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09节
  小鹤年立刻笑起来,“爹我原本想给你要个刮胡刀的,人家卖三十文呢,回头你自己买吧。”
  既然人家不送,他就没自作主张,怕买了不合适的。
  他发现裴长青的刮胡刀不快了,整天都要用磨刀石磨一磨。
  要是不小心,还容易刮破出血呢。
  裴长青被他说得心里一暖,笑道:“明儿爹就去订把新的。”
  他又去检查桐油,质量一如既往的好,也发现禚家多给了几斤。
  之前刷檩木的时候他买过两桶,一桶用完一桶还有一点,这些木桶是要回收的,他掂过重量。
  王大说一斤三十文,那禚家给的相当便宜了。
  这个人情,他记下了,明儿跟禚家致谢。
  【作者有话说】
  小珍珠今儿穿了新衣服,草绿色的袄子,草绿色的裤子,草绿色的鞋子,还掐着黄边儿,嗯,头上还有俩布包,也是草绿色掐黄边儿。
  宋母:咦,泥腿子就是泥腿子,有钱也没审美,都不讲究个搭配。
  第80章 腐乳炖猪蹄儿 朝廷接手珠算研究,咱们来研究拼音吧
  沈宁去灶房处理猪蹄儿。
  下着小雨,外面冷飕飕的,草棚子不保暖。
  裴长青果断和裴父把大铁锅拆到屋里去,装在东间给老人孩子那屋烧炕。
  又暂时把大铁鏊子装在西间。
  回头要换铁锅的,所以不用密封。
  沈宁在东间做腐乳猪蹄,裴母就在西间锅灶摊煎饼。
  俩崽儿一边儿一个帮忙烧火。
  因为斩骨刀还没拿到,小珍珠让曾屠户帮忙把猪蹄斩块了。
  沈宁直接把猪蹄块和几块猪皮、猪尾巴冷水下锅煮开,撇掉浮沫。
  这时候猪肉都吃粗粮,没有添加剂,身体里也没那么多脏东西。
  把腐乳、腐乳汁以及豆瓣酱调配的料汁倒进去,加上一块饴糖,再加黄酒、葱姜。
  要搁之前沈宁都舍不得加姜葱,现在自己囤了三十斤姜,做腌白菜又收了一些,用起来就没那么抠搜。
  大火烧开转小火炖。
  两个锅灶烧火,屋里很快就暖烘烘的,不只是炕上热乎,堂屋都暖和。
  阴天下雨,屋里光线晦暗,但是灶间火光照耀,倒是也能照亮。
  一家子就坐在桌前聊天,笑声不断,合着猪蹄儿的香气从门窗飘出去。
  此时,不只是裴家就连合村大人都不知道的豆腐娘娘教的小教徒们正在村口一边嗅着飘来的香气一边祈祷。
  这群半大孩子都戴着斗笠和草帽,一个个用力嗅着鼻子。
  “这一次味道不一样!”
  “比红烧肉更香!”
  “听说是猪蹄!”
  “我不信,猪蹄子整天踩猪粪,怎么可能这么香?”
  除非给我尝尝。
  “笨啊,豆腐娘子肯定洗干净了啊,猪大肠都喷香呢。”
  最馋那个叫蒜头的孩子跪到土地庙跟前,“豆腐娘子,请你保佑我娘也做顿肉吃吧!”
  其他孩子见状立刻跪了一排,丝毫不管地上湿哒哒的,吃肉的心无比虔诚。
  新加入的孩子还不了解,问道:“管用吗?”
  “当然管用,没看二丫他们拜得从几个月改善一次到十天一次,现在五六天就改善了吗?”
  蒜头:“我家以前俩月吃不上一次蒸鸡蛋,现在十天吃一次!我要吃肉!”
  大伯娘、三婶儿以及四婶儿家孩子是最虔诚的“拜豆腐娘子有肉吃”的崽儿。
  因为沈宁总换花样做吃食,做了就往那三家送。
  大伯娘几家也不好意思总白吃,十天里也改善一次,现在赚钱多五六天的就改善一次。
  要给沈宁还礼嘛。
  小孩子又不懂那么多,他们就觉得这是自己拜豆腐娘子的功劳。
  自然越发虔诚啦。
  没爹娘啥事儿,嘿。
  偏生小孩子只跟小孩子分享,还叮嘱不许告诉大人和大孩子,说出去就不管用,一辈子没肉吃。
  那还了得?
