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是怎么解释的!”李世民大声问道。
李承乾一听就知道这是孔颖达又去告状了,他淡然回答:“孔子坐在河边看着敌人的尸体日夜不停地飘过。”
跟随李世民进来的下人纷纷僵在原地,这个解释……真让人耳目一新。
亲耳从长子嘴里听到这话,李世民眼前一黑。
李承乾很大度地分享:“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打听到了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得死。太子还想听别的吗?我还有很多。”
李世民:“……”
尚未而立的天可汗晃了晃身子,险些摔倒。
李承乾:“……”
李承乾撇撇嘴,这么脆弱吗?他还有一整本《抡语》想跟他分享,太可惜了。
随从扶着李世民坐下,片刻后他缓过神来,指着李承乾问道:“你是故意这么气孔颖达的,是不是?不过是一桩小误会罢了,他年纪都能当你祖父了,已经跟你这个小儿道过歉,你为何还要揪着这点小事不放,如此戏弄于他!”
李承乾冷笑:“孔颖达冤枉了我,还去告状,跟我道歉本就是他理应做的,我还要反过来谢他不成?年纪大又如何,原来他就是凭着倚老卖老当上秦王府学士的,真让人刮目相看。”
李世民拍案道:“李承乾!”
李承乾掏了掏耳朵:“臣还没聋,殿下不必这么大声音。”
一听他这称呼,李世民更加生气:“你阴阳怪气什么,就算是别人先错了,可你如此斤斤计较,难道就没有错吗?”
“那没办法,我就是个既小心眼又斤斤计较的人。”李承乾无所谓地摇了摇腿。
在唐朝初期,还是延续了传统的正坐,但李承乾非常不喜欢,正好唐朝时已经有了椅子,他可不会委屈自己,除了在母亲跟前和听陆元朗讲学,他一律都坐在椅子上。
李世民瞧不惯他这幅样子,当即命乳母将他抱下来。
乳母不敢违令,上前告了罪刚要动手,李承乾就道:“我喜欢坐在椅子上,我不挪。”
“由不得你。”李世民正在气头上,见他如此不听话,当即亲自上来抱他。
不想李承乾竟固执得很,他将双手双脚都攀在椅子上,还得意洋洋地笑道:“我就不挪。”
“好,咱们试试……”李世民说着就过来掰他的手脚,他一个小孩儿当然抵不过大人的力气,很快就被天可汗给擒获了。
“嘁,以大欺小。”李承乾嘲讽道。
把毫无反抗之力的长子抱在怀中,李世民刚觉得火气降了些,又听到这一句,当真是火上浇油,重新又燃起来了。
但不等他再次发怒,乳母冒着天威上前道:“殿下……殿下,小郎君手心里似乎磨破了皮。”
“什么?”李世民忙将长子固定在□□,抓起他的双手一看,小孩子娇嫩的手心不仅通红,的确有几处破了皮。
这一定是刚才自己用力掰他的手时,在椅子把手上蹭破的,看着这双红通通的小手,李世民所有的怒火霎时间都被浇灭了。
承乾素来养尊处优,身上连青一块都没有过,破了这么大一块皮……李世民越想越心疼,手上也不敢使力气了。
李承乾趁机将手抽回来,没好气道:“干嘛,我又不是要死了。”
“承乾!”李世民急道,“别说这种晦气话!”
“我说我要死我就会死吗?我还没有这么神。”李承乾浑不在意道。
李世民捂了捂胸口:“承乾,阿耶方才不该对你发火,你快别说这样的话,阿耶听了心里很难过。”
李承乾看着天可汗有点泛红的眼圈,登时后退两步,惊恐道:“我告诉你……这招可没用,没用啊!”
你又不是西施!你捧什么心!
要哭对着你的朝臣们去哭,跟我哭没用!没用!
李世民的确是情之所至,绝对没有掺假,可他没料到长子会是这么个反应,他眨了眨眼睛,竟有点没反应过来这是个什么情况。
正在此时,有人来回:“殿下,太子妃请殿下和中山王用膳。”
李世民道:“知道了。”
接过乳母手里的药膏,李世民道:“来,承乾,阿耶给你涂了药,咱们去你阿娘那里用膳。”
“我不要你涂!”李承乾将药膏抢过来,“乳母,你给我涂。”
乳母为难地看向太子。
李世民点头道:“你为中山王涂药。”
李承乾又道:“我会告诉阿娘,这是我练习拉弓伤着的,太子殿下,你可别说漏嘴。”
听到这句话,李世民这次并不为这个阴阳怪气的称呼生气,而是又有了一个新发现:“你倒是孝顺你娘,承乾,等到了你娘跟前,你也还是唤我太子殿下吗?”
