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在逃白月光 第54节
正是午间休息的时候,裴疏则和芸儿研究红绒线,不知陆知行又说了什么之乎者也的文人教训,语出讥讽,“我原比不上陆少卿,少卿将来是不愁养老的,治着病教着书,两片杏林都硕果累累,随便敲一筐也能肚饱了,仔细别酸倒牙才好。”
陆知行岂肯退让,“靖王殿下不也放下军务不理,跑来栽杏了吗。”
裴疏则轻笑一声,“少卿抬举,我是来陪孩子玩。妤儿让我惜命,太医也说沾沾活气对身子有益。”
“殿下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得人家喜欢让你淘才行。”
“比你讨喜,我会教孩子翻花绳,你只会煮那个狗都不理的苦药茶。”
“……”
陆知行气噎,芸儿忍不住,咯咯笑起来。
姜妤和芳枝一道提着酸梅汤上前,“要是教坏小孩子,就都出去。”
陆知行本还想回嘴,听得这句,乖乖把话咽回了肚子里。
姜妤盛了两碗,一份给芸儿,一份给陆知行,又招呼其他孩子过来领,最后给自己和芳枝盛了,坐下来啜饮消暑。
唯独裴疏则手里还是空的,显得格格不入,他孤单单坐在角落阑干上,安静片刻,还是忍不住戳戳姜妤手肘。
姜妤转头,和裴疏则对上视线。
他也不说话,只巴巴望着她。
姜妤回以安静,裴疏则只好道,“妤儿,我也有些热。”
冰块碰着瓷盏,发出轻微叮咚声响,姜妤淡声,“寒凉之物,你喝什么。”
裴疏则眉目微振,“我可以喝热的。”
姜妤懒得和他掰扯,“还剩了点在厨房里,想喝自己去盛。”
裴疏则欣然应好,正欲起身,芸儿自告奋勇,举起小手,“我我我,哥哥身体不舒服,我去给他盛。”
裴疏则巴不得和姜妤多呆一会,笑眯眯道,“好芸儿,多谢了。”
芸儿捧起碗咕咚咕咚喝完,颠颠跑走。
芳枝嘀咕,“真是做长官的…这些小孩都快成他跟班了。”
姜妤只当没看见。
芸儿跑到东厨,砂锅内果然还剩一点,只是灶台有些高,她搬来小凳子站在上头,抓过勺子,盛到敞口白瓷碗里,没提防碰倒了旁边架子上盛盐的竹罐。
她慌忙把竹罐扶正,可为时已晚,小半罐子盐全泼进去,在余温的作用下迅速融化。
芸儿欲哭无泪,正不知如何是好,身后伸来一双手,将她抱了下来。
她转头,看见是裴疏则。
对方尚不知发生了什么,“妤儿怕你摔着,让我来看看。”
芸儿呐呐,瞥向白瓷碗,裴疏则不察有他,端起来喝了一口,“梅子汤温着口味倒也不错。”
芸儿没拦住,十分震惊,“哥哥真觉得好喝?”
“是啊,”裴疏则一顿,补充,“比冰镇的酸一些。”
他注意到芸儿睁圆的眼睛,“怎么了?”
芸儿的小脑袋瓜里转过了很多东西,把头摇成拨浪鼓,“我就是觉得凉凉酸酸的才好喝呀。”
裴疏则拍拍她的发顶,顺手把碗和砂锅涮干净,领她出去。
姜妤已经不在凉亭内,回屋小憩去了。
午后下过一场小雨,天气凉爽一些,姜妤不想在房间闷着,出门转了转,回来时发现芸儿守在路边探头探脑,寻到姜妤,快步跑过来,“姐姐。”
姜妤俯身,“怎么自己出来了?”
芸儿一脸做错事情的心虚,犹犹豫豫道,“我今天去给裴哥哥盛汤,不小心把很多盐撒在里面了。”
姜妤笑笑,“我还当是什么,没关系的。”
“但是他没有尝出来。”芸儿仰着头,“他都喝光了,没有尝出来。”
姜妤面色微顿。
她一直没去过问裴疏则的病情,陆知行也没有主动告诉她,他本人更不会说。
才几年功夫,这是把自己的身子糟蹋成什么样了。
芸儿忧心忡忡,“他是不是病的真的很严重?”
