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李承乾冷笑一声,厉声喝道:“你当然有错!”
  “从来,这么多年,所有人都说是我的错,全部只有我一个是错的,你是圣父,李泰都能是清白无辜的,还有那些人,从来就那么清白,就完全没有错,是吗?”
  “千错万错都是李承乾的错,李世民就没有一丝一毫的错处吗?”
  “天可汗,你问心无愧吗?怀异端而疑诸弟……全是我不容人吗?李泰不过是想要我的储位和性命而已,是吧?”
  “你当时怎么不容下李建成他们呢?李元吉不过是想杀了你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是不是?”
  李承乾缓了一口气,接着道:“李承乾当然及不上天可汗的一根头发丝,所以他就该等死,是吗?他就该等着李泰将他从储位上拉下来,总归是他不配做大唐的太子,更不配做你天可汗的太子。”
  “承乾!”李世民到底听不下去了,大声驳斥道,“立你为储,我从未后悔过!”
  李世民从来后悔的都是在教育太子时,他用错了方式方法,只是时光无法倒流,等到他追悔莫及时,能弥补从前那些过失的,只能是用另一种更妥帖的方式去教育稚奴,让他不再重演长兄的悲剧。
  对于李世民来说,他还有儿子可以让他弥补从前的遗憾,但李承乾,他的生命只有一次,失败了就是失败了,他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在地府这些年间,李世民费尽心思,与嬴政和刘彻结盟,开辟出这样一个平行时空,就是为了能够让李承乾重新再来一次,他能够真正弥补长子的遗憾。
  可不想,地府竟然从中施了诡计,失去记忆的不是李承乾,而是李世民。
  李承乾愣了下,再开口时忽然问道:“你为什么不让我陪葬昭陵?”
  这是一个出乎李世民意料的问题,他迟疑片刻,如实道:“为了社稷安稳,我不能让废太子陪葬。”
  李承乾仰头看着屋顶,认真思索了许久,然后道:“我明白了一件事,阿耶。”
  李世民为这个称呼一怔,他张口要说话时,李承乾却又开口了。
  “我没必要为了不能得到你的偏爱而一直耿耿于怀,因为你已经习惯了不会偏爱我。”李承乾道,“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不是为了得到你的偏爱而活着。”
  也许是因为李承乾当了太多年太子的缘故,李世民在考虑到与他有关的事情时,总是要先顾虑大局,加冠是,死后仍是。
  可是,李泰和李治得到的那么多偏爱中,难道就全部合乎大局吗?
  归根到底,不过是因为天可汗的心是偏的。
  这些都是李承乾早就明白的道理,只是他的心里还有一道坎,这一世,天可汗开始变得偏爱他了,这让李承乾以为,原来他可以得到天可汗的偏爱,因此他又钻了牛角尖。
  但其实,天可汗并不是开始偏心李承乾了,他只是用他的理智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仅此而已。
  因为这些话,李世民久久不能回神,他自己问自己,我真的很偏心吗?我不曾像爱青雀和稚奴那样偏爱承乾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长子,是他最看重的孩子,是他想要交付大唐江山的人,是他倾注了半生心血的太子。
  “承乾,你是大唐的太子。”李世民正襟危坐地笃定道,“你现在是大唐太子,以后会是大唐皇帝。”
  这是天可汗的承诺,也许承乾不愿再相信他的父亲,但至少李世民能让他安心。
  李承乾笑了笑,不再是似是而非的那种笑意,他的眼睛里亦带着笃定,这样看起来,他与李世民真的很像父子。
  “我当然会。”
  李承乾已经逐渐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他笃定了他既定的前方,不会再泄气。
  【作者有话说】
  还有几篇番外,再次回到地府和观影体。
  番外篇
  231
  第231章 ◎重回地府后的新生。◎
  奈何桥的队伍向来很长,即便是千古一帝投胎,也得按顺序排队。
  李映领着李承乾找过来时,嬴政扶苏和刘彻刘据正在打麻将,李世民则背着手在转圈。
  当李承乾的身影终于出现时,李世民才停下了脚步。
  李映没有跟过来,他现在已经正式入职,要忙的事有很多,李承乾自己一个人慢悠悠走了过来。
  “拜见阿耶。”李承乾一丝不苟地行了礼。
  李世民看着恢复了少年面貌的长子,感慨万千,最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些年,你做得很好。”
  李承乾接受了这个肯定,点头笑道:“多谢。”
  他们这般公事公办的来往间,那边的麻将正好结束一局。
  “武帝陛下……”扶苏有点无奈,“你怎么又给你儿子喂牌。”
  刘彻笑眯眯道:“上一局你没给你爹喂牌么,这样才叫公平嘛。”
  李承乾见状过去给两位秦汉的皇帝行了礼,随意将手搭在刘据肩上,笑道:“这么悠闲,你们还得等多久才能排上队?”
