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只睡了二十分钟,怎么觉得这么久。”
叹口气,李戴言起身。
程嘉雯讲他二十分钟前是如何入睡的:“一合眼,然后就不省人事了,江重嗓门那么大都不醒。”
两天前内部测试运行时发现算法出了问题,周迢临时赶回临川,和他们一起熬夜忙这几天就是为了修复漏洞,整合测试意见再与医院的专业团队沟通这事。
进了电梯,四个人各自站着,或闭目养神或回消息。
周迢四指握住光滑背面,锁屏弹出各色通知,因为来源太多折叠到一起,他第一眼先看到两个未接来电。
很熟悉的美国号码,他却不想拨回去。
忽然就厌了再点进去的心思,手机被反手放回口袋里,他阖眼,落在别人视线内一副疲累倦怠,无心再做些什么的样子。
“去吃什么?”程嘉雯注意到,专门朝他问了句,“阿迢?”
“都可以。”
“总算是快改完了,吃火锅吧,我请客。”程嘉雯这么说,像是要从这顿饭中叫周迢获得点幸福感。
周迢还没说话,李戴言倒同意得不能再同意:“好好好,便利店那些我都要吃吐了。”
公司楼下不远处有家24h便利店,假如往常晚餐时间太晚没有其他店开着,他们常常在那儿解决,这几天因为加班吃过不少次。
去的火锅店是连锁店,营业至凌晨,哪怕是一两点排队顾客依旧不少。
等锅沸腾的间隙,程嘉雯翻看朋友圈,有条九宫格的吸引了她,“靠,我每天累成狗,她怎么这么滋润。”
李戴言瞥了一眼,悠悠道:“家底厚,人家起跑线从小就拉一大截。”
那是他俩一个香港的大学同学,彼此都认识,有时程嘉雯飞去香港还会找她约个饭,所以对于这显而易见的答案,程嘉雯并不能否认。
撑着脑袋沉思几秒,她手机往对面一推,“迢,你看这姐姐怎么样?”
正回着微信某个工作伙伴的消息,周迢抬头留出一眼,眼前炸开片五彩斑斓,色彩饱和度极高的美食美照美景,中间是海边穿着比基尼的女人。
“漂亮,有钱,身材好。”江重替他回答。
“哎,江重你是不是也没女朋友来着。”
看到程嘉雯来了兴趣,江重眼神斜到一边,拿手肘撞周迢,正经中带着调侃:“youaregoingtohaveagirlfriend!”
已经发出回复,周迢视线离开屏幕,向正对面看过去。
程嘉雯摆手道:“我可没有,只是让你们看看美女,仅此而已。”
“而且她爸爸做投资的,妈妈是律师,人长得漂亮性格也开朗,真在一起还是你烧高香好吧。”
程嘉雯略微不屑地指了指江重,问另一个:“就是比你大了几岁,姐弟恋接受吗?”
脸底的亮度快要熄灭,周迢手指习惯性地触到上面,按了返回键。
一圈红出现在眼前,他眼神忽地成焦点聚到那名字——
姜纪。
问他怎么样,有没有生病,快五个小时之前的消息。
周迢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看的,拿到手机后所有的消息都回复了遍,偏偏漏了她这条。
“迢?阿迢?周迢。”
程嘉雯还在等他的答案,称呼换了三个。
头也没抬,周迢同样回她三个字:“不接受。”
……
越长越冷。
程嘉雯嘀咕一句,决定之后面前这小子再怎么求她她都不会给他介绍任何一位优质女性!
