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但是彭定求就如此致仕了,这机会就要错过了,叫曹寅都忍不住惋惜,才会在皇帝面前夸了他两句。
云岚也是看出来了,曹寅这人能处。彭家和彭定求之间分得很清楚,还为彭定求这位人才感到惋惜。
皇帝何尝不是对这位状元觉得可惜,只是强扭的瓜不甜,他起初以为彭定求是冲动而为。
如今看着不断送来的折子,皇帝就明白彭定求是深思熟虑过的。
他在折子里提到当初考中状元后初入官场,就发现跟自己想的不一样,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跟同僚和上峰来往。
稍微言辞不对,或者跟别人不一样,就会十分不合群。
这些事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让彭定求无法继续以前的生活,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读书。
所以他渐渐就厌倦了这种生活,想要辞官回家研读。
可惜彭定求的想法跟他的阿玛背道而驰,家里人也不断阻拦。
还是因为最近阿玛病重,再也没有拦着他的人,彭定求这才下定决心要辞官,然后回家照顾父亲,回到原来平静的生活。
曹寅也才知道,彭家之前行事要四平八稳得多。不够出色,却也不会冒犯人。
如今却要激进得多,他还以为是因为彭定求考上状元的缘故,让身为族长的父亲变得嚣张起来。
这会儿曹寅才明白,哪里是彭定求的父亲变嚣张了,分明是族长换了人来当!
难怪彭家最近的行事方式跟以前完全不同,曹寅这才心里松口气。
他记得彭家的家主有个年纪差距很大的弟弟,很可能是这位接替了病重的彭家家主,成为临时家主,彭家的作风才会截然不同。
等彭定求回家后,想借着侄子闹事的临时家主也会收敛很多。
曹寅如今也因为皇帝在江南,才能镇得住这几个大家族。
等皇帝回去了,这些人说不准要来找曹家的麻烦。
但是彭定求辞官回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曹寅都如此惊讶,彭家估计感觉天都要塌了。
云岚也觉得彭家好不容易出了个状元,以为有了厉害的靠山,最近才会嚣张起来。
谁能想到这个最厉害的人对官场根本适应不了,没多久就辞官跑回来。
知道理由的时候,也不知道彭家多少人郁闷得想吐血。
彭定求在翰林院也没什么需要交接的地方,等皇帝允许后,他就立刻南下,归家似箭。
皇帝却没打算留在江南等彭定求回来,而是准备北上回去了。
只是他也没准备按照原路回去,而是先坐马车,换别的码头上船。
云岚懵懵懂懂跟着皇帝上马车走了很久,马车颠簸得不厉害,只是有点摇摇晃晃的。
她被摇晃得瞌睡,差点一头栽下去,好在被皇帝眼明手快抱住。
云岚在皇帝怀里,气息太熟悉了,没一会就睡过去了。
等醒来的时候,他们的马车已经到了新的码头。
云岚揉着眼睛,打了个哈欠,就见两个弟弟趴在马车的车窗看着外头。
她不由好奇,跟着往外看,不由愣住了。
云岚才发现他们居然来到了海港,皇帝这是打算坐海船回去吗?
思及此,她的双眼亮晶晶看了过来。
皇帝被看得好笑道:“别看了,赶紧下车,然后上船去吧。”
虽然是这么说,他还是先下了马车,把女儿抱下来。
小太子和大阿哥也被侍卫抱下马车,两人一落地就迫不及待想上海船了。
这海船非常庞大,跟之前坐的河船完全不一样。
云岚一眼就看出这艘大船是改良过的赶缯船,当初葡萄牙的使臣给她送了一艘木制模型大船。
她帮着皇帝改良了一下,从鸟船改为赶缯船,船底放平,船舱变浅,就不会显得头重脚轻,在风浪里很容易翻船了。
赶缯船可以在近海,也可以去更远的地方,算是适应性非常好的海船。
皇帝抱着云岚走向大船的时候说道:“这艘船还没有名字,朕想着这艘大船是改良的第一艘船,理应由你这个大功臣来起名字才是。”
云岚听后有点受宠若惊道:“我就提了一点点意见,还是皇阿玛最后改良好的,船只的名字该有皇阿玛来起才是。”
皇帝沉吟道:“朕原本想着这艘船叫你的名字,却又觉得不妥当。”
毕竟姑娘家的名字,做了船只的话,那船员和其他人是叫还是不叫呢?
