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塞西尔扯了扯唇角:“但愿吧。”
  在行业内,卡拉季奇是个传奇人物,十年时间里她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垃圾股票销售员爬到了上流社会顶层,赚的钱是成串看不见底的数字,她也是地球最富有的一批人之一,每一个有着和她相同的背景或工作经历的人都想复刻她的成功路线,可惜,并没有其余的年轻人能做到像她一样成功。
  “这边。”伊丽莎白推开一扇门。
  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圆弧形的会客厅,挑高或许有三层楼那么高,被大片落地玻璃包围,窗外是生机勃勃的绿意,蓬勃而丰饶,连绵的翡翠织毯一直延伸到远处,最终被远处蔚蓝色的大西洋海岸收拢在地平线上。
  屋子正中间摆放着一架钢琴,年轻的金发女孩正反坐靠在琴键边缘说着什么,被他的到来打断,好奇地看过来,往后微微一养,露出正坐在窗边的一个身影。
  “你的客人到了。”那个年轻的女孩笑了起来,“你好啊,先生。”
  塞西尔连忙向她问好:“你好,安娜小姐。”
  “你们聊。”安娜站起来,“我不打扰你们说话。”
  她施施然向外走去。
  塞西尔来不及感慨卡拉季奇家女孩的美貌,因为他很快就要面对海莉,而他只有三十分钟。
  “塞西尔先生。”海莉坐在原地,没有动,温声问道,“你想和我说什么?”
  “我想问......”
  “cds”
  “对,cds.”塞西尔咽了口唾沫,“gordon&stein卖给我的那些东西。”
  “你不喜欢吗?”海莉微笑着看着他,“你去gordon&stein,告诉他们你想要做空房地产市场的时候想要的不就是这样一份合约?如果有一天房贷市场崩盘,cdo的价格下跌,你持有合同,可以去找gordon&stein要钱,我听说你买了一个亿?你找gordon&stein的理由是因为觉得只有他们能赔得起钱么?”
  她一句话刚说完,塞西尔冷汗淋漓。
  华尔街果然没有秘密。
  五月的时候他还感慨自己是个天才,竟然发现房贷市场中存在着巨大的“隐患”,他甚至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掌握了财富密码,却没有想到他做的任何事对于眼前这个女人来说都像是透明一样。
  “不用那样看着我,好像我是魔鬼一样。”海莉淡淡扫过他的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你很好奇为什么我能猜到你在想什么?为什么我知道你的持仓多少?”
  “华尔街没有秘密。”
  “是,华尔街没有秘密。”
  “我以为我是在和投资银行做生意,但是他们什么都告诉了你。”
  “gordon&stein的高层不是傻子。”海莉被他的话逗笑,“你找他们对赌,他们难道不会怀疑你为什么会想要对赌地产市场?”
  “他们没有那么聪明。”
  “噢,这倒是事实。”海莉看了眼手上的指甲,“他们确实没有,但他们知道评估风险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团队来做,这样可以保证他们立于不败之地。”
  “你认为房贷市场会崩塌吗,卡拉季奇女士。”
  “我不对此作出评价,因为我并没有持有多少cdo,尽管有时候我也会在设计投资组合过程把抵押债券纳入,但这并不是我很喜欢投资的领域,崩塌或者不崩塌,对我来说都不影响什么。”
  “可是你一直在帮助投资银行设计复杂的债券产品。”
  “设计不代表自己持有,先生。”海莉用欣赏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个已经能算得上年轻的对冲基金创始人,“我满足客户的需求,无论他们向我索要什么,我都会尽可能满足他们。再者,我和华尔街绝大多数大型机构的负责人关系都非常不错,有时候,真的很难找理由拒绝我的朋友们。”
  “这正是我想来见您的原因。”塞西尔谨慎地说道,“我想知道,您是否会为gordon&stein规避赔付的风险?”
  海莉难得沉默了几秒。
  塞西尔想要做空房地产,但他对赌的对象是gordon&stein,他此前那样自信,是因为相信在投资银行冗重的框架内,没有人会发现意识到他想要做什么。但gordon&stein显然不是一家普通的投资银行,ac加入后,卡拉季奇是否会为她的客户牟取利益,从而利用产品的复杂性将风险转嫁给对赌的他?
