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139节
按照之前秦解放的说法,大概今天下午就会有他们的鸡苗送来,沈春花又跟林玉兰一起打扫了一遍鸡舍,才去的蘑菇房。
菇房紧挨着河,墙壁砌得厚厚的,门一打开,接地气的屋子里要比外面还要凉快五六度,这两天的温度其实已经不太适合出菇了,但是很适合菌丝的培育。
她打算先按照书上学的做个试验,带回来的菌菇被放在了桌子上,再拿出一早准备好东西。
金针菇是一种木腐菌,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很强,沈春花拿了几个大的玻璃广口瓶,按比例混好木屑、米糠、糖和石膏,再加入1.4倍的水,每个瓶子装到瓶肩处。
装好料后再用捣木从瓶口正中位置打一孔直至瓶底,然后塞好棉塞。
书上要求培养基在每平方厘米1.1公斤压力下灭菌1.5小时,说实在的,文盲春花压根看不懂什么叫做每平方厘米1.1公斤压力……
所以她选择用土蒸锅烧了整整6个小时,再等冷却接种。
之前她还用过土豆琼脂做培养基,效果应该都差不多,接种完的瓶子要放在23-25度的环境下避光培养,蘑菇屋现在温度刚刚好。
——————————————————
春花同志正在自学成才,朝蘑菇大王的目标努力发现~
感觉才周末又到星期一了,这礼拜还要调休,我真的哭死(???)
【第264章第264章伺候祖宗似的伺候着鸡】
其实现在最大的挑战是等到下个月,白色菌丝长满全瓶后的栽培,温度需要保持在13-15度左右。
下个月就是真正的夏天了,虽然现在的夏天没有后来那么热,超过30度的都没几天,但是要15度以下还是很难。
所以当时盖这个蘑菇屋的时候,她特地让人挖了个半地下室,地上一层,地下一层的。为了这个地下室,蘑菇屋建造的价格可是整整翻了一倍。
为什么是半地下室呢,因为高于地平线上还是有一排窗开着,能让光线照,也能开窗通风。但是窗户一关,边上就是河。这地下室就可谓是低温高湿度了。
原先的平菇和金菇也都被移到了地下,这会儿锅里在煮培养基,她正好又腾出手来打扫了一遍地下室。
没办法,养的虽然是菌子,但是菌子也最怕细菌,一旦白感染,这株菌子也就没用了。
由于时代的经济和技术限制,她现在还买不起什么无菌设备,只能全靠手动。
从杀菌到冷却,再到接种,这一天差不多就过去了,沈春花就中间回家吃了口饭,其余时间基本就在菇房四周活动,进菇房戴口罩,闷死了再出菇房来透口气。
进进出出的就这么一整天,明明才初夏,愣是给她焖出了一脸汗。
一直到傍晚,林玉兰来喊她,说鸡到了,六妮正在那边下笼子,她才又赶了过去。
村西到村东可真不是一段短距离,她踩着三轮带着林玉兰都骑了快10分钟,等到的时候,就听到了满院子的叽叽叽咕咕咕。
那些还在外面散养的鸭和鹅最是大敌当前,嘎嘎嘎的就想冲过来啄两口新到的外来户,被六妮一根竹竿嘘嘘嘘的往后赶。
“舅妈!姆妈!快把笼子抬进去!”
送货过来的驾驶员帮着沈春花和林玉兰一起把大大小小的鸡都送进了鸡舍里,然后再开始卸最里面的设备。沈春花让六妮踩着三轮跑去村口新开的那家小店里买瓶汽水回来。
一瓶汽水加上要给种鸡场的尾款都一并给了驾驶员,“谢谢你啊,师傅!”
