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在逃白月光 第44节
姜妤苏醒时,感觉身上轻快了不少,体热似乎正在往下退。
芳枝凑过来,“姑娘,我按着陆大夫的新方子给你喂了药,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好多了,”姜妤撑肘起身,“我们哪来的药?”
芳枝微顿,随即笑道,“郡守派人送来的,说是得了州府周济,姑娘安心吧,药材尽够用了,新药方也很有效力,想必时疫很快就能过去。”
姜妤舒了口气,点点头。
芳枝伸手探她的额,扶她躺下,“姑娘再休息会,这会虽不大烧,只怕晚上还要发起来的,得将养几天才能走动呢。”
她掩下眸底担忧,轻轻拍姜妤的肩,“睡吧。”
姜妤近来的确疲累,闭上眼睛沉沉睡去。
*
中元节当日,裴疏则在佛堂为姜妤祷告,听见脚步声,知是褚未进来,示意他等着,直到烧完纸锭,才站起身,“什么事?”
褚未道,“殿下,是京口那边。”
裴疏则抬起眼。
褚未道,“我们的人节前赶去,发现老王爷不在,询查下才知,他到金陵去会见故人了。”
裴疏则敛眉,“那妤儿可有人祭奠?”
褚未面露难色,“姑娘坟前无人照管。”
第41章 端倪她跑不了了
裴疏则听完这话,生出几许不虞。
他是妤儿的生父,中元节连女儿奠仪都不准备,既这般不上心,当初何必要走她的尸骨?
裴疏则沉声道,“让手下暂且照管,等汝阳王回府再召他们回来。”
褚未应是,准备出去安排,裴疏则却神思一恍,“等等。”
他问,“可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启程的?”
褚未一向周全,早将事情摸得清楚,“七夕前夜,往紫云观去了一趟,越文州他们也在。”
政变之后,姜越两家的宗族牌位就一直供奉在紫云山,他去金陵的时间不是凑巧,反而是奔着中元节日过去祭拜的。
既然祭拜,怎会将妤儿一人撇下。
姜父定然是知道了自己南下镇守督战,以为他不会再有空闲去管姜妤的身后事。
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从心底冒出来,连他自己都颇觉荒谬,“未叔,你说妤儿是不是…”
他黯然停下,姜父若是去道观一同祭奠,也是人之常情。
褚未还在等他说下去,“殿下?”
裴疏则已经将自己劝住,“没什么,是我异想天开了。”
他走出佛堂,强行把思绪拖回现实,“桓州那边可有动静?”
“潘岳忙着整军,他吃过暗亏,正攒着劲想扳回一城,您不必太操劳,都遵照吩咐布置好了,只等他来。”
阳光穿过雨后云层,一草一木都变得清透,沁着湿润的泥土气,舒缓了一直不畅的呼吸,裴疏则仰头望了眼天际,“我去城楼看看。”
按理说城楼临近郊野,空气应当更加清冽,裴疏则乘车过去,却闻到了一股焚烧的味道,而且越来越浓烈。
这气味太过熟悉,裴疏则心口绞痛,撩开车帘,“怎么回事?”
扈卫跑过来回话,“殿下,前头村子里死了几个流民,因是染疫走的,这会子集中起来,正在焚尸呢,您还是不要过去了。”
裴疏则脸色发白,吩咐停车。
他说不清自己为何要过去,可就是不想躲开,更不知从哪生出破天荒的悲悯情怀,“拨些银子去,把这些人好生葬了吧,也是可怜。”
旁边官吏赶忙吩咐劳力分拣骨渣,送到坟场落葬。
褚未见裴疏则神色惝恍,生怕他再犯病,道,“殿下,您肺不好,这里灰尘大,我们回去可好?”
裴疏则恍若未闻,静静看着劳力忙碌,走上前去搭手。
褚未着实吓了一跳,赶忙上前阻拦,“殿下,您可碰不得这个!”
裴疏则已经来到旁边,瞧见竹筐内的灰黑人骨。
木柴的火焰不足以将遗体全部烧成细灰,留下许多无法焚化的骨块,多是枕骨和盆骨,还有散落的齿冠。
靖王在侧看着,劳力不敢含糊,将齿冠一颗颗捡起收拢好。
裴疏则却意识到什么,眼神发生变化,不可置信般愣怔良久,环顾周围,才问,“每个人焚烧之后,都是留这些骨头吗?”
