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刘彻垂眸看着太子乌黑的发顶,他忽然想到当年……当年先帝从生病到病重再到病逝的日子里,自己是如何过来的?
据儿比自己当年还要小很多,他不仅安排好了朝局的一切,更做好了为君父侍疾的事。
新树不只抽出了嫩芽,还葱葱郁郁到已经能为老树遮风避雨了啊。
刘彻欣慰地想,既然如此,朕有什么可害怕的?
现在只是身体上的无力,当年才登基时,他承受过更多心理上的无力。
并没有什么要紧的。
当时刘彻只能自己一个人走,而现在,他的儿子已经能陪着他向前走了。
刘彻让宫人退下,向刘据道:“来,你扶着阿翁。”
刘据有些惊讶,但还是没有丝毫犹豫地过来扶住了父亲的手臂:“任谁躺了一天一夜,又大病一场,都会身上没有力气的,阿翁,休养些日子,我们还能再去打猎。”
“好。”刘彻轻声笑道,“朕再给你猎一头熊。”
刘据笑道:“我还要再登上几年,才能为阿翁猎熊。”
刘彻笑道:“无妨,你可以先为朕猎一头鹿。”
刘据笑着点头:“好啊,阿翁拭目以待。”
……
养病的日子是很无聊的,皇帝陛下暂且又不能耗费精神,刘据就将去年出宫玩买来的白猫令人抱到上林苑来,让他爹解闷。
刘彻见到一只胖胖的大白猫时吃了一惊:“据儿,你不许骗朕,这是去年那只狸么?”
刘据抚摸着白猫柔顺的毛,点头道:“当然是了,阿翁,咪咪长大了。”
“咪咪?”刘彻挑剔道,“谁起的这个名字?”
“我啊,它是一只……狸,不叫咪咪叫什么?”刘据理直气壮道。
“不好不好。”皇帝陛下摇头道,“依朕看,它通体雪白,该叫……”
猫咪似乎意识到这个话题涉及到它,竟然扭头朝皇帝陛下看了过去。
“……黑云。”
刘据:“……”
“阿翁,一点儿都不好笑。”刘据无语道。
刘彻一脸严肃:“谁说朕开玩笑了,从现在起,它就叫黑云。”
皇帝陛下金口玉言,小白猫不得不改名黑云,当然论起它前一个名字,倒也分不出孰优孰劣。
小白猫不会主动亲近人,但人主动去亲近它时也不会胡乱发脾气,被人摸得舒服了还会喵喵叫上两声。
刘据觉得从这一点上来说,小猫跟皇帝陛下挺像的,难怪它很快就夺得圣宠,李夫人都要倒退一射之地了。
自从那天见识过冷脸的太子后,李夫人见到刘据时总是很小心,大约是真的被他吓怕了。
刘彻观察到这一情形时,正好听了一耳朵长安城的闲言碎语,他将正处理政务的太子叫过来,先问道:“你那天怎么骂李夫人的,给朕瞧瞧。”
刘据:“……”
“我没骂她,阿翁,我只是请她闭嘴。”刘据心累地解释道。
“好吧,是不算骂,但你不是请她闭嘴,你是叫她闭嘴。”皇帝陛下饶有兴致道,“朕想看看,太子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发脾气这事可真少见。”
刘据道:“您见过了,就在同一天。”
刘彻想了想,确有此事,哦豁,太子一天内骂了皇帝的宠妃,又威胁恐吓皇帝,真精彩真精彩。
皇帝陛下摸着下巴道:“朕得提醒太史令将之记下,不知道后世人会怎么看待这一段呢。”
刘据面无表情道:“太子伙同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架空了皇帝,皇帝是太子的傀儡。”
“哈哈哈哈……”皇帝陛下大笑道,“精彩精彩,据儿,如今长安城中正传你舅舅要大权独揽,将你架空,哎呀,跟你这个一结合,愈发精彩!”
刘据歪了歪头:“舅舅大权独揽?”