汽水也不是什么特别贵的东西,但驾驶员拿着就是觉得心里高兴,开心的说着不客气,还让沈春花看看有没有落下的东西才晃晃悠悠的开着车出了村。
沈春花买了台挺大的饲料搅拌机,以后再也不用手动拌饲料了。还有那a字型的阶梯式的笼养架子,承粪板、水槽、食槽都一一的安装好后,便是一只笼子4只鸡的关。
原先的土鸡,和新来的种鸡都是这样安置的,就是那1000只小鸡崽,沈春花把几个笼子的铁丝抽出编到了一起,做成一个大笼子,贯穿a字左右,然后50只小鸡一笼的先关着。
等新的鸡舍盖好后,他们应该也长大很多,可以继续4只一笼的关了。
再站在鸡舍门口,突然感觉就不一样了。
之前鸡舍刚盖好的时候,就那两三百只鸡,还觉得盖太大了,今天这些鸡一进来,突然就觉得鸡舍又太小了。
“那么多小鸡,等明年这时候怕是要用筐抬钱了哈哈哈。”林玉兰笑的合不拢嘴。
她其实就是个拿工资的,但是她就是看着高兴,谁叫老板是她弟媳和女儿呢?谁赚钱她都高兴。
“别乐了,赶紧给鸡倒点水和饲料,刚刚长途开过来,很有可能水土不服,死一只都是我们的损失。”
其实已经死了好几十只了,但因为种鸡场有多送一百只鸡苗,目前活下来的还有1032只,比预计的要多。
沈春花拌饲料,林玉兰给倒水,六妮一只只的检查着大鸡小鸡们的精神状态,伺候祖宗似的伺候着这些鸡们。
“我问他们买的是15日的鸡苗,再过两礼拜它们还得接种鸡痘疫苗,和鸡新城疫f系疫苗饮水,这两个我问过了,省城有的卖,到时候我去买回来给它们都接上。”
“鸡还要打疫苗啊?”林玉兰听得有点愣,她只听过现在刚出生的孩子说要打疫苗的,还真没听过鸡也要打疫苗的。
虽然她已经在这边帮忙大半年了,但是之前的土鸡都是散养的,属于能活活,不能活也没办法的那种。她们只能尽量做到清理干净家禽的排泄物,定时定点倒水和饲料,还有及时摸蛋。
现在新来的这批鸡竟然还要打疫苗?
“当然要打,家禽和人一样都是动物,会生各种病,有些病还会传染,一只鸡染上很有可能就会感染一整个鸡舍。甚至外面的鸭子,到时候的损失就不是一点点了。”
六妮一边观察着那些鸡,把看着恹恹的几只都抓了出来,放在外面手动喂水喂食。
“不仅要打疫苗,还要关注它们营养够不够,缺乏维生素的话,鸡也是要瘫的。”
六妮上了这么久的养殖课可不是白上的,今年夏天她不仅是初中要毕业了,夜校的这一轮养殖课也上完了,以后就剩实践了。
她对于自己那一笔记本的知识可以说是信心满满。
林玉兰把沈春花从搅拌机里倒出来的饲料一个食槽一个食槽的分过去,脸上的笑纹都快皱成菊花了。
“好好好,你们都是专业的,我就听你们指挥就行,什么时候要打疫苗,什么时候要给它们补充营养,到时候我都听你们的干活就行。”
“就怕以后鸡越长越大,越来越多,就我们三个人怕是忙不过来。”
沈春花手扶着搅拌机,看着舍里那一排排的笼子,她觉得还是得招人,毕竟自己还要管着蘑菇屋,之前菇房和鸡舍在一起,她们三个都是两边看着的。
现在一个东一个西的,鸡又多了那么多,林玉兰和六妮两个人肯定得以这边为主了。六妮和她签的也就是鸡舍的分红,总不能还要她两边跑吧。
“要不等秋后吧?今年夏天这批小鸡应该还不会下蛋,土鸡这几个月也要慢慢卖出去了,就是那些种鸡下的蛋要看看怎么育雏。
我后面也不上学了,我们仨多看着点,总忙得过来的。”
【第265章第265章中考】
六妮其实就是心疼工资钱,在新的这批鸡还没开始赚钱前,她觉得能省还是要省点。
沈春花觉得也行,反正夏天菇房那边估计出菇量也不会太大,大家都忙一点,实在不行,还能从家里抓壮丁。
“等秋后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来干这个的,”她边思索着边说,“我到时候先去乡里贴招聘,就是怕到时候可能会有村里人想来干……”
村里人来她这儿干活有利有弊,利是,多少都有点养鸡经验,住的还近,有事随时可以过来帮忙。
弊,则跟当初她考虑要不要让林玉兰来这儿上班的时候一个道理,涨工资不对,不涨工资也不对,万一来个偷懒耍滑的,想要辞退人怕是还能结出仇来。
