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460节
周舟也急了:“对啊,已经吃了怎么办?会拉肚子没牙齿吗?”
没有牙齿那不就一辈子都得喝奶?
“不怕,吃少少不怕。”江夏安抚了一句:“不过以后真的不能再喂了。等他们长大了,牙齿长出来很多颗,会走,会说话了,你们再给他们吃。”
“好。”不会不长牙,两人就放心了,
这时,被擦干净了嘴巴,吧唧几下,没了甜味的妹妹嘴巴一扁哭了。
妹妹是最贪吃的,有时候衣服碰到她的嘴巴,她都会伸舌头不停的舔。
一个哭,另外两个也跟着哭,生怕别人听不见。
这哭声是一天比一天嘹亮,现在孩子在二楼哭,楼下都能听见。
江夏身上衣服脏,手还没洗,就赶紧去洗手,换衣服,喂奶。
江夏喂饱三个孩子后,又和周承磊一起给他们洗了个澡,抱了一会儿,他们就睡着了。
晚饭的菜是今天赶海的虾,蟹,海螺和青衣,还有猪蹄花生汤。
吃完饭,江夏就去教何杏环如何做凉拌海带结和海带丝。
海带结江夏打算做成开袋即食那种,可以当成零食。
海带丝则做成用开水泡开后,加入调味料,再凉拌一下,就是餐桌上一道菜那种。
不管是海带丝还是海带结,做起来都很简单,灵魂在酱汁的调配而已。
花了一个小时,就教会了。
就是海带丝烘干有点麻烦,但是以后会有烘干设备,风干室,烘干室都有,这就不是问题。
第二天,正好侯爷跟车过来,江夏就给了他两碟海带:“新品,尝一尝,海带结是即食的,零食一种,海带丝我打算做成半即食的,就像泡面一样,到时候用开水泡开,放点调料,上桌就是一道菜。”
“想法很好,我先尝一尝。”侯爷尝了尝,觉得这是他吃过最好吃的凉拌海带,他竖起大拇指:“行!这个可以,但保质期没有炸鱼仔那么长吧?”
江夏点头:“对,所以才会有半即食。半即食的因为烘干了,保质期长很多。”
“行,就按你的想法做,这海带本来在内陆城市卖得也不错,多做点!我认识养殖海带的人,到时候可以向他拿货,你们再加工。”
江夏笑道:“那真的是磕睡了有人送枕头,我正想试试海带好不好卖,要是好卖也要大量收购。”
“从他那里买海带倒是不贵,新鲜海带三四分钱一斤左右,但运费贵,无疑成本就高了。”
江夏:“没关系,我家有船,也有拖拉机,可以自己去运。很远吗?”
“都忘了你们啥都有,开船过去可以。一次多运些回来就行了。紫菜要不要?”
“紫菜暂时不要。不好做,太麻烦了。”
……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小鱼干也搬上车了,侯爷也匆匆离开了。
*
又过了两天,天放晴了,总算可以出海了。
周承磊和周父一早就开船出海去看看网箱里的鱼。
傍晚回到码头,许多村民问他:“阿磊,你家网箱里的鱼怎么样?没事吧?”
周父乐呵呵的道:“当然没事啦!”
周承磊将一大包鱼拎下船,出发的时候,周父下了两张网,收获不错,直接爆网,沾满了网,就是鱼获很杂,得请人来解下来。
村民听了惊讶道:“看不出那些网箱这么牢固!”
周父笑呵呵的道:“废话,花了大价钱进口回来的,人家岛国三年前就有人用这种网箱养鱼了,只要不是十二级台风都没问题。而且我们放网箱的海域避风浪,那里的风浪没那么大。”
说是这么说,周父这几天都担心得很难睡着,就怕一不小心十几万打水漂。
有村民道:“已经经历过两次台风都没事,证明是真的可以抵御台风。听说那些网箱一次可以养了十万斤鱼,一斤赚一元,一年就差不多回本了吗?就是买那些网箱太贵了,我没钱买,不然我也养。”
周父谦虚了两句:“希望当然希望一次回本,可是鱼还没长大,谁知道呢?而且很多事情要干的,又要换渔网,又要喂鱼,鱼还会生病,到时候都不知道有没有赚头。我觉得风险挺大的。”
“那也是,风险确实挺大的,今年的台风才来了两场,强度都不大,后面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台风等着,还要等到鱼养大了,卖了出去才知道赚不赚钱。”
其实许多人都不看好网箱养鱼,台风来时大海的威力有多大,他们太清楚了。
不过没有说太扫兴的话罢了。
第550章 提前了
周父喜欢和村民唠嗑,周承磊不喜欢,他来到周母和田采花面前,看了一眼两人怀里的儿子,“夏夏没出来?”