姜妤回神,温声道,“别担心,那个哥哥身边有很厉害的大夫,不会有事的。雨天路滑,我们回去吧。”
芸儿点点头,随姜妤一道返回,走到巷口时,发现裴疏则就背对着她们站在院门檐下。
他身边站着一个年轻女子,眉若远山,容貌清柔,打眼望去,竟和姜妤有六七分像。
她口吻中似有抱怨,“疏则哥哥,你不是在随州吗?怎么跑到这儿来了,真叫我好找,要不是正好碰见未叔,我们还被挡在城楼外头进不来呢。”
裴疏则道,“鹤陵有点事,战事未歇,你带着孩子,不在岐山好好待着,跑这来干什么?”
话听着像是训斥,声音却堪称温和。
女子无奈叹气,“你不知道,郑家人不安生的很,京城周边都乱成一锅粥了,我身份这样敏感,哪还敢继续住在那。”
她弯起眼睛,“不过找到你我就放心多了。”
话音未落,怀中的小娃娃挣动了下,女子发觉,笑意更深,“初初醒了。”
裴疏则见状也伸手,摸了摸那孩子的小脸,“长大不少。”
“是呀,都会说话了呢,我特地把她带来见你,”女子将娃娃转向裴疏则,柔声逗弄,“瞧他,初初,叫阿耶。”
阿耶二字清清楚楚传到旁观的两人耳里,芸儿下巴差点掉下来,“啊?他都有孩子了?”
姜妤被雨后凉风呛了一下,没忍住掩口,轻咳了两声。
第51章 担忧我这次走,就不回来了
芸儿没控制好音量,院门口两人都听见声音,一块回过头来。
玉成歪头,盯着姜妤瞧了一会,恍然大悟,露出明璨的笑容,抱着孩子走过去,边问,“你就是姜妤吧?”
姜妤嗓子里还有些不舒服,点了点头,“我是。”
她有种不大好的感觉,轻推了下芸儿的后背,“芸儿,你先回去。”
芸儿乖乖去了,玉成走到姜妤近前,端详着她的脸,笑道,“我们真是有些像,疏则哥哥,你说是不是?”
姜妤并没见过玉成,刚才那声“阿耶”实在过于误导,以至于她看向裴疏则的眼神都有几许怪异。
裴疏则见她明显是误会了,开口解释,“她是…”
玉成立时拿手肘捅咕他,扭头瞪他一眼,又转回来,笑里是不加掩饰的试探,“我叫蓝瑛,原先在疏则岐山的别庄住着,最近刚到江南,本想去府衙寻他的,谁知他来了姜姑娘这,就抱着孩子过来看看。”
姜妤的视线在小女娃身上停落片刻,目光有些复杂,点了点头。
玉成扒拉开再次想要上前的裴疏则,“这是他女儿,一岁三个月了,可不可爱?”
姜妤盯了裴疏则一眼,唇边闪过一丝冷峭,“可爱。”
她转向玉成,“你们一家人好好叙旧吧,我要进去了。”
玉成哪里知道两人曾经有过一个孩子,执意跟着她,“姑娘也让我们到里头歇歇脚吧,孩子总不好一直站在风口里,疏则哥哥也…”
裴疏则冷声打断,“够了,裴玉成。”
他声音带了几分怒气,倒把玉成吓了一跳,“你这么凶干嘛?”
裴疏则阔步上前,把人拉住,“妤儿。”
姜妤也听到那一声,狐疑蹙眉,仰头看他,裴疏则缓了口气,“你别误会,她是玉成,你的表姐,我的堂妹。”
听完这话,姜妤瞳孔一震,脸色更加难看了,甩开他的手,“裴疏则,你是禽兽吗?”
裴疏则瞠目结舌,“不,她们不是…这是她的孩子,不是我的,我只是认了初初做义女。”
姜妤看着他不说话,俨然对他的底线毫无信任,裴疏则扶额,“裴玉成,你去把孩子亲爹给我叫来。”
玉成还想说什么,被他厉声喝断,“现在就去!”
