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然而所有的错误和冤孽都是从这个字开始的,如今拿它来结束也好。
萧悯击奏编钟,却并不能持续太久, 他很快就没多少气力。搁了木槌,转身,自这样辉煌的大殿瞧着李棣来的方向。
他的眸子里有光,轻声唤他:“小堂弟。”
李棣只觉得心上被什么东西绞住了,刀剑加身都没有可此时此刻来的可怕。萧悯竟不畏不惧地朝他迈步而来,他温柔地笑:“我更喜欢你叫我堂哥。”
那是当年荀雀门异鼠之乱,挤进马车里的元家太子与他说的第一句话。
他们本是一胞同生、一脉相连的兄弟。
“......为什么偏偏是你?”那真是夹杂着无数的恨意和不解才能问出来的一句话。
萧悯瞧着他这一身狼狈的样子,瞧着他原本干净的面庞被血和淤青占据,竟难得觉出了一些怜悯之心。
“若你是我,一朝太子,失落民间,被人戕害至此,你恨不恨?”他幽幽瞧着他。
李棣却森然瞧着他,“这样想会让你觉得安心么?你害了那么多人,他们个个都负你弃你?陈家女儿嫁你信你,不是你刻意的诱导?”声音冷下来,“所以你就要杀了谢琅,你就要颠覆整个谢家来为你的复仇做陪葬?”
“......我不爱听他的名字。”萧悯不笑了,他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冷光,有点不大开心,“你也最好不要再惹我不高兴。”
李棣眼中卷起了浓烈的厌憎,简直觉得眼前这个同岁的人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
“城西张公府邸中已经搜出了罪证,当初的大理寺纵火一案并非谢琅所为。甚至于五年前的廊州贪污案也只是你们借了谢家的手,倒是摘的干净。”李棣冷冷瞧着他,“你背后的人是张愈。”
萧悯静静听着他这话,直到他说完,他露出赞许的眼神,“小堂弟倒是比那只笨狸猫聪明多了。怪我从前看轻你,现在想想,你还真是不简单。”略略一顿,“你瞧,没了玄衣相,你才能解了身上枷锁。”
“你知道么?我本有无数的机会可以要了你的命,但是我舍不得。”他缓缓迈步向他而去,不惧他手中有滴血的寒刀,“来我的身边罢,就像从前那样,就像你与舅舅曾许诺我的那样。”
在为孩童之时,他便和父亲入宫,父亲指着东宫,告诉他,大殿里住着一个孤独的小太子。他们李家这一辈子的使命就是要保护那个小殿下,让他长成一个福泽天下的帝王。
那一度是他生的意义。
萧悯自始至终都没有威胁他,甚至没有疾言厉色,倒真是像极了邀约的姿态。然而李棣却只是往后退了一步,他抬起发酸的手臂,横陈着卷刃的刀指向他:“玄衣何在?”
萧悯不会动李家,他不敢,因为他还没有拿到印玺,便是一朝登基,他也需要李家的扶持。可是陈翛不同,若是新帝践祚,第一件事都只会是拔了前朝的豺狼根系。
萧悯只瞧着他手中那把刀,缓缓地、极轻地从唇边吐出两个字。
“蠢货。”
有点恨地望着他,像是因为他这般不要命的爱和相护而感到前所未有的厌憎和痛恨。
萧悯慢慢往后退,以肘撞了编钟,一排甬钟嗡嗡作响。那无数的人像是潮水一般涌出来,巨大的锁链拖拽着那个铁笼子缓缓从阴暗的角落里现出全形。李自还算是完好齐整,只是被武侯看押解着。李棣飞速地环顾了一圈,心里焦虑的情绪已经快要将他整个人都烧穿,他哑着声音复又问了一遍:“玄衣何在?”
萧悯却只是幽幽望着他:“你猜不出么?”他冷冷从鼻腔里哼出一个音,“他那双手终日藏着掖着,我还以为是什么宝物呢?原来那样丑陋,怪不得不敢得见天日。”
“死了。”萧悯略一歪头,“不过我帮你留了他一双手。”带着一点恶劣和讥讽的笑意,“已经装好了搁置在金盒里,堂弟想要瞧一瞧么?应该还算是新鲜的。”
李自瞧着满身戾气的长子,今日之变实在是颠覆了他所有的认知,他喉中酸涩,却也明白今日怕是要覆亡在这大殿里了。他喃喃道:“宣棠......”