李承乾垂眸道:“阿娘生了我,她受了很多苦,我不该让她为我操心为我烦忧。”
李世民颇为动容:“好孩子……”他刚要伸手摸一摸长子的头,就被人一眼瞪了过来。
“你让我娘生了那么多孩子,受了那么多的苦,你才是那个最不该让她难过的人!”李承乾恶狠狠道,“你绝对不能把我跟你吵架的事告诉我娘,不然你就对不起我娘为了你受罪吃苦!”
李世民愣了愣,却没有为长子的冒犯生气,他将停在半空的手落到长子头顶,欣慰地叹道:“承乾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孝顺懂事的长子,其实一直没有变,只是因为一些原因,他非得变着法折腾他的阿耶罢了。
承乾幼时那几年,李世民东征西战,回京时除了各项公务,夫妻团聚的时间尚觉得不够用,哪里顾得上别的。
等他终于长留京城,欲要瞧一瞧他的长子时,承乾已经被妻子教导的乖巧懂事,不怎么会和父亲亲近,更不要说撒娇了。
倒是青雀,模样可爱,又爱娇爱闹,李世民不免对他疼爱有加。
但陪青雀玩闹时,李世民难免遗憾,瞧不见长子这样撒娇的模样。
然而现在迟了几年后,长子当真同他使小性子了,虽然很让人头疼,还让人忍不住怒火攻心,但……
李世民相信,他会让承乾知道阿耶是爱他的,承乾会不再任性,他会恢复从前的懂事,同时也会更加亲近阿耶,他会教他如何向阿耶撒娇。
李承乾甩掉他的手,道:“我只孝顺我娘。”
“行,承乾只孝顺你娘。”李世民轻声笑道,“阿耶很高兴。”
他不生气,李承乾就觉得没意思,便不再说话了。
171
第171章
◎爆炸。◎
到了妻子面前,长子就恢复了懂事的模样,不再像面对他时那样乖张。
李世民瞧着,不免又在心中暗想,仅仅只是玄武门那件事让承乾变了个样子吗?是不是有什么事他不知晓?可承乾身边的人他已经问了个遍,也已经着人查了又查,都是背景清楚明白的。
究竟是何时何处有了差错?
心底仿佛有声音在回应,李世民欲要凝神细听,却忽然被人拽着袖子贴在他手臂上:“耶耶!你怎么不听青雀说话,只瞧着大兄!”
这一声不仅换回了李世民的心神,也将那边说话的母子母女四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李世民笑着将四子抱入怀中:“青雀别闹,你大兄今日拉弓伤着手了,耶耶担心他。”
这是饭前已经提过的事,李泰哦了一声,在父亲怀中转了个身,向那边的李承乾问道:“大兄,你的手还疼吗?”
李承乾笑了笑,道:“早就*不疼了,只是有些红而已,并没有伤着,是阿耶大惊小怪,非要我涂药。”
话至最后,他看向长孙氏,对李泰说这些话显然更多是在宽慰母亲。
长孙氏小心地握着长子的手指,眼中透着心疼:“用功是好的,只是你才学,承乾,还是小心着身子。”
李承乾算不得身体好,自幼很是多病多灾,事实上,他们一母同胞的这几个孩子都是如此,没有哪个称得上身体很健康。
李承乾乖巧点头:“我知道了,阿娘,你放心。”
李世民也道:“承乾,听你阿娘的话。”
李泰扁了扁嘴巴,又都去看大兄了,不过大兄伤着了,大家关心他也是应该的。
这样想着,李泰又拉了拉父亲的袖子,道:“耶耶,我也想学拉弓!”
就连李承乾所谓的学拉弓射箭都不过是糊弄人的话,李世民怎么可能让年纪更小的四子这会儿就去学箭,因此他笑道:“等青雀同阿兄一般大,耶耶再教你,好不好?”
李泰眼睛亮了亮,笑道:“好哎,要耶耶教我!”
李世民捏捏他的圆脸蛋,笑道:“好,耶耶教你!”
与此同时,李世民想着,等搬去东宫,承乾的手养好,的确也该给他寻一个武师傅教习骑射了。
因在母亲跟前,李承乾好歹控制住了翻白眼的冲动,李丽质学着母亲拉住大兄的手指,噘着嘴问道:“大兄,何时能好?”