林玉兰总有梁生娣的那层关系在,村里人就真的只能……
“到时候看呗,村里人谁家什么德行大家多少都知道,真有那种不行的人,一开始就找个借口拒绝算了。”
“也是,反正还早,现在才6月。”
可是时间过得很快,说着才6月,转眼就到了7月中旬,新一年的双抢即将开始。
今年四河村即将初中毕业的孩子特别多,林富强家的二牛,马德祥家有五妮六妮、林国庆家的林书赶……
有些人家的孩子跟六妮一样,直接放弃了中考,拿到初中毕业证就打算开始赚钱混生活了。
倒是林二牛最后还是跟着林书赶和五妮一起认真参加中考的。
考试前一天,正好有人摇着船来卖西瓜,五分钱一斤,自己带上麻袋来装。
这年头的西瓜没有后来那么红那么甜,但是胜在一个鲜字,一个大西瓜足足十几斤重,一麻袋装上十几个拉回家,泡水里放床底,渴了切一块当糖水吃,天气太热不想吃饭的时候,也是抱半个西瓜拿勺子挖着吃。
家里人口多的,没几天就能吃完一麻袋。
比如沈春花家,上一轮西瓜早就吃完了,梁生娣昨天还嚷嚷着要出船去买一船西瓜回来,没得到时候在地里要死要活的,回家还吃不上一口西瓜。
正好有人上门来卖了,那不得赶紧下手。
过来的船可不是梁生娣那种小乌篷,而是体积大了一倍,能出江的大船。满满的一船西瓜,从肃县沙地头开到四河村只剩一半了,大家踩着三轮挑着担子,互相吆喝着过去买。
沈春花和林玉兰一人买了两麻袋,差不多20个西瓜花了10块钱。
四河村水网已经够密集了,所以基本没人家挖井,沈春花她们出门就是池塘,更不会去挖,于是西瓜直接泡在了水缸里,放不下的再堆在西边的杂物间。
泡到傍晚,切开来吃正正好。
其他三个孩子已经放暑假了,就林书赶最近还在疯狂备考,最后一天了,沈春花让他也该休息休息了,吃个西瓜,缓缓神。
“明天几点考试?要不要我接送你?”沈春花把西瓜切成大块分出去,林国庆边啃西瓜边问老二。
林书赶“啊”了一声,“明天你们不是要开始抢收了吗?送我干嘛?我自己会去考试的。”
林国庆哈哈两声,指着沈春花说道,“你妈说的,要我表达一下我们做家长的对你考试的重视。”
沈春花:……那不是后来小孩考试都这样吗?特别是到了高考的时候,她看新闻里,那些家长都呜呜泱泱的站在学校门口,还有穿旗袍的,叫旗开得胜!
“那也不用了吧……”突然听到爹妈对于他中考的重视,林书赶反而有点扭捏了起来,“我同学他们应该也都是自己去考试的,我可以和二牛跟五表姐一起去考试,不用接送啦……”
梁生娣野猪刨食似的干完了一块西瓜,又拿起第二块,“有啥好送的,咱们做大人的还不如赶紧把地里的活干完,省的小的考完试还要下地帮忙。”
林淑英扭头对老二细声细语的说着,“二弟,你好好考试,地里的活有我们呢!要是能考上中专,你这辈子就算是吃上皇粮了!”
“就是就是,到时候记得带带兄弟我!”老三坐在奶奶身边,吃相如出一辙,话音刚落就被林国庆一巴掌甩在了脑后,
“你再给我跟街溜子一样说话,我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真兄弟!”
“爸!你手上的西瓜汁甩我脸上了!”淑美瞬间叫了起来。
“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书超顺着他俩的话也叫了起来,“也甩我脑袋上了!”结果又被林国庆一巴掌摸完一圈脑袋。
“你活该!”
……
中考共计六门学科,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总分640,考三天。
这三天对于沈春花她们来说过得很快,因为都窝地里抢收了,天不亮就出门,到天黑了才回来,甚至连早饭都是随便对付一口,而作为考生的书赶,也是白水泡饭配霉豆腐,吃完就去考试了。
包括一起去考试的林二牛和五妮也是,家里都太忙了,他们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三天一结束,还是林书赶自己说了句我考完了大家才反应过来。
什么?这就三天过去了?
