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142节
  当时还觉得自己可能真的是老了不中用了,现在在回想一下,那他娘的就是太热了!
  当时的9月都还有三十好几度,而现在,妥妥的二十七八度,直接把菇木放地下室,就能享受20度左右的恒温待遇。
  浸完水,立在地下室的菇木,被沈春花用铁锤敲击两端的切面,据说这叫做惊木。
  惊木后菇木缝隙中多余水分可溢出,增加了新鲜氧气,使断裂的菌丝更能茁壮成长,促使原基大量爆出。
  然后差不多第四天就开始出菇,一礼拜后,沈春花戴着口罩,拎着小篮子,两根手指钳住香菇柄的底部,轻轻的就将整颗香菇完整的采摘了下来。
  第一次的菇木产量其实不高,菇也很小,钱老师说过这都是正常现象,所以沈春花不打算把这一批香菇拿去卖,说白了,那么点点量,能卖个屁。
  反正也是答应过梁生娣要拿去煲鸡汤的,那就拎回家自己吃吧!
  不过这次试栽培,证明了,她这儿还是能养出香菇的,嘿嘿,夜校学费没白交,杂志也没白订。
  话说她瞧着是柳树上的香菇比杉树上的长得好,等梁老太太吃完了鸡,再怂恿她带自己多去捡几截柳木段回来,不够的话还能让人帮忙砍两棵回来。
  这四截菇木要放通风处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养养菌,等到冬天再继续为她效力。
  另一个双孢菇,也就是白蘑菇。
  因为沈春花很喜欢吃这种菇,所以,拿着人家发表的一篇栽培实验,她就开始折腾。
  按着书上的图要了一张菇床,一张床一共有四层,还是让林国庆帮她去弄来的,由于挑木头的失败,林国庆这次在钢材结构的菇床上是下了血本的。
  松木横档,上铺竹板,挡料边高五厘米,架势非常专业,给老石都看懵了,
  “你媳妇儿怎么一会儿要木头一会要架子的,你家……要开小卖部了啊?”
  “去去去,这是菇床!我媳妇儿打算当蘑菇大王呢!”
  这张菇床被她直接用砖头砌墙和其他菇架隔开,单独成一间,有门有窗很是敞亮。
  培养料需要牛粪,沈春花拎着鸡舍出来的鸡屎鸭屎去和人换,还要稻草、麦麸、玉米芯、尿素、石膏、碳铵、石灰、胡麻油饼、过磷酸钙等东西。
  报给林国庆的时候他都懵了,你这是养蘑菇呢还是做实验呢?怎么要那么多东西?
  沈春花摊手,我也不知道啊,文章上就是这么写的。
  其实钱老师的意思是,大部分的食用菌养殖的基质也就那几个,木屑、秸秆、玉米芯等,但你要大规模养殖肯定需要养料,这些他也是建议去看看人家的经验。
  所以沈春花就依葫芦画瓢,人分享的经验里写了要什么,她就先来什么,等以后真种出经验来了再可以自己调整不是?
  她们家已经是四河村的稻草麦麸消耗大户了,鸡舍和菇房都大量需要这些东西,村里人家除了留下自己需要的,都卖给沈春花了,就这样还不够,还得去外面买。
  当然了,鸡舍里的鸡粪鸭粪鹅粪也是倾情供应给大家,这些可都是地里施肥的好东西!自从分田到户,公厕都没人上了,自家的肥水都不愿意流外人的田!
  林国庆嘴上说着麻烦,但帮她找起东西来却是干净利落,他找不到的就托马德祥、叶俊才、石志强,甚至胡利民。都是兄弟,有什么事说句话,能帮得上忙的都会搭把手。
  香菇才种下去没多久,种植双孢菇的东西就都备全了。
  稻草被打碎和麦麸一起浸水混成堆,到第二天用手攥还能攥出水来的那种,然后和晒干粉碎后的牛粪、胡麻油饼混合,再浇上碳铵水和清水。
  其实沈春花最讨厌的就是每次这种文章上写的百分比,什么叫做含水量60%,她去哪里测含水量?
  那60%都超过一半了,是不是意味着要多点水?捏起料来感觉有水渗出是不是就差不多了?