玉成只好妥协,“好嘛好嘛,我去。”
她抱孩子久了,手臂有些酸,不由分说把初初塞到裴疏则怀里,“好心当成驴肝肺,我都累了,帮我看着点儿。”
她说完就转身跑了,裴疏则想追都没追上。
按理说这个年纪的孩子都十分依赖母亲,分离片刻都要哭嚎,初初胆子却大,趴在裴疏则肩头四处瞧,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乌溜溜转,竟然还冲着人吃吃笑了。
裴疏则心头一软,很是无奈,“这小姑娘,和她阿娘一个脾性,被人拐跑了都不知道。”
他情绪一时间大起大落,又在外头站了许久,这会儿精力便有些不济,有些抱不住,可不好意思麻烦姜妤,硬撑着将小女娃托了又托。
姜妤瞧出他的窘迫,看不下去,伸出手道,“给我吧,你别摔着孩子。”
裴疏则眸色微动,将初初给她抱,递过去时,掌心托住她的手背,只感觉一片柔软的温凉。
他心头一悸,还没咂摸出滋味,姜妤已经转身,稳稳当当抱着孩子往前去了。
眼看着天气又变得阴沉,陆知行拿着伞出来找姜妤,正瞧见这幕,呆滞了一下,“愈儿,这是哪来的孩子?”
小女娃戴着虎头帽,身穿湖绸,白白软软的,断乎不像弃婴。
姜妤简单和他解释两句,感觉到濛松雨滴落下,抱紧初初,加快步伐往前走。
陆知行赶忙打开油纸伞,亦步亦趋跟上。
气儿都喘不匀的裴疏则被丢在后头,显然被彻底遗忘了。
虽然早已习惯被冷落,可瞧着前面三人同打一把伞往房内去的场景,他还是无端有些伤感。
裴疏则没急着跟上,抵在树干上,无声松了口气。
他休息片刻,取出新药服下几颗,感觉有了力气,才慢慢过去。
*
裴疏则发话,玉成不敢不麻利,把蓝衡拽上马车就赶了过来,还稍带上了在府衙顶班的褚未,到厅堂内时,三人皆坐于簟席上,初初在姜妤怀里睡着了,陆知行手持蒲扇,扇着小茶炉呼呼冒出的水汽,裴疏则顶着干燥巾帕,正在揩头发。
陆知行岂肯退让,“靖王殿下不也放下军务不理,跑来栽杏了吗。”
裴疏则轻笑一声,“少卿抬举,我是来陪孩子玩。妤儿让我惜命,太医也说沾沾活气对身子有益。”
“殿下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得人家喜欢让你淘才行。”
“比你讨喜,我会教孩子翻花绳,你只会煮那个狗都不理的苦药茶。”
“……”
陆知行气噎,芸儿忍不住,咯咯笑起来。
姜妤和芳枝一道提着酸梅汤上前,“要是教坏小孩子,就都出去。”
陆知行本还想回嘴,听得这句,乖乖把话咽回了肚子里。
姜妤盛了两碗,一份给芸儿,一份给陆知行,又招呼其他孩子过来领,最后给自己和芳枝盛了,坐下来啜饮消暑。
唯独裴疏则手里还是空的,显得格格不入,他孤单单坐在角落阑干上,安静片刻,还是忍不住戳戳姜妤手肘。
姜妤转头,和裴疏则对上视线。
他也不说话,只巴巴望着她。
姜妤回以安静,裴疏则只好道,“妤儿,我也有些热。”
冰块碰着瓷盏,发出轻微叮咚声响,姜妤淡声,“寒凉之物,你喝什么。”
裴疏则眉目微振,“我可以喝热的。”
姜妤懒得和他掰扯,“还剩了点在厨房里,想喝自己去盛。”
裴疏则欣然应好,正欲起身,芸儿自告奋勇,举起小手,“我我我,哥哥身体不舒服,我去给他盛。”
裴疏则巴不得和姜妤多呆一会,笑眯眯道,“好芸儿,多谢了。”
芸儿捧起碗咕咚咕咚喝完,颠颠跑走。
芳枝嘀咕,“真是做长官的…这些小孩都快成他跟班了。”
姜妤只当没看见。
芸儿跑到东厨,砂锅内果然还剩一点,只是灶台有些高,她搬来小凳子站在上头,抓过勺子,盛到敞口白瓷碗里,没提防碰倒了旁边架子上盛盐的竹罐。
她慌忙把竹罐扶正,可为时已晚,小半罐子盐全泼进去,在余温的作用下迅速融化。
芸儿欲哭无泪,正不知如何是好,身后伸来一双手,将她抱了下来。
她转头,看见是裴疏则。
对方尚不知发生了什么,“妤儿怕你摔着,让我来看看。”
芸儿呐呐,瞥向白瓷碗,裴疏则不察有他,端起来喝了一口,“梅子汤温着口味倒也不错。”
芸儿没拦住,十分震惊,“哥哥真觉得好喝?”
