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海莉耸耸肩:“不,我是在鼓励你,先生——你要学会面对自己的不足。”
  瑞安被噎得说不出话,狠狠瞪了她一眼,最后还是看向亚当:“她到底在说什么?”
  没想到亚当并不打算解释。他靠在椅背上,慢悠悠地说:“我不知道。”
  瑞安:...
  海莉终于生出一点怜悯之心:“克莱默先生,你已经有了三年创业经验,就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硅谷盛行vc(风险投资)和pe(私募股权)?”
  瑞安一怔。
  他从没有思考过这些,他负责novamind的技术团队,每天只需要想着如何烧钱,而到了要钱的时候,那就管亚当要好了。
  亚当总能想办法搞到钱。
  海莉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什么也不懂的白痴,她的成功之路似乎又近了些,不自觉挺直背。
  “硅谷的企业存活率低得可怜,就像雨后蘑菇,一夜之间疯长,一场风暴就能让它们彻底消失。你们这样的公司,没有固定资产,缺少稳定的现金流,还在不断烧钱——对银行来说,你们的存在就像是一张迟早会跳票的支票。”
  瑞安哑口无言。
  海莉长叹了一口气。
  她没有经验,不知道有几分胜算能帮亚当搞到钱,但她的赌徒心理让她强撑着不去思考失败的可能。
  海莉对自己的信心来自于她虽然没有太大工作经验,但她及其擅长学习。在她艰难的大学期间,她曾辗转于波士顿及纽约数家不知名的小证券公司实习,并从自己那些水平参差不齐的mentor中间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比于大投行,三流证券公司的存活更加需要智慧。
  她还看过很多很多书,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以应对自己出身所带来的视野局限。
  “我得先看看你们的财务情况。”海莉说,“然后我们再来探讨可能。”
  瑞安迟疑地看向亚当,像是想从他脸上看出一丝迟疑的迹象,但没有。
  他自觉不应当在这个时候将公司的未来交给一个不靠谱的女孩,尤其是明知道她满嘴谎言擅长欺骗,还让她看到他们的财务状况——这跟赤|裸奔跑有什么区别?
  海莉很可能会把他们所有人害死!!!
  但亚当没有说话,他平时话就不算多,最近更是格外沉默。他不喜欢在自己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开口——那样会让他显得轻率,也容易暴露自己的底牌。
  海莉也不催促。她靠着椅背,有些困倦。墙上挂钟显示已经是凌晨两点,夜晚安静,窗外只有街灯偶尔投下模糊的影子。
  她的潜意识告诉她,同卡弗利家的孩子搞好关系是个好主意,甚至,她还想过要不要借此机会,管他要一封大投行的推荐信——能让自己进入真正的顶尖公司的那种。
  如果亚当拒绝她,那么她正好可以赶六点的早班航班回纽约——这趟航班比日间的要便宜许多。
  一秒、两秒、三秒……
  就在海莉几乎要睡着的时候,亚当终于开口了。他缓缓道:
  “可以。”
  “那太棒了。”海莉顿时直起身子。
  瑞安猛地回头看亚当,满脸不敢置信:“不用再多考虑一下?
  “不用。”亚当淡淡地说,“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你上次判断就全错了。’瑞安心想。他到底没有戳破亚当,毕竟这是他的老板。
  “来谈谈你要什么。”亚当看向海莉。
  瑞安隐约觉得他这话里似乎隐隐又些期待。
  “我还没想好。”海莉打了个哈欠,懒懒地伸了个腰,“在我的服务期间,我要求novamind公司保证我的基本饮食住宿,这不过分吧?当然,如果要去纽约,我希望报销机票。鉴于你们的财务情况一团糟,实在没办法走企业账单的话……”
  她冲亚当眨了眨眼睛:“我也不介意私人报销。”
  瑞安一口气差点没顺上来:“你这叫趁火打劫,有的是投资公司想要找我们合作,你说对不对,亚当?”他看向好兄弟。
  “可以。”亚当冷淡地点了点头。
  瑞安:......?
