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比如他们的出身,性格,在郑成功身边当初是担任什么职务,后来有没娶妻生子,是拥立郑经哪个儿子等等。
整理得越详细,就越能找到突破点。
云岚看着年纪已经不算小的施琅,这人也明白皇帝打算在台岛的事上用他。他要是不努力表现表现,抓住这次机会,很可能就没有下一次了。
施琅这年纪再蹉跎,以后哪怕有机会,想必他也没有精力来办差。
反正他已经投靠了朝廷,压根不会再有别的选择和退路,还不如老老实实办差和立功,也不算是浪费了这十几年的时间。
皇帝对施琅的表现相当满意,对方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整理好后,皇帝在这些旧部当中,挑选了其中两个人为切入点。
一个是唐家人,当初作为陪嫁,跟着兵部尚书的女儿嫁给郑经,却因为身手不错,曾被郑成功看中,跟在身边几年。
当然,这位兵部尚书早因为年迈致仕了。哪怕当初先帝有意跟郑经联姻,稳住跟台岛的关系,也不可能让一个大权在握的兵部尚书跟郑经有所关系。
所以是在他退下来后,这身份却也足够高,他的女儿嫁给郑经算是门当户对。
不过唐家的人对唐家尤为忠诚,虽说跟着郑成功几年,也立功了,原本该授予更多的职务。
不过此人都拒绝了,最后还是回到唐家女身边当个小小的管家。
皇帝想做的,就是想让这位唐家女,作为郑经的嫡妻去质疑私生子的身份,借此剥夺私生子手里的权力。
她说私生子很可能不是郑经的血脉,这时候又没有亲子鉴定,只有所谓的滴血认亲。
滴血认亲这个东西,完全是可以动手脚的。哪怕不动手脚,不同血型也很难融合在一起,根本无法自证。
私生子的辅臣就是因为他的身份才追随的,如果他的身份出现问题,并非正统,谁还会乐意跟着他呢?
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郑经承认私生子的身份,要让事情顺利,就必须让郑经怀疑起此事来。
于是另外一个人选,则是私生子身边最为信任的心腹辅臣,却也是个墙头草,还利益至上。
只要给得出足够的筹码,对方就可能倒戈。
皇帝有意私下派人跟唐家女联络,给她足够的资金收买这个人,然后在私生子身边制造证据,叫郑经怀疑起他的身份。
人一旦开始怀疑对方,眼睛里看到的东西就会变得不一样了,仿佛每一处都有着疑点。
郑经虽然离经叛道,却也自尊心极高,根本接受不了被人戴绿帽的事,必然无心恋战,只想尽快回去查证此事。
在他最心急如焚想回去的时候,肯定会自乱阵脚,不如之前有章法,也是康亲王的大军趁机反击的好机会。
皇帝抬头看向施琅,笑着吩咐道:“朕命你立刻南下,与康亲王汇合,一举反攻,把郑经打个落花流水,能办到吗?”
施琅听见后十分激动,连忙跪下道:“皇上,微臣可以下军令状,办不到就绝不回来!”
闻言,皇帝示意李德全把施琅扶了起来:“朕相信你,就在这里等着爱卿的好消息了!”
云岚不用抬头,听着声音就知道施琅有多激动了。
不过也难免,毕竟皇帝召施琅进宫,在御书房议事好几天,压根没开口说要把他放在什么位置。
只谈事,不说别的,施琅憋了几天,还以为没门的时候。
突然峰回路转,他居然被皇帝重用,还要跟着康亲王一起带兵围剿郑经。
可以说,施琅的身份就是在康亲王之下了,这么高的职位是他之前不曾肖想过的。出乎意料之外,能不狂喜吗?
云岚:皇帝还挺坏的,故意拖着几天不安排,在施琅要放弃的时候才开口送了他一个大礼。
施琅就像是被天上突然掉下来的馅饼砸得晕乎乎的,连军令状都说出口,恨不得发誓要为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会儿皇帝如果开口让施琅往东去,他是绝不敢往西走的。
云岚晃着自己的小脚丫,心想皇帝这帝王之术真是玩得够溜的。
这一手延迟满足,又让施琅对皇帝的忠心在瞬间最大化。
如今万事俱备,就看郑经会不会按照皇帝的计划来走了!
【作者有话说】
[害羞][害羞][害羞]明天更新推迟到晚上23点,么么!