劳力干这活计干久了,十分熟稔,恭恭敬敬道,“回禀大人,虽然不至于人人一样,总归是差不多的,人身上这些骨头最硬,木头燃起的火焰往往烧不干净,尤其是牙齿。”
裴疏则一阵晕眩,被身侧扈卫扶住。
他心脏砰砰跳动,越来越快,盯视过去,“妤儿的遗骨,都捡拾干净了?”
扈卫忙道,“属下们岂敢马虎,都是一点点搜寻过的。”
可姜妤的遗骨,他也一寸一寸看过,抚摸过,每一块都记得无比清楚,里面没有枕骨,没有齿冠。
阳光那样热烈地刺下来,照得人睁不开眼,无立锥之地。
裴疏则深喘了口气,冷声吩咐,“再回去找。”
扈卫一怔,面露难色,“殿下…”
水洲失火后,裴疏则不许旁人收拾修,一直保持着大火焚烧后的断壁残垣,可已是将近两年过去,即便有遗漏也早已化进土里,寻起来谈何容易。
裴疏则不管这些,下了死命令,“去,掘地三尺也要找!”
扈卫浑身一凛,立刻应是,转瞬消失在城楼下,裴疏则推拒了想要搀扶他的褚未,人站不住,脊背弓起,蹲在地上。
也不知是希望扈卫能找到,还是希望扈卫找不到,他只感觉脑袋一阵阵胀痛,好像一会浸在冰水里,一会又被扔进烈火焚烧,颤手取出瓷瓶,拨开盖子便将药丸往嘴里倒。
褚未吓了一跳,慌忙去夺,“殿下,这药可不能这么吃!”
裴疏则早已咽下许多,眼前黑雾方才消弭,浑身虫蚁叮咬的幻痛堪堪散去,等神智清楚,发现自己委身于地,衣摆长靴沾了湿泞泥水,险些把褚未的手掌掐出血。
旁边夜雨留下的水洼照出他的面容,脸色苍白,眼眶发赤,不似活人。
周围吏员和劳力见到他这幅疯癫模样,全部躲得远远的,战战兢兢,头都不敢抬。
裴疏则*早已不在乎旁人如何看他,只是怔怔道,“未叔,你说她会不会还活着?”
褚未眉头皱得死紧,“殿下,我送你回去看太医吧。”
裴疏则执着地问,“你说会不会?”
他仰头凝望着褚未,眼睫湿润,好像一个被抛弃的婴儿,一只被大雨浇淋的幼犬。
褚未叹了口气,“会,等他们从王府回来,就什么都清楚了。您还得指挥作战,回官邸歇着吧。”
裴疏则这才乖乖应声,黑沉瞳底映着阳光,“好。”
他趔趄起身,上车离开,徒留众人面面相觑。
谁都没想到,威名赫赫的战神靖王,现实中会是这般模样,有大胆的劳工窃窃私语,“这是靖王?我怎么瞧着像是半疯…”
官吏听得一星半点,竖起眼睛瞪过去,“嚼什么舌头?干活!”
*
姜妤这两年底子养得不错,几幅汤药下去,不出半个月的功夫,身体很快见好,留在慈幼庄照顾孩童饮食。
稚子怕苦,不愿喝药,她便在附近采了些晚熟的梅子,渍成蜜饯,哄他们吃。
有个小女童病没好全,又引出了手足发抖的毛病,陆知行几天前来看过,单独给她配了药,姜妤照常煎好喂她喝下,塞一枚蜜渍梅脯在她口中。
女童生得可爱,一双圆眼睛莹润透亮,坐在长凳上,小腿悬空摇晃,嘴唇沾了蜜糖,亮晶晶的,“姐姐,你真好看。像阿娘。”
她压根没见过母亲,想了想又补充,弯起眼睛,“我梦里的阿娘。”
姜妤笑了,捏捏她的脸颊,“听芸儿这么说,姐姐真高兴。”
她不可避免地想起从前失去的那个孩子,若是生下来,如今都快三岁了。
在清辉阁时,太医说过她若落胎便不好再生,也不知以后还会不会做母亲。
想到这里,姜妤又觉得无稽,她连男人都不找,想什么孩子。
姜妤低下眉目,缓了片刻,将复杂情绪压制下去,给女童按摩手掌,温声道,“午后了,去睡一会吧,这样才有精神。”
芸儿乖巧点头,姜妤将她抱起,送进房内,盖上被子,才回身出来。
她看到陆知行出现在院门口,和他打招呼,“知行哥。”
陆知行眉宇沉凝,看起来心事重重,“身子可好全了?我给你搭搭脉吧。”
姜妤便将手腕递过去,陆知行把过脉,问了她几句话,道,“恢复得不错,若今晚不再低热,基本便痊愈了。”
姜妤瞧出异常,“知行哥,你怎么了?”
