抽出几张卫生纸,擦着漏在指缝中的油渍。
胡鹭见了,也摘下手套,牵起杨陶的左手,自然地用湿纸巾沿着那白嫩的指节,轻柔地擦去油渍。他擦得专注,睫毛投下一片清淡的阴影,遮住眼下因疲倦而产生的乌青。
杨陶第一次在糖坊见到胡鹭时,胡鹭正在低头给上一个客人装雪球山楂,戴着口罩、眉眼深邃平和。那时只匆匆一瞥,胡鹭的身形样貌便留在了杨陶脑中。
若是初见不够深刻,或许杨陶还能再坚定地远离胡鹭,可他实在有些孤独,这份孤独甚至化成了活生生的小人偶。人偶坐在杨陶的心里,只要胡鹭一靠近就开始敲锣打鼓吹唢呐,催促杨陶快点凑近。
solstice的店里总有些奇怪的客人,即使她再维护杨陶,杨陶也不可避免会接触到一些素质低下的人。面对那些与其说是搭讪不如说骚扰更合适的人,久而久之他也有些疲惫,随着咖啡店营业额同步上升的薪资逐渐无法抚慰他渴求关爱的内心。他一味地向这个世界输送感情,世界却很少留下回应。
他感到孤独,在十八岁离家后的第四个年头。
宿舍将要退走,舍友们大多各回各家。他和家里关系僵硬,从大二就没有再拿过生活费,只靠自己打工维持生活,所以一旦牙出了问题,他一连几个月都会生活得紧巴巴,三餐都尽量蹭着店里,或者跟solstice吃同一份外卖。
这样的生活下,他开始对身边一切有好感的人或物拼命释放信号,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或者关怀。
胡鹭抓住了杨陶的信号,即使他因为笨拙而错失过一次,杨陶也没有舍得彻底离开。
人是可以被这个世界改变的,无论是杨陶还是胡鹭,他们都在改变。
“我们一块儿去兰山。”杨陶说,“组队打比赛,拯救这间小糖坊,不让对门板栗王继续嚣张!”
胡鹭将杨陶的双手擦得干干净净,和杨陶一起,坚定地点头:“好,我们一起去,以后板栗王老李再说你,我会把他揍一顿的。”
“你陪我一起吵架就好了嘛!”杨陶笑出一对浅浅的梨涡,他张开手掌,将手指在空气中晾干,“呆葫芦,我们先做朋友吧。”
“好。”胡鹭说,“我们做朋友,其他的事,后面再说。”
兰山地处两省交界处,万里无平原,山丘一座连着一座。因山多,城市都建在山里,许多房子一推开窗户能看见马路旁就是青山、高楼建在山脚、层层顺着山势攀升。
杨陶的大学时光中很少旅游,有点时间全用来打工赚钱买吃的治牙上了,兰山自然也没来过,只在手机上刷到过几个视频。前两年掀起的旅游风潮,兰山成了极热门的旅游城市,旺季时旅游人次数次直逼千万,物价也高了不少,杨陶也就更没要来的打算了。
这次和胡鹭一起踏上兰山的地界,也算圆了他大一时的夙愿,那时他还心心念念想要去游遍祖国大好河山,现在他只想赚够钱在大学毕业时给自己安置个小家。
胡鹭是一个合格的旅伴,他准备好一切,万事都不需杨陶操心,在任何时候都静静听着杨陶说话,那些别人听起来水分满满的话,他都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再给出些回应。
在兰山脚下,他们已经转了两趟车,高铁转轻轨、轻轨又转小三轮,最终停在这座兰山下。
整座城市都以这座山命名,山中有一座古寺,名为兰山寺,听说香火很旺,来上香的游客络绎不绝。
上山只能靠腿走,缆车什么的都没有建成,四千多级石阶,有些地方还未经修缮,石板湿滑生苔,需紧紧扶着两侧的栏杆才敢放心下腿。
胡鹭常年健身,体格不错,爬山对他来说和上楼没什么两样。杨陶则遭了大罪,他平常生活就不规律,还不爱锻炼,这山没爬上一半就累得抬不起腿。
胡鹭紧紧牵住杨陶,防止他一个不小心脚底打滑摔下去。他面色平静,看不出疲惫,反倒是杨陶已经龇牙咧嘴,软骨头似地抱住胡鹭的胳膊,拼命抬腿又爬了百来级石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丧着脸喊:“休息一会啊,爬不动了。”
“喝点水吗?”胡鹭从包里掏出矿泉水,拧开瓶盖递到杨陶嘴边。
杨陶没有拒绝,就着胡鹭的手喝了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