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八零:白眼狼儿女都滚远点 第15节
  “不用进屋,就在这说,正好也让大伙看看,咱家老三好好的大学苗子,被你家马给踢成了傻子。”
  杨母连哭带嚎的扯着嗓子喊。
  这个时候家里有人的都在地里干活呢。
  “大嫂,是不是傻子,不是你说是就是,再说了昨天已经给过你钱了。”黄荷花算是看明白了,杨母这是想讹上她家。
  杨母顿时不干了,吐了口吐沫,
  “我呸,你还好意思说,五百钱打发要花子呢,咱家老三现在成了傻子,不是脑袋流血那么简单的事了,我告诉你,你今天不给我一万钱,我就不走了。”
  黄荷花被杨母无赖的话给气的鼻子冒火,掐着腰,“呸,你要不要脸,为了讹钱,把自己儿子说成傻子,有你这样当妈的人吗?”
  “老二,你去把村长找来,还有赤脚医生,让他们来看看。”杨母吩咐杨老二,紧接着对着黄荷花说,“是不是傻子,也不是你说了算,等村长来,老娘懒得跟你废话。”
  黄荷花一听要找村长,赶紧回屋告诉于成业。
  于成业听着外面的吵闹声急得不行,听到黄荷花告诉他,杨振威成了傻子,他也吓坏了,这下麻烦大了。
  本来合计就脑袋出了点血,给点钱就拉倒了,要是杨振威真成了傻子,杨家大嫂还不得狮子大开口,他家还剩了不到一万元。
  思来想去,于成业躺不住了,“你先把我扶起来,要是真叫来村长,我不能不出面,不能就凭杨家那女人自说自话。”
  黄荷花赶紧把他扶起来,“那咱们还得再往外拿钱啊?”
  “等村长来了再说,她要十万,不也得咱们有那些钱,没有钱怎么给她。”
  没一会村长和赤脚医生都来了,村长听说杨振威变成傻子还有些可惜,这年头村里有大学生,可不得了。
  村长看见杨振威脑袋上缠着纱布,人有些傻愣愣的,走到他面前问道,“杨振威,我是谁?”
  杨振威看着村长,还和刚才的感觉一样,这人看着熟悉,想不起来是谁,“你是谁,杨振威是谁?”
  村长一听这话,这孩子完了,还有些不死心,指着杨母问道,“杨家老三,你认识这人是谁吗?”
  杨振威摇了摇头,“她是谁,谁是杨家老三,我吗?”
  杨母听见杨振威的回答,心里还有些不是滋味,便开始大声嚎了起来,“村长,你可得给我做主,我好好的儿子就傻了,这辈子就毁了,本来都要考大学成大学生了,现在全完了,以前供他的钱全白花了。”
  村长对杨振威的遭遇也感到有些同情,“老于,杨老三的情况你也看到了,这事你……”
  于成业从刚才出来就一直观察杨振威,他还是不敢想相信,杨振威被踢了一脚就成傻子了。
  “村长,我已经给过杨家五百元了,刚才杨大嫂又想跟我们要一万元,这我们拿不出来啊。”
  “于成业你还好意思说,五百块钱那是昨天我们不知道老三能变成傻子,要是知道,要你五万都不多。”
  照杨振威这种情况来说,要一万块钱不算多,村长,“老于,这孩子也是可怜,五百块钱可太少了,一万元要的也不算多。”
  于成业心里也知道,一万元不算多,可给完杨家,他手里就不剩钱了。
  “村长,我只能给八千块钱,再多,打死我也拿不出来。”
  杨母一听给八千元,刚想同意,杨老大在旁边拽了拽她的胳膊。
  “不行,没有一万元这事没完,我就去报公安。”
  于成业一听报公安,心里有点突突,报公安可不行,他家的钱,都是儿子拿回来的,儿子干啥挣得钱可没告诉他们两口子。
  想到这些,于成业下了决定,“杨大嫂,这钱我得凑凑,咱们得立个字据,给完这一万元,以后就不能再要钱了。”
  杨母一听于成业真能拿出一万元,有些后悔当初要少了,话都说出去了,再改口,可就真成讹人了。
  “就这么定了,什么时候把钱送到我家,什么时候咱们立字据。”
  “既然都同意了,一个会儿我就回去给你们写字据。”村长赶紧说道。
  回家的时候换成杨老二背杨振威,“这老三可真沉啊,平时吃的好是不一样,身上都是肉。”
  “有啥用,全白瞎了。”杨母感慨,本来合计老三能找个城里媳妇,正经工人,结果倒好,老三就没那享福的命啊。
  就是张云华再喜欢杨振威也不可能嫁给傻子啊,这可把她坑哭了,家里出了个傻儿子。
  刘艳荣这几天忙着装修,早出晚归的,早餐店地已经铺完了,自来水管道也重新换好了,还差棚和墙面没刷。
  再过个两天基本都能完事,现在就差她大哥的桌椅了。
  自从张建国和张云华出去住宿舍,张建军和张云珍这俩人老实了不少。
  赵老太在院子里挑菜,看见刘艳荣骑着自行车回来。
  “刘大妹子,你家这几天咋这么安静?”