陆知行眉心蹙出几条挣扎纹路,最终还是道,“我瞒了你一件事情,主要因为你病着,我不放心你走。”
也抱着一丝侥幸,私心不想让她走。
姜妤不明底里,“什么事?”
陆知行道,“靖王南下平叛,前阵子我们拿到的药,便是他派人分发下来的。”
姜妤怔在原地,愣愣望着他。
陆知行以为她是吓着了,连忙宽慰,“你别担心,靖王一直在随州官邸,从未来过鹤陵,他不会知道你在这里的。”
姜妤摇头,“不,你不知道。”
她那天的感觉没有错,茶楼内观察自己的人,一定是他。
她不曾回头都能凭空分辨,那裴疏则呢?有可能认不出自己来吗?
姜妤后退两步,即刻回房,开始收拾行囊。
陆知行碍于男女大防,在门槛前刹住步子,可庄内孩童太多,他又不便隔空喊话,思虑再三,还是把心一横,迈进房门,“愈儿。”
芳枝凑过来,“姑娘,我按着陆大夫的新方子给你喂了药,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好多了,”姜妤撑肘起身,“我们哪来的药?”
芳枝微顿,随即笑道,“郡守派人送来的,说是得了州府周济,姑娘安心吧,药材尽够用了,新药方也很有效力,想必时疫很快就能过去。”
姜妤舒了口气,点点头。
芳枝伸手探她的额,扶她躺下,“姑娘再休息会,这会虽不大烧,只怕晚上还要发起来的,得将养几天才能走动呢。”
她掩下眸底担忧,轻轻拍姜妤的肩,“睡吧。”
姜妤近来的确疲累,闭上眼睛沉沉睡去。
*
中元节当日,裴疏则在佛堂为姜妤祷告,听见脚步声,知是褚未进来,示意他等着,直到烧完纸锭,才站起身,“什么事?”
褚未道,“殿下,是京口那边。”
裴疏则抬起眼。
褚未道,“我们的人节前赶去,发现老王爷不在,询查下才知,他到金陵去会见故人了。”
裴疏则敛眉,“那妤儿可有人祭奠?”
褚未面露难色,“姑娘坟前无人照管。”
第41章 端倪她跑不了了
裴疏则听完这话,生出几许不虞。
他是妤儿的生父,中元节连女儿奠仪都不准备,既这般不上心,当初何必要走她的尸骨?
裴疏则沉声道,“让手下暂且照管,等汝阳王回府再召他们回来。”
褚未应是,准备出去安排,裴疏则却神思一恍,“等等。”
他问,“可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启程的?”
褚未一向周全,早将事情摸得清楚,“七夕前夜,往紫云观去了一趟,越文州他们也在。”
政变之后,姜越两家的宗族牌位就一直供奉在紫云山,他去金陵的时间不是凑巧,反而是奔着中元节日过去祭拜的。
既然祭拜,怎会将妤儿一人撇下。
姜父定然是知道了自己南下镇守督战,以为他不会再有空闲去管姜妤的身后事。
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从心底冒出来,连他自己都颇觉荒谬,“未叔,你说妤儿是不是…”
他黯然停下,姜父若是去道观一同祭奠,也是人之常情。
褚未还在等他说下去,“殿下?”
裴疏则已经将自己劝住,“没什么,是我异想天开了。”
他走出佛堂,强行把思绪拖回现实,“桓州那边可有动静?”
“潘岳忙着整军,他吃过暗亏,正攒着劲想扳回一城,您不必太操劳,都遵照吩咐布置好了,只等他来。”
阳光穿过雨后云层,一草一木都变得清透,沁着湿润的泥土气,舒缓了一直不畅的呼吸,裴疏则仰头望了眼天际,“我去城楼看看。”
按理说城楼临近郊野,空气应当更加清冽,裴疏则乘车过去,却闻到了一股焚烧的味道,而且越来越浓烈。
这气味太过熟悉,裴疏则心口绞痛,撩开车帘,“怎么回事?”