周迢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记下一笔,他注意力在其他地方,刚刚回了两句,但没等到新的白色框弹出。
想想也是,半夜一点多,她估计睡着了。
最后,周迢回她一句晚安。
第43章
春节假期结束,找工作这事正式提上正轨,姜纪考察思量许久,去了趟临川参加线下面试。
既然辞职了,她便没打算吃回头草,何况公司太大,人又多,就算负责人打电话有想让她回去继续工作的意思,她也不会真没有自知之明地认为缺她一个不行。
树大招风,想挖人走的企业同样不在少数,哪怕是合作方,姜纪同样被暗戳戳递过几次名片,之前她主要负责海外市场调研与品牌推广的工作,偶尔会利用语言优势撰写相关报告,新岗位的工作类似于此。
面试主管对姜纪有印象,因此整个过程都很顺利,沟通完事宜,工作确定下来,接下来便是找房子。
刚毕业那会儿囊中羞涩,只能找地段偏远的合租来平摊费用,现在可选择的范围相比四年前更广,距离安全以及舒适度都是第一位的。
柳明月在临川要比姜纪熟得多,在她的努力之下,姜纪很快找到合适可租的一居室。
“姑娘我跟你讲,我这房子是附近性价比最高的了,你们这种女孩子独居还是要多注意安全。”
房东姓贺,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太太,看着是个好相处的,自然也闲不下来话。
“本来买了两套,一套小的我们住,一套给我儿子,离上班的地方近交通方便,谁知道他导师非要拉他继续读博,这间小的房子才空下来给改成一居室。”
姜纪抬眼,她今天画了淡妆,上身穿件黑色薄针织衫,笑起来露出几颗贝齿,扑面而来的温柔居家范儿。
“那很好,上学要比上班好。”
“姑娘你在哪儿上班?兴贸大厦那边?”
她应声。
“在临川上的大学?临大?”
姜纪又点头,眼神还没移开,听到贺阿姨说:“这么巧?我儿子也是临大毕业的呀,你们俩是不是同一届的学生?”
笑了笑,姜纪礼貌地搭话:“他年前读博的话,应该是的。”
在合同上签完字,再抬头,贺阿姨笑眯眯地看向她,姜纪收钥匙放到包里,“那这一年要先麻烦您了。”
“不麻烦不麻烦,你这孩子长得讨喜,一看就乖得很。”贺阿姨眼神中带着欣赏,下一句话的称呼都变了:“小姜有男朋友了不?”
这是个好问题,姜纪轻轻挑眉,刻意忽略掉她有些期待的表情,说:“有的话不能带回来吗?”
“没有,租了房子就供你使用,当然能带。”贺阿姨连连摆手,转向一边,指着窗外,“咱单元楼下还有小区门口都种了凤凰花的,等五月花开了,红红的一片特别好看,年轻人都喜欢,你可以和男朋友一起去看看。”
“好,会看的,谢谢您。”
后来手续办完,姜纪送人下楼,贺阿姨还不忘给她指凤凰花都种在哪儿,像的确一开始就要给她介绍这个地似的。
当然,忽略掉那带点惋惜的神色。
房子找完接着要搬家,搬家向来是姜纪最头疼的事情,偏偏她经常干这个,从临川搬到纽约,从纽约搬回林泽,现在又要从林泽搬到临川。
来来回回折腾,生理心理双重折磨。
还好临川这儿有柳明月在,必要行李在找房子的时候都安安稳稳待在她家,少了很多负担麻烦。
晚上和柳明月约好一起吃饭,姜纪先一步到,坐在街对面那家咖啡店等她下班,同样的位置,同样的饮品,聊到林泽,她顺其自然说到同学会,没有避开周迢的名字,柳明月问姜纪有没有看上次的采访。
是年前酒店那次。
“没有。”
柳明月点几下手机递给她,“喏,电子版的。”
“我当时问了几个私人问题,具体回答记不清楚了,还有一些创新技术方面的,那些你肯定不感兴趣。”
“那我肯定会对私人问题感兴趣?”
柳明月摆手,“我可没那个意思啊。”
随意翻了翻,姜纪注意到其中有个问题—父母对你创业的态度是什么。
周迢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两个字:支持。
大概没想到关于家庭方面的言语这样少,柳明月便顺着问了下去。
—完全不担心吗?是特别相信你,还是说因为有家里的兄弟姐妹和你一起?
—我是独生子女,和我一起的是很支持我的人,我们是认识很久的朋友,也是亲人。
看到这儿,姜纪顿了顿。
对于周迢家里的情况,她一直不够清楚,只从别人口中得知他父母离婚,也曾听到韩天讲他有个弟弟。
可他说他是独生子女。
那就是弟弟并不算亲弟弟。
眼前失焦,姜纪恍了神,忽地叮咚两声,她打开手机。
是周迢的消息。
柳明月凑过来,呦了声说这么巧,说曹操曹操到。
z:有在忙吗?
云和鱼:没,一会儿准备吃饭。
z:工作怎么样?顺利吗?
云和鱼:还算顺利,新工作还是在临川。
z:真的?
z:那很好,房子呢?
云和鱼:租好了,明天搬过去。
柳明月全程在线,消息一条不落地看完,她略微不解道:“怎么感觉像报备行程啊?他平常有这么关心别人?”