第27章
施琅激动万分谢恩后,就火速出宫去收拾行李,尽快南下跟康亲王汇合,然后开始大展拳脚。
等他走后,皇帝抱着女儿颠了颠,低头笑着说道:“听闻郑经如今前线用的将领,正是郑成功的旧部。康亲王对这人不大熟悉,有施琅在,知己知彼,反击就要容易得多了。”
云岚:她就说皇帝怎么如此痛快给施琅做康亲王的副手,原来是等在这里!
施琅为了能立功,肯定不会有所隐瞒,帮着康亲王把对方打个落花流水。
如此一来,康亲王就要省事得多了。
李德全这会儿禀报道:“皇上,唐大人到了。”
云岚眨眨眼,这就是那位郑经的正经岳父吗?
皇帝连他都叫过来了?
这样看来,皇帝并没打算把收买郑经身边人的事交给施琅来办,而是准备交给这位原来的兵部尚书了。
显然皇帝心知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加上让施琅又要在前线打仗,另一边又要对台岛实施计策,也实在太强人所难了。
把施琅劈开两半来用,也未必能成功。
尤其施琅更适合在前线领兵,而不是这些细节的谋略。
不够细心的人,一不留神出现破绽,这计谋就得废了。
这位唐大人年纪不小了,一头发白,进来后颤颤巍巍给皇帝行礼:“老臣拜见万岁爷。”
皇帝微微颔首道:“爱卿起来吧,赐座。”
李德全很快搬来一个凳子,唐大人再次谢恩后只敢坐一半,看着这坐姿就怪累的。
云岚看得出这位唐大人十分紧张,不过也是,如今郑经占领建省几个城池,完全跟这边撕破脸了,他估计担心皇帝要迁怒。
毕竟郑经那么远,皇帝暂时还不能直接把人拿下。
自己的女儿是郑经的发妻,却没能尽早递消息过来。皇帝说唐家错了,那就是错了,他甚至都无法反驳。
云岚都能看出来,皇帝就更是金睛火眼,笑着安抚道:“今儿朕叫爱卿过来,也是想让你帮忙递信过去台岛给郑夫人,帮着配合一二。”
唐大人吓得又起身跪下,低声说道:“皇上,小女是老臣的老来女,娇宠着长大,胆子特别小,没什么能耐。”
言下之意,如果皇帝要郑夫人做什么危险的事,比如刺杀郑经之类的,她根本做不来。
一个深宅女子,恐怕连杀鸡都不敢,让她杀人怎么可能成功?
最后只会要她赔上性命,这是唐大人不想看见的,就盼着女儿能平平安安的。
皇帝听后,并没有发怒,而是低头看了臂弯里的女儿一眼,重新把云岚放在大篮子里才说道:“朕也有女儿,很能明白爱卿的担心和顾虑。爱卿放心吧,不是让你女儿做危险之事。”
他把计策简单说了,唐大人听说只让自家女儿出面质疑私生子的出身,倒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他对郑经这个私生子也一直耿耿于怀,自家女儿久久没能怀上一男半女,自然是因为常年受郑经冷落,甚至都不肯让女儿有孩子傍身。
唐大人心里早就怀疑这私生子的出身,如今只是让女儿配合一下,对外含糊说一说,把事情传出去而已,却正中他下怀。
换句话说,他早就想这么做了!
只是唐大人也不得不谨慎问道:“皇上,小女配合后,可能会被郑经责难,到时候该如何是好?”
闻言,皇帝笑笑道:“这有何难,朕不信爱卿当初嫁女,没在女儿身边留人,自是会保证她的安全。”
唐大人低下头,他确实不放心,当年就偷偷把自己好几个身手不错的心腹跟着女儿出嫁去台岛。
这些人必然能护住郑夫人,但架不住郑经是个离经叛道的疯子。之前他没对夫人下手,谁知道这次会不会?