扈卫跑过来回话,“殿下,前头村子里死了几个流民,因是染疫走的,这会子集中起来,正在焚尸呢,您还是不要过去了。”
裴疏则脸色发白,吩咐停车。
他说不清自己为何要过去,可就是不想躲开,更不知从哪生出破天荒的悲悯情怀,“拨些银子去,把这些人好生葬了吧,也是可怜。”
旁边官吏赶忙吩咐劳力分拣骨渣,送到坟场落葬。
褚未见裴疏则神色惝恍,生怕他再犯病,道,“殿下,您肺不好,这里灰尘大,我们回去可好?”
裴疏则恍若未闻,静静看着劳力忙碌,走上前去搭手。
褚未着实吓了一跳,赶忙上前阻拦,“殿下,您可碰不得这个!”
裴疏则已经来到旁边,瞧见竹筐内的灰黑人骨。
木柴的火焰不足以将遗体全部烧成细灰,留下许多无法焚化的骨块,多是枕骨和盆骨,还有散落的齿冠。
靖王在侧看着,劳力不敢含糊,将齿冠一颗颗捡起收拢好。
裴疏则却意识到什么,眼神发生变化,不可置信般愣怔良久,环顾周围,才问,“每个人焚烧之后,都是留这些骨头吗?”
劳力干这活计干久了,十分熟稔,恭恭敬敬道,“回禀大人,虽然不至于人人一样,总归是差不多的,人身上这些骨头最硬,木头燃起的火焰往往烧不干净,尤其是牙齿。”
裴疏则一阵晕眩,被身侧扈卫扶住。
他心脏砰砰跳动,越来越快,盯视过去,“妤儿的遗骨,都捡拾干净了?”
扈卫忙道,“属下们岂敢马虎,都是一点点搜寻过的。”
可姜妤的遗骨,他也一寸一寸看过,抚摸过,每一块都记得无比清楚,里面没有枕骨,没有齿冠。
阳光那样热烈地刺下来,照得人睁不开眼,无立锥之地。
裴疏则深喘了口气,冷声吩咐,“再回去找。”
扈卫一怔,面露难色,“殿下…”
水洲失火后,裴疏则不许旁人收拾修,一直保持着大火焚烧后的断壁残垣,可已是将近两年过去,即便有遗漏也早已化进土里,寻起来谈何容易。
裴疏则不管这些,下了死命令,“去,掘地三尺也要找!”
扈卫浑身一凛,立刻应是,转瞬消失在城楼下,裴疏则推拒了想要搀扶他的褚未,人站不住,脊背弓起,蹲在地上。
也不知是希望扈卫能找到,还是希望扈卫找不到,他只感觉脑袋一阵阵胀痛,好像一会浸在冰水里,一会又被扔进烈火焚烧,颤手取出瓷瓶,拨开盖子便将药丸往嘴里倒。
褚未吓了一跳,慌忙去夺,“殿下,这药可不能这么吃!”
裴疏则早已咽下许多,眼前黑雾方才消弭,浑身虫蚁叮咬的幻痛堪堪散去,等神智清楚,发现自己委身于地,衣摆长靴沾了湿泞泥水,险些把褚未的手掌掐出血。
旁边夜雨留下的水洼照出他的面容,脸色苍白,眼眶发赤,不似活人。
周围吏员和劳力见到他这幅疯癫模样,全部躲得远远的,战战兢兢,头都不敢抬。
裴疏则*早已不在乎旁人如何看他,只是怔怔道,“未叔,你说她会不会还活着?”
褚未眉头皱得死紧,“殿下,我送你回去看太医吧。”
裴疏则执着地问,“你说会不会?”
他仰头凝望着褚未,眼睫湿润,好像一个被抛弃的婴儿,一只被大雨浇淋的幼犬。
褚未叹了口气,“会,等他们从王府回来,就什么都清楚了。您还得指挥作战,回官邸歇着吧。”
裴疏则这才乖乖应声,黑沉瞳底映着阳光,“好。”
他趔趄起身,上车离开,徒留众人面面相觑。
谁都没想到,威名赫赫的战神靖王,现实中会是这般模样,有大胆的劳工窃窃私语,“这是靖王?我怎么瞧着像是半疯…”
官吏听得一星半点,竖起眼睛瞪过去,“嚼什么舌头?干活!”
*
姜妤这两年底子养得不错,几幅汤药下去,不出半个月的功夫,身体很快见好,留在慈幼庄照顾孩童饮食。
稚子怕苦,不愿喝药,她便在附近采了些晚熟的梅子,渍成蜜饯,哄他们吃。
有个小女童病没好全,又引出了手足发抖的毛病,陆知行几天前来看过,单独给她配了药,姜妤照常煎好喂她喝下,塞一枚蜜渍梅