  地府的工作效率向来慢得很,从审判开始一步步程序走下来都得花个几年,到奈何桥排队的年份更通常是两位数起步。
  扶苏答道:“我爹和武帝陛下还要再等三年,我和刘据要多等二十几年,当然三十多年也有可能,看他们二位的下辈子何时打算结婚生孩子。”
  这就是他们都选择再续父子缘分的意思,李承乾点点头,顺便无视了天可汗渴望的眼神。
  李承乾想了会儿,忽然笑道:“哎,我能申请插个队么,我想跟始皇陛下和武帝陛下一块儿去投胎,这样下辈子你们俩就得管我叫叔伯了!”
  扶苏和刘据异口同声道:“你做梦!”
  刘彻瞧了瞧李承乾,又看向李世民,虽未说话,但汉武大帝的意思天可汗看明白了。
  你这个儿子养的不错。
  李世民只是摇头笑笑,面上有些伤感。
  嬴政起身道:“出去聊聊。”
  他这话是看着李世民说的,但应声的却是刘彻:“走,你们小孩儿在这里玩。”
  刘据抗议道:“阿翁,不算上辈子和做魂的日子,我这辈子活了七十多岁!”
  刘彻顺手呼噜了下他的头顶,笑道:“哦,就算你一百岁,在你爹眼里还是小孩儿。”
  出门时,李世民轻轻呼了一口气,他与承乾不能说不亲近,但却不够亲昵,而且承乾并不想再与他做父子了。
  ……
  李承乾在嬴政方才的位子坐下,摆弄着一块麻将牌,好奇地问道:“谁想起来玩麻将的?”
  刘据将牌拿过来重新码好:“之前做给我爹玩过,这不是排队无聊么,偶尔拿出来玩玩。”
  李承乾撑着下巴道:“但你们五个人,玩四个人的游戏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扶苏笑道:“太宗陛下来了以后,我们通常都是轮换,并没有孤立他,你不用担心。”
  李承乾无语道:“你就是故意模糊我的重点。”
  刘据笑了:“排队这么无聊,麻将也拉不住你爹啊,反正排队也不剩多少年了,你就熬吧,等他先投胎,你就不用担心了。”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李承乾认为自己有必要先做好防范措施,别让天可汗再悄咪咪做些动作,他们再被迫做一次父子。
  两次就够了,李承乾再无遗憾,他放下了第一世,度过了第二世,已经足够圆满。
  李承乾仰头瞧了会儿房顶,深觉有理,不管天可汗想做什么,至少地府有一个迫切需求,那就是想尽快将他们三个钉子户送走,这次既然抓住了机会,想必他们也不会再给人可趁之机。
  “我再找李映盯着些,他这会儿转正了,权限高了不少。”李承乾说着说着就转了话题,“绿宝石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在屋顶上镶宝石?”
  刘据挑了挑眉,得意道:“我的陪葬品,从南美洲运来的,我们大汉的船队已经几乎走过地球上每一个角落了。”
  “谁家的船队不是如此。”扶苏平静道,“还有人给我送了只北极熊。”
  李承乾淡定道:“是啊,大家都有,我说过有人给我送企鹅的事了么。”
  刘据道:“航行最远的大船可是我们大汉先做出来的,扶苏兄,虽然你先我一步出海,但论造船技术,还是我们大汉先行。”
  李承乾点头:“是这样的,扶苏兄,这个你得认。”
  “嗯,我承认。”扶苏道,“蒙恬将军将匈奴人打得满地找牙时,距离汉高祖白登之围也没有几年了。”
  刘据啧了一声,道:“一时之耻算什么,我们有卫霍!”
  “还有!”刘据又道,“是汉太祖高皇帝,麻烦好好读书。”
  李承乾道:“公平点讲,刘兄,这是你们家司马迁的锅。”
  刘据看向他:“李兄,你这个立场变得挺快。”
  扶苏笑道:“两头讨好,通常就会变成两头都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