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你在大宸能做到多大的官?你们皇帝最怕武将,打了胜仗就怕你功高震主, 提防你、打压你, 但你在东辽可不一样,我们草原人最佩服的就是猛安勇士……”
“若你助速不台成事,封你块草原当领主, 岂不比在大宸受气强?”
裴靖逸把手搭到顾怀玉肩头,小心翼翼地将人整个揽进怀里,“我恋旧,离了故土活不了。”
阿木刺摇头叹息:“我们这的汉人挤破头想当东辽人,你这等人物反倒……”
顾怀玉掐算的时辰刚刚好,十日之后,一行三人抵达西京城下。
百年前的石砌城墙今犹在,牌匾却换成弯弯曲曲的东辽字。
街头来往的行人皆穿窄袖胡袍,男子尽数结发为辫,女子额头悬挂银铃,若非仔细端详眉眼,几乎看不出汉人的模样。
顾怀玉原本戴着的簪冠,为了顺利入城,裴靖逸在船上亲手替他拆了簪冠,勾出几缕墨发编成小辫,末梢用粗皮绳系住,这般造型反倒添了几分异域的英气。
如此装扮,再加上阿木刺在前引路,三人顺利混过城门的盘查。
毕竟,耶律迟的爪牙再如何疑心,也绝不会料到,大宸的宰执竟敢闯入西京,自投虎口。
顾怀玉在这日夜晚终于见到了速不台。
白日速不台得在耶律迟的眼皮子底下虚与委蛇,只有夜晚回到府邸,才能与亲信幕僚相见。
高高的院墙外有城卫巡逻,院中却是一片与繁华市井格格不入的草原风情。
毡帐星罗棋布,夜风吹动帐幔,偶有马嘶犬吠。
顾怀玉与裴靖逸随着阿木刺穿过庭院,夜色下周遭静悄悄,帐中亮着一方温暖的烛火。
进了帐门,便见速不台端坐在帐内矮榻之上,年近五十,体格魁伟,虎背熊腰,满面络腮胡须,生得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典型的草原壮汉。
与速不台并坐的,是个眉目清秀的汉人男子,乃其亲信通译。
阿木刺一见速不台,当即“噗通”跪地,用东辽语急促地禀报起来。
他手指不时指向身后二人,显然在极力强调着什么。
速不台双目骤然一缩,面庞闪过一丝惊诧,显然没料想到顾怀玉竟有如此魄力。
“可汗不是要看大宸的诚意?”
顾怀玉不紧不慢地向前踱步,没了宽袍大袖的遮掩,显出每一步都踏得气定神闲。
说到最后一个字,他走到矮桌前,忽地撩起衣摆盘腿而坐,这个在草原上堪称放肆的坐姿被他做得优雅从容。
他身子微微前倾压着桌沿,双目定定注视着速不台,“如此,可还算有诚意?”
裴靖逸抱臂立在他身后半步,高大的身影将帐内灯火遮去大半。
二人一坐一立,明明身处敌营,却硬生生摆出了反客为主的架势。
速不台审视他须臾,忽然抚掌大笑,豪爽的东辽语滚滚而出。
那通译愣愣地望着顾怀玉,半响才道:“可汗说,果然英雄出少年,您是大宸的勇士!”
顾怀玉坦然受之,时间紧迫,没有多余的工夫客套,他单刀直入:“如今可汗麾下,有多少兵马是真正握在自己手中的?”
连阿木刺的亲卫里都藏着耶律迟的钉子,速不台帐下的“老鼠”怕是只多不少。
速不台身为草原一霸,亦是个爽快人,“本部直系五万铁骑,都是与我喝过血酒的儿郎,绝无异心。”
顾怀玉微微点头,随即逐一问道:“马匹?粮草?可汗在皇庭军中安插的眼线?”
速不台如实回答,每说一句,通译便急忙转述:
“三万战马,都养在呼伦河畔的草场......”
“粮草囤积,足够五万大军半年用度......”
“耶律迟树敌太多,皇庭里那些老贵族,早就恨不得......”
顾怀玉心里估算一番,速不台的家底,足以在皇庭军的后方搅乱战局。
速不台自然精明,阿木刺虽未明说,但他听着顾怀玉这番步步紧逼的问话,早已明了来意。
他皮笑肉不笑地问道:“大宸的贵客,莫不是想把速不台的儿郎们,都攥进你掌心里?”
顾怀玉坦然点头,仿佛这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
那汉人通译眼睛瞪得滚圆,从未见过这样的汉人,敢明摆着欺负东辽人。
速不台突然仰天大笑,笑声震得矮桌上杯盏里的马奶酒荡漾,“好胆色!”