沈春花甚至还有点内疚,问老二想吃啥,要不今天抓只鸡回来?
菇房紧挨着河,墙壁砌得厚厚的,门一打开,接地气的屋子里要比外面还要凉快五六度,这两天的温度其实已经不太适合出菇了,但是很适合菌丝的培育。
她打算先按照书上学的做个试验,带回来的菌菇被放在了桌子上,再拿出一早准备好东西。
金针菇是一种木腐菌,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很强,沈春花拿了几个大的玻璃广口瓶,按比例混好木屑、米糠、糖和石膏,再加入1.4倍的水,每个瓶子装到瓶肩处。
装好料后再用捣木从瓶口正中位置打一孔直至瓶底,然后塞好棉塞。
书上要求培养基在每平方厘米1.1公斤压力下灭菌1.5小时,说实在的,文盲春花压根看不懂什么叫做每平方厘米1.1公斤压力……
所以她选择用土蒸锅烧了整整6个小时,再等冷却接种。
之前她还用过土豆琼脂做培养基,效果应该都差不多,接种完的瓶子要放在23-25度的环境下避光培养,蘑菇屋现在温度刚刚好。
——————————————————
春花同志正在自学成才,朝蘑菇大王的目标努力发现~
感觉才周末又到星期一了,这礼拜还要调休,我真的哭死(???)
【第264章第264章伺候祖宗似的伺候着鸡】
其实现在最大的挑战是等到下个月,白色菌丝长满全瓶后的栽培,温度需要保持在13-15度左右。
下个月就是真正的夏天了,虽然现在的夏天没有后来那么热,超过30度的都没几天,但是要15度以下还是很难。
所以当时盖这个蘑菇屋的时候,她特地让人挖了个半地下室,地上一层,地下一层的。为了这个地下室,蘑菇屋建造的价格可是整整翻了一倍。
为什么是半地下室呢,因为高于地平线上还是有一排窗开着,能让光线照,也能开窗通风。但是窗户一关,边上就是河。这地下室就可谓是低温高湿度了。
原先的平菇和金菇也都被移到了地下,这会儿锅里在煮培养基,她正好又腾出手来打扫了一遍地下室。
没办法,养的虽然是菌子,但是菌子也最怕细菌,一旦白感染,这株菌子也就没用了。
由于时代的经济和技术限制,她现在还买不起什么无菌设备,只能全靠手动。
从杀菌到冷却,再到接种,这一天差不多就过去了,沈春花就中间回家吃了口饭,其余时间基本就在菇房四周活动,进菇房戴口罩,闷死了再出菇房来透口气。
进进出出的就这么一整天,明明才初夏,愣是给她焖出了一脸汗。
一直到傍晚,林玉兰来喊她,说鸡到了,六妮正在那边下笼子,她才又赶了过去。
村西到村东可真不是一段短距离,她踩着三轮带着林玉兰都骑了快10分钟,等到的时候,就听到了满院子的叽叽叽咕咕咕。
那些还在外面散养的鸭和鹅最是大敌当前,嘎嘎嘎的就想冲过来啄两口新到的外来户,被六妮一根竹竿嘘嘘嘘的往后赶。
“舅妈!姆妈!快把笼子抬进去!”
送货过来的驾驶员帮着沈春花和林玉兰一起把大大小小的鸡都送进了鸡舍里,然后再开始卸最里面的设备。沈春花让六妮踩着三轮跑去村口新开的那家小店里买瓶汽水回来。
一瓶汽水加上要给种鸡场的尾款都一并给了驾驶员,“谢谢你啊,师傅!”