“来。”萧悯的眼神冷下来,“让孤好好瞧瞧你的本事。”
既做不成君臣,便该将此人扑杀在襁褓之中,不叫他长成可反扑的野畜。
藏匿在大殿里的武侯立即纷涌而上。然而几乎是在一瞬间,原本安静的金銮大殿外忽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呼喊呵斥之声,萧悯微微皱眉。
一颗沾着血的头颅咕噜噜从殿门那里滚进来,一腔血洒大殿,惊得里面的女眷惊恐地嘶喊着。
一个灰青色胡装的女子翻身擦拭书刀,手里还攥着一个无头的武侯尸体,周身难驯的野性和戾气完全遮掩不住。
有人认出她的模样:“常锦!常将军!!!”
常莺眼中烧着浓烈的恨意,自她身后走出了浑身是血的图哈察,高大的身影压迫近乎压迫性质地挡住了殿门,他手中的百花弯镰也裹着粘稠的血。
略一搜寻,便瞧见了青衫人,他从喉中挤出几个泣血的字:“吾必杀此僚!!!”
几乎随着他这一声话落地,越来越多的人从外面涌进来,皆是溯胡人,正是图哈察带进郦安城的那批随从,还有一些面生的私兵,想必是充当流民私混进来的。
萧悯冷笑了一声,双眸微促。
真是让人想不到啊,李家子竟还有这样的本事,能揽到溯胡人的力量相助。也是,方才进殿与他东拉西扯,不就是在为了替这些溯胡人争一起机会么?他当时怎么就没有意识到呢。
他的小堂弟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
一个时辰前,末时,日跌。
城西处荀雀门轰然关闭,自通安坊的水渠摸行至此处的李棣方一露面,便极为不幸的遇上了一批戕杀臣民的萧氏走狗。
李棣跌跌撞撞走过去,从混战中抢下了一个被剥扯了半边衣裳的民女。视线一触,竟是霍弦思。
李棣怔住了,也只草草从地上拽起一件破衣为她遮着。他要送她去檐下避险,却不料,这个平素只会哭哭啼啼的小女儿却神色坚毅地抓着他的手,她说:“李公子,请你务必带我去见一个人。”
李棣皱眉,能侥幸逃了一命却还要再入险境,他不情愿带她那么做。谢三拿命护着的珠子,他不敢弄丢。
可当霍弦思附耳与他说出一句话时,李棣却难掩惊异地双瞳微缩。几乎是再没有犹豫地便揽着她从流民和战乱里寻人。
溯胡十三部的人本有谋反之意,此刻城中出了大乱,他们靠着强而蛮横的力量占据着一隅之地,冷漠地隔岸观火。
不救,也不趁火打劫。
这样的局势一直维持到李棣的出现。
图哈察听了底下人的传报,倒是气极反笑:“他还有胆子到我跟前来弄鬼,也罢,这次没了玄衣护着他,该清算的东西是时候要清算一二了。”
振力拍案,捞起百花弯镰,图哈察在溯胡人所盘踞的酒楼前看到了李棣,一时间倒吸了一口凉气。
若不说那是李家的将军,他是断断认不出的。便是看过无数狼狈人,也不及此刻面前人的万一。就是这股至死也不肯缴刀降伏的韧性和蠢劲,倒让他暂时忘了两人的宿怨,一时竟有些心颤。
常莺并没有戴着皮脂面具,此刻素寡着面孔,冷冷伏在窗前,指间挑着两枚哨子箭,只等着必要时一击即中。
却不想,余光瞥见李棣身边的女子时她反倒一愣。
倒是说不清什么感觉,那姑娘也看到了自己,不过她的反应可要大多了。
霍弦思早已哭到没有眼泪,此刻脑子又麻又木,隔着这样远的距离,明明晓得眼前人不是心中人,可是她却那样难过。
恨不得剜了这颗烂的生疮的心。
常莺瞳孔一震,它竟瞧见那姑娘流了血泪。她狐疑看向图哈察,对方也向她投以探寻的目光。
李棣倒吸一口冷气,寒风四面八方地朝着他的肺腑里灌着。他用最大的音量道:“惊木堂不留行,正是我北齐郦安的四库掌事、正是已经身殁壁州平晋陂的常将军。”
常莺瞳孔皱缩,她一时没有站的住,指间捏着的哨子箭竟刺入手指。
图哈察暴怒:“你在胡说什么!”