“来了,在生产队接电话。”
周承磊就看了一眼生产队的方向,“妈,你请四个人将渔网上的鱼解下来。”
田采花一听立马问道:“请四个这么多?今天的鱼获很多吗?”
周承磊对着儿子点头逗弄:“还行。另外四条船多货,我见船上许多鱼还没来得及分拣,一会儿应该回来了。”
周母笑道:“我这就去。”
台风过后,鱼获都会比平时多。
周母见村里其他人的船今天的收获也比平时多一些。
田采花继续追问道:“你大哥那条船也多吗?”
周承磊言简意赅:“多。”
田采花就心花怒放了,她抬头远眺海面,恨不得家里的船赶紧出现。
周承磊往生产队走去。
生产队办公室
江夏双手抱着孩子,侧着脑袋夹着电话和对方说着话,温婉正在角落的桌子旁录取通知书。
她早晚都会来找一次。
然后她听见江夏对电话另一头的人道:“新船可以下水了?那明天吧!明天行不?”
周父打算后天出远海,要是大船明天下水,试过没有问题,那周父后天就可以开新船出海。
温婉心里震惊极了:周承磊又买了大船了?
电话另一头的周厂长听了就回了一句:“行,那明天早上八点半前你们过来吧!”
江夏笑着回道:“好。”
然后周厂长又关心了一句干孙子们:“三胞胎最近如何?”
江夏笑着看了一眼怀里的女儿:“三个胖了不少。”
现在她抱久了都觉得手酸。
温婉下意识看了一眼江夏怀里的孩子,就这么几天不见,皮肤竟然好了那么多,变得有点白里透红了。
周厂长就笑了,“那就好!胖点好!改天带到市里住一阵子。那”
周承磊这时候走进来。
江夏看了周承磊一眼,笑着应下:“好。”
周厂长:“那我先忙了,明天见。”
周承磊上前接过女儿,刚刚他进来前已经洗干净手了,衣服在下船之前也换了一件干净的。
“明天阿磊过去,我就不去了,我在家带孩子,咱们下次见。”
“行,下次见。”
江夏等周厂长挂了后,她再挂。
“谁的电话?”
“走吧。”江夏握住他手臂示意他往外走,“周厂长的。”
两人一起往外走去,走出去江夏才接着道:“周厂长通知我们新渔船可以下水试水了,我们约好明天早上八点半前过去。爸不是后天打算出远海吗?正好可以开新船去。”
“那我得打电话通知多些人过来。”
温婉没有找到自己的通知书,走了出来,将两人的对话听了去。
通知多些人过来?不是通知多“几个”,而是通知多“一些”,这“多一些”是多多少?
能用多一些人,周承磊新买的船应该又是一艘远洋捕捞大型渔船吧?
这一世,周承磊比上一世富得更快了。
简直让人望尘莫及!
江夏向女儿伸手:“宝宝给我,你去打电话吧!”
周承磊:“不用。我抱着就行,不影响。”
周承磊抱着女儿折回去打电话。
江夏就不管他。
她去码头和周母说一声,明天新船下水,毕竟得准备拜神的东西,要买什么东西,她也不太懂。
周承磊经过温婉身边时,温婉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周承磊抱小孩子的姿势真熟练,比周国华抱得要好多了。
周国华出海回来就喊累得半死,一点也不愿意带孩子了。
女儿又爱哭,整天要人抱着,哄睡了一放下床就醒,烦都烦死人。
温婉也不想这么快回家,回家就是抱着女儿,一点空都没有。
她走向码头,等家里的船回来。
江夏来到周父周母身边将明天新船可以下水的事情说了。
周母惊讶:“又提前了?”