“是啊,”裴疏则一顿,补充,“比冰镇的酸一些。”
他注意到芸儿睁圆的眼睛,“怎么了?”
芸儿的小脑袋瓜里转过了很多东西,把头摇成拨浪鼓,“我就是觉得凉凉酸酸的才好喝呀。”
裴疏则拍拍她的发顶,顺手把碗和砂锅涮干净,领她出去。
姜妤已经不在凉亭内,回屋小憩去了。
午后下过一场小雨,天气凉爽一些,姜妤不想在房间闷着,出门转了转,回来时发现芸儿守在路边探头探脑,寻到姜妤,快步跑过来,“姐姐。”
姜妤俯身,“怎么自己出来了?”
芸儿一脸做错事情的心虚,犹犹豫豫道,“我今天去给裴哥哥盛汤,不小心把很多盐撒在里面了。”
姜妤笑笑,“我还当是什么,没关系的。”
“但是他没有尝出来。”芸儿仰着头,“他都喝光了,没有尝出来。”
姜妤面色微顿。
她一直没去过问裴疏则的病情,陆知行也没有主动告诉她,他本人更不会说。
才几年功夫,这是把自己的身子糟蹋成什么样了。
芸儿忧心忡忡,“他是不是病的真的很严重?”
姜妤回神,温声道,“别担心,那个哥哥身边有很厉害的大夫,不会有事的。雨天路滑,我们回去吧。”
芸儿点点头,随姜妤一道返回,走到巷口时,发现裴疏则就背对着她们站在院门檐下。
他身边站着一个年轻女子,眉若远山,容貌清柔,打眼望去,竟和姜妤有六七分像。
她口吻中似有抱怨,“疏则哥哥,你不是在随州吗?怎么跑到这儿来了,真叫我好找,要不是正好碰见未叔,我们还被挡在城楼外头进不来呢。”
裴疏则道,“鹤陵有点事,战事未歇,你带着孩子,不在岐山好好待着,跑这来干什么?”
话听着像是训斥,声音却堪称温和。
女子无奈叹气,“你不知道,郑家人不安生的很,京城周边都乱成一锅粥了,我身份这样敏感,哪还敢继续住在那。”
她弯起眼睛,“不过找到你我就放心多了。”
话音未落,怀中的小娃娃挣动了下,女子发觉,笑意更深,“初初醒了。”
裴疏则见状也伸手,摸了摸那孩子的小脸,“长大不少。”
“是呀,都会说话了呢,我特地把她带来见你,”女子将娃娃转向裴疏则,柔声逗弄,“瞧他,初初,叫阿耶。”
阿耶二字清清楚楚传到旁观的两人耳里,芸儿下巴差点掉下来,“啊?他都有孩子了?”
姜妤被雨后凉风呛了一下,没忍住掩口,轻咳了两声。
第51章 担忧我这次走,就不回来了
芸儿没控制好音量,院门口两人都听见声音,一块回过头来。
玉成歪头,盯着姜妤瞧了一会,恍然大悟,露出明璨的笑容,抱着孩子走过去,边问,“你就是姜妤吧?”
姜妤嗓子里还有些不舒服,点了点头,“我是。”
她有种不大好的感觉,轻推了下芸儿的后背,“芸儿,你先回去。”
芸儿乖乖去了,玉成走到姜妤近前,端详着她的脸,笑道,“我们真是有些像,疏则哥哥,你说是不是?”