  等粪料预湿完,便在地上铺一层厚厚的稻草,再铺一层牛粪,然后再稻草,再牛粪,铺的时候,还得把稻草围一圈再周围,麦草放中间,防止稻草腐熟过快。
  还要逐层撒入尿素和人类的肥水,下层少浇,上层多浇,草和粪各铺上6层,最上面用预湿好的粪料封顶。
  堆料的时候刚好是周末,在家的两个孩子都来看热闹了,林书超捂着鼻子说,这蘑菇种出来,跟吃屎有啥区别?他是绝对不会吃的!
  然后被梁生娣记在了小本本上,“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到时候别忘了!”
  五天后来翻料,更臭了,沈春花憋着气铲子往死里铲,边翻边加入石膏和过磷酸钙,还有适量的水,翻好后她还犯了强迫症,跟砌墙似的砌成了一个不大的立方体。
  又过了五天,这次是林国庆来翻的料,沈春花指挥他边翻边加入石膏,
  “不是说很臭吗?我觉得还好诶。”
  “都发酵的差不多了,当然没有那么臭了!”
  这次翻完还要等四天,加入石灰后,再发酵两天才算这一步的完成。
  林国庆在时不时的进菇房帮忙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养蘑菇这活,可真不比养鸡来的轻松。
  大夏天的,翻着各种屎料,还要左等右等的一步步等着,真不如每天摸鸡蛋来的有成就感。
  两天后,被单独隔开的双孢菇菇床房间里,被沈春花用硫酸铜溶液进行了全方面的喷洒消毒,粪料四周也喷洒了0.2%敌敌畏,
  再用塑料薄膜密封料堆杀虫。第二天再关闭房内所有通风窗、排气筒。把培养料迅速搬入单间填入菇床,从上到下填满四床,填满后马上关门,防止热量散失。
  那什么含水量、ph值她也管不到了,反正看着那料像文章里说的呈现淡棕色,应该就差不多了。
  【第271章第271章一菇一个房】
  单间菇房内放了两个炉子,从填完料的那天晚上开始加温,炉子上还放了一口水锅补充室内水分,室温料温要一直加热到六十度,维持三个小时。
  沈春花清楚的记得,这天是7月11日,双抢前3天,中考前4天,她差点半夜在菇房里中暑,还是林国庆给她拎出去的。
  “你就不能白天烧?而且你一定要在里面待着吗?我刚一开门差点没烫死,你摸摸你的皮肤,都是热水!”
  沈春花:“……我也不想啊,白天田里不是在放水吗?妈摸鱼都摸得来不及,我怎么可能有时间过来烧房间。”
  她就是想早点种上。早一天烧早一天种,都花了那么多成本和精力了,不种出点花头来,都对不起自己的付出。而且她专门借来了消毒的机子,明天得还的。
  不过确实没办法时时刻刻待着,等消完毒,就得降点室温,到五十度左右,维持三天,为的是培养微生物分解料堆。
  这三天,沈春花只能时不时的过来加点煤球,添点水,半夜也得过来一趟,否则温度降了就白干了。
  林国庆心疼她,第二天就晚上就替她过来了,只不过边加煤球边骂骂咧咧的,五十度的环境,他想拿起那口水锅都觉得能烫起一层皮,天知道沈春花这几天怎么过来的。
  三天时间一到,她便打开门窗,使劲通风,下午在那四床培养料的表层都喷洒上2%的石灰澄清水。
  第二天再把菇床上面的料重新翻一遍,排除余热、异气。还要捡走结块的粪块、杂质,尽量给它再一次混合均匀了,挡料板才5寸高,料子直接堆到了4寸厚。
  最后还要在表层喷洒上加有1%葡萄糖的石灰澄清水。
  这些事都是她一个人干完的,因为大家已经在地里忙着收稻子了,她掐着时间在菇房和田里来回,压根不记得今天是家里老二中考的最后一天了。
  还好老二争气,不然……不然她也没办法,各司其职,又不能帮他去考试,她只能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读书到最后说白了还是为了赚钱,只不过读得好能轻松赚,读不好就累点赚。
  要是真没得读书就来给她打工,她这个当妈的现在的努力,不就是为了自家孩子以后能轻松点赚钱?
