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所以我才要求你和我一起。”海莉坚持,“我们两个人加在一起,总比一个人有信服力。”
  海莉用祈求的眼神看着他,刚出校园伽玛很难抵挡住她这样的神情。
  “好吧。”伽玛摸了摸鼻梁,“我和你一起。”
  **
  会议室里,气氛冷得像一间停尸房。
  约翰兰利靠在椅背上,手里的钢笔在指间慢慢转动。玻璃墙外,交易大厅里屏幕闪烁,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市场正经历新一轮的震荡。而在这间会议室里,三个人僵持不下。
  “所以,你的结论是,我们的策略在亚洲行不通?”兰利终于开口,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跟海莉讨论中午吃什么品类的沙拉。
  “是的。”海莉说。她眼睛垂着看着地面,深灰色的地毯上的线条让她感到有些眩晕。
  “理由?”
  “流动性。”她迅速说,“亚洲市场没有足够的流动性,香港、新加坡的外汇管制严格,俄罗斯同样如此。我们无法像在欧洲和拉美那样做套利——钱根本出不去,也进不来,价差不按常理出牌,难以预估。”
  “你觉得自己能比我更懂债市?”兰利忽然说。
  他这一句话的效果极其惊人,成功让海莉沉默下来。
  “没有,老板。”海莉说,“我不是这个意思,但从数据来看……我的观点是有依据的。”她用手肘怼了一下伽玛,他仓促地开口:“是的,兰利先生,我也这样认为。”
  兰利放下钢笔,交叠着手指:“从数据来看。”他重复道。
  “是的。”海莉说。
  她感到压力前所未有的大。
  她知道自己不该质疑兰利的核心交易策略。对方在债券市场打拼了二十多年,而她不过是个毫无实战经验的新人。从任何角度来看——地位、经验、收益,她都没有资格开口。
  “我做过亚洲债市。”兰利说,“我在亚洲挣到过许多钱,海莉,这不是你用来敷衍我的理由。”
  “我......”海莉还未再次开口,就被兰利打断。
  “我发现了,从你担任交易员开始,你的收益很糟糕。但我并没有和你就此问题谈话,因为我认为你刚踏入这一行,要给你一些时间去适应。可惜,你不仅没有从自己的失败中反思问题,还为失败找了诸多借口。”兰利靠在椅背上,用最平静的语气说道。
  海莉的手指在桌下收紧。她看着兰利,试图从他的表情里看出什么,但他脸上没有任何情绪。
  “你认为策略出了问题,但你有没有想过,也许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兰利轻轻地敲了敲桌面,缓缓说,“如果你无法理解它,那并不意味着它是错的。”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兰利用最经典的华尔街逻辑反驳她。他列举过去几十年里数不清的市场动荡,指着那些看似混乱的时刻,强调最终市场如何恢复,如何遵循同样的资金流动路径。他承认亚洲市场仍然欠缺深度,但坚信流动性并没有消失,套利机会依然存在。
  “海莉。”到最后,兰利的声音放轻了些,带着一点近乎尖锐的劝诫,“你很聪明,但不要把你的聪明用错地方。这栋大楼里,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是顶尖的天才。你和伽玛的确是优秀的新人,但除此之外,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天才涌入市场。”
  “与其花费时间去研究墨西哥国债为什么崩盘,我认为你应该把精力放在更现实的事情上——思考你自己的交易方式。”兰利的目光落在她身上,锐利得像一把手术刀,“你在亏损,说明你一定做错了什么。”
  海莉沉默着,呼吸缓慢而克制。她知道自己的表现并不完美,甚至有些糟糕。她也知道,在兰利眼中,她的任何解释都只是辩解而不是答案。但她的直觉告诉她,她的判断是对的。
  “或许您可以让我换到欧洲债市试一试。”她的声音没有犹豫,“这样您就会知道我没有错。”
  话音刚落,兰利的表情冷了几度。
  “不可能。”他的声音骤然拔高,从劝诫变成了斥责,“你应该严格执行团队分配给你的任务。如果每一个交易员都像你一样,遇到亏损就要求调整市场,那这支团队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也当过交易员。”兰利冷冷地看着她,眼神像一记沉重的钝器,直击她的胸口,“市场上从来没有完美的环境,真正的交易员是在任何市场条件下都能找到机会的人。你要学会适应,而不是要求市场适应你。”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只有玻璃外交易大厅里的嗡鸣声远远传来,像是海啸来临前的潮水。
  海莉知道结局已经无可挽回,她再说什么都是无益。
  “好的,老板。”海莉站了起来,她的脸上也没有一丝笑容,“我会按照你的要求调整。”
  “如果情况一直如此糟糕。”兰利抬头,“海莉,抱歉,即便你是我亲自招进来的交易员,我也只能给你的年终考核一个不合格。”
  【作者有话说】
  我发现自己写办公室斗争和老板的pua话术相当得心应手,话都不过脑子的qaq
  海莉,放到现在也许可以称为管培生,md亲自带的那种。兰利不是不批评她,一是当交易员亏损太正常了,这一行都是摸索着干出来的,就没有谁是一路开金手指只赚不赔,二是海莉手上也没多少钱....所以在整体业绩往上走的情况下,她被无视了...