  “老大和老二都去住宿舍了,家里人可不就显着安静了。”
  都在一个院住着,张建国和张云华住宿舍的事,刘艳荣也没想瞒着。
  “哎呦,你家那俩还真去住宿舍了,你舍得啊。”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住宿舍也好,还能锻炼他们生活能力。”
  “你说的对,远的香近的臭,在一起时间长了,总有矛盾。”
  赵老太家里最近不太平,儿子和儿媳妇们想要分家。
  她这心里不好受,以前都是父母死了,儿子们才分开单过,她和老头子还活着呢,家里就要闹起来了。
  刘艳荣这才注意到,赵老太精神头似乎没有以前好了。
  “赵大姐,要是哪难受,可得尽早看大夫。”
  “我哪有什么病,都是家里最近孩子们闹腾的。”
  谁能想到她自认为把持家里的一切,却还是让孩子们不满意。
  “赵大姐,孩子大了,想法自然就多了,想开点。”
  赵老太家的事,刘艳荣多少知道一些。
  一句话,都是钱闹的呦。
  第26章 端午节前准备
  “妈,家里的事你能不能别不要在外面乱说。”吴红英从屋里走出来,拉着赵老太回屋了。
  赵老太扒拉掉吴红英的手,“给你能耐的,还管上老娘了有那闲心管管你自己。”
  “妈,我不是那个意思,你跟别人说,别人也帮不上忙。”
  “我能指着谁帮忙,就是心里憋的慌,找个人唠唠,家里的破事我可没说出去。”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赵老太心里还是知道的。
  刘艳荣在屋里听见了吴红英的话,两家离得太近是不好,不隔音,家里有点什么事,都知道了。
  好在赵老太人不错,要是遇到事多的邻居,两家都不得安生。
  难得早回家,刘艳荣做了自己爱吃的鱼香肉丝和烧茄子,又拌了个凉菜。
  菜做好了,张建军和张云珍就回来了。
  刘艳荣还挺喜欢现在这种没有加班的工作,后世的工作好多都是九九六呢。
  “妈,你做什么菜了,好香啊!”张建军挂好斜挎包,就来到了厨房。
  最近他妈已经不打人了,发脾气的时候也少,他和二姐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他妈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做点好吃的,比国营饭店的厨师做的都好吃。
  “行了,赶紧洗手去。”刘艳荣对自己的厨艺还是很自信的,不管是前世还是现在,她就喜欢研究美食,吃好吃的。
  张云珍拿着水壶接了一壶水,放在炉子上烧水。
  “妈,我们厂子,发了几张粮票和肉票。”张云珍从自己的挎包里拿出几张票,递给了刘艳荣。
  刘艳荣接过票,揣进了兜里,其实已经放进空间里。
  “马上就要端午节了,正好拿着票买点黄米和糯米,包点粽子,再包点饺子。”
  这是她穿来过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刘艳荣还挺高兴的。
  “二姐,你们厂,这么早就发票了,我们厂为啥还没发啊。”
  “老三,你才去没到一个月,着啥急,再等等看。”张云珍说道。
  “先吃饭吧,没票也没事,这些票够买端午节的东西。”
  张云珍突然想起了她大哥和大姐,“妈,过节大哥和大姐会回家吗?”
  “不知道,爱回不回。”说实话,要不是张云珍提起,刘艳荣都要忘了那俩人。
  听了这话张云珍没再说话,埋头吃饭。
  张建军在另一边更是一言不发,只是不停的吃,没办法他妈做的菜太好吃了。
  他看不上他大哥,不回家才好呢,大哥回家就多了个人吃好吃的。
  万一再把李芳带来,家里又多了张嘴白吃白喝。
  另一边张建国还在为前几天的事生气,李芳劝了好几天,他还是气不过。
  张建国以为,他妈至少能来关心他一下,结果家里谁都没来看看他过得好不好。
  刚来宿舍的时候,屋里都是臭味,住了好几天他才勉强适应。
  以前在家里的时候,都是他妈给他洗衣服,住宿舍了,他不会洗衣服。
  本来想让李芳给他洗衣服的,李芳说她拿男同志的衣服回去洗不好,他一想也是,只好了买了块肥皂自己瞎洗。
  一下班,张建国就回宿舍里洗衣服,没办法,他洗衣服太慢了,宿舍晚上是没有电灯的,都是用的煤油灯。
  用煤油灯洗衣服根本看不清衣服哪里脏了。
  宿舍其他人也都在,大家基本都在洗洗刷刷的。
  “建国,端午节你回家不?”
  回家?这把张建国问住了,出来的时候和他妈置气了,他那时候在心里发誓,以后都不回去了。
  “不知道厂里到时候忙不过忙,要是忙就在厂里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