李承乾一听就知道这是孔颖达又去告状了,他淡然回答:“孔子坐在河边看着敌人的尸体日夜不停地飘过。”
跟随李世民进来的下人纷纷僵在原地,这个解释……真让人耳目一新。
亲耳从长子嘴里听到这话,李世民眼前一黑。
李承乾很大度地分享:“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打听到了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得死。太子还想听别的吗?我还有很多。”
李世民:“……”
尚未而立的天可汗晃了晃身子,险些摔倒。
李承乾:“……”
李承乾撇撇嘴,这么脆弱吗?他还有一整本《抡语》想跟他分享,太可惜了。
随从扶着李世民坐下,片刻后他缓过神来,指着李承乾问道:“你是故意这么气孔颖达的,是不是?不过是一桩小误会罢了,他年纪都能当你祖父了,已经跟你这个小儿道过歉,你为何还要揪着这点小事不放,如此戏弄于他!”
李承乾冷笑:“孔颖达冤枉了我,还去告状,跟我道歉本就是他理应做的,我还要反过来谢他不成?年纪大又如何,原来他就是凭着倚老卖老当上秦王府学士的,真让人刮目相看。”
李世民拍案道:“李承乾!”
李承乾掏了掏耳朵:“臣还没聋,殿下不必这么大声音。”
一听他这称呼,李世民更加生气:“你阴阳怪气什么,就算是别人先错了,可你如此斤斤计较,难道就没有错吗?”
“那没办法,我就是个既小心眼又斤斤计较的人。”李承乾无所谓地摇了摇腿。
在唐朝初期,还是延续了传统的正坐,但李承乾非常不喜欢,正好唐朝时已经有了椅子,他可不会委屈自己,除了在母亲跟前和听陆元朗讲学,他一律都坐在椅子上。
李世民瞧不惯他这幅样子,当即命乳母将他抱下来。
乳母不敢违令,上前告了罪刚要动手,李承乾就道:“我喜欢坐在椅子上,我不挪。”
“由不得你。”李世民正在气头上,见他如此不听话,当即亲自上来抱他。
不想李承乾竟固执得很,他将双手双脚都攀在椅子上,还得意洋洋地笑道:“我就不挪。”
“好,咱们试试……”李世民说着就过来掰他的手脚,他一个小孩儿当然抵不过大人的力气,很快就被天可汗给擒获了。
“嘁,以大欺小。”李承乾嘲讽道。
把毫无反抗之力的长子抱在怀中,李世民刚觉得火气降了些,又听到这一句,当真是火上浇油,重新又燃起来了。
但不等他再次发怒,乳母冒着天威上前道:“殿下……殿下,小郎君手心里似乎磨破了皮。”
“什么?”李世民忙将长子固定在□□,抓起他的双手一看,小孩子娇嫩的手心不仅通红,的确有几处破了皮。
这一定是刚才自己用力掰他的手时,在椅子把手上蹭破的,看着这双红通通的小手,李世民所有的怒火霎时间都被浇灭了。
承乾素来养尊处优,身上连青一块都没有过,破了这么大一块皮……李世民越想越心疼,手上也不敢使力气了。
李承乾趁机将手抽回来,没好气道:“干嘛,我又不是要死了。”
“承乾!”李世民急道,“别说这种晦气话!”
“我说我要死我就会死吗?我还没有这么神。”李承乾浑不在意道。
李世民捂了捂胸口:“承乾,阿耶方才不该对你发火,你快别说这样的话,阿耶听了心里很难过。”
李承乾看着天可汗有点泛红的眼圈,登时后退两步,惊恐道:“我告诉你……这招可没用,没用啊!”
你又不是西施!你捧什么心!
要哭对着你的朝臣们去哭,跟我哭没用!没用!
李世民的确是情之所至,绝对没有掺假,可他没料到长子会是这么个反应,他眨了眨眼睛,竟有点没反应过来这是个什么情况。
正在此时,有人来回:“殿下,太子妃请殿下和中山王用膳。”
李世民道:“知道了。”
接过乳母手里的药膏,李世民道:“来,承乾,阿耶给你涂了药,咱们去你阿娘那里用膳。”
“我不要你涂!”李承乾将药膏抢过来,“乳母,你给我涂。”
乳母为难地看向太子。
李世民点头道:“你为中山王涂药。”
李承乾又道:“我会告诉阿娘,这是我练习拉弓伤着的,太子殿下,你可别说漏嘴。”
听到这句话,李世民这次并不为这个阴阳怪气的称呼生气,而是又有了一个新发现:“你倒是孝顺你娘,承乾,等到了你娘跟前,你也还是唤我太子殿下吗?”
