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127节
踏入殿门的瞬间,裴令之觉得有些冷。
并不是因为殿内当真很冷,而是因为殿内透着一种孤冷清寂的意味,就连值守在内的宫人们也显得平淡至极,毫不起眼,就像一张又一张白纸。
白纸当然不可能难看,但更没办法评价一句好看。
说得直白些,就是很没意思,很没生机。
天光暗淡,宫殿空旷幽深,大殿正中点着很多灯烛,御阶高处的御座上空空荡荡。
那里没有人。
如果裴令之抬头看上一眼,并且能够看清的话,他可能会意识到些许怪异,但面圣不能直视天颜,这是见驾的礼仪。于是他只能适时温顺地垂下眼,以一种恭谨的态度立在大殿中央,只等御前侍从说出见驾二字,便要叩首行礼。
那名引他入殿的内官站住脚步,拍了拍手。
脚步声响,六名内侍相继走来,其中三人端着三只托盘,三人跟随在后,队伍最前方是一名圆脸的中年人。
正是苏惠。
苏惠看向裴令之,笑了笑。
一路同行,总有些香火情。
然后他神情肃穆道:“公子,您选一样吧。”
三名内侍手中的托盘同时被揭开。
一条白绫。
一只酒壶。
一把短刀。
白绫在灯烛下显得很柔和,酒壶半透明的壶身中荡漾着清波,短刀的锋刃寒光闪烁。
它们占据了裴令之的全部视野。
耳畔传来苏惠叹息的声音:“公子,请您择选吧。”
.
景昭端坐案边,长发委地,手不停挥,朱砂淋漓滴落,在纸面上划出一道又一道朱红痕迹。
奏折堆成小山,一场大雪来得快去得也快,带来的麻烦却无穷无尽。
张、王二位属官跪坐下首,不断分拣出重要奏折,恭恭敬敬呈递上去,另两名女官侍立在旁,将批好的奏折晾干分类,预备发还有司。
皇帝从不是宵衣旰食日以继夜的勤政君王,奏折向来只捡最要紧、举足轻重的那部分过目,余下的自有诸丞相检阅呈递,偏偏这几日大雪,奏折部分积压,皇帝索性命人送到景昭手里,要她亲自处置。
这当然是极大的荣耀,景昭不能说半个不字。
咬牙批完半人高的奏折,景昭手都木了,听得殿外有人求见,第一反应就是让他们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半个也不见。
然而不能不见。
来的是礼部主事钱策,钱主事小心翼翼捧着今年祭祀文宣皇后的文书入殿,请景昭先掌一掌眼。
事关母亲的祭祀,景昭自然上心。
她勉强打起精神,仔细过目,指出几个显然是刻意留给她来点破的细枝末节,合上文书道:“钱主事费心了。”
钱主事受宠若惊,连道不敢:“这是臣的分内之责,能得殿下抬爱,礼部上下同感欢欣——只是还有一事,恳请殿下指点迷津。”
这份姿态未免也摆的太过谦卑了些。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两句话某种意义上是同一个意思。
景昭颔首:“说吧。”
钱主事满脸犹疑,倒有九成九是真的,他一咬牙,冒着汗道:“殿下,是关于南陵那……那件事的。”
刹那间,景昭轻轻叩着桌面的手指顿住。
她一直含着似有若无的淡笑,此刻迅速凝结在脸上,但皇太女的养气功夫毕竟登峰造极,只有片刻的失态,快到钱主事甚至来不及看清,就又消失了。
钱主事简直恨不得一头撞死,情急之下想说些什么打破尴尬,然而他本就不是能说会道的性格,否则这个烫手山芋也不会被塞到他手里,一着急更是满头冒汗,半个字也想不出来。
无视钱主事额间豆大的汗珠,景昭轻飘飘吐出四个字:“押后再议。”
她的兴致算是全部败光了,顺手撂下文书。
见皇太女意兴阑珊,宫女连忙将这哪壶不开提哪壶的礼部主事请了出去。
殿内属官们飞速翻阅奏折的声音静止了,一男一女两名属官脸色都在极度紧张中涨得通红,彼此偷偷瞟着对方,似乎想从同僚身上汲取一点勇气。
如果不是他们的坐立不安太过明显,不知道的还以为正在含羞带怯的相亲。
景昭出神片刻,忽的放下笔,开口时声音如常:“什么时辰了。”
宫人急忙答了。
“芳时呢?”
