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可笑吗?
可他醒来时,同时出现在脑海中的,是不止一场死亡的梦。
一次次死亡,没有生路。
他像被软禁在一场梦中。
腥甜,血色。
那一抹红。
唯独最后一次,出现了一个女人。
梦是真的吗?
而你会来吗?
*
来得太顺利了。
程叶踏进小区时,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当然,“梦”之于她,现在总带来一身冷战。
“放这就行,你非得进去?”
门卫大爷在身后叫住了她,怀疑地看着程叶。
她不由将腰杆挺得更直,手中拎着的外卖也提得更紧了些。
这一回,她没敢再给毕然的直播间发私信。
如果说,这些示警私信已经连续出现了两个月之久,那会是谁发的?
她也想起吴警官问起过的那个名字——斯鸠不是孟德——
那又是谁?
从警官的话来推断,也许那就是毕然的化名。所以她以前和毕然有什么关系?
或者说,是有过什么过节?
千头万绪,都指向那个人:
毕然。
她不能再躲,也不能再逃,只有见到毕然,才能寻找一切的答案。
吸取了上一回的教训,这次为防门卫大爷怀疑,她在来的路上,提前买好了这份外卖。
门卫大爷没有多问,看了眼外卖,就放她进了小区。
可才走没十步,大爷突然将她叫住。
“等等,你手上这外卖,有订单吗?”
程叶心头猛地一突。
*
午后直播间里活粉稀少,零星几个来点单的,都是些名字打了就被屏的禁书。
毕然眼皮都没抬,鼠标利落,把这些捣乱的拉黑,又查了一遍后台对话框。
还是什么都没有。
已经下午两点了,而梦里向他示警的信息,依然没有再出现。
他回到前台,对摄像头又亮出了那本《哲学导论》。
书封上,是他留下的信息。
主播是他,发货是他,一号客服么……也是他。
直播间里,从后台能看见有人将他亮出的书放入购物车。
“五块一斤太贵了,还有帅哥你这秤准吗?”
毕然嘴角微扬:学问白菜般卖,还要讨价还价。
“这书能当饭吃?”有弹幕在问。
他向来迎合,此刻却干脆笑笑,“比您老板画的饼好。”
这种举动,曾在带货初期给他带来过困扰。
待价而沽,总是让人长衫脱得艰难。
可他很快想明白了,学问和人,又有什么区别?
论斤称重,并不意味着知识就不是知识。
当初捧着《纯粹理性批判》在图书馆通宵的少年,如今用《资本论》垫着泡面碗。
学问依然高贵,泡面始终迷人。
毕然不再是毕然,却也还是毕然。
他大学读的哲学。事实上,他曾经并不懂自己在做什么。
有人说哲学这玩意儿,家里没矿别报。
而毕然,是家在矿下。
他从小没有妈,但邻居们说,他继承了母亲的容貌——虽然在那种地方,一个男孩长得太好看,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他发奋读书,终于考上大学那天,下井的矿工父亲买了酒,为他下了一碗饺子。
牛肉茴香馅的。煤渣味里,饺子香甜。
这样美好的回忆很少。
因为大一那年,父亲出了事。
矿难后,他认了尸。
眼睛始终睁着,因为没人摁着他的眼皮,喊他别看。
他捧着父亲遗照,告别来往本就不多的乡亲。
从此没了家。他拿到很小一笔补偿款,连带着勤工俭学,才熬完了大学。
中间有人曾问他要不要出道,但娱乐圈没钱没资源,他这样的穷孩子最是要被吞噬的。
他自问不是那块料,也自问可以靠脑子改变命运。
只是为了挣钱,精力有限,他没能转成专业。
系里在他毕业那年,公布的就业率是91.3%。
谁读谁知道,这水分有多少。读研的,算就业;到教培机构打工的,也算就业。
整个宿舍六个人,没有一个能成功上岸。
读研于他太奢侈的,他最好的出路是考编。