姜妤并没见过玉成,刚才那声“阿耶”实在过于误导,以至于她看向裴疏则的眼神都有几许怪异。
裴疏则见她明显是误会了,开口解释,“她是…”
玉成立时拿手肘捅咕他,扭头瞪他一眼,又转回来,笑里是不加掩饰的试探,“我叫蓝瑛,原先在疏则岐山的别庄住着,最近刚到江南,本想去府衙寻他的,谁知他来了姜姑娘这,就抱着孩子过来看看。”
姜妤的视线在小女娃身上停落片刻,目光有些复杂,点了点头。
玉成扒拉开再次想要上前的裴疏则,“这是他女儿,一岁三个月了,可不可爱?”
姜妤盯了裴疏则一眼,唇边闪过一丝冷峭,“可爱。”
她转向玉成,“你们一家人好好叙旧吧,我要进去了。”
玉成哪里知道两人曾经有过一个孩子,执意跟着她,“姑娘也让我们到里头歇歇脚吧,孩子总不好一直站在风口里,疏则哥哥也…”
裴疏则冷声打断,“够了,裴玉成。”
他声音带了几分怒气,倒把玉成吓了一跳,“你这么凶干嘛?”
裴疏则阔步上前,把人拉住,“妤儿。”
姜妤也听到那一声,狐疑蹙眉,仰头看他,裴疏则缓了口气,“你别误会,她是玉成,你的表姐,我的堂妹。”
听完这话,姜妤瞳孔一震,脸色更加难看了,甩开他的手,“裴疏则,你是禽兽吗?”
裴疏则瞠目结舌,“不,她们不是…这是她的孩子,不是我的,我只是认了初初做义女。”
姜妤看着他不说话,俨然对他的底线毫无信任,裴疏则扶额,“裴玉成,你去把孩子亲爹给我叫来。”
玉成还想说什么,被他厉声喝断,“现在就去!”
玉成只好妥协,“好嘛好嘛,我去。”
她抱孩子久了,手臂有些酸,不由分说把初初塞到裴疏则怀里,“好心当成驴肝肺,我都累了,帮我看着点儿。”
她说完就转身跑了,裴疏则想追都没追上。
按理说这个年纪的孩子都十分依赖母亲,分离片刻都要哭嚎,初初胆子却大,趴在裴疏则肩头四处瞧,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乌溜溜转,竟然还冲着人吃吃笑了。
裴疏则心头一软,很是无奈,“这小姑娘,和她阿娘一个脾性,被人拐跑了都不知道。”
他情绪一时间大起大落,又在外头站了许久,这会儿精力便有些不济,有些抱不住,可不好意思麻烦姜妤,硬撑着将小女娃托了又托。
姜妤瞧出他的窘迫,看不下去,伸出手道,“给我吧,你别摔着孩子。”
裴疏则眸色微动,将初初给她抱,递过去时,掌心托住她的手背,只感觉一片柔软的温凉。
他心头一悸,还没咂摸出滋味,姜妤已经转身,稳稳当当抱着孩子往前去了。
眼看着天气又变得阴沉,陆知行拿着伞出来找姜妤,正瞧见这幕,呆滞了一下,“愈儿,这是哪来的孩子?”
小女娃戴着虎头帽,身穿湖绸,白白软软的,断乎不像弃婴。
姜妤简单和他解释两句,感觉到濛松雨滴落下,抱紧初初,加快步伐往前走。
陆知行赶忙打开油纸伞,亦步亦趋跟上。
气儿都喘不匀的裴疏则被丢在后头,显然被彻底遗忘了。
虽然早已习惯被冷落,可瞧着前面三人同打一把伞往房内去的场景,他还是无端有些伤感。
裴疏则没急着跟上,抵在树干上,无声松了口气。
他休息片刻,取出新药服下几颗,感觉有了力气,才慢慢过去。
*
裴疏则发话,玉成不敢不麻利,把蓝衡拽上马车就赶了过来,还稍带上了在府衙顶班的褚未,到厅堂内时,三人皆坐于簟席上,初初在姜妤怀里睡着了,陆知行手持蒲扇,扇着小茶炉呼呼冒出的水汽,裴疏则顶着干燥巾帕,正在揩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