云岚满头黑线,幸好皇帝这个想法没实现,不然就尴尬了。
估计皇帝也就想一想,不合适就放下了。
皇帝又说道:“后来朕想着叫格格号,但是宫里的格格不少。”
云岚无语:皇帝原来也是个起名废吗?
她扭头看着这艘大船,想着它那么庞大的身躯叫格格号,实在有点委屈巴巴的。
云岚迟疑着说道:“皇阿玛,这艘船下海航行后要乘风破浪,不如就叫乘风?”
听着也算是个不错的名字,寓意也好,总比皇帝这想叫云岚的名字或者叫格格号来得好!
皇帝想了想点头道:“这名字还可以,那就暂时先叫这个吧!”
云岚:暂时?皇帝是打算以后想到新名字再替换掉吗?
她总感觉皇帝这个起名思路,估计很难找到适合的了。
名字是决定好了,却不可能立刻刻上船身,还得等航行结束后,回到船厂后才能实现了。
这时候皇帝带着女儿上了大船,小太子和大阿哥已经在甲板走了一圈,还趴在船边看着外头一望无际的大海。
两人看得津津有味,身边的侍卫和太监围着转,生怕他们一个激动摔下去就麻烦了。
小太子看见皇帝和云岚终于上来了,连忙过来说道:“姐姐,大海真好看,比我看过的池子和湖泊都要大得多了,一眼看不到尽头。”
云岚一怔,想到小太子是第一次看见大海,以前看到的只有人工造的池子和内地的湖泊,也难怪会激动了。
她的小手拍了拍皇帝的胳膊,让他放自己下去后,牵着小太子的手往船边走,一边说道:“等会傍晚了,夕阳西下,会在海平线的地方落下。到时候晚霞洒在海面上,会更漂亮的!”
小太子一边听,一边满眼都是期待,却疑惑道:“姐姐是怎么知道的,好像曾经看见过一样?”
云岚有点心虚,太子这个弟弟什么都好,就是比任何人都要敏锐得多,她差点就要露馅了。
这会儿她连忙找补道:“我在书上看过,不过哪本书我不记得了,反正只记着会很好看。”
小太子听后这才点点头道:“好,等会我和姐姐一起看。”
大阿哥也在船边喊道:“姐姐,还有我,也一起看。”
三个孩子趴在船边,踮起脚尖才能看到外头。
皇帝索性让人送来三张高一点的椅子,让几个孩子坐上去,就不用一直踮起脚尖那么累了。
椅子中间还放着茶几,李德全让人送来甜水和点心。
几个孩子在马车上都睡了好久,刚才看见大船特别激动,都忘记肚子饿了,这会儿小肚子咕咕叫才想起来。
他们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喝着甜水,等到了夕阳西下。
大阿哥看完后说道:“姐姐,这夕阳看着就像一个特别大的咸鸭蛋那个蛋黄,瞅着就有点咸了。”
云岚无奈看着大阿哥:这个弟弟吃着点心,还饿着吗?怎么看着那么漂亮的夕阳,居然说像是大鸭蛋了?
小太子听见后,小脸也有点无语,扭头说道:“姐姐,这夕阳像红宝石。以后等我长大点,找到跟夕阳一样漂亮的宝石就送给姐姐,做首饰戴着一定很好看。”
大阿哥也跟着附和道:“我长大了,也会找这样的宝石送给姐姐的。”
他看了小太子一眼,又补充道:“肯定是我先找到,我让额娘派人来帮忙找。”
云岚:这两个弟弟怎么还杠上了呢!
她赶紧把两人分开,免得弟弟们争起来:“好了,宝石这事不着急,难得的好看景色就不要错过了。”
毕竟他们身为皇家子女,出宫的次数实在太难得了,更别提是坐上大船在海上航行,很可能就只有这一次了,需要好好珍惜这么难得的机会!
听见这话,两个弟弟终于不闹了,看向海平线上缓缓落下的夕阳。
没多久,夕阳就沉入海平线下,光线一点点缩小范围,然后慢慢就要看不清楚了。
只是夕阳落下后,黑夜到来,天上的繁星却能看得更清楚。
云岚仰头看着天上无数的星星,笑着说道:“弟弟,看上边,数不尽的星星!”
大阿哥仰着头问道:“姐姐,今晚没看到月亮,是藏起来了吗?”