叹口气,李戴言起身。
程嘉雯讲他二十分钟前是如何入睡的:“一合眼,然后就不省人事了,江重嗓门那么大都不醒。”
两天前内部测试运行时发现算法出了问题,周迢临时赶回临川,和他们一起熬夜忙这几天就是为了修复漏洞,整合测试意见再与医院的专业团队沟通这事。
进了电梯,四个人各自站着,或闭目养神或回消息。
周迢四指握住光滑背面,锁屏弹出各色通知,因为来源太多折叠到一起,他第一眼先看到两个未接来电。
很熟悉的美国号码,他却不想拨回去。
忽然就厌了再点进去的心思,手机被反手放回口袋里,他阖眼,落在别人视线内一副疲累倦怠,无心再做些什么的样子。
“去吃什么?”程嘉雯注意到,专门朝他问了句,“阿迢?”
“都可以。”
“总算是快改完了,吃火锅吧,我请客。”程嘉雯这么说,像是要从这顿饭中叫周迢获得点幸福感。
周迢还没说话,李戴言倒同意得不能再同意:“好好好,便利店那些我都要吃吐了。”
公司楼下不远处有家24h便利店,假如往常晚餐时间太晚没有其他店开着,他们常常在那儿解决,这几天因为加班吃过不少次。
去的火锅店是连锁店,营业至凌晨,哪怕是一两点排队顾客依旧不少。
等锅沸腾的间隙,程嘉雯翻看朋友圈,有条九宫格的吸引了她,“靠,我每天累成狗,她怎么这么滋润。”
李戴言瞥了一眼,悠悠道:“家底厚,人家起跑线从小就拉一大截。”
那是他俩一个香港的大学同学,彼此都认识,有时程嘉雯飞去香港还会找她约个饭,所以对于这显而易见的答案,程嘉雯并不能否认。
撑着脑袋沉思几秒,她手机往对面一推,“迢,你看这姐姐怎么样?”
正回着微信某个工作伙伴的消息,周迢抬头留出一眼,眼前炸开片五彩斑斓,色彩饱和度极高的美食美照美景,中间是海边穿着比基尼的女人。
“漂亮,有钱,身材好。”江重替他回答。
“哎,江重你是不是也没女朋友来着。”
看到程嘉雯来了兴趣,江重眼神斜到一边,拿手肘撞周迢,正经中带着调侃:“youaregoingtohaveagirlfriend!”
已经发出回复,周迢视线离开屏幕,向正对面看过去。
程嘉雯摆手道:“我可没有,只是让你们看看美女,仅此而已。”
“而且她爸爸做投资的,妈妈是律师,人长得漂亮性格也开朗,真在一起还是你烧高香好吧。”
程嘉雯略微不屑地指了指江重,问另一个:“就是比你大了几岁,姐弟恋接受吗?”
脸底的亮度快要熄灭,周迢手指习惯性地触到上面,按了返回键。
一圈红出现在眼前,他眼神忽地成焦点聚到那名字——
姜纪。
问他怎么样,有没有生病,快五个小时之前的消息。
周迢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看的,拿到手机后所有的消息都回复了遍,偏偏漏了她这条。
“迢?阿迢?周迢。”
程嘉雯还在等他的答案,称呼换了三个。
头也没抬,周迢同样回她三个字:“不接受。”
……
越长越冷。
程嘉雯嘀咕一句,决定之后面前这小子再怎么求她她都不会给他介绍任何一位优质女性!