大将军,你在后世的名声有些岌岌可危了,除了因为功高盖主被皇帝忌惮,即将还有大权独揽这个一听就很坏的名词要跟你绑定。
皇帝陛下将张汤收集到的各路消息分享给太子,刘据近来忙着替他爹处理政务,没能有时间听这些八卦。
听罢,刘据道:“按现在的情况,大权独揽的好像是我。”
养病的皇帝陛下近来并未理政,全权交给了太子,鉴于他之前的谕旨,倒也没人敢说太子越俎代庖,但这样看起来,长安城中的风言风语倒不是无的放矢了。
当然,两位大司马都分担了皇帝陛下的一部分政务,但掌握最核心部分的当然还是太子殿下。
刘彻煞有介事地点头:“嗯,朕已经被架空了。”
刘据不客气地朝他爹翻了个白眼:“阿翁,你明明已经可以开始处理政务了,不要总想着偷懒好……”
嘛字还没有出口,皇帝陛下就抚着额角道:“朕有点头疼。”
刘据:“……”
“阿翁,你要不在未央宫做个老师吧。”刘据真心建议道。
刘彻纳闷道:“朕做什么老师?”
刘据道:“就教你的夫人们,怎么装病骗你。”
刘彻:“……”
141
第141章
◎问题。◎
随着皇帝陛下启程返回未央宫,长安城中的风言风语顿时烟消云散,但有些人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
身体完全康复后,刘彻当然要给儿子出气,首先就是那些议论太子年少当不起大事的人,敢瞧不起朕的儿子,岂有此理;其次就是那些编排大将军的人,敢怀疑大将军的忠心,其心可诛;再次还有将冠军侯也拉上的人……
一时间,凡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曾经大言不惭过的人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他们甚至怀疑这是皇帝陛下联合太子和两位大司马演的一场戏!
而平头百姓,皇帝陛下没法一一找他们谈话,但他当然也有办法,很快,一道嘉奖太子殿下至孝的诏书传遍了整个大汉。
诏书里,皇帝陛下极尽肉麻之语,引经据典的阐述了太子的仁孝,并号召天底下的儿女都要以太子殿下为榜样。
无论别人如何,太子殿下本人只有以下六点想说。
“……”
“以后再评二十四孝,殿下,你或许就能和你曾祖父一同上榜了。”李映笑嘻嘻地安慰他。
刘据只听到了幸灾乐祸,他翻了个白眼,道:“你去做青霉素吧。”
“……啊?”李映懵道,“我去做什么,我不会啊。”
刘据道:“目前为止,成功的那枚药让我爹吃了,但明年就是元狩六年,你不觉得,我们很需要另一枚药吗?”
元狩六年,冠军侯薨逝的年份。
李映抓狂地挠了挠空气:“确实需要,但是!我不会!”
刘据勉励道:“你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这点儿事你努努力就能做到了。”
“九年义务教育,在你嘴里好像我是高考状元。”李映无语道,“而且,理工科的东西,它不是努力就能会的!”
这倒是。
刘据想了想,又道:“那你去博望苑吧,我在那里种了棉花,你看着些。”
李映明白了一件事:“看起来我很碍你的眼。”
刘据纠正道:“是你总说不合时宜的话。”
“行吧。”李映耸耸肩,“不在未央宫挺好的,规矩太多了,我整天担心自己小命要没。”
送走李映后,刘据去椒房殿见母亲,正遇上刘沅带着晗儿进宫,快两岁的小朋友如今已经走得十分稳当,刘据一进门就和小家伙走了个碰头。
刘据矮身将人扶住,笑道:“走路不看着前头有没有人,这个毛病怎么还没有改?”
“舅舅!”晗儿却不听他说什么,伸长了手臂让人抱他。
刘据只能将人抱起来,本是要送回到他姐姐身边,奈何这小家伙竟然不肯松手,刘据只好继续抱着他。
“真疼你阿母,小胖墩,你知道自己多重吗?”刘据张嘴作势要咬他。
晗儿以为这是要跟他玩,嘻嘻哈哈地伸手去抓刘据的嘴,半路却被母亲握住了手。
“晗儿这是跟舅舅学得好,阿翁的诏书我还没进宫就听到了。”刘沅笑道。
刘据无奈道:“阿姊又来笑话我。”
刘沅将儿子接过来,笑道:“怎么是笑话你,这是天大的好事。阿母,你瞧据儿,连好赖话都分辨不清了。”
卫子夫握住儿子的手,笑道:“可不是么,陛下让天下人颂扬你,据儿,你可不许到陛下跟前说什么笑话你的话。”
刘据知道母亲素来谨慎,才回未央宫的那日,见到他安然无恙,母亲险些哭出来。
长安城中的传言显然影响到了皇后,她生怕那些话在皇帝陛下心里生了根,让他对太子和两位大司马生嫌隙之心。
即便经过这一场生病,他与父亲更加亲近了许多,但母亲显然无法切身体会,她仍然认为刘据要将皇帝陛下当成君主,其次才是父亲。
通常来说,这是没错的,但……
据儿比自己当年还要小很多,他不仅安排好了朝局的一切,更做好了为君父侍疾的事。
新树不只抽出了嫩芽,还葱葱郁郁到已经能为老树遮风避雨了啊。
刘彻欣慰地想,既然如此,朕有什么可害怕的?