笑声嘎然而止,他忽地俯身逼近顾怀玉,依旧是笑吟吟地模样,“不如我将你献给耶律迟——”
“用大宸宰执的来换回我被夺的草场牛羊?”
这话连阿木刺都听懵了,忙不迭跪上前,死死拽住速不台的袍角:“可汗三思啊!”
裴靖逸身形未动,唯有垂在身侧的手臂微微一沉,掌心稳稳落在顾怀玉肩头。
顾怀玉神色如常,这种身后有人托底的感觉,却让他莫名安稳,他只漫不经心地拂了拂衣袖:“我既敢踏入西京,自然备好了后手。”
说到这里,他忽地低头,轻轻笑几声,毫不客气戳穿对方的恐吓,“可汗应当比我更了解耶律迟,他现在定然已经知晓你私通敌国,不过碍于战事在即……”
余下的话不必再说,不论是大宸战败,还是这场战没打起来,耶律迟腾出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速不台全族的脑袋砍下来。
速不台脸上笑意瞬间敛去,双手摁在膝头,眯起眼,沉沉地打量着眼前这个从天而降的年轻人。
顾怀玉不疾不徐地拎起桌上酒壶,倒一杯马奶酒给自己,慢悠悠地浅啜一口。
须臾,速不台忽然开口,东辽语吐字干脆:“大宸有多少兵马?”
顾怀玉搁下杯盏,取出素帕轻拭唇角,“镇北军三十万儿郎,厢军一百二十万,共计一百五十万,其中骑兵十五万。”
话音落下的瞬间,帐中骤然一静。
莫说是速不台被大宸恐怖的兵力惊到,就连裴靖逸都忍不住眉头微挑。
“这、这怎么可能……”阿木刺的汉话都打了结。
顾怀玉睨一眼他,慢条斯理道:“我们汉人有个词,叫‘藏锋’。”
“就像是草原上的狼——”他目光落在速不台脸上,勾唇微微一笑,“就像草原上最会咬人的狼,总要把最利的獠牙藏到最后一刻。”
着实不怪这两个东辽人震惊失色。
要知道,他们今日谈论的并非什么虚张声势的“官样数字”,而是能拉出来打仗的实打实兵力。
那些流传在市井乡里的“百万雄兵”,大半只是唬人的传闻,真要论起能上阵杀敌的,将信将疑地都未必能凑齐一半。
但顾怀玉报出的,却是真金白银的底牌。
更何况,十五万骑兵,一骑双马,光战马就得三十万匹,这个数字,甚至比东辽全境的马匹总数还多。
这到底谁是铁骑啊?
速不台好不容易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忽地挺直身子,神情凝重地问:“敢问贵国的粮草如何?”
语气用词比方才尊重了不少。
顾怀玉毫不迟疑地“坦白”道:“现有存粮,足够全军两年用度。”
稍稍一顿,他神态更添一分笃定,“这尚且不算每年源源不断运抵前线的新粮,若真要打,五年不成问题。”
见速不台仍不开口,他似是被逼无奈般轻叹:“罢了……”
“三百架投石机,八百连弩,五十辆火龙战车……”
速不台脸色渐渐发青,呼吸也粗重了几分,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阿木刺更是瞠目结舌,就连那旁观的汉人通译也被唬得一愣一愣。
裴靖逸搭在顾怀玉肩上的手,忽地向后挪了挪,不动声色地捏一下那细腻雪白的后颈。
想看看这人到底是不是猫变的,否则怎么连猫炸毛震慑敌人这一招都使得炉火纯青。
顾怀玉轻轻缩了缩脖子,回头白了他一眼。
若这些话是旁人说的,速不台未必会信,但眼前这位是大宸的宰执,是连耶律迟都要敬畏三分的“汉人君子”。
他虽不甚认同中原那一套繁文缛节,但也清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分量。
“要我配合可以。”速不台长长地叹一口气,突然沉声说:“但大宸须答应一个条件。”
顾怀玉眉梢微挑:“可汗但说无妨。”
速不台目光扫过帐中诸人,神色难掩野心勃勃,“若东辽战败,我要贵国助我登上皇位!”
这回轮到顾怀玉笑了,笑声清透悦耳,肩膀随着笑意颤动,“可汗又不是三岁小儿,我若真答应你,你信么?”
他抬眸看向速不台,毫不隐瞒地道:“若东辽真到了那一步,这片土地便是大宸的疆域。”
出乎意料的是,速不台非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脸上竟浮现出几分欣赏——
若顾怀玉方才满口应承,他立刻就会唤亲兵进来斩了这两个骗子。
大宸真若能吞下东辽,又怎会白白便宜旁人,让你做什么土皇帝?