和宿舍其他人相比,毕然本以为自己要好多了。他实实在在考上了编。
可他永远弄不清该给领导续多少水,也整不明白那些单位里的弯弯绕绕。
唯一变数,是他有这张脸,曾被领导的女儿看中。
可他有他的卑微,却也有他的骄傲。
他拒绝了那些示好,而一年考察期,终究也是没过。
按常理,只有在考察期有重大工作过失受到处分,才会不过,可领导就还是没让他过。
境况一点点坏了起来。
毕业三年的时候,毕然才发现,他再也找不着工作了。
他被企业辞退,一而再、再而三。
他一直蹭住在大学旁的小屋,靠师兄的面子,付着低廉的房租。
他连续面试,连续失败,失去了所有的心气。
可是师兄也被辞退,实在没有办法,请他能搬出去,好把房子租给别人。
这座城市里,似乎容不下他。
从师兄宿舍搬走那一天,毕然兜里只剩一点钱。
他来到前公司楼下一间饺子馆。
前领导常在这儿,一边吃着饺子,一边指点江山,顺便训着毕然。
那天他想,总算是不用伺候了。
他用兜里那点钱,点了份牛肉茴香馅的饺子。
这是父亲在世时,常为他做的。
他想,吃完这碗饺子,就安静地找个角落,结束这没有意义的一生。
可不知为什么,那间馆子竟给他上错了菜。
他只想回味一次父亲做的牛肉茴香饺子。但那口饺子咬开,入口却是羊肉胡萝卜味。
而本该端到他手里的那碗饺子,给了邻桌的客人。
老板上前,连声致歉,承诺为他再做一碗。
也就在这一来一回的折腾中,毕然的电话响了。
绝境中的他,竟获得了一份工作:
图书销售,有薪资,重点——
还包住。
如果那碗饺子没有上错,如果上天没有给他多那么一点点的时间……
虽然,他后来才知道,卖的是滞销书,而所谓库房,竟是这骨灰楼的隔间。
——也是他的“宿舍”。
可他还是感恩。
说不怕是不可能的,他实实在在地起过颤栗。
可是夜夜怕,夜夜惊惶。
而打理那些滞销书时,他却发现了一些老相识——
那些已死的哲人、那些已逝的文人、那些消失的疯子。
曾经大学时,他困惑过、迷茫过,他以为这些名字与理论,是晋身之阶。
他也曾怨过骂过,这些东西换不来功名利禄。
人生这么苦,为什么非要醒着?
可当他身处在无数亡魂所在的骨灰楼,当他处在人生谷底的谷底,他才一点一点,从那些书里,慢慢找到了一点温存。
那些字句,那些有史以来最不愿陷入迷梦中,永远想要一场清醒的人们,留下的种种思索,让他也度过了一个个难眠内耗的夜晚。
他放了毛选辟邪,种了香堇菜以抚亡魂,还养了那几条鱼,夜夜相伴。
他已渐渐安于这番安宁。
虽然,这份安宁,今夜就要被打破了。
毕然抚了抚手边的那把刀。
只要她来。就等她来。
他往窗外看去——
*
“您看,这就是订单。”
程叶亮出手机屏幕,心里庆幸地松了口气。
她这回醒来,多留了个心眼。不但带了外卖,为防查问,她甚至准备好了手机上的订单——
当然,是她在某宝上花3块钱找人p的。
门卫大爷审视了订单半晌,突然回身,回到岗亭之中。
岗亭的门打开,涌出一股刺鼻的味道。
程叶看见里头摆满了一桶桶杂物,盖子盖着,看不分明。
而这看起来古板的大爷,竟拿出来一部手机。
程叶看见大爷点手机,一抹熟悉的颜色映入眼帘,她心头不由一颤。
糟!她怎么把那给忘了……
作者的话
蔡佳涵
作者
05-26
很少发作话…但是票啊票啊票啊…内耗了焦虑了跟程叶一样看不见尽头了…马上要干嫌疑人一号了,看到这里的读者大大们,求个票给他俩鼓鼓劲啊!(泪流)
第16章 ☆、16初见
程叶所在的外卖平台,不久前上线了一款验证app。
只要客户端扫一下外卖上的二维码,就能显示相关信息,来核实外卖订单的真实性。
可他醒来时,同时出现在脑海中的,是不止一场死亡的梦。
一次次死亡,没有生路。
他像被软禁在一场梦中。
腥甜,血色。
那一抹红。
唯独最后一次,出现了一个女人。
梦是真的吗?