  所以他们不但不告诉大人和大孩子,连有肉吃的孩子也不能告诉。
  比如高进禄那种,够让人嫉妒的,还告诉你,好让你吃更多肉?
  你做梦呢。
  自然的,小珍珠和小鹤年也不知道。
  而沈宁现在搁村里收豆腐、千张什么的,村里人都跟着赚点,多少的十天半个月也稍稍改善一下。
  大方的买二两肉,舍不得的就蒸俩自家的鸡蛋呗。
  甭管怎么说,那也是改善了。
  这下好了,孩子们更觉自己是大功臣。
  每天必做的事儿就是去豆腐娘子家附近写福字,给豆腐娘子祈福,顺便拜豆腐娘子保佑他家吃肉!
  他们每天傍晚必做的功课就是猜豆腐娘子家吃什么。
  如果没有特别的味道,就是家常饭,如果有霸道的香气冲天而来,那就是吃好饭!
  趁着这个时候祈祷格外有用,豆腐娘子似乎能感应到,会让他们娘隔天也改善改善!
  今儿豆腐娘子家吃了喷香的猪蹄儿,那自家也得做点好吃的吧?
  嘿嘿。
  期待!
  沈宁家晚上这顿饭香得呀。
  那油汪汪、橙红油亮的猪蹄,夹起来颤巍巍的要落不落,泛着独特的肉香,让人口水直流。
  小珍珠啊呜一口,“哎呀,这个皮好好吃,又糯又弹,什么弹来着?”
  小鹤年吃了一口连筋带皮的猪蹄,哇,香得他眼睛都眯起来了,“q弹,弹牙,又香又鲜!娘,真好吃!比书肆后厨做的猪蹄还好吃!”
  书肆的伙食很好,基本每天都有肉鱼虾之类的,猪蹄排骨红烧肉也常吃。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小鹤年觉得就是没有娘做的好吃。
  可能像书里说的,母亲的味道,那是一种七老八十也难忘的情怀。
  虽然他不懂什么意思,但是娘做的就是更好吃。
  他分析可能因为别的大厨甭管做什么都只是做饭,而娘给他们做好吃的时候还融入了她对家人的爱。
  她总是笑微微的,哼着歌儿,做出来的饭菜就格外好吃。
  小珍珠把裴母新摊的煎饼展开,“哇,好大一张,比以前的还大好多!明儿我们要给师兄们显摆显摆。”
  她往煎饼上放猪蹄、腌白菜、酸萝卜,再放一点葱丝、腐乳,卷起来,两只小手握不过来,裴母就帮她托着。
  小珍珠啊呜一大口,又香又糯又脆,猪蹄的咸香混着腌白菜和酸萝卜的酸甜,简直太好吃了!
  “嗯嗯,香!”
  小鹤年:“娘,我给师兄留一碗,明天带去给他尝尝吧。”
  沈宁:“我留了呢,明一早给你们带的。”
  小鹤年和小珍珠放学那会儿邀请过小少爷和阿鹏,说下雨夜里冷,问他们要不要来吃炖猪蹄,顺便晚上睡自家火炕。
  小少爷很矜持,说不方便夜宿,就婉拒了。
  小珍珠没当回事,人家说不来就是不来。
  小鹤年却看出师兄眼中的挣扎和纠结,就是明明很想来,但是又要矜持,而且下雨不方便留宿之类的。
  小鹤年知道师兄有点洁癖的,可能怕来乡下睡觉如厕不方便。
  自然也就不强求。
  明儿给师兄带一碗尝尝,他一定会吃得睁大眼睛,用一种惊艳又夸赞的语气说:“阿年,你阿娘做饭真好吃!比后厨做的好吃多了!”
  嘿嘿,得意!
  外面凄风冷雨,屋里热气腾腾,香气喷薄,一家子其乐融融。
  冷风嗖嗖,裴长青和裴父把窗户上的草帘子挂下来,拿土坯在窗台上压实了。
  还是要糊窗户的,草帘子透风。
  现在能对付,冬天就不行了。
  裴母把两张袼褙拿出来,正好一个窗户一张,先钉在窗户里面,可挡风呢。
  封上袼褙,屋里就暖和多了。
  再把灶膛填上两根木柴让其慢慢自燃,那热乎气能延续到后半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