现在只是身体上的无力,当年才登基时,他承受过更多心理上的无力。
并没有什么要紧的。
当时刘彻只能自己一个人走,而现在,他的儿子已经能陪着他向前走了。
刘彻让宫人退下,向刘据道:“来,你扶着阿翁。”
刘据有些惊讶,但还是没有丝毫犹豫地过来扶住了父亲的手臂:“任谁躺了一天一夜,又大病一场,都会身上没有力气的,阿翁,休养些日子,我们还能再去打猎。”
“好。”刘彻轻声笑道,“朕再给你猎一头熊。”
刘据笑道:“我还要再登上几年,才能为阿翁猎熊。”
刘彻笑道:“无妨,你可以先为朕猎一头鹿。”
刘据笑着点头:“好啊,阿翁拭目以待。”
……
养病的日子是很无聊的,皇帝陛下暂且又不能耗费精神,刘据就将去年出宫玩买来的白猫令人抱到上林苑来,让他爹解闷。
刘彻见到一只胖胖的大白猫时吃了一惊:“据儿,你不许骗朕,这是去年那只狸么?”
刘据抚摸着白猫柔顺的毛,点头道:“当然是了,阿翁,咪咪长大了。”
“咪咪?”刘彻挑剔道,“谁起的这个名字?”
“我啊,它是一只……狸,不叫咪咪叫什么?”刘据理直气壮道。
“不好不好。”皇帝陛下摇头道,“依朕看,它通体雪白,该叫……”
猫咪似乎意识到这个话题涉及到它,竟然扭头朝皇帝陛下看了过去。
“……黑云。”
刘据:“……”
“阿翁,一点儿都不好笑。”刘据无语道。
刘彻一脸严肃:“谁说朕开玩笑了,从现在起,它就叫黑云。”
皇帝陛下金口玉言,小白猫不得不改名黑云,当然论起它前一个名字,倒也分不出孰优孰劣。
小白猫不会主动亲近人,但人主动去亲近它时也不会胡乱发脾气,被人摸得舒服了还会喵喵叫上两声。
刘据觉得从这一点上来说,小猫跟皇帝陛下挺像的,难怪它很快就夺得圣宠,李夫人都要倒退一射之地了。
自从那天见识过冷脸的太子后,李夫人见到刘据时总是很小心,大约是真的被他吓怕了。
刘彻观察到这一情形时,正好听了一耳朵长安城的闲言碎语,他将正处理政务的太子叫过来,先问道:“你那天怎么骂李夫人的,给朕瞧瞧。”
刘据:“……”
“我没骂她,阿翁,我只是请她闭嘴。”刘据心累地解释道。
“好吧,是不算骂,但你不是请她闭嘴,你是叫她闭嘴。”皇帝陛下饶有兴致道,“朕想看看,太子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发脾气这事可真少见。”
刘据道:“您见过了,就在同一天。”
刘彻想了想,确有此事,哦豁,太子一天内骂了皇帝的宠妃,又威胁恐吓皇帝,真精彩真精彩。
皇帝陛下摸着下巴道:“朕得提醒太史令将之记下,不知道后世人会怎么看待这一段呢。”
刘据面无表情道:“太子伙同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架空了皇帝,皇帝是太子的傀儡。”
“哈哈哈哈……”皇帝陛下大笑道,“精彩精彩,据儿,如今长安城中正传你舅舅要大权独揽,将你架空,哎呀,跟你这个一结合,愈发精彩!”
刘据歪了歪头:“舅舅大权独揽?”
大将军,你在后世的名声有些岌岌可危了,除了因为功高盖主被皇帝忌惮,即将还有大权独揽这个一听就很坏的名词要跟你绑定。
皇帝陛下将张汤收集到的各路消息分享给太子,刘据近来忙着替他爹处理政务,没能有时间听这些八卦。
听罢,刘据道:“按现在的情况,大权独揽的好像是我。”
养病的皇帝陛下近来并未理政,全权交给了太子,鉴于他之前的谕旨,倒也没人敢说太子越俎代庖,但这样看起来,长安城中的风言风语倒不是无的放矢了。
当然,两位大司马都分担了皇帝陛下的一部分政务,但掌握最核心部分的当然还是太子殿下。
刘彻煞有介事地点头:“嗯,朕已经被架空了。”
刘据不客气地朝他爹翻了个白眼:“阿翁,你明明已经可以开始处理政务了,不要总想着偷懒好……”
嘛字还没有出口,皇帝陛下就抚着额角道:“朕有点头疼。”
刘据:“……”
“阿翁,你要不在未央宫做个老师吧。”刘据真心建议道。
刘彻纳闷道:“朕做什么老师?”
