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31节
这乡下人带的咸菜居然不错!
不是家里用盐水泡的白菜能比的。
他又吃了一口,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越嚼越想吃。
感觉当零嘴吃也不错呢。
他点点头,笑纳了,“你这是张记酱菜铺买的?”
裴长青:“官爷,我们是裴庄的村民,应麦掌柜邀请进城给好运来酒楼盘火炕。这个腌白菜是我们村豆腐娘子做的,我们里正昨儿也才往县里发了货,各酒楼、饭馆、酱菜铺子应该都会上货。”
他这么一说,守门官忍不住又抬眼打量他,越发觉得他不是一般人。
裴长青既不畏惧也不谄媚,就那么神情自若地和他对视。
守门官这才拿出登记簿,把裴长青的信息登记下来,问问火炕是什么,又简单告知进城注意事项。
总之就是不要违法乱纪。
裴长青一一应了,然后领着众人进城。
守门官坐在那里,不知不觉吃了不少腌白菜。
旁边几个守城门的士兵忍不住了,一个劲儿地拿眼瞟他,“头儿,你倒是给我们留点儿尝尝滋味儿啊。”
明明冷飕飕的天气,吃凉东西不舒服,可他们咋瞧着头儿吃得那么爽呢?
吃出了水灵灵的感觉。
守门官笑道:“真不赖,回头去张记买两坛子尝尝,要是好的话以后给四海驻军的物资加上这个,冬天他们吃够咸鱼干儿了。”
他家负责给驻防军筹措物资。
裴长青他们被盘问了,等裴云他们马车上来,宋管事儿亮出宋家的帖子却不受盘问,士兵只粗粗往车里看一眼就放行了。
毕竟这些大户平时都要给县里孝敬银的嘛。
这些孝敬银又不是白送的。
裴长青他们跟裴云马车会合,一起往县里小院儿去。
童陶七个汉子有来过县城的,有没来过的,甭管来没来过,都低声惊呼。
“县城城门好高啊,县城的道路真宽真干净啊,县城两边的铺子真好看啊,哎呀,还有楼!两层呢!”
“那边,好像还有三层?”
那是钟鼓楼。
他们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开眼界,裴长青却面带嫌弃。
这么破旧的县城,能有多少消费力?
竟然开了这么多酒楼饭馆儿,还有两家青楼。
看来掌握财富的那少数人,消费力还是挺惊人的。
裴长青微微颔首,嗯,这都是他的潜在客户!
第87章 收账 裴二郎县里盘炕,沈阿宁镇上收账
裴长青他们从县城西门入,院子在西大街往南拐两条巷子的同福巷。
宋管事儿领着他们直接去了。
宅子里有一个看门的老苍头,还有俩洒扫婆子,一个灶上的厨娘。
是宋父最近特意为这边儿配置的伺候人员。
听闻老爷把这宅子给了三爷,俩婆子和厨娘还挺意外呢。
毕竟之前俩丫头都分好东屋西屋呢,这下黄了?