“嗯,一般都会提前的,船厂给出的时间都是最迟的时间。”
没有牙齿那不就一辈子都得喝奶?
“不怕,吃少少不怕。”江夏安抚了一句:“不过以后真的不能再喂了。等他们长大了,牙齿长出来很多颗,会走,会说话了,你们再给他们吃。”
“好。”不会不长牙,两人就放心了,
这时,被擦干净了嘴巴,吧唧几下,没了甜味的妹妹嘴巴一扁哭了。
妹妹是最贪吃的,有时候衣服碰到她的嘴巴,她都会伸舌头不停的舔。
一个哭,另外两个也跟着哭,生怕别人听不见。
这哭声是一天比一天嘹亮,现在孩子在二楼哭,楼下都能听见。
江夏身上衣服脏,手还没洗,就赶紧去洗手,换衣服,喂奶。
江夏喂饱三个孩子后,又和周承磊一起给他们洗了个澡,抱了一会儿,他们就睡着了。
晚饭的菜是今天赶海的虾,蟹,海螺和青衣,还有猪蹄花生汤。
吃完饭,江夏就去教何杏环如何做凉拌海带结和海带丝。
海带结江夏打算做成开袋即食那种,可以当成零食。
海带丝则做成用开水泡开后,加入调味料,再凉拌一下,就是餐桌上一道菜那种。
不管是海带丝还是海带结,做起来都很简单,灵魂在酱汁的调配而已。
花了一个小时,就教会了。
就是海带丝烘干有点麻烦,但是以后会有烘干设备,风干室,烘干室都有,这就不是问题。
第二天,正好侯爷跟车过来,江夏就给了他两碟海带:“新品,尝一尝,海带结是即食的,零食一种,海带丝我打算做成半即食的,就像泡面一样,到时候用开水泡开,放点调料,上桌就是一道菜。”
“想法很好,我先尝一尝。”侯爷尝了尝,觉得这是他吃过最好吃的凉拌海带,他竖起大拇指:“行!这个可以,但保质期没有炸鱼仔那么长吧?”
江夏点头:“对,所以才会有半即食。半即食的因为烘干了,保质期长很多。”
“行,就按你的想法做,这海带本来在内陆城市卖得也不错,多做点!我认识养殖海带的人,到时候可以向他拿货,你们再加工。”
江夏笑道:“那真的是磕睡了有人送枕头,我正想试试海带好不好卖,要是好卖也要大量收购。”
“从他那里买海带倒是不贵,新鲜海带三四分钱一斤左右,但运费贵,无疑成本就高了。”
江夏:“没关系,我家有船,也有拖拉机,可以自己去运。很远吗?”
“都忘了你们啥都有,开船过去可以。一次多运些回来就行了。紫菜要不要?”
“紫菜暂时不要。不好做,太麻烦了。”
……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小鱼干也搬上车了,侯爷也匆匆离开了。
*
又过了两天,天放晴了,总算可以出海了。
周承磊和周父一早就开船出海去看看网箱里的鱼。
傍晚回到码头,许多村民问他:“阿磊,你家网箱里的鱼怎么样?没事吧?”
周父乐呵呵的道:“当然没事啦!”
周承磊将一大包鱼拎下船,出发的时候,周父下了两张网,收获不错,直接爆网,沾满了网,就是鱼获很杂,得请人来解下来。
村民听了惊讶道:“看不出那些网箱这么牢固!”
周父笑呵呵的道:“废话,花了大价钱进口回来的,人家岛国三年前就有人用这种网箱养鱼了,只要不是十二级台风都没问题。而且我们放网箱的海域避风浪,那里的风浪没那么大。”
说是这么说,周父这几天都担心得很难睡着,就怕一不小心十几万打水漂。
有村民道:“已经经历过两次台风都没事,证明是真的可以抵御台风。听说那些网箱一次可以养了十万斤鱼,一斤赚一元,一年就差不多回本了吗?就是买那些网箱太贵了,我没钱买,不然我也养。”
周父谦虚了两句:“希望当然希望一次回本,可是鱼还没长大,谁知道呢?而且很多事情要干的,又要换渔网,又要喂鱼,鱼还会生病,到时候都不知道有没有赚头。我觉得风险挺大的。”
“那也是,风险确实挺大的,今年的台风才来了两场,强度都不大,后面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台风等着,还要等到鱼养大了,卖了出去才知道赚不赚钱。”
其实许多人都不看好网箱养鱼,台风来时大海的威力有多大,他们太清楚了。
不过没有说太扫兴的话罢了。
第550章 提前了
周父喜欢和村民唠嗑,周承磊不喜欢,他来到周母和田采花面前,看了一眼两人怀里的儿子,“夏夏没出来?”