汽水也不是什么特别贵的东西,但驾驶员拿着就是觉得心里高兴,开心的说着不客气,还让沈春花看看有没有落下的东西才晃晃悠悠的开着车出了村。
沈春花买了台挺大的饲料搅拌机,以后再也不用手动拌饲料了。还有那a字型的阶梯式的笼养架子,承粪板、水槽、食槽都一一的安装好后,便是一只笼子4只鸡的关。
原先的土鸡,和新来的种鸡都是这样安置的,就是那1000只小鸡崽,沈春花把几个笼子的铁丝抽出编到了一起,做成一个大笼子,贯穿a字左右,然后50只小鸡一笼的先关着。
等新的鸡舍盖好后,他们应该也长大很多,可以继续4只一笼的关了。
再站在鸡舍门口,突然感觉就不一样了。
之前鸡舍刚盖好的时候,就那两三百只鸡,还觉得盖太大了,今天这些鸡一进来,突然就觉得鸡舍又太小了。
“那么多小鸡,等明年这时候怕是要用筐抬钱了哈哈哈。”林玉兰笑的合不拢嘴。
她其实就是个拿工资的,但是她就是看着高兴,谁叫老板是她弟媳和女儿呢?谁赚钱她都高兴。
“别乐了,赶紧给鸡倒点水和饲料,刚刚长途开过来,很有可能水土不服,死一只都是我们的损失。”
其实已经死了好几十只了,但因为种鸡场有多送一百只鸡苗,目前活下来的还有1032只,比预计的要多。
沈春花拌饲料,林玉兰给倒水,六妮一只只的检查着大鸡小鸡们的精神状态,伺候祖宗似的伺候着这些鸡们。
“我问他们买的是15日的鸡苗,再过两礼拜它们还得接种鸡痘疫苗,和鸡新城疫f系疫苗饮水,这两个我问过了,省城有的卖,到时候我去买回来给它们都接上。”
“鸡还要打疫苗啊?”林玉兰听得有点愣,她只听过现在刚出生的孩子说要打疫苗的,还真没听过鸡也要打疫苗的。
虽然她已经在这边帮忙大半年了,但是之前的土鸡都是散养的,属于能活活,不能活也没办法的那种。她们只能尽量做到清理干净家禽的排泄物,定时定点倒水和饲料,还有及时摸蛋。
现在新来的这批鸡竟然还要打疫苗?
“当然要打,家禽和人一样都是动物,会生各种病,有些病还会传染,一只鸡染上很有可能就会感染一整个鸡舍。甚至外面的鸭子,到时候的损失就不是一点点了。”
六妮一边观察着那些鸡,把看着恹恹的几只都抓了出来,放在外面手动喂水喂食。
“不仅要打疫苗,还要关注它们营养够不够,缺乏维生素的话,鸡也是要瘫的。”
六妮上了这么久的养殖课可不是白上的,今年夏天她不仅是初中要毕业了,夜校的这一轮养殖课也上完了,以后就剩实践了。
她对于自己那一笔记本的知识可以说是信心满满。
林玉兰把沈春花从搅拌机里倒出来的饲料一个食槽一个食槽的分过去,脸上的笑纹都快皱成菊花了。
“好好好,你们都是专业的,我就听你们指挥就行,什么时候要打疫苗,什么时候要给它们补充营养,到时候我都听你们的干活就行。”
“就怕以后鸡越长越大,越来越多,就我们三个人怕是忙不过来。”
沈春花手扶着搅拌机,看着舍里那一排排的笼子,她觉得还是得招人,毕竟自己还要管着蘑菇屋,之前菇房和鸡舍在一起,她们三个都是两边看着的。
现在一个东一个西的,鸡又多了那么多,林玉兰和六妮两个人肯定得以这边为主了。六妮和她签的也就是鸡舍的分红,总不能还要她两边跑吧。
“要不等秋后吧?今年夏天这批小鸡应该还不会下蛋,土鸡这几个月也要慢慢卖出去了,就是那些种鸡下的蛋要看看怎么育雏。
我后面也不上学了,我们仨多看着点,总忙得过来的。”
【第265章第265章中考】
六妮其实就是心疼工资钱,在新的这批鸡还没开始赚钱前,她觉得能省还是要省点。
沈春花觉得也行,反正夏天菇房那边估计出菇量也不会太大,大家都忙一点,实在不行,还能从家里抓壮丁。
“等秋后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来干这个的,”她边思索着边说,“我到时候先去乡里贴招聘,就是怕到时候可能会有村里人想来干……”
村里人来她这儿干活有利有弊,利是,多少都有点养鸡经验,住的还近,有事随时可以过来帮忙。
弊,则跟当初她考虑要不要让林玉兰来这儿上班的时候一个道理,涨工资不对,不涨工资也不对,万一来个偷懒耍滑的,想要辞退人怕是还能结出仇来。
林玉兰总有梁生娣的那层关系在,村里人就真的只能……