哎呀呀,看来这啥人啥命啊,没那么容易的事儿。
他们都是下人,谁做主子都不耽误他们伺候人,自然也没意见。
宋管事儿让厨娘和婆子去备饭,他去大街上铺子里跟大爷说一声。
裴云则请裴长青跟她一起看看这宅子,安排一下住宿。
院子是两进的,受营造制度限制,正房只有三间,但是院子挺宽敞。
前面临街是三间两层楼的铺面,以前租给外地客商临时开铺子或者囤放货物来着。
现在宋父有了别样心思,就给收回来。
第一进院子窄长,西南边有间茅厕。
第二进院子比较宽敞,有三间正房,还有东西各三间厢房。
灶房在东厢。
房子都不贴墙,院子挺宽敞的,正房后面还有一块后院儿。
总体来说,这宅子不错,毕竟都是青砖黛瓦,石板、青砖铺地。
估计是以前买的,现在怕不是得三四百两银子。
成阳县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但是房价却不低,就那些土坯房子都能卖个百十两呢。
裴长青帮她看了看前面铺子,给了几个建议,到时候可以用花隔做一下功能区分。
楼下前面做展示柜,展示成衣、鞋子样品以及不同的饰品、面料小样儿等,后面直接隔成工作间,让绣娘、鞋匠、裁缝们在自己的隔间里工作。
二楼一部分做她的私人工作间,一部分做女客量体、试衣间。
还有相当一处装修温馨舒服的区域给她们闲聊、喝茶吃点心。
前世他就观察过,男人们对这块地方感受不大,女人们却要求颇高。
她们不说,但是如果你没这块地方,或者这块地方让她不舒服,她就不爱来,如果这里舒服,她就爱进来呆着,时不时过来,慢慢地就会消费起来,成为黏性大的老顾客。
不过裴云现在还没什么产品,倒是也不必着急。
花隔甚至不必做新的,成本太高,去一些店里寻找现成的,拿回来重新修缮刷桐油即可,再搭配上抱枕、纱帐、草帘子、草席子等即可。
软装他是跟沈宁学的。
她在软装方面的气质更加温馨柔美,也更符合裴云的需求。
到时候可以让阿宁帮忙策划一下。
裴云高兴道:“二哥,你和二嫂现在好厉害。”
裴长青:“你二嫂一直挺厉害。”
天色黑了,婆子在一边打着灯笼,裴长青约莫听着后院说开饭了,就说下楼。
宋家虽然算有钱的,不过日常主家也不是顿顿小麦粉和大米,也要掺着吃一部分粗粮,小米、大黄米甚至高粱米也会吃。
豆制品更是天天吃。
晚饭也一样,就是杂粮窝头配豆腐汤,再有两盘子咸菜酱菜啥的,并没有特意准备待客的饭菜。
这也是裴长青叮嘱裴云的,不必把他们当客人。
以后住在这里,裴长青就说自己出钱买粮食和菜蔬,另外给厨娘和俩婆子额外工钱,请她们帮忙做一日两餐,再三天帮忙洗一下外衣,收拾一下屋子。
厨娘一日二十五文,另外俩婆子一日二十文。
三人挺乐意的。
“谢谢三娘子,谢谢二舅爷,以后有事儿您只管吩咐。”
即便裴长青不给钱她们也要伺候的,毕竟平时主家不来她们还闲着呢,来了自然要忙碌。
可不给钱肯定不舒服,背后少不得蛐蛐翻白眼,如果大房二房的人来打听,她们也会嘚吧几句。
给钱么,她们就伺候得心甘情愿,那两房的来打听她们也不会蛐蛐什么,还会帮着掩饰呢。
裴云给安排了一下住宿。
她让裴长青住正房西间,她带着俩针线婆子住东间。
童陶七人和老苍头睡西厢,厨娘和那俩婆子睡东厢灶房那边。
各人都带了铺盖卷的,被褥没问题。
床不够,先把前面铺子用不着的隔板拆下来,再寻摸几块青砖石头的,在房间垫几张矮木榻出来。
裴长青:“大家先对付一下,回头让宋家买些青砖土坯的,咱给他们把炕也盘一盘。”
崔二狗几个笑道:“二郎你甭担心我们,我们冬天出去拉活儿的时候,没地方睡,雪窝子里都能对付。”
其他人也纷纷应和。
裴二郎真的很厚道又大方,即便是本家长辈带他们出来干活儿,都不会想这么周到的。
还不到睡觉的时间,他们几个又帮着把水缸灌满。
正房和东厢中间有口水井,吃水方便,就因为多了这口甜水井,这院子就贵四十两呢。
裴长青回顾一下守门官说的宵禁时间,要三更天呢,还早。
他跟裴云说一声,去霍三少的小院儿找张氏和三婶儿他们,高里正应该也在。
裴云便让那老苍头打着灯笼带路,她又带上一个婆子。
崔二狗也主动跟上,“二郎,让俺跟着你,大晚上的万一有那地痞流氓啥的。”
人多对方怕,也不敢招惹。
裴长青也没拒绝,几人就一起过去
霍家小院儿在东大街南边,他们直接从巷子里往东走。
九月底的夜晚已经很凉了,但是这会儿外面却有不少人。
大街上竟然还有夜市儿,两边酒楼饭馆也依然在营业,不知道哪里的戏楼传来咚咚锵锵的声音,伴随着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巷子里也有那种门头精致的小院儿,门下挂着红灯笼,院内隐约传来欢笑声。
不是家里用盐水泡的白菜能比的。
他又吃了一口,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越嚼越想吃。
感觉当零嘴吃也不错呢。
他点点头,笑纳了,“你这是张记酱菜铺买的?”