李棣却没答他的话,只径自道:“五年前,常将军自廊州入朝堂,拜玄衣为师,由他引荐揽了四库武侯的掌事职位。去岁南越□□,明宁帝换了我和她的职位,常将军由此入壁州领军。”声音哑了些,“萧姓之贼设局引得壁州大乱,借此诱我深入壁州,后逼迫玄衣离京,他好揽权。然而那场大战已然不可逆,常将军为了保全剩下的齐人存活,自愿引开越兵,最后……尸首分离,战死平晋陂。”
常莺听得面上落了泪,她死死盯着李棣,“惊木堂的人立誓此生绝不入庙堂,她……”
一直静默的霍弦思却站了出来,她细而轻的声音在这样的混乱局面里显得异常无力。
萧悯击奏编钟,却并不能持续太久, 他很快就没多少气力。搁了木槌,转身,自这样辉煌的大殿瞧着李棣来的方向。
他的眸子里有光,轻声唤他:“小堂弟。”
李棣只觉得心上被什么东西绞住了,刀剑加身都没有可此时此刻来的可怕。萧悯竟不畏不惧地朝他迈步而来,他温柔地笑:“我更喜欢你叫我堂哥。”
那是当年荀雀门异鼠之乱,挤进马车里的元家太子与他说的第一句话。
他们本是一胞同生、一脉相连的兄弟。
“......为什么偏偏是你?”那真是夹杂着无数的恨意和不解才能问出来的一句话。
萧悯瞧着他这一身狼狈的样子,瞧着他原本干净的面庞被血和淤青占据,竟难得觉出了一些怜悯之心。
“若你是我,一朝太子,失落民间,被人戕害至此,你恨不恨?”他幽幽瞧着他。
李棣却森然瞧着他,“这样想会让你觉得安心么?你害了那么多人,他们个个都负你弃你?陈家女儿嫁你信你,不是你刻意的诱导?”声音冷下来,“所以你就要杀了谢琅,你就要颠覆整个谢家来为你的复仇做陪葬?”
“......我不爱听他的名字。”萧悯不笑了,他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冷光,有点不大开心,“你也最好不要再惹我不高兴。”
李棣眼中卷起了浓烈的厌憎,简直觉得眼前这个同岁的人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
“城西张公府邸中已经搜出了罪证,当初的大理寺纵火一案并非谢琅所为。甚至于五年前的廊州贪污案也只是你们借了谢家的手,倒是摘的干净。”李棣冷冷瞧着他,“你背后的人是张愈。”
萧悯静静听着他这话,直到他说完,他露出赞许的眼神,“小堂弟倒是比那只笨狸猫聪明多了。怪我从前看轻你,现在想想,你还真是不简单。”略略一顿,“你瞧,没了玄衣相,你才能解了身上枷锁。”
“你知道么?我本有无数的机会可以要了你的命,但是我舍不得。”他缓缓迈步向他而去,不惧他手中有滴血的寒刀,“来我的身边罢,就像从前那样,就像你与舅舅曾许诺我的那样。”
在为孩童之时,他便和父亲入宫,父亲指着东宫,告诉他,大殿里住着一个孤独的小太子。他们李家这一辈子的使命就是要保护那个小殿下,让他长成一个福泽天下的帝王。
那一度是他生的意义。
萧悯自始至终都没有威胁他,甚至没有疾言厉色,倒真是像极了邀约的姿态。然而李棣却只是往后退了一步,他抬起发酸的手臂,横陈着卷刃的刀指向他:“玄衣何在?”
萧悯不会动李家,他不敢,因为他还没有拿到印玺,便是一朝登基,他也需要李家的扶持。可是陈翛不同,若是新帝践祚,第一件事都只会是拔了前朝的豺狼根系。
萧悯只瞧着他手中那把刀,缓缓地、极轻地从唇边吐出两个字。
“蠢货。”
有点恨地望着他,像是因为他这般不要命的爱和相护而感到前所未有的厌憎和痛恨。
萧悯慢慢往后退,以肘撞了编钟,一排甬钟嗡嗡作响。那无数的人像是潮水一般涌出来,巨大的锁链拖拽着那个铁笼子缓缓从阴暗的角落里现出全形。李自还算是完好齐整,只是被武侯看押解着。李棣飞速地环顾了一圈,心里焦虑的情绪已经快要将他整个人都烧穿,他哑着声音复又问了一遍:“玄衣何在?”
萧悯却只是幽幽望着他:“你猜不出么?”他冷冷从鼻腔里哼出一个音,“他那双手终日藏着掖着,我还以为是什么宝物呢?原来那样丑陋,怪不得不敢得见天日。”
“死了。”萧悯略一歪头,“不过我帮你留了他一双手。”带着一点恶劣和讥讽的笑意,“已经装好了搁置在金盒里,堂弟想要瞧一瞧么?应该还算是新鲜的。”
李自瞧着满身戾气的长子,今日之变实在是颠覆了他所有的认知,他喉中酸涩,却也明白今日怕是要覆亡在这大殿里了。他喃喃道:“宣棠......”
“来。”萧悯的眼神冷下来,“让孤好好瞧瞧你的本事。”
既做不成君臣,便该将此人扑杀在襁褓之中,不叫他长成可反扑的野畜。
藏匿在大殿里的武侯立即纷涌而上。然而几乎是在一瞬间,原本安静的金銮大殿外忽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呼喊呵斥之声,萧悯微微皱眉。
一颗沾着血的头颅咕噜噜从殿门那里滚进来,一腔血洒大殿,惊得里面的女眷惊恐地嘶喊着。
一个灰青色胡装的女子翻身擦拭书刀,手里还攥着一个无头的武侯尸体,周身难驯的野性和戾气完全遮掩不住。
有人认出她的模样:“常锦!常将军!!!”