而你会来吗?
*
来得太顺利了。
程叶踏进小区时,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当然,“梦”之于她,现在总带来一身冷战。
“放这就行,你非得进去?”
门卫大爷在身后叫住了她,怀疑地看着程叶。
她不由将腰杆挺得更直,手中拎着的外卖也提得更紧了些。
这一回,她没敢再给毕然的直播间发私信。
如果说,这些示警私信已经连续出现了两个月之久,那会是谁发的?
她也想起吴警官问起过的那个名字——斯鸠不是孟德——
那又是谁?
从警官的话来推断,也许那就是毕然的化名。所以她以前和毕然有什么关系?
或者说,是有过什么过节?
千头万绪,都指向那个人:
毕然。
她不能再躲,也不能再逃,只有见到毕然,才能寻找一切的答案。
吸取了上一回的教训,这次为防门卫大爷怀疑,她在来的路上,提前买好了这份外卖。
门卫大爷没有多问,看了眼外卖,就放她进了小区。
可才走没十步,大爷突然将她叫住。
“等等,你手上这外卖,有订单吗?”
程叶心头猛地一突。
*
午后直播间里活粉稀少,零星几个来点单的,都是些名字打了就被屏的禁书。
毕然眼皮都没抬,鼠标利落,把这些捣乱的拉黑,又查了一遍后台对话框。
还是什么都没有。
已经下午两点了,而梦里向他示警的信息,依然没有再出现。
他回到前台,对摄像头又亮出了那本《哲学导论》。
书封上,是他留下的信息。
主播是他,发货是他,一号客服么……也是他。
直播间里,从后台能看见有人将他亮出的书放入购物车。
“五块一斤太贵了,还有帅哥你这秤准吗?”
毕然嘴角微扬:学问白菜般卖,还要讨价还价。
“这书能当饭吃?”有弹幕在问。
他向来迎合,此刻却干脆笑笑,“比您老板画的饼好。”
这种举动,曾在带货初期给他带来过困扰。
待价而沽,总是让人长衫脱得艰难。
可他很快想明白了,学问和人,又有什么区别?
论斤称重,并不意味着知识就不是知识。
当初捧着《纯粹理性批判》在图书馆通宵的少年,如今用《资本论》垫着泡面碗。
学问依然高贵,泡面始终迷人。
毕然不再是毕然,却也还是毕然。
他大学读的哲学。事实上,他曾经并不懂自己在做什么。
有人说哲学这玩意儿,家里没矿别报。
而毕然,是家在矿下。
他从小没有妈,但邻居们说,他继承了母亲的容貌——虽然在那种地方,一个男孩长得太好看,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他发奋读书,终于考上大学那天,下井的矿工父亲买了酒,为他下了一碗饺子。
牛肉茴香馅的。煤渣味里,饺子香甜。
这样美好的回忆很少。
因为大一那年,父亲出了事。
矿难后,他认了尸。
眼睛始终睁着,因为没人摁着他的眼皮,喊他别看。
他捧着父亲遗照,告别来往本就不多的乡亲。
从此没了家。他拿到很小一笔补偿款,连带着勤工俭学,才熬完了大学。
中间有人曾问他要不要出道,但娱乐圈没钱没资源,他这样的穷孩子最是要被吞噬的。
他自问不是那块料,也自问可以靠脑子改变命运。
只是为了挣钱,精力有限,他没能转成专业。
系里在他毕业那年,公布的就业率是91.3%。
谁读谁知道,这水分有多少。读研的,算就业;到教培机构打工的,也算就业。
整个宿舍六个人,没有一个能成功上岸。
读研于他太奢侈的,他最好的出路是考编。
和宿舍其他人相比,毕然本以为自己要好多了。他实实在在考上了编。
可他永远弄不清该给领导续多少水,也整不明白那些单位里的弯弯绕绕。