不管如何,唐大人想要皇帝的承诺,给女儿一个双重的保险。
云岚听着忍不住感叹,这位唐大人看来是个真疼女儿的,明明怕的要死还是忍不住委婉跟皇帝提要求。
要唐大人为自己求的,皇帝肯定不会搭理他。
但是唐大人是为女儿求的,皇帝如今也是个女儿奴了,沉吟一会就道:“这事简单,不让郑夫人直接出面,而是身边人先起哄闹腾一段时间后,再间接承认就好了。”
“至于郑夫人身边,朕记得有个曾跟着郑成功的人,身手不错。建府如今撤藩后,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皇帝这话说得委婉,云岚却能听出来,这是要破例给那位留在郑夫人身边的管事一个建府的正经官职。
整理得越详细,就越能找到突破点。
云岚看着年纪已经不算小的施琅,这人也明白皇帝打算在台岛的事上用他。他要是不努力表现表现,抓住这次机会,很可能就没有下一次了。
施琅这年纪再蹉跎,以后哪怕有机会,想必他也没有精力来办差。
反正他已经投靠了朝廷,压根不会再有别的选择和退路,还不如老老实实办差和立功,也不算是浪费了这十几年的时间。
皇帝对施琅的表现相当满意,对方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整理好后,皇帝在这些旧部当中,挑选了其中两个人为切入点。
一个是唐家人,当初作为陪嫁,跟着兵部尚书的女儿嫁给郑经,却因为身手不错,曾被郑成功看中,跟在身边几年。
当然,这位兵部尚书早因为年迈致仕了。哪怕当初先帝有意跟郑经联姻,稳住跟台岛的关系,也不可能让一个大权在握的兵部尚书跟郑经有所关系。
所以是在他退下来后,这身份却也足够高,他的女儿嫁给郑经算是门当户对。
不过唐家的人对唐家尤为忠诚,虽说跟着郑成功几年,也立功了,原本该授予更多的职务。
不过此人都拒绝了,最后还是回到唐家女身边当个小小的管家。
皇帝想做的,就是想让这位唐家女,作为郑经的嫡妻去质疑私生子的身份,借此剥夺私生子手里的权力。
她说私生子很可能不是郑经的血脉,这时候又没有亲子鉴定,只有所谓的滴血认亲。
滴血认亲这个东西,完全是可以动手脚的。哪怕不动手脚,不同血型也很难融合在一起,根本无法自证。
私生子的辅臣就是因为他的身份才追随的,如果他的身份出现问题,并非正统,谁还会乐意跟着他呢?
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郑经承认私生子的身份,要让事情顺利,就必须让郑经怀疑起此事来。
于是另外一个人选,则是私生子身边最为信任的心腹辅臣,却也是个墙头草,还利益至上。
只要给得出足够的筹码,对方就可能倒戈。
皇帝有意私下派人跟唐家女联络,给她足够的资金收买这个人,然后在私生子身边制造证据,叫郑经怀疑起他的身份。
人一旦开始怀疑对方,眼睛里看到的东西就会变得不一样了,仿佛每一处都有着疑点。
郑经虽然离经叛道,却也自尊心极高,根本接受不了被人戴绿帽的事,必然无心恋战,只想尽快回去查证此事。
在他最心急如焚想回去的时候,肯定会自乱阵脚,不如之前有章法,也是康亲王的大军趁机反击的好机会。
皇帝抬头看向施琅,笑着吩咐道:“朕命你立刻南下,与康亲王汇合,一举反攻,把郑经打个落花流水,能办到吗?”
施琅听见后十分激动,连忙跪下道:“皇上,微臣可以下军令状,办不到就绝不回来!”
闻言,皇帝示意李德全把施琅扶了起来:“朕相信你,就在这里等着爱卿的好消息了!”
云岚不用抬头,听着声音就知道施琅有多激动了。
不过也难免,毕竟皇帝召施琅进宫,在御书房议事好几天,压根没开口说要把他放在什么位置。
只谈事,不说别的,施琅憋了几天,还以为没门的时候。
突然峰回路转,他居然被皇帝重用,还要跟着康亲王一起带兵围剿郑经。
可以说,施琅的身份就是在康亲王之下了,这么高的职位是他之前不曾肖想过的。出乎意料之外,能不狂喜吗?
云岚:皇帝还挺坏的,故意拖着几天不安排,在施琅要放弃的时候才开口送了他一个大礼。
施琅就像是被天上突然掉下来的馅饼砸得晕乎乎的,连军令状都说出口,恨不得发誓要为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会儿皇帝如果开口让施琅往东去,他是绝不敢往西走的。
云岚晃着自己的小脚丫,心想皇帝这帝王之术真是玩得够溜的。
这一手延迟满足,又让施琅对皇帝的忠心在瞬间最大化。
如今万事俱备,就看郑经会不会按照皇帝的计划来走了!
【作者有话说】
[害羞][害羞][害羞]明天更新推迟到晚上23点,么么!