“回殿下,穆嫔娘娘入宫去帮着筹备宫宴了。”
“脚好了?”景昭道,“胡闹。”
她微嗔一句,也并不见如何恼怒,又道:“裴郎君呢?”
宫人连忙道:“回殿下,奴婢们一直派人在宫里守着。”
守着有什么用?
景昭摇了摇头:“备辇。”
话到唇边,她又改了主意。
她一手托腮,思索片刻,最终摇了摇头,说:“算了。”
.
“公子。”
苏惠的声音就像催命符,轻飘飘地飘过来:“您这是抗旨。”
大殿里只有这催命般的声音飘荡,如果此刻大逆不道地举目四望,殿内尽是纸糊泥塑般面无表情的宫人内官,身周是燃起地龙都无法驱散的刻骨幽冷,而御座上那位是天威难测阴晴不定的至尊帝王。
一切仿佛都走到了绝境。
这场入宫面圣的召见,原来只是一个陷阱。
天子看重储君无微不至,自然要未雨绸缪抹除掉一切可能影响储君心神的威胁。
裴令之垂眸,望见自己的袖摆依然保持着极度的稳定,没有丝毫颤抖,仿佛到了这步田地,内心依旧不起波澜。
那名引路的内官诚恳道:“公子,这是圣上最后一点慈悲。看在太女殿下怜惜你的份上,为公子保留一点体面,如果弄得太难看,未免与公子的盛名不相符。”
裴令之忽的抬手,似是要去取面前那把短刃。
苏惠不动声色掩住眼底的遗憾。
下一刻,咣当!
裴令之抬手掀翻了面前的托盘,短刀当啷落下,尚在空中便被裴令之一手捞住,干脆利落拔刀出鞘,内侍齐齐后退一步。
唯有那名内官毫无畏惧,沉声道:“放肆,御前怀刃,罪无可赦,公子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裴令之抬首,厉声喝道:“我奉圣命觐见,奉太女之命入宫,若要赐死我,除非明旨颁发、玉印俱全;或是天子口谕,金口玉言。否则仅凭公公言语,恕我不能轻信。”
内官喝道:“这里是皇宫!”
说着,他一挥手:“拿下!”
冰冷的刀刃擦过指尖,一阵尖锐剧痛传来,仅仅只是轻轻一碰,裴令之指尖血流如注,已经被割开了一道口子。
但极度紧张之下,这份疼痛被淡化到了极点。
内官说话的时候,裴令之的话却很少。
那不是因为他生性冷淡,也不是因为他恐惧到说不出话来。
他在等待时机。
直到内官喝出那句拿下的前一秒,他回头看了一眼左右侍从。
于是裴令之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
多年来远离家族在外游历,裴令之的身手不算很好,但至少和宫里的内官相比,反应要快得多。
“啊!”
转瞬间天旋地转,裴令之和身扑向那名内官,指尖触及对方宽阔袖摆,干脆利落一扯一拽,将内官扯得立足不稳身体歪斜。
雪亮刀刃架上对方的脖颈。
那名内官惊呼,然而他不愧是御前训练有素的老人,竟在这种境地下还能硬生生控制住自己,刚发出惊呼,下一秒活活将冲出口的尖叫忍了回去。
数名膀大腰圆的强壮内侍准备冲来拿下裴令之,脚步迈到一半,有些尴尬地停住。
裴令之垂下浓密的睫羽,注视着被他用刀架着脖子的内官,声音温和到了近乎柔和的地步:“请不要动,我并不想在御前见血。”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指尖的伤口仍然在不断淌血,很快便打湿了内官胸前的衣襟。
然后他看向苏惠,道:“请问现在可以了吗?”
他的神情很认真,当真在征求苏惠的意见。
可以做什么?
自然是他入宫前本来要做的那件事。
裴令之为了面圣而来,所以他依然在认真为面圣这件事做准备。
即使刚才发生了一个十分惊悚的插曲,并且此刻他还挟持着御前内官。
这种平静并不全是空穴来风。
苏惠从始至终没有试图阻拦他的举动。
忽然,一道轻且凉的声音,缥缈地从上首传来。
那声音说:“现在,朕亲口赐你一死,你可愿意?”