刘据道:“就教你的夫人们,怎么装病骗你。”
刘彻:“……”
141
第141章
◎问题。◎
随着皇帝陛下启程返回未央宫,长安城中的风言风语顿时烟消云散,但有些人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
身体完全康复后,刘彻当然要给儿子出气,首先就是那些议论太子年少当不起大事的人,敢瞧不起朕的儿子,岂有此理;其次就是那些编排大将军的人,敢怀疑大将军的忠心,其心可诛;再次还有将冠军侯也拉上的人……
一时间,凡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曾经大言不惭过的人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他们甚至怀疑这是皇帝陛下联合太子和两位大司马演的一场戏!
而平头百姓,皇帝陛下没法一一找他们谈话,但他当然也有办法,很快,一道嘉奖太子殿下至孝的诏书传遍了整个大汉。
诏书里,皇帝陛下极尽肉麻之语,引经据典的阐述了太子的仁孝,并号召天底下的儿女都要以太子殿下为榜样。
无论别人如何,太子殿下本人只有以下六点想说。
“……”
“以后再评二十四孝,殿下,你或许就能和你曾祖父一同上榜了。”李映笑嘻嘻地安慰他。
刘据只听到了幸灾乐祸,他翻了个白眼,道:“你去做青霉素吧。”
“……啊?”李映懵道,“我去做什么,我不会啊。”
刘据道:“目前为止,成功的那枚药让我爹吃了,但明年就是元狩六年,你不觉得,我们很需要另一枚药吗?”
元狩六年,冠军侯薨逝的年份。
李映抓狂地挠了挠空气:“确实需要,但是!我不会!”
刘据勉励道:“你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这点儿事你努努力就能做到了。”
“九年义务教育,在你嘴里好像我是高考状元。”李映无语道,“而且,理工科的东西,它不是努力就能会的!”
这倒是。
刘据想了想,又道:“那你去博望苑吧,我在那里种了棉花,你看着些。”
李映明白了一件事:“看起来我很碍你的眼。”
刘据纠正道:“是你总说不合时宜的话。”
“行吧。”李映耸耸肩,“不在未央宫挺好的,规矩太多了,我整天担心自己小命要没。”
送走李映后,刘据去椒房殿见母亲,正遇上刘沅带着晗儿进宫,快两岁的小朋友如今已经走得十分稳当,刘据一进门就和小家伙走了个碰头。
刘据矮身将人扶住,笑道:“走路不看着前头有没有人,这个毛病怎么还没有改?”
“舅舅!”晗儿却不听他说什么,伸长了手臂让人抱他。
刘据只能将人抱起来,本是要送回到他姐姐身边,奈何这小家伙竟然不肯松手,刘据只好继续抱着他。
“真疼你阿母,小胖墩,你知道自己多重吗?”刘据张嘴作势要咬他。
晗儿以为这是要跟他玩,嘻嘻哈哈地伸手去抓刘据的嘴,半路却被母亲握住了手。
“晗儿这是跟舅舅学得好,阿翁的诏书我还没进宫就听到了。”刘沅笑道。
刘据无奈道:“阿姊又来笑话我。”
刘沅将儿子接过来,笑道:“怎么是笑话你,这是天大的好事。阿母,你瞧据儿,连好赖话都分辨不清了。”
卫子夫握住儿子的手,笑道:“可不是么,陛下让天下人颂扬你,据儿,你可不许到陛下跟前说什么笑话你的话。”
刘据知道母亲素来谨慎,才回未央宫的那日,见到他安然无恙,母亲险些哭出来。
长安城中的传言显然影响到了皇后,她生怕那些话在皇帝陛下心里生了根,让他对太子和两位大司马生嫌隙之心。
即便经过这一场生病,他与父亲更加亲近了许多,但母亲显然无法切身体会,她仍然认为刘据要将皇帝陛下当成君主,其次才是父亲。
通常来说,这是没错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