周迢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记下一笔,他注意力在其他地方,刚刚回了两句,但没等到新的白色框弹出。
想想也是,半夜一点多,她估计睡着了。
最后,周迢回她一句晚安。
第43章
春节假期结束,找工作这事正式提上正轨,姜纪考察思量许久,去了趟临川参加线下面试。
既然辞职了,她便没打算吃回头草,何况公司太大,人又多,就算负责人打电话有想让她回去继续工作的意思,她也不会真没有自知之明地认为缺她一个不行。
树大招风,想挖人走的企业同样不在少数,哪怕是合作方,姜纪同样被暗戳戳递过几次名片,之前她主要负责海外市场调研与品牌推广的工作,偶尔会利用语言优势撰写相关报告,新岗位的工作类似于此。
面试主管对姜纪有印象,因此整个过程都很顺利,沟通完事宜,工作确定下来,接下来便是找房子。
刚毕业那会儿囊中羞涩,只能找地段偏远的合租来平摊费用,现在可选择的范围相比四年前更广,距离安全以及舒适度都是第一位的。
柳明月在临川要比姜纪熟得多,在她的努力之下,姜纪很快找到合适可租的一居室。
“姑娘我跟你讲,我这房子是附近性价比最高的了,你们这种女孩子独居还是要多注意安全。”
房东姓贺,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太太,看着是个好相处的,自然也闲不下来话。
“本来买了两套,一套小的我们住,一套给我儿子,离上班的地方近交通方便,谁知道他导师非要拉他继续读博,这间小的房子才空下来给改成一居室。”
姜纪抬眼,她今天画了淡妆,上身穿件黑色薄针织衫,笑起来露出几颗贝齿,扑面而来的温柔居家范儿。
“那很好,上学要比上班好。”
“姑娘你在哪儿上班?兴贸大厦那边?”
她应声。
“在临川上的大学?临大?”
姜纪又点头,眼神还没移开,听到贺阿姨说:“这么巧?我儿子也是临大毕业的呀,你们俩是不是同一届的学生?”
笑了笑,姜纪礼貌地搭话:“他年前读博的话,应该是的。”
在合同上签完字,再抬头,贺阿姨笑眯眯地看向她,姜纪收钥匙放到包里,“那这一年要先麻烦您了。”
“不麻烦不麻烦,你这孩子长得讨喜,一看就乖得很。”贺阿姨眼神中带着欣赏,下一句话的称呼都变了:“小姜有男朋友了不?”
这是个好问题,姜纪轻轻挑眉,刻意忽略掉她有些期待的表情,说:“有的话不能带回来吗?”
“没有,租了房子就供你使用,当然能带。”贺阿姨连连摆手,转向一边,指着窗外,“咱单元楼下还有小区门口都种了凤凰花的,等五月花开了,红红的一片特别好看,年轻人都喜欢,你可以和男朋友一起去看看。”
“好,会看的,谢谢您。”
后来手续办完,姜纪送人下楼,贺阿姨还不忘给她指凤凰花都种在哪儿,像的确一开始就要给她介绍这个地似的。
当然,忽略掉那带点惋惜的神色。
房子找完接着要搬家,搬家向来是姜纪最头疼的事情,偏偏她经常干这个,从临川搬到纽约,从纽约搬回林泽,现在又要从林泽搬到临川。
来来回回折腾,生理心理双重折磨。
还好临川这儿有柳明月在,必要行李在找房子的时候都安安稳稳待在她家,少了很多负担麻烦。
晚上和柳明月约好一起吃饭,姜纪先一步到,坐在街对面那家咖啡店等她下班,同样的位置,同样的饮品,聊到林泽,她顺其自然说到同学会,没有避开周迢的名字,柳明月问姜纪有没有看上次的采访。
是年前酒店那次。
“没有。”
柳明月点几下手机递给她,“喏,电子版的。”
“我当时问了几个私人问题,具体回答记不清楚了,还有一些创新技术方面的,那些你肯定不感兴趣。”
“那我肯定会对私人问题感兴趣?”
柳明月摆手,“我可没那个意思啊。”
随意翻了翻,姜纪注意到其中有个问题—父母对你创业的态度是什么。
周迢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两个字:支持。
大概没想到关于家庭方面的言语这样少,柳明月便顺着问了下去。
—完全不担心吗?是特别相信你,还是说因为有家里的兄弟姐妹和你一起?
—我是独生子女,和我一起的是很支持我的人,我们是认识很久的朋友,也是亲人。
看到这儿,姜纪顿了顿。
对于周迢家里的情况,她一直不够清楚,只从别人口中得知他父母离婚,也曾听到韩天讲他有个弟弟。
可他说他是独生子女。
那就是弟弟并不算亲弟弟。
眼前失焦,姜纪恍了神,忽地叮咚两声,她打开手机。
是周迢的消息。
柳明月凑过来,呦了声说这么巧,说曹操曹操到。
z:有在忙吗?
云和鱼:没,一会儿准备吃饭。
z:工作怎么样?顺利吗?
云和鱼:还算顺利,新工作还是在临川。
z:真的?
z:那很好,房子呢?
云和鱼:租好了,明天搬过去。
柳明月全程在线,消息一条不落地看完,她略微不解道:“怎么感觉像报备行程啊?他平常有这么关心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