  esf的策略,我在这里设定是以债券套利和高频交易为主,当然高频这个概念(简单说就是靠超高速计算机下单)是到21世纪之后才开始流行,我在这里也加进去了,为了迎合后面的部分剧情。如果有研究金融历史的读者可能已经能看出esf基金的一丢丢原型了,没研究过的也没关系,慢慢往后就会清楚了。
  为了写这篇文,我几乎每天都在办公室扒各种报告(当然我本身的工作也有这一部分,所以也没有摸鱼啦!),亚洲市场不是特别契合高频交易,流动性不够、监管严格、市场情绪不稳定、技术延迟这些都是原因,提前在这上面吃亏对海莉整个职业生涯都是有深刻的意义的。
  太好了我发现我算错入v时间了我以为是周四结果是周三(被自己的猪脑子蠢死了),明天给大家补一万字
  第21章 对冲基金
  “海莉。”伽玛紧紧跟在海莉后头,“海莉,你是不是很生气?”
  “生气?”海莉回头,她双唇紧抿,眼睛里看不出什么情绪,即便在这种时候,她看起来也还算不错——没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和焦躁。
  “我没有生气。”海莉说,“生气已经没有任何作用,我没时间为遭受老板的责骂而烦恼,因为再不想想办法,我就得离开这份高薪工作另找出路。”
  伽玛张了张嘴,还没等他再说什么,海莉已经转过头,快步朝着办公桌走去。
  “海莉。”伽玛不想惊扰办公室里其他交易员,只能尽可能压低声音,“那你打算怎么办?”
  “没有更好的办法。”她没有停下脚步,“只有一条路——我们现在没有自由决定交易策略的权力,而高级交易员可以任意选择心仪的市场,制定独立的策略。”
  “要成为高级交易员,就要管理至少五千万美金以上的资金。”伽玛说,“兰利先生也不会允许,他现在不会再给我们任何机会。
  海莉终于停了下来。玻璃上倒映着电子交易屏的蓝光,折射在她瞳孔里,像是游戏cg场景。
  “我不打算等他批准。”她说。
  伽玛心中一跳,刚要说什么,玻璃门被推开——
  “你们两个。”有人探出头,“站在这里做什么?老板要开紧急会议,快来会议室。”
  “who?”伽玛还没来得及反应。
  “看看你,索耶,你在说什么胡话?我们只有一位老板。”那位在后台担任财务管理的同事说道。
  **
  环形的会议室里围坐了满满当当一圈,海莉和伽玛在角落里找到一张椅子,静悄悄坐了下来。
  格里芬布朗坐在会议桌的正中央,他穿着一件剪裁完美的深色西装,白衬衫袖口露出一指长的考究布料。他的脸型长而扁平,鼻尖微微上钩,发际线已经到达额顶,光秃秃的额头在光线下透出些许光泽。
  esf基金的员工常常将格里芬布朗称之为“暴君”、“独裁者”,他不是一位很好打交道的老板,嘴角的弧度总是介于微笑和讥讽之间,让人难以揣测他的真实情绪。或者说到了他们这样的位置,总是很难将真实想法写在脸上,一定要通过这样似是而非的态度,来塑造自己的权威。
  过了一会儿,约翰兰利姗姗来迟,和他一起到达的投资者关系部的二号人物夏洛特斯通,两个人分别坐在了格里芬的两侧的空位上。
  等到人到齐,格里芬这才清了清嗓子:“诸位。”他环顾四周,“每周四下午,我都会在这间会议室召开合伙人会议,但今天,我认为需要向更多的员工传达这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