那声音其实非常好听,判断不出年纪,只是毫无情绪,但不知为什么,裴令之本能地紧张起来。
这种毫无来由的紧张比起方才看见白绫、毒酒和短刃,都要强烈数十上百倍。
并不是因为殿内当真很冷,而是因为殿内透着一种孤冷清寂的意味,就连值守在内的宫人们也显得平淡至极,毫不起眼,就像一张又一张白纸。
白纸当然不可能难看,但更没办法评价一句好看。
说得直白些,就是很没意思,很没生机。
天光暗淡,宫殿空旷幽深,大殿正中点着很多灯烛,御阶高处的御座上空空荡荡。
那里没有人。
如果裴令之抬头看上一眼,并且能够看清的话,他可能会意识到些许怪异,但面圣不能直视天颜,这是见驾的礼仪。于是他只能适时温顺地垂下眼,以一种恭谨的态度立在大殿中央,只等御前侍从说出见驾二字,便要叩首行礼。
那名引他入殿的内官站住脚步,拍了拍手。
脚步声响,六名内侍相继走来,其中三人端着三只托盘,三人跟随在后,队伍最前方是一名圆脸的中年人。
正是苏惠。
苏惠看向裴令之,笑了笑。
一路同行,总有些香火情。
然后他神情肃穆道:“公子,您选一样吧。”
三名内侍手中的托盘同时被揭开。
一条白绫。
一只酒壶。
一把短刀。
白绫在灯烛下显得很柔和,酒壶半透明的壶身中荡漾着清波,短刀的锋刃寒光闪烁。
它们占据了裴令之的全部视野。
耳畔传来苏惠叹息的声音:“公子,请您择选吧。”
.
景昭端坐案边,长发委地,手不停挥,朱砂淋漓滴落,在纸面上划出一道又一道朱红痕迹。
奏折堆成小山,一场大雪来得快去得也快,带来的麻烦却无穷无尽。
张、王二位属官跪坐下首,不断分拣出重要奏折,恭恭敬敬呈递上去,另两名女官侍立在旁,将批好的奏折晾干分类,预备发还有司。
皇帝从不是宵衣旰食日以继夜的勤政君王,奏折向来只捡最要紧、举足轻重的那部分过目,余下的自有诸丞相检阅呈递,偏偏这几日大雪,奏折部分积压,皇帝索性命人送到景昭手里,要她亲自处置。
这当然是极大的荣耀,景昭不能说半个不字。
咬牙批完半人高的奏折,景昭手都木了,听得殿外有人求见,第一反应就是让他们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半个也不见。
然而不能不见。
来的是礼部主事钱策,钱主事小心翼翼捧着今年祭祀文宣皇后的文书入殿,请景昭先掌一掌眼。
事关母亲的祭祀,景昭自然上心。
她勉强打起精神,仔细过目,指出几个显然是刻意留给她来点破的细枝末节,合上文书道:“钱主事费心了。”
钱主事受宠若惊,连道不敢:“这是臣的分内之责,能得殿下抬爱,礼部上下同感欢欣——只是还有一事,恳请殿下指点迷津。”
这份姿态未免也摆的太过谦卑了些。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两句话某种意义上是同一个意思。
景昭颔首:“说吧。”
钱主事满脸犹疑,倒有九成九是真的,他一咬牙,冒着汗道:“殿下,是关于南陵那……那件事的。”
刹那间,景昭轻轻叩着桌面的手指顿住。
她一直含着似有若无的淡笑,此刻迅速凝结在脸上,但皇太女的养气功夫毕竟登峰造极,只有片刻的失态,快到钱主事甚至来不及看清,就又消失了。
钱主事简直恨不得一头撞死,情急之下想说些什么打破尴尬,然而他本就不是能说会道的性格,否则这个烫手山芋也不会被塞到他手里,一着急更是满头冒汗,半个字也想不出来。
无视钱主事额间豆大的汗珠,景昭轻飘飘吐出四个字:“押后再议。”
她的兴致算是全部败光了,顺手撂下文书。
见皇太女意兴阑珊,宫女连忙将这哪壶不开提哪壶的礼部主事请了出去。
殿内属官们飞速翻阅奏折的声音静止了,一男一女两名属官脸色都在极度紧张中涨得通红,彼此偷偷瞟着对方,似乎想从同僚身上汲取一点勇气。
如果不是他们的坐立不安太过明显,不知道的还以为正在含羞带怯的相亲。
景昭出神片刻,忽的放下笔,开口时声音如常:“什么时辰了。”
宫人急忙答了。
“芳时呢?”