  7月18日,时隔将近一个月,终于能下种了。
  菌种是一早就养好了的,和那批金针菇香菇一起,都是养在大玻璃瓶里。
  这次喊上了林淑美,因为她最小,而其他人在田里的劳动效率都比她高,就不跟稻子抢时间了。
  沈春花先把工具和菌种瓶外表用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再把菌种挖出来,倒在干净的脸盆里。
  下种时她把菌种均匀地撒在增养料表面,然后淑美用手轻轻拍平料面使菌种紧贴养料。
  她还记得那天看姆妈翻料那股屎味,虽然现在已经没有那么重的味道,脸上还戴着口罩,但依然皱紧了自己的眉头,嫌弃之意都能溢出来了。
  沈春花瞟了她一眼,“你别嫌弃,以后要是考不上大学,就得回来天天伺候这些粪料。”
  林淑美:!!!她发誓!她一定会考上大学的!
  每2平方尺用菌种1瓶,四床刚好用完4瓶菌种。然后是地面洒水、紧闭门窗。每天只开朝北的门一刻钟的时间,甚至不给风吹进来的机会。
  早晚地上洒水两次,保持湿度和温度。三天后,菌种就萌发了,六天后,菌种定植。
  然后就是每天通风,地面洒水、菇床喷雾。
  等双抢结束后,养料上已经能明显的看出一层白丝了,这时候还是得继续通风喷雾,并且开始覆土。
  先喷0.2%敌敌畏,关闭门窗2小时杀虫。然后开窗通风。把菇床上原来下种的老菌种拿掉,整平料面,使表层布满菌丝。两天后在料面盖一层粗土,刚好覆盖住培养料的程度
  覆土后用喷雾器反复轻喷,使每粒粗土都达到捏得扁、搓得碎、不粘手、无白心的标准。
  老实说,这标准搞得沈春花挺烦的。
  通风一晚上,第二天再盖一次细土,也要基本盖住粗土为止。然后是打开门窗大大的通风、喷水。这次喷水的要求是比粗土再湿一些。
  然后再大通风一夜,等第二天在关闭门窗,保持湿度让菌丝由料中向土上生长。此后的每天白天开北门18小时,喷雾2次。
  一礼拜后再复盖上第二层细土,并通风、喷水保持室温。
  孩子们开学前两天,第一批菇就已经形成了,通风量由大改小,喷水增湿,保持相对湿度90%,室温要求在20度以下。
  这菇房还挪不了,沈春花当时都在思考买个冰箱回来,冰了冰块放在那个菇房里。
  林国庆问她,那这菇得卖多少钱一斤?
  沈春花放弃了只能多洒水,其实湿度在90%的时候,在通点风,那房里的气温也升不太高了。而且秋天到了,20度以下还是能维持一下的。
  等到香菇能采的时候,第一批双孢菇也能采了。
  重点是用菇床养的双孢菇,采完一轮后,大概半个月多,就能采第二轮。
  平均每平方米的菇床,能采一斤的菇,一张菇床上下四层一共采了8斤双孢菇,这量也就够自家吃点再分给马家吃点,但沈春花依然吃得贼开心。
  看见没!她已经种出了两种新品种的菇了!等天再冷一点,她还要回头研究一遍金针菇,到时候他们家一年四季都能有菌子卖出去!这可全是钱啊!
  沈春花夹了一口雪菜炒双孢菇片,信誓旦旦的说,总有一天,她要给每种菇都盖一个菇房!
  林国庆拍手以示鼓励,“沈老板,要不我去给你打工吧?让我陪你一起把这菇房发扬光大?”
  “滚!你好好的干你的供销科去!”沈春花笑骂着,“你要是跑了,我怕你们厂长半夜来敲家里门!”
  夫妻俩在这边笑,冷不丁的就听见梁生娣在那头霍霍林书超,
  “呦~吃屎呢?味道咋样?”
  “奶奶!”
  “妈!”
  【第272章第272章人工母鸡】
  沈春花在菇房研究各种蘑菇的养殖法,六妮在鸡舍研究育雏。
  一个夏天下来,六妮人工采精授精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到最后已经可以控制在几秒一只鸡。
  为保证受精率,每周都要重复输精一次,这的确成功的让种蛋率保持在了90%以上。
  种蛋存放不能太长,半个月以上的基本上就孵不出小鸡了,3-5天的最好。之前的土鸡孵化基本都是靠母鸡,这样比较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