第27章
施琅激动万分谢恩后,就火速出宫去收拾行李,尽快南下跟康亲王汇合,然后开始大展拳脚。
等他走后,皇帝抱着女儿颠了颠,低头笑着说道:“听闻郑经如今前线用的将领,正是郑成功的旧部。康亲王对这人不大熟悉,有施琅在,知己知彼,反击就要容易得多了。”
云岚:她就说皇帝怎么如此痛快给施琅做康亲王的副手,原来是等在这里!
施琅为了能立功,肯定不会有所隐瞒,帮着康亲王把对方打个落花流水。
如此一来,康亲王就要省事得多了。
李德全这会儿禀报道:“皇上,唐大人到了。”
云岚眨眨眼,这就是那位郑经的正经岳父吗?
皇帝连他都叫过来了?
这样看来,皇帝并没打算把收买郑经身边人的事交给施琅来办,而是准备交给这位原来的兵部尚书了。
显然皇帝心知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加上让施琅又要在前线打仗,另一边又要对台岛实施计策,也实在太强人所难了。
把施琅劈开两半来用,也未必能成功。
尤其施琅更适合在前线领兵,而不是这些细节的谋略。
不够细心的人,一不留神出现破绽,这计谋就得废了。
这位唐大人年纪不小了,一头发白,进来后颤颤巍巍给皇帝行礼:“老臣拜见万岁爷。”
皇帝微微颔首道:“爱卿起来吧,赐座。”
李德全很快搬来一个凳子,唐大人再次谢恩后只敢坐一半,看着这坐姿就怪累的。
云岚看得出这位唐大人十分紧张,不过也是,如今郑经占领建省几个城池,完全跟这边撕破脸了,他估计担心皇帝要迁怒。
毕竟郑经那么远,皇帝暂时还不能直接把人拿下。
自己的女儿是郑经的发妻,却没能尽早递消息过来。皇帝说唐家错了,那就是错了,他甚至都无法反驳。
云岚都能看出来,皇帝就更是金睛火眼,笑着安抚道:“今儿朕叫爱卿过来,也是想让你帮忙递信过去台岛给郑夫人,帮着配合一二。”
唐大人吓得又起身跪下,低声说道:“皇上,小女是老臣的老来女,娇宠着长大,胆子特别小,没什么能耐。”
言下之意,如果皇帝要郑夫人做什么危险的事,比如刺杀郑经之类的,她根本做不来。
一个深宅女子,恐怕连杀鸡都不敢,让她杀人怎么可能成功?
最后只会要她赔上性命,这是唐大人不想看见的,就盼着女儿能平平安安的。
皇帝听后,并没有发怒,而是低头看了臂弯里的女儿一眼,重新把云岚放在大篮子里才说道:“朕也有女儿,很能明白爱卿的担心和顾虑。爱卿放心吧,不是让你女儿做危险之事。”
他把计策简单说了,唐大人听说只让自家女儿出面质疑私生子的出身,倒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他对郑经这个私生子也一直耿耿于怀,自家女儿久久没能怀上一男半女,自然是因为常年受郑经冷落,甚至都不肯让女儿有孩子傍身。
唐大人心里早就怀疑这私生子的出身,如今只是让女儿配合一下,对外含糊说一说,把事情传出去而已,却正中他下怀。
换句话说,他早就想这么做了!
只是唐大人也不得不谨慎问道:“皇上,小女配合后,可能会被郑经责难,到时候该如何是好?”
闻言,皇帝笑笑道:“这有何难,朕不信爱卿当初嫁女,没在女儿身边留人,自是会保证她的安全。”
唐大人低下头,他确实不放心,当年就偷偷把自己好几个身手不错的心腹跟着女儿出嫁去台岛。
这些人必然能护住郑夫人,但架不住郑经是个离经叛道的疯子。之前他没对夫人下手,谁知道这次会不会?
不管如何,唐大人想要皇帝的承诺,给女儿一个双重的保险。
云岚听着忍不住感叹,这位唐大人看来是个真疼女儿的,明明怕的要死还是忍不住委婉跟皇帝提要求。
要唐大人为自己求的,皇帝肯定不会搭理他。
但是唐大人是为女儿求的,皇帝如今也是个女儿奴了,沉吟一会就道:“这事简单,不让郑夫人直接出面,而是身边人先起哄闹腾一段时间后,再间接承认就好了。”
“至于郑夫人身边,朕记得有个曾跟着郑成功的人,身手不错。建府如今撤藩后,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皇帝这话说得委婉,云岚却能听出来,这是要破例给那位留在郑夫人身边的管事一个建府的正经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