裴长青:“官爷,我们是裴庄的村民,应麦掌柜邀请进城给好运来酒楼盘火炕。这个腌白菜是我们村豆腐娘子做的,我们里正昨儿也才往县里发了货,各酒楼、饭馆、酱菜铺子应该都会上货。”
他这么一说,守门官忍不住又抬眼打量他,越发觉得他不是一般人。
裴长青既不畏惧也不谄媚,就那么神情自若地和他对视。
守门官这才拿出登记簿,把裴长青的信息登记下来,问问火炕是什么,又简单告知进城注意事项。
总之就是不要违法乱纪。
裴长青一一应了,然后领着众人进城。
守门官坐在那里,不知不觉吃了不少腌白菜。
旁边几个守城门的士兵忍不住了,一个劲儿地拿眼瞟他,“头儿,你倒是给我们留点儿尝尝滋味儿啊。”
明明冷飕飕的天气,吃凉东西不舒服,可他们咋瞧着头儿吃得那么爽呢?
吃出了水灵灵的感觉。
守门官笑道:“真不赖,回头去张记买两坛子尝尝,要是好的话以后给四海驻军的物资加上这个,冬天他们吃够咸鱼干儿了。”
他家负责给驻防军筹措物资。
裴长青他们被盘问了,等裴云他们马车上来,宋管事儿亮出宋家的帖子却不受盘问,士兵只粗粗往车里看一眼就放行了。
毕竟这些大户平时都要给县里孝敬银的嘛。
这些孝敬银又不是白送的。
裴长青他们跟裴云马车会合,一起往县里小院儿去。
童陶七个汉子有来过县城的,有没来过的,甭管来没来过,都低声惊呼。
“县城城门好高啊,县城的道路真宽真干净啊,县城两边的铺子真好看啊,哎呀,还有楼!两层呢!”
“那边,好像还有三层?”
那是钟鼓楼。
他们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开眼界,裴长青却面带嫌弃。
这么破旧的县城,能有多少消费力?
竟然开了这么多酒楼饭馆儿,还有两家青楼。
看来掌握财富的那少数人,消费力还是挺惊人的。
裴长青微微颔首,嗯,这都是他的潜在客户!
第87章 收账 裴二郎县里盘炕,沈阿宁镇上收账
裴长青他们从县城西门入,院子在西大街往南拐两条巷子的同福巷。
宋管事儿领着他们直接去了。
宅子里有一个看门的老苍头,还有俩洒扫婆子,一个灶上的厨娘。
是宋父最近特意为这边儿配置的伺候人员。
听闻老爷把这宅子给了三爷,俩婆子和厨娘还挺意外呢。
毕竟之前俩丫头都分好东屋西屋呢,这下黄了?
哎呀呀,看来这啥人啥命啊,没那么容易的事儿。
他们都是下人,谁做主子都不耽误他们伺候人,自然也没意见。
宋管事儿让厨娘和婆子去备饭,他去大街上铺子里跟大爷说一声。
裴云则请裴长青跟她一起看看这宅子,安排一下住宿。
院子是两进的,受营造制度限制,正房只有三间,但是院子挺宽敞。
前面临街是三间两层楼的铺面,以前租给外地客商临时开铺子或者囤放货物来着。
现在宋父有了别样心思,就给收回来。
第一进院子窄长,西南边有间茅厕。
第二进院子比较宽敞,有三间正房,还有东西各三间厢房。
灶房在东厢。
房子都不贴墙,院子挺宽敞的,正房后面还有一块后院儿。
总体来说,这宅子不错,毕竟都是青砖黛瓦,石板、青砖铺地。
估计是以前买的,现在怕不是得三四百两银子。
成阳县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但是房价却不低,就那些土坯房子都能卖个百十两呢。
裴长青帮她看了看前面铺子,给了几个建议,到时候可以用花隔做一下功能区分。
楼下前面做展示柜,展示成衣、鞋子样品以及不同的饰品、面料小样儿等,后面直接隔成工作间,让绣娘、鞋匠、裁缝们在自己的隔间里工作。