“来了,在生产队接电话。”
周承磊就看了一眼生产队的方向,“妈,你请四个人将渔网上的鱼解下来。”
田采花一听立马问道:“请四个这么多?今天的鱼获很多吗?”
周承磊对着儿子点头逗弄:“还行。另外四条船多货,我见船上许多鱼还没来得及分拣,一会儿应该回来了。”
周母笑道:“我这就去。”
台风过后,鱼获都会比平时多。
周母见村里其他人的船今天的收获也比平时多一些。
田采花继续追问道:“你大哥那条船也多吗?”
周承磊言简意赅:“多。”
田采花就心花怒放了,她抬头远眺海面,恨不得家里的船赶紧出现。
周承磊往生产队走去。
生产队办公室
江夏双手抱着孩子,侧着脑袋夹着电话和对方说着话,温婉正在角落的桌子旁录取通知书。
她早晚都会来找一次。
然后她听见江夏对电话另一头的人道:“新船可以下水了?那明天吧!明天行不?”
周父打算后天出远海,要是大船明天下水,试过没有问题,那周父后天就可以开新船出海。
温婉心里震惊极了:周承磊又买了大船了?
电话另一头的周厂长听了就回了一句:“行,那明天早上八点半前你们过来吧!”
江夏笑着回道:“好。”
然后周厂长又关心了一句干孙子们:“三胞胎最近如何?”
江夏笑着看了一眼怀里的女儿:“三个胖了不少。”
现在她抱久了都觉得手酸。
温婉下意识看了一眼江夏怀里的孩子,就这么几天不见,皮肤竟然好了那么多,变得有点白里透红了。
周厂长就笑了,“那就好!胖点好!改天带到市里住一阵子。那”
周承磊这时候走进来。
江夏看了周承磊一眼,笑着应下:“好。”
周厂长:“那我先忙了,明天见。”
周承磊上前接过女儿,刚刚他进来前已经洗干净手了,衣服在下船之前也换了一件干净的。
“明天阿磊过去,我就不去了,我在家带孩子,咱们下次见。”
“行,下次见。”
江夏等周厂长挂了后,她再挂。
“谁的电话?”
“走吧。”江夏握住他手臂示意他往外走,“周厂长的。”
两人一起往外走去,走出去江夏才接着道:“周厂长通知我们新渔船可以下水试水了,我们约好明天早上八点半前过去。爸不是后天打算出远海吗?正好可以开新船去。”
“那我得打电话通知多些人过来。”
温婉没有找到自己的通知书,走了出来,将两人的对话听了去。
通知多些人过来?不是通知多“几个”,而是通知多“一些”,这“多一些”是多多少?
能用多一些人,周承磊新买的船应该又是一艘远洋捕捞大型渔船吧?
这一世,周承磊比上一世富得更快了。
简直让人望尘莫及!
江夏向女儿伸手:“宝宝给我,你去打电话吧!”
周承磊:“不用。我抱着就行,不影响。”
周承磊抱着女儿折回去打电话。
江夏就不管他。
她去码头和周母说一声,明天新船下水,毕竟得准备拜神的东西,要买什么东西,她也不太懂。
周承磊经过温婉身边时,温婉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周承磊抱小孩子的姿势真熟练,比周国华抱得要好多了。
周国华出海回来就喊累得半死,一点也不愿意带孩子了。
女儿又爱哭,整天要人抱着,哄睡了一放下床就醒,烦都烦死人。
温婉也不想这么快回家,回家就是抱着女儿,一点空都没有。
她走向码头,等家里的船回来。
江夏来到周父周母身边将明天新船可以下水的事情说了。
周母惊讶:“又提前了?”
“嗯,一般都会提前的,船厂给出的时间都是最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