唯一变数,是他有这张脸,曾被领导的女儿看中。
可他有他的卑微,却也有他的骄傲。
他拒绝了那些示好,而一年考察期,终究也是没过。
按常理,只有在考察期有重大工作过失受到处分,才会不过,可领导就还是没让他过。
境况一点点坏了起来。
毕业三年的时候,毕然才发现,他再也找不着工作了。
他被企业辞退,一而再、再而三。
他一直蹭住在大学旁的小屋,靠师兄的面子,付着低廉的房租。
他连续面试,连续失败,失去了所有的心气。
可是师兄也被辞退,实在没有办法,请他能搬出去,好把房子租给别人。
这座城市里,似乎容不下他。
从师兄宿舍搬走那一天,毕然兜里只剩一点钱。
他来到前公司楼下一间饺子馆。
前领导常在这儿,一边吃着饺子,一边指点江山,顺便训着毕然。
那天他想,总算是不用伺候了。
他用兜里那点钱,点了份牛肉茴香馅的饺子。
这是父亲在世时,常为他做的。
他想,吃完这碗饺子,就安静地找个角落,结束这没有意义的一生。
可不知为什么,那间馆子竟给他上错了菜。
他只想回味一次父亲做的牛肉茴香饺子。但那口饺子咬开,入口却是羊肉胡萝卜味。
而本该端到他手里的那碗饺子,给了邻桌的客人。
老板上前,连声致歉,承诺为他再做一碗。
也就在这一来一回的折腾中,毕然的电话响了。
绝境中的他,竟获得了一份工作:
图书销售,有薪资,重点——
还包住。
如果那碗饺子没有上错,如果上天没有给他多那么一点点的时间……
虽然,他后来才知道,卖的是滞销书,而所谓库房,竟是这骨灰楼的隔间。
——也是他的“宿舍”。
可他还是感恩。
说不怕是不可能的,他实实在在地起过颤栗。
可是夜夜怕,夜夜惊惶。
而打理那些滞销书时,他却发现了一些老相识——
那些已死的哲人、那些已逝的文人、那些消失的疯子。
曾经大学时,他困惑过、迷茫过,他以为这些名字与理论,是晋身之阶。
他也曾怨过骂过,这些东西换不来功名利禄。
人生这么苦,为什么非要醒着?
可当他身处在无数亡魂所在的骨灰楼,当他处在人生谷底的谷底,他才一点一点,从那些书里,慢慢找到了一点温存。
那些字句,那些有史以来最不愿陷入迷梦中,永远想要一场清醒的人们,留下的种种思索,让他也度过了一个个难眠内耗的夜晚。
他放了毛选辟邪,种了香堇菜以抚亡魂,还养了那几条鱼,夜夜相伴。
他已渐渐安于这番安宁。
虽然,这份安宁,今夜就要被打破了。
毕然抚了抚手边的那把刀。
只要她来。就等她来。
他往窗外看去——
*
“您看,这就是订单。”
程叶亮出手机屏幕,心里庆幸地松了口气。
她这回醒来,多留了个心眼。不但带了外卖,为防查问,她甚至准备好了手机上的订单——
当然,是她在某宝上花3块钱找人p的。
门卫大爷审视了订单半晌,突然回身,回到岗亭之中。
岗亭的门打开,涌出一股刺鼻的味道。
程叶看见里头摆满了一桶桶杂物,盖子盖着,看不分明。
而这看起来古板的大爷,竟拿出来一部手机。
程叶看见大爷点手机,一抹熟悉的颜色映入眼帘,她心头不由一颤。
糟!她怎么把那给忘了……
作者的话
蔡佳涵
作者
05-26
很少发作话…但是票啊票啊票啊…内耗了焦虑了跟程叶一样看不见尽头了…马上要干嫌疑人一号了,看到这里的读者大大们,求个票给他俩鼓鼓劲啊!(泪流)
第16章 ☆、16初见
程叶所在的外卖平台,不久前上线了一款验证app。
只要客户端扫一下外卖上的二维码,就能显示相关信息,来核实外卖订单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