“回殿下,穆嫔娘娘入宫去帮着筹备宫宴了。”
“脚好了?”景昭道,“胡闹。”
她微嗔一句,也并不见如何恼怒,又道:“裴郎君呢?”
宫人连忙道:“回殿下,奴婢们一直派人在宫里守着。”
守着有什么用?
景昭摇了摇头:“备辇。”
话到唇边,她又改了主意。
她一手托腮,思索片刻,最终摇了摇头,说:“算了。”
.
“公子。”
苏惠的声音就像催命符,轻飘飘地飘过来:“您这是抗旨。”
大殿里只有这催命般的声音飘荡,如果此刻大逆不道地举目四望,殿内尽是纸糊泥塑般面无表情的宫人内官,身周是燃起地龙都无法驱散的刻骨幽冷,而御座上那位是天威难测阴晴不定的至尊帝王。
一切仿佛都走到了绝境。
这场入宫面圣的召见,原来只是一个陷阱。
天子看重储君无微不至,自然要未雨绸缪抹除掉一切可能影响储君心神的威胁。
裴令之垂眸,望见自己的袖摆依然保持着极度的稳定,没有丝毫颤抖,仿佛到了这步田地,内心依旧不起波澜。
那名引路的内官诚恳道:“公子,这是圣上最后一点慈悲。看在太女殿下怜惜你的份上,为公子保留一点体面,如果弄得太难看,未免与公子的盛名不相符。”
裴令之忽的抬手,似是要去取面前那把短刃。
苏惠不动声色掩住眼底的遗憾。
下一刻,咣当!
裴令之抬手掀翻了面前的托盘,短刀当啷落下,尚在空中便被裴令之一手捞住,干脆利落拔刀出鞘,内侍齐齐后退一步。
唯有那名内官毫无畏惧,沉声道:“放肆,御前怀刃,罪无可赦,公子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裴令之抬首,厉声喝道:“我奉圣命觐见,奉太女之命入宫,若要赐死我,除非明旨颁发、玉印俱全;或是天子口谕,金口玉言。否则仅凭公公言语,恕我不能轻信。”
内官喝道:“这里是皇宫!”
说着,他一挥手:“拿下!”
冰冷的刀刃擦过指尖,一阵尖锐剧痛传来,仅仅只是轻轻一碰,裴令之指尖血流如注,已经被割开了一道口子。
但极度紧张之下,这份疼痛被淡化到了极点。
内官说话的时候,裴令之的话却很少。
那不是因为他生性冷淡,也不是因为他恐惧到说不出话来。
他在等待时机。
直到内官喝出那句拿下的前一秒,他回头看了一眼左右侍从。
于是裴令之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
多年来远离家族在外游历,裴令之的身手不算很好,但至少和宫里的内官相比,反应要快得多。
“啊!”
转瞬间天旋地转,裴令之和身扑向那名内官,指尖触及对方宽阔袖摆,干脆利落一扯一拽,将内官扯得立足不稳身体歪斜。
雪亮刀刃架上对方的脖颈。
那名内官惊呼,然而他不愧是御前训练有素的老人,竟在这种境地下还能硬生生控制住自己,刚发出惊呼,下一秒活活将冲出口的尖叫忍了回去。
数名膀大腰圆的强壮内侍准备冲来拿下裴令之,脚步迈到一半,有些尴尬地停住。
裴令之垂下浓密的睫羽,注视着被他用刀架着脖子的内官,声音温和到了近乎柔和的地步:“请不要动,我并不想在御前见血。”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指尖的伤口仍然在不断淌血,很快便打湿了内官胸前的衣襟。
然后他看向苏惠,道:“请问现在可以了吗?”
他的神情很认真,当真在征求苏惠的意见。
可以做什么?
自然是他入宫前本来要做的那件事。
裴令之为了面圣而来,所以他依然在认真为面圣这件事做准备。
即使刚才发生了一个十分惊悚的插曲,并且此刻他还挟持着御前内官。
这种平静并不全是空穴来风。
苏惠从始至终没有试图阻拦他的举动。
忽然,一道轻且凉的声音,缥缈地从上首传来。
那声音说:“现在,朕亲口赐你一死,你可愿意?”
那声音其实非常好听,判断不出年纪,只是毫无情绪,但不知为什么,裴令之本能地紧张起来。
这种毫无来由的紧张比起方才看见白绫、毒酒和短刃,都要强烈数十上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