李承乾垂眸道:“阿娘生了我,她受了很多苦,我不该让她为我操心为我烦忧。”
李世民颇为动容:“好孩子……”他刚要伸手摸一摸长子的头,就被人一眼瞪了过来。
“你让我娘生了那么多孩子,受了那么多的苦,你才是那个最不该让她难过的人!”李承乾恶狠狠道,“你绝对不能把我跟你吵架的事告诉我娘,不然你就对不起我娘为了你受罪吃苦!”
李世民愣了愣,却没有为长子的冒犯生气,他将停在半空的手落到长子头顶,欣慰地叹道:“承乾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孝顺懂事的长子,其实一直没有变,只是因为一些原因,他非得变着法折腾他的阿耶罢了。
承乾幼时那几年,李世民东征西战,回京时除了各项公务,夫妻团聚的时间尚觉得不够用,哪里顾得上别的。
等他终于长留京城,欲要瞧一瞧他的长子时,承乾已经被妻子教导的乖巧懂事,不怎么会和父亲亲近,更不要说撒娇了。
倒是青雀,模样可爱,又爱娇爱闹,李世民不免对他疼爱有加。
但陪青雀玩闹时,李世民难免遗憾,瞧不见长子这样撒娇的模样。
然而现在迟了几年后,长子当真同他使小性子了,虽然很让人头疼,还让人忍不住怒火攻心,但……
李世民相信,他会让承乾知道阿耶是爱他的,承乾会不再任性,他会恢复从前的懂事,同时也会更加亲近阿耶,他会教他如何向阿耶撒娇。
李承乾甩掉他的手,道:“我只孝顺我娘。”
“行,承乾只孝顺你娘。”李世民轻声笑道,“阿耶很高兴。”
他不生气,李承乾就觉得没意思,便不再说话了。
171
第171章
◎爆炸。◎
到了妻子面前,长子就恢复了懂事的模样,不再像面对他时那样乖张。
李世民瞧着,不免又在心中暗想,仅仅只是玄武门那件事让承乾变了个样子吗?是不是有什么事他不知晓?可承乾身边的人他已经问了个遍,也已经着人查了又查,都是背景清楚明白的。
究竟是何时何处有了差错?
心底仿佛有声音在回应,李世民欲要凝神细听,却忽然被人拽着袖子贴在他手臂上:“耶耶!你怎么不听青雀说话,只瞧着大兄!”
这一声不仅换回了李世民的心神,也将那边说话的母子母女四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李世民笑着将四子抱入怀中:“青雀别闹,你大兄今日拉弓伤着手了,耶耶担心他。”
这是饭前已经提过的事,李泰哦了一声,在父亲怀中转了个身,向那边的李承乾问道:“大兄,你的手还疼吗?”
李承乾笑了笑,道:“早就*不疼了,只是有些红而已,并没有伤着,是阿耶大惊小怪,非要我涂药。”
话至最后,他看向长孙氏,对李泰说这些话显然更多是在宽慰母亲。
长孙氏小心地握着长子的手指,眼中透着心疼:“用功是好的,只是你才学,承乾,还是小心着身子。”
李承乾算不得身体好,自幼很是多病多灾,事实上,他们一母同胞的这几个孩子都是如此,没有哪个称得上身体很健康。
李承乾乖巧点头:“我知道了,阿娘,你放心。”
李世民也道:“承乾,听你阿娘的话。”
李泰扁了扁嘴巴,又都去看大兄了,不过大兄伤着了,大家关心他也是应该的。
这样想着,李泰又拉了拉父亲的袖子,道:“耶耶,我也想学拉弓!”
就连李承乾所谓的学拉弓射箭都不过是糊弄人的话,李世民怎么可能让年纪更小的四子这会儿就去学箭,因此他笑道:“等青雀同阿兄一般大,耶耶再教你,好不好?”
李泰眼睛亮了亮,笑道:“好哎,要耶耶教我!”
李世民捏捏他的圆脸蛋,笑道:“好,耶耶教你!”
与此同时,李世民想着,等搬去东宫,承乾的手养好,的确也该给他寻一个武师傅教习骑射了。
因在母亲跟前,李承乾好歹控制住了翻白眼的冲动,李丽质学着母亲拉住大兄的手指,噘着嘴问道:“大兄,何时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