“到时候看呗,村里人谁家什么德行大家多少都知道,真有那种不行的人,一开始就找个借口拒绝算了。”
“也是,反正还早,现在才6月。”
可是时间过得很快,说着才6月,转眼就到了7月中旬,新一年的双抢即将开始。
今年四河村即将初中毕业的孩子特别多,林富强家的二牛,马德祥家有五妮六妮、林国庆家的林书赶……
有些人家的孩子跟六妮一样,直接放弃了中考,拿到初中毕业证就打算开始赚钱混生活了。
倒是林二牛最后还是跟着林书赶和五妮一起认真参加中考的。
考试前一天,正好有人摇着船来卖西瓜,五分钱一斤,自己带上麻袋来装。
这年头的西瓜没有后来那么红那么甜,但是胜在一个鲜字,一个大西瓜足足十几斤重,一麻袋装上十几个拉回家,泡水里放床底,渴了切一块当糖水吃,天气太热不想吃饭的时候,也是抱半个西瓜拿勺子挖着吃。
家里人口多的,没几天就能吃完一麻袋。
比如沈春花家,上一轮西瓜早就吃完了,梁生娣昨天还嚷嚷着要出船去买一船西瓜回来,没得到时候在地里要死要活的,回家还吃不上一口西瓜。
正好有人上门来卖了,那不得赶紧下手。
过来的船可不是梁生娣那种小乌篷,而是体积大了一倍,能出江的大船。满满的一船西瓜,从肃县沙地头开到四河村只剩一半了,大家踩着三轮挑着担子,互相吆喝着过去买。
沈春花和林玉兰一人买了两麻袋,差不多20个西瓜花了10块钱。
四河村水网已经够密集了,所以基本没人家挖井,沈春花她们出门就是池塘,更不会去挖,于是西瓜直接泡在了水缸里,放不下的再堆在西边的杂物间。
泡到傍晚,切开来吃正正好。
其他三个孩子已经放暑假了,就林书赶最近还在疯狂备考,最后一天了,沈春花让他也该休息休息了,吃个西瓜,缓缓神。
“明天几点考试?要不要我接送你?”沈春花把西瓜切成大块分出去,林国庆边啃西瓜边问老二。
林书赶“啊”了一声,“明天你们不是要开始抢收了吗?送我干嘛?我自己会去考试的。”
林国庆哈哈两声,指着沈春花说道,“你妈说的,要我表达一下我们做家长的对你考试的重视。”
沈春花:……那不是后来小孩考试都这样吗?特别是到了高考的时候,她看新闻里,那些家长都呜呜泱泱的站在学校门口,还有穿旗袍的,叫旗开得胜!
“那也不用了吧……”突然听到爹妈对于他中考的重视,林书赶反而有点扭捏了起来,“我同学他们应该也都是自己去考试的,我可以和二牛跟五表姐一起去考试,不用接送啦……”
梁生娣野猪刨食似的干完了一块西瓜,又拿起第二块,“有啥好送的,咱们做大人的还不如赶紧把地里的活干完,省的小的考完试还要下地帮忙。”
林淑英扭头对老二细声细语的说着,“二弟,你好好考试,地里的活有我们呢!要是能考上中专,你这辈子就算是吃上皇粮了!”
“就是就是,到时候记得带带兄弟我!”老三坐在奶奶身边,吃相如出一辙,话音刚落就被林国庆一巴掌甩在了脑后,
“你再给我跟街溜子一样说话,我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真兄弟!”
“爸!你手上的西瓜汁甩我脸上了!”淑美瞬间叫了起来。
“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书超顺着他俩的话也叫了起来,“也甩我脑袋上了!”结果又被林国庆一巴掌摸完一圈脑袋。
“你活该!”
……
中考共计六门学科,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总分640,考三天。
这三天对于沈春花她们来说过得很快,因为都窝地里抢收了,天不亮就出门,到天黑了才回来,甚至连早饭都是随便对付一口,而作为考生的书赶,也是白水泡饭配霉豆腐,吃完就去考试了。
包括一起去考试的林二牛和五妮也是,家里都太忙了,他们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三天一结束,还是林书赶自己说了句我考完了大家才反应过来。
什么?这就三天过去了?
沈春花甚至还有点内疚,问老二想吃啥,要不今天抓只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