小太子抢答道:“就因为没有月亮,星星才能看得这么清楚。不然月亮的光芒,会把星星全部遮盖掉。”
大阿哥不在意小太子的抢答,而是指着海面说道:“姐姐,星星落在海里了,真漂亮,就像是海面上散落了一大片的珍珠。”
云岚也是看出来了,曹寅这人能处。彭家和彭定求之间分得很清楚,还为彭定求这位人才感到惋惜。
皇帝何尝不是对这位状元觉得可惜,只是强扭的瓜不甜,他起初以为彭定求是冲动而为。
如今看着不断送来的折子,皇帝就明白彭定求是深思熟虑过的。
他在折子里提到当初考中状元后初入官场,就发现跟自己想的不一样,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跟同僚和上峰来往。
稍微言辞不对,或者跟别人不一样,就会十分不合群。
这些事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让彭定求无法继续以前的生活,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读书。
所以他渐渐就厌倦了这种生活,想要辞官回家研读。
可惜彭定求的想法跟他的阿玛背道而驰,家里人也不断阻拦。
还是因为最近阿玛病重,再也没有拦着他的人,彭定求这才下定决心要辞官,然后回家照顾父亲,回到原来平静的生活。
曹寅也才知道,彭家之前行事要四平八稳得多。不够出色,却也不会冒犯人。
如今却要激进得多,他还以为是因为彭定求考上状元的缘故,让身为族长的父亲变得嚣张起来。
这会儿曹寅才明白,哪里是彭定求的父亲变嚣张了,分明是族长换了人来当!
难怪彭家最近的行事方式跟以前完全不同,曹寅这才心里松口气。
他记得彭家的家主有个年纪差距很大的弟弟,很可能是这位接替了病重的彭家家主,成为临时家主,彭家的作风才会截然不同。
等彭定求回家后,想借着侄子闹事的临时家主也会收敛很多。
曹寅如今也因为皇帝在江南,才能镇得住这几个大家族。
等皇帝回去了,这些人说不准要来找曹家的麻烦。
但是彭定求辞官回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曹寅都如此惊讶,彭家估计感觉天都要塌了。
云岚也觉得彭家好不容易出了个状元,以为有了厉害的靠山,最近才会嚣张起来。
谁能想到这个最厉害的人对官场根本适应不了,没多久就辞官跑回来。
知道理由的时候,也不知道彭家多少人郁闷得想吐血。
彭定求在翰林院也没什么需要交接的地方,等皇帝允许后,他就立刻南下,归家似箭。
皇帝却没打算留在江南等彭定求回来,而是准备北上回去了。
只是他也没准备按照原路回去,而是先坐马车,换别的码头上船。
云岚懵懵懂懂跟着皇帝上马车走了很久,马车颠簸得不厉害,只是有点摇摇晃晃的。
她被摇晃得瞌睡,差点一头栽下去,好在被皇帝眼明手快抱住。
云岚在皇帝怀里,气息太熟悉了,没一会就睡过去了。
等醒来的时候,他们的马车已经到了新的码头。
云岚揉着眼睛,打了个哈欠,就见两个弟弟趴在马车的车窗看着外头。
她不由好奇,跟着往外看,不由愣住了。
云岚才发现他们居然来到了海港,皇帝这是打算坐海船回去吗?
思及此,她的双眼亮晶晶看了过来。
皇帝被看得好笑道:“别看了,赶紧下车,然后上船去吧。”
虽然是这么说,他还是先下了马车,把女儿抱下来。
小太子和大阿哥也被侍卫抱下马车,两人一落地就迫不及待想上海船了。
这海船非常庞大,跟之前坐的河船完全不一样。
云岚一眼就看出这艘大船是改良过的赶缯船,当初葡萄牙的使臣给她送了一艘木制模型大船。
她帮着皇帝改良了一下,从鸟船改为赶缯船,船底放平,船舱变浅,就不会显得头重脚轻,在风浪里很容易翻船了。
赶缯船可以在近海,也可以去更远的地方,算是适应性非常好的海船。
皇帝抱着云岚走向大船的时候说道:“这艘船还没有名字,朕想着这艘大船是改良的第一艘船,理应由你这个大功臣来起名字才是。”
云岚听后有点受宠若惊道:“我就提了一点点意见,还是皇阿玛最后改良好的,船只的名字该有皇阿玛来起才是。”
皇帝沉吟道:“朕原本想着这艘船叫你的名字,却又觉得不妥当。”
毕竟姑娘家的名字,做了船只的话,那船员和其他人是叫还是不叫呢?