“若你助速不台成事,封你块草原当领主, 岂不比在大宸受气强?”
裴靖逸把手搭到顾怀玉肩头,小心翼翼地将人整个揽进怀里,“我恋旧,离了故土活不了。”
阿木刺摇头叹息:“我们这的汉人挤破头想当东辽人,你这等人物反倒……”
顾怀玉掐算的时辰刚刚好,十日之后,一行三人抵达西京城下。
百年前的石砌城墙今犹在,牌匾却换成弯弯曲曲的东辽字。
街头来往的行人皆穿窄袖胡袍,男子尽数结发为辫,女子额头悬挂银铃,若非仔细端详眉眼,几乎看不出汉人的模样。
顾怀玉原本戴着的簪冠,为了顺利入城,裴靖逸在船上亲手替他拆了簪冠,勾出几缕墨发编成小辫,末梢用粗皮绳系住,这般造型反倒添了几分异域的英气。
如此装扮,再加上阿木刺在前引路,三人顺利混过城门的盘查。
毕竟,耶律迟的爪牙再如何疑心,也绝不会料到,大宸的宰执竟敢闯入西京,自投虎口。
顾怀玉在这日夜晚终于见到了速不台。
白日速不台得在耶律迟的眼皮子底下虚与委蛇,只有夜晚回到府邸,才能与亲信幕僚相见。
高高的院墙外有城卫巡逻,院中却是一片与繁华市井格格不入的草原风情。
毡帐星罗棋布,夜风吹动帐幔,偶有马嘶犬吠。
顾怀玉与裴靖逸随着阿木刺穿过庭院,夜色下周遭静悄悄,帐中亮着一方温暖的烛火。
进了帐门,便见速不台端坐在帐内矮榻之上,年近五十,体格魁伟,虎背熊腰,满面络腮胡须,生得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典型的草原壮汉。
与速不台并坐的,是个眉目清秀的汉人男子,乃其亲信通译。
阿木刺一见速不台,当即“噗通”跪地,用东辽语急促地禀报起来。
他手指不时指向身后二人,显然在极力强调着什么。
速不台双目骤然一缩,面庞闪过一丝惊诧,显然没料想到顾怀玉竟有如此魄力。
“可汗不是要看大宸的诚意?”
顾怀玉不紧不慢地向前踱步,没了宽袍大袖的遮掩,显出每一步都踏得气定神闲。
说到最后一个字,他走到矮桌前,忽地撩起衣摆盘腿而坐,这个在草原上堪称放肆的坐姿被他做得优雅从容。
他身子微微前倾压着桌沿,双目定定注视着速不台,“如此,可还算有诚意?”
裴靖逸抱臂立在他身后半步,高大的身影将帐内灯火遮去大半。
二人一坐一立,明明身处敌营,却硬生生摆出了反客为主的架势。
速不台审视他须臾,忽然抚掌大笑,豪爽的东辽语滚滚而出。
那通译愣愣地望着顾怀玉,半响才道:“可汗说,果然英雄出少年,您是大宸的勇士!”
顾怀玉坦然受之,时间紧迫,没有多余的工夫客套,他单刀直入:“如今可汗麾下,有多少兵马是真正握在自己手中的?”
连阿木刺的亲卫里都藏着耶律迟的钉子,速不台帐下的“老鼠”怕是只多不少。
速不台身为草原一霸,亦是个爽快人,“本部直系五万铁骑,都是与我喝过血酒的儿郎,绝无异心。”
顾怀玉微微点头,随即逐一问道:“马匹?粮草?可汗在皇庭军中安插的眼线?”
速不台如实回答,每说一句,通译便急忙转述:
“三万战马,都养在呼伦河畔的草场......”
“粮草囤积,足够五万大军半年用度......”
“耶律迟树敌太多,皇庭里那些老贵族,早就恨不得......”
顾怀玉心里估算一番,速不台的家底,足以在皇庭军的后方搅乱战局。
速不台自然精明,阿木刺虽未明说,但他听着顾怀玉这番步步紧逼的问话,早已明了来意。
他皮笑肉不笑地问道:“大宸的贵客,莫不是想把速不台的儿郎们,都攥进你掌心里?”
顾怀玉坦然点头,仿佛这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
那汉人通译眼睛瞪得滚圆,从未见过这样的汉人,敢明摆着欺负东辽人。
速不台突然仰天大笑,笑声震得矮桌上杯盏里的马奶酒荡漾,“好胆色!”