常莺眼中烧着浓烈的恨意,自她身后走出了浑身是血的图哈察,高大的身影压迫近乎压迫性质地挡住了殿门,他手中的百花弯镰也裹着粘稠的血。
略一搜寻,便瞧见了青衫人,他从喉中挤出几个泣血的字:“吾必杀此僚!!!”
几乎随着他这一声话落地,越来越多的人从外面涌进来,皆是溯胡人,正是图哈察带进郦安城的那批随从,还有一些面生的私兵,想必是充当流民私混进来的。
萧悯冷笑了一声,双眸微促。
真是让人想不到啊,李家子竟还有这样的本事,能揽到溯胡人的力量相助。也是,方才进殿与他东拉西扯,不就是在为了替这些溯胡人争一起机会么?他当时怎么就没有意识到呢。
他的小堂弟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
一个时辰前,末时,日跌。
城西处荀雀门轰然关闭,自通安坊的水渠摸行至此处的李棣方一露面,便极为不幸的遇上了一批戕杀臣民的萧氏走狗。
李棣跌跌撞撞走过去,从混战中抢下了一个被剥扯了半边衣裳的民女。视线一触,竟是霍弦思。
李棣怔住了,也只草草从地上拽起一件破衣为她遮着。他要送她去檐下避险,却不料,这个平素只会哭哭啼啼的小女儿却神色坚毅地抓着他的手,她说:“李公子,请你务必带我去见一个人。”
李棣皱眉,能侥幸逃了一命却还要再入险境,他不情愿带她那么做。谢三拿命护着的珠子,他不敢弄丢。
可当霍弦思附耳与他说出一句话时,李棣却难掩惊异地双瞳微缩。几乎是再没有犹豫地便揽着她从流民和战乱里寻人。
溯胡十三部的人本有谋反之意,此刻城中出了大乱,他们靠着强而蛮横的力量占据着一隅之地,冷漠地隔岸观火。
不救,也不趁火打劫。
这样的局势一直维持到李棣的出现。
图哈察听了底下人的传报,倒是气极反笑:“他还有胆子到我跟前来弄鬼,也罢,这次没了玄衣护着他,该清算的东西是时候要清算一二了。”
振力拍案,捞起百花弯镰,图哈察在溯胡人所盘踞的酒楼前看到了李棣,一时间倒吸了一口凉气。
若不说那是李家的将军,他是断断认不出的。便是看过无数狼狈人,也不及此刻面前人的万一。就是这股至死也不肯缴刀降伏的韧性和蠢劲,倒让他暂时忘了两人的宿怨,一时竟有些心颤。
常莺并没有戴着皮脂面具,此刻素寡着面孔,冷冷伏在窗前,指间挑着两枚哨子箭,只等着必要时一击即中。
却不想,余光瞥见李棣身边的女子时她反倒一愣。
倒是说不清什么感觉,那姑娘也看到了自己,不过她的反应可要大多了。
霍弦思早已哭到没有眼泪,此刻脑子又麻又木,隔着这样远的距离,明明晓得眼前人不是心中人,可是她却那样难过。
恨不得剜了这颗烂的生疮的心。
常莺瞳孔一震,它竟瞧见那姑娘流了血泪。她狐疑看向图哈察,对方也向她投以探寻的目光。
李棣倒吸一口冷气,寒风四面八方地朝着他的肺腑里灌着。他用最大的音量道:“惊木堂不留行,正是我北齐郦安的四库掌事、正是已经身殁壁州平晋陂的常将军。”
常莺瞳孔皱缩,她一时没有站的住,指间捏着的哨子箭竟刺入手指。
图哈察暴怒:“你在胡说什么!”
李棣却没答他的话,只径自道:“五年前,常将军自廊州入朝堂,拜玄衣为师,由他引荐揽了四库武侯的掌事职位。去岁南越□□,明宁帝换了我和她的职位,常将军由此入壁州领军。”声音哑了些,“萧姓之贼设局引得壁州大乱,借此诱我深入壁州,后逼迫玄衣离京,他好揽权。然而那场大战已然不可逆,常将军为了保全剩下的齐人存活,自愿引开越兵,最后……尸首分离,战死平晋陂。”
常莺听得面上落了泪,她死死盯着李棣,“惊木堂的人立誓此生绝不入庙堂,她……”
一直静默的霍弦思却站了出来,她细而轻的声音在这样的混乱局面里显得异常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