云岚满头黑线,幸好皇帝这个想法没实现,不然就尴尬了。
估计皇帝也就想一想,不合适就放下了。
皇帝又说道:“后来朕想着叫格格号,但是宫里的格格不少。”
云岚无语:皇帝原来也是个起名废吗?
她扭头看着这艘大船,想着它那么庞大的身躯叫格格号,实在有点委屈巴巴的。
云岚迟疑着说道:“皇阿玛,这艘船下海航行后要乘风破浪,不如就叫乘风?”
听着也算是个不错的名字,寓意也好,总比皇帝这想叫云岚的名字或者叫格格号来得好!
皇帝想了想点头道:“这名字还可以,那就暂时先叫这个吧!”
云岚:暂时?皇帝是打算以后想到新名字再替换掉吗?
她总感觉皇帝这个起名思路,估计很难找到适合的了。
名字是决定好了,却不可能立刻刻上船身,还得等航行结束后,回到船厂后才能实现了。
这时候皇帝带着女儿上了大船,小太子和大阿哥已经在甲板走了一圈,还趴在船边看着外头一望无际的大海。
两人看得津津有味,身边的侍卫和太监围着转,生怕他们一个激动摔下去就麻烦了。
小太子看见皇帝和云岚终于上来了,连忙过来说道:“姐姐,大海真好看,比我看过的池子和湖泊都要大得多了,一眼看不到尽头。”
云岚一怔,想到小太子是第一次看见大海,以前看到的只有人工造的池子和内地的湖泊,也难怪会激动了。
她的小手拍了拍皇帝的胳膊,让他放自己下去后,牵着小太子的手往船边走,一边说道:“等会傍晚了,夕阳西下,会在海平线的地方落下。到时候晚霞洒在海面上,会更漂亮的!”
小太子一边听,一边满眼都是期待,却疑惑道:“姐姐是怎么知道的,好像曾经看见过一样?”
云岚有点心虚,太子这个弟弟什么都好,就是比任何人都要敏锐得多,她差点就要露馅了。
这会儿她连忙找补道:“我在书上看过,不过哪本书我不记得了,反正只记着会很好看。”
小太子听后这才点点头道:“好,等会我和姐姐一起看。”
大阿哥也在船边喊道:“姐姐,还有我,也一起看。”
三个孩子趴在船边,踮起脚尖才能看到外头。
皇帝索性让人送来三张高一点的椅子,让几个孩子坐上去,就不用一直踮起脚尖那么累了。
椅子中间还放着茶几,李德全让人送来甜水和点心。
几个孩子在马车上都睡了好久,刚才看见大船特别激动,都忘记肚子饿了,这会儿小肚子咕咕叫才想起来。
他们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喝着甜水,等到了夕阳西下。
大阿哥看完后说道:“姐姐,这夕阳看着就像一个特别大的咸鸭蛋那个蛋黄,瞅着就有点咸了。”
云岚无奈看着大阿哥:这个弟弟吃着点心,还饿着吗?怎么看着那么漂亮的夕阳,居然说像是大鸭蛋了?
小太子听见后,小脸也有点无语,扭头说道:“姐姐,这夕阳像红宝石。以后等我长大点,找到跟夕阳一样漂亮的宝石就送给姐姐,做首饰戴着一定很好看。”
大阿哥也跟着附和道:“我长大了,也会找这样的宝石送给姐姐的。”
他看了小太子一眼,又补充道:“肯定是我先找到,我让额娘派人来帮忙找。”
云岚:这两个弟弟怎么还杠上了呢!
她赶紧把两人分开,免得弟弟们争起来:“好了,宝石这事不着急,难得的好看景色就不要错过了。”
毕竟他们身为皇家子女,出宫的次数实在太难得了,更别提是坐上大船在海上航行,很可能就只有这一次了,需要好好珍惜这么难得的机会!
听见这话,两个弟弟终于不闹了,看向海平线上缓缓落下的夕阳。
没多久,夕阳就沉入海平线下,光线一点点缩小范围,然后慢慢就要看不清楚了。
只是夕阳落下后,黑夜到来,天上的繁星却能看得更清楚。
云岚仰头看着天上无数的星星,笑着说道:“弟弟,看上边,数不尽的星星!”
大阿哥仰着头问道:“姐姐,今晚没看到月亮,是藏起来了吗?”
小太子抢答道:“就因为没有月亮,星星才能看得这么清楚。不然月亮的光芒,会把星星全部遮盖掉。”
大阿哥不在意小太子的抢答,而是指着海面说道:“姐姐,星星落在海里了,真漂亮,就像是海面上散落了一大片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