  “不是,兄弟?”他瞪着亚当,整个人有些自暴自弃。他其实不擅长这些,除了极其精通代码外,他最喜欢的事情是摇滚乐。但现在,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戏耍的小丑,是两人play之间的一环。
  “就按我说的办。”亚当感觉下一秒自己的脑袋就要爆炸,“我是老板,听我的。海莉,你做任何事都要报告我,你很聪明,我承认这一点,所以我更需要防止错误的事情再度发生,你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哪里也不许去。”
  “记住了,这不是提醒,是警告,关于公司的一切,我都必须清楚。”
  对待宝贝公司,他还真是个控制狂。
  “ok,我没问题。”海莉迅速进入角色,作为乙方,她绝对尊重雇主的意见,但她想了想,还是耸耸肩,“一个小建议,你们应该雇佣一位靠谱的首席财务官了。”
  **
  想从金融机构手里拿到钱,同时不交出任何股权,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由于novamind和硅谷绝大多数小型科技公司一样,充其量只能被称为私人作坊,所以——
  海莉独自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前期工作。
  第一步,整理出完整的财务报表、商业计划书,自己完成尽职调查。
  第二步,找到novamind的竞争优势,并说服潜在的投资者相信它是可行的。
  海莉主修的计算工程学位在这中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能透过一堆复杂的代码看懂亚当到底想做什么,也正因为如此,她坚信亚当这家小公司的未来远不止于此。
  最后,确定该管哪位金主要钱。
  银行贷款?几乎不可能,小型科技公司缺乏抵押资产,银行不可能把钱借给他们。
  ipo(首次公开募股),更不现实,他们距离这一步还差半个太平洋。
  海莉在一沓白纸上画了一个复杂的框架图,顶端潦草写了一个——“结构化融资”。
  【作者有话说】
  不是一起开公司,是乙方和甲方
  本文既然叫《决战华尔街》,海莉肯定是走华尔街金融行业那套晋升路线,不会进科技公司
  普及一下企业融资的相关知识:
  对于所有的创业者来说,企业怎样拿到钱永远是个大问题,筹钱的过程,就叫融资。融资有很多种方式,比较熟知的有风投、并购、ipo、也因此也衍生出很多融资机构,比如投资公司、代理公司。虽然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来说,他们还是很难拿到钱。企业初创期都面对很多问题,比如财务稀烂,没有可抵押的资本,没有管理可言,偷税漏税,信贷问题等等,这些都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局面出现。
  对于硅谷而言,最常见的融资方式就是股权融资,字面意识就是投资人给钱,拿走一部分股权,在1990-2010期间这几乎是主流的融资方式。因为当时硅谷名气很响,各种新概念冒出来,投资人也很愿意担这种风险。但随着股权融资的扩张,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很多科技企业的初创人在企业发展起来后被排挤出管理层,比如史蒂夫乔布斯在1985年被自己创办的公司董事会驱逐。这个例子太多就不一一赘述了。
  结构化融资,介于股权和单纯找银行借贷款之间,后文会介绍道,是目前一种比较主流的融资方式,但当时还是很新的一个概念,不过当时也有一些雏鸟期的大佬拒绝了风投选择了结构融资,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马斯克。他早期也是创业然后被稀释股权,到了创业中期(九十年代末)开始就比较抗拒风投资本,采用了结构化融资的方式来保证自己对公司的控制。
  再补充一些专业名词解释:
  风投(venturecapital,vc)——风险投资机构向初创公司投入资金,换取股权。
  并购(mergers&acquisitions,m&a)——大公司收购小公司,或者两家公司合并,共享资源。
  ipo(initialpublic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让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融资。
  风险投资公司(venturecapitalfirms)——专门投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以获取高额回报。
  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equity,pe)——专注于成熟企业的投资,通常涉及并购和资产重组。
  投行(investmentbanks)——在融资、并购、ipo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并从中抽取佣金。
  第12章 对冲基金
  海莉在给安娜打电话。
  哥哥凯卡拉季奇打算长期留在洛杉矶打拼,如今他身边有了伊利亚特,只要稍稍努力一些,就能在好莱坞站稳脚跟,不需要海莉操心。
  相比之下,妹妹安娜一个人在纽约,让海莉始终放心不下。
  安娜上的是寄宿中学,但海莉一出来就是大半个月,家里没有雇佣任何佣人,海莉只能每天与安娜通话,尽量保持对她生活的关注。
  幸好,安娜是个不让人费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