笑声嘎然而止,他忽地俯身逼近顾怀玉,依旧是笑吟吟地模样,“不如我将你献给耶律迟——”
“用大宸宰执的来换回我被夺的草场牛羊?”
这话连阿木刺都听懵了,忙不迭跪上前,死死拽住速不台的袍角:“可汗三思啊!”
裴靖逸身形未动,唯有垂在身侧的手臂微微一沉,掌心稳稳落在顾怀玉肩头。
顾怀玉神色如常,这种身后有人托底的感觉,却让他莫名安稳,他只漫不经心地拂了拂衣袖:“我既敢踏入西京,自然备好了后手。”
说到这里,他忽地低头,轻轻笑几声,毫不客气戳穿对方的恐吓,“可汗应当比我更了解耶律迟,他现在定然已经知晓你私通敌国,不过碍于战事在即……”
余下的话不必再说,不论是大宸战败,还是这场战没打起来,耶律迟腾出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速不台全族的脑袋砍下来。
速不台脸上笑意瞬间敛去,双手摁在膝头,眯起眼,沉沉地打量着眼前这个从天而降的年轻人。
顾怀玉不疾不徐地拎起桌上酒壶,倒一杯马奶酒给自己,慢悠悠地浅啜一口。
须臾,速不台忽然开口,东辽语吐字干脆:“大宸有多少兵马?”
顾怀玉搁下杯盏,取出素帕轻拭唇角,“镇北军三十万儿郎,厢军一百二十万,共计一百五十万,其中骑兵十五万。”
话音落下的瞬间,帐中骤然一静。
莫说是速不台被大宸恐怖的兵力惊到,就连裴靖逸都忍不住眉头微挑。
“这、这怎么可能……”阿木刺的汉话都打了结。
顾怀玉睨一眼他,慢条斯理道:“我们汉人有个词,叫‘藏锋’。”
“就像是草原上的狼——”他目光落在速不台脸上,勾唇微微一笑,“就像草原上最会咬人的狼,总要把最利的獠牙藏到最后一刻。”
着实不怪这两个东辽人震惊失色。
要知道,他们今日谈论的并非什么虚张声势的“官样数字”,而是能拉出来打仗的实打实兵力。
那些流传在市井乡里的“百万雄兵”,大半只是唬人的传闻,真要论起能上阵杀敌的,将信将疑地都未必能凑齐一半。
但顾怀玉报出的,却是真金白银的底牌。
更何况,十五万骑兵,一骑双马,光战马就得三十万匹,这个数字,甚至比东辽全境的马匹总数还多。
这到底谁是铁骑啊?
速不台好不容易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忽地挺直身子,神情凝重地问:“敢问贵国的粮草如何?”
语气用词比方才尊重了不少。
顾怀玉毫不迟疑地“坦白”道:“现有存粮,足够全军两年用度。”
稍稍一顿,他神态更添一分笃定,“这尚且不算每年源源不断运抵前线的新粮,若真要打,五年不成问题。”
见速不台仍不开口,他似是被逼无奈般轻叹:“罢了……”
“三百架投石机,八百连弩,五十辆火龙战车……”
速不台脸色渐渐发青,呼吸也粗重了几分,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阿木刺更是瞠目结舌,就连那旁观的汉人通译也被唬得一愣一愣。
裴靖逸搭在顾怀玉肩上的手,忽地向后挪了挪,不动声色地捏一下那细腻雪白的后颈。
想看看这人到底是不是猫变的,否则怎么连猫炸毛震慑敌人这一招都使得炉火纯青。
顾怀玉轻轻缩了缩脖子,回头白了他一眼。
若这些话是旁人说的,速不台未必会信,但眼前这位是大宸的宰执,是连耶律迟都要敬畏三分的“汉人君子”。
他虽不甚认同中原那一套繁文缛节,但也清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分量。
“要我配合可以。”速不台长长地叹一口气,突然沉声说:“但大宸须答应一个条件。”
顾怀玉眉梢微挑:“可汗但说无妨。”
速不台目光扫过帐中诸人,神色难掩野心勃勃,“若东辽战败,我要贵国助我登上皇位!”
这回轮到顾怀玉笑了,笑声清透悦耳,肩膀随着笑意颤动,“可汗又不是三岁小儿,我若真答应你,你信么?”
他抬眸看向速不台,毫不隐瞒地道:“若东辽真到了那一步,这片土地便是大宸的疆域。”
出乎意料的是,速不台非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脸上竟浮现出几分欣赏——
若顾怀玉方才满口应承,他立刻就会唤亲兵进来斩了这两个骗子。
大宸真若能吞下东辽,又怎会白白便宜旁人,让你做什么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