二楼一部分做她的私人工作间,一部分做女客量体、试衣间。
还有相当一处装修温馨舒服的区域给她们闲聊、喝茶吃点心。
前世他就观察过,男人们对这块地方感受不大,女人们却要求颇高。
她们不说,但是如果你没这块地方,或者这块地方让她不舒服,她就不爱来,如果这里舒服,她就爱进来呆着,时不时过来,慢慢地就会消费起来,成为黏性大的老顾客。
不过裴云现在还没什么产品,倒是也不必着急。
花隔甚至不必做新的,成本太高,去一些店里寻找现成的,拿回来重新修缮刷桐油即可,再搭配上抱枕、纱帐、草帘子、草席子等即可。
软装他是跟沈宁学的。
她在软装方面的气质更加温馨柔美,也更符合裴云的需求。
到时候可以让阿宁帮忙策划一下。
裴云高兴道:“二哥,你和二嫂现在好厉害。”
裴长青:“你二嫂一直挺厉害。”
天色黑了,婆子在一边打着灯笼,裴长青约莫听着后院说开饭了,就说下楼。
宋家虽然算有钱的,不过日常主家也不是顿顿小麦粉和大米,也要掺着吃一部分粗粮,小米、大黄米甚至高粱米也会吃。
豆制品更是天天吃。
晚饭也一样,就是杂粮窝头配豆腐汤,再有两盘子咸菜酱菜啥的,并没有特意准备待客的饭菜。
这也是裴长青叮嘱裴云的,不必把他们当客人。
以后住在这里,裴长青就说自己出钱买粮食和菜蔬,另外给厨娘和俩婆子额外工钱,请她们帮忙做一日两餐,再三天帮忙洗一下外衣,收拾一下屋子。
厨娘一日二十五文,另外俩婆子一日二十文。
三人挺乐意的。
“谢谢三娘子,谢谢二舅爷,以后有事儿您只管吩咐。”
即便裴长青不给钱她们也要伺候的,毕竟平时主家不来她们还闲着呢,来了自然要忙碌。
可不给钱肯定不舒服,背后少不得蛐蛐翻白眼,如果大房二房的人来打听,她们也会嘚吧几句。
给钱么,她们就伺候得心甘情愿,那两房的来打听她们也不会蛐蛐什么,还会帮着掩饰呢。
裴云给安排了一下住宿。
她让裴长青住正房西间,她带着俩针线婆子住东间。
童陶七人和老苍头睡西厢,厨娘和那俩婆子睡东厢灶房那边。
各人都带了铺盖卷的,被褥没问题。
床不够,先把前面铺子用不着的隔板拆下来,再寻摸几块青砖石头的,在房间垫几张矮木榻出来。
裴长青:“大家先对付一下,回头让宋家买些青砖土坯的,咱给他们把炕也盘一盘。”
崔二狗几个笑道:“二郎你甭担心我们,我们冬天出去拉活儿的时候,没地方睡,雪窝子里都能对付。”
其他人也纷纷应和。
裴二郎真的很厚道又大方,即便是本家长辈带他们出来干活儿,都不会想这么周到的。
还不到睡觉的时间,他们几个又帮着把水缸灌满。
正房和东厢中间有口水井,吃水方便,就因为多了这口甜水井,这院子就贵四十两呢。
裴长青回顾一下守门官说的宵禁时间,要三更天呢,还早。
他跟裴云说一声,去霍三少的小院儿找张氏和三婶儿他们,高里正应该也在。
裴云便让那老苍头打着灯笼带路,她又带上一个婆子。
崔二狗也主动跟上,“二郎,让俺跟着你,大晚上的万一有那地痞流氓啥的。”
人多对方怕,也不敢招惹。
裴长青也没拒绝,几人就一起过去
霍家小院儿在东大街南边,他们直接从巷子里往东走。
九月底的夜晚已经很凉了,但是这会儿外面却有不少人。
大街上竟然还有夜市儿,两边酒楼饭馆也依然在营业,不知道哪里的戏楼传来咚咚锵锵的声音,伴随着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巷子里也有那种门头精致的小院儿,门下挂着红灯笼,院内隐约传来欢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