  不能确定。
  大名鼎鼎的极光资本以风险资产识别与管理而闻名,他们的团队很有可能察觉到当下债券市场的高风险。
  “你很聪明。”海莉淡淡道,“不过你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即便我的团队为gordon&stein转移风险,那个倒霉蛋也不会是你。”
  塞西尔张了张嘴,没有出声。
  他没敢问哪个倒霉蛋是谁。
  但海莉主动告诉了他。
  “市场上有很多保险公司愿意站在你的对立面,塞西尔先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到一家愿意卖出保单的公司,不过具体选择谁,是怀特加西亚抉择的,他找到了gsi(globalsecurityinsurance全球安信保险),并说服了他们。”海莉笑盈盈地道,“gsi认为他们能从开发做空房贷市场的衍生品中赚到至少5亿美元,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这笔交易的盈利并不算多,但他们依然愿意提供这份保单,我的团队完善了中间的内容。你看,你根本不用担心你此前提到的问题,因为即便gs那里拿不到钱,你还可以去找安信保险,那可是——”
  “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塞西尔喃喃。
  “没错。”海莉微笑。
  “老板,我们要出发了。”伊丽莎白敲门提醒。
  “好的。”海莉站起来,亲和且温柔地说道,“你应当没有疑惑了吧,塞西尔先生,那么,再见。”
  【作者有话说】
  对于次贷市场,海莉和之前《有钱》文中的主角莱伊的立场不一样,海莉不会参与太多交易,她持有cds只是一种对冲方式而已,她本身没有过多涉足次贷市场,就算有也只是作为中介商存在,莱伊也不会再出场。
  第133章 衍生交易
  “房地产市场真的会出问题吗?”私人飞机上,乔伊问海莉。
  她已经听说了对冲基金经理跑到自家老板家里的事情,对于丹.塞西尔这种做法,很佩服。
  世界上能赚钱的总会是胆子最大,最勇敢的那几个人。就像海莉当年为了赚钱跑到风雨飘摇的莫斯科,孤身一人和寡头谈判一样,丹.塞西尔也选择了一条危险的路,理所当然,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我不知道。”海莉翻过报纸,“这谁能知道,你不能说有一部分次级贷款可能违约,全球房地产市场就一定会崩溃,只有上帝才会知道结局。”
  “那他还敢买一个亿。”
  “次贷债务池已经被污染了,投行把成千上万笔房贷打包成mbs,mbs再进一步包装成cdo,cdo形成cdo-squared,就像病毒传播一样,就算是最好的aaa级债券也会被感染,所以不需要地产崩盘,只要三角结构里的底池出了问题,就可以构成赔付条件。”海莉平静地谈起这个话题,“对冲基金经理本来就喜欢赌,赌这一把也无可厚非,如果我还在做对冲基金经理,我也会这样选。”
  她并没有想过去和任何一位“华尔街好朋友”谈起这个话题,这种传染效应并不在普通风险模型的监测范围内,而历史经验告诉她,当一个勇于揭发问题的勇士不会为自己带来任何好处,人们只会将那个人绑在绞刑架上烧死。
  戳破繁荣的是罪人,挽救泡沫的是上帝。
  如果有的选,她才不要做前者。
  “可是我们现在不是对冲基金。”乔伊说,“我一直向大客户们解释我们不涉及次贷市场的原因,但他们都听不进去,就在昨天,阿布扎比主权基金询问为什么不为他们配置次贷。”
  “你的回答呢?”
  “我告诉他们这不符合我们的配置策略,那些次级贷款风险太高了,他们勉强接受了我这个说法,但据我所知,他们在寻找别的华尔街公司购买次贷。”
  “你看看,这就是人性使然,永远追逐高收益......不过应当为我们的客户考虑了,我知道他们之中一定有很多人投资了房贷债券。”海莉说,“告诉我们的投资部,我们购买二十亿cds来对冲风险。”
  “......”乔伊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她的表情,“市场上并没有二十个亿的cds。”
  “那就想办法再发行一些。”海莉拉下报纸,笑容和煦,“这对我们来说很难吗?”
  “可是cds的对赌对象都是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是我们的合作对象。”
  “那就囤积在手上,很快会有对冲基金想要买,高价卖给他们,让他们去找我们的好伙伴们要赔偿。”
  海莉并没有在这件事上浪费太多的心绪:“就这样,乔伊,按照我说的办。”
  **
  到了2006年,cds市场的规模已经高达数百亿。
  丹.塞西尔是那个病毒感染源,他手中持有约10亿左右的cds合约。
  而这一年里海莉参加了无数场国际经济会议和论坛,见到了各国央行行长、财政负责人和总统,却没有向任何人提到这个正在急速发展的衍生品市场。像是有默契一般,怀特加西亚也对此三缄其口,消息像被一张无形的手轻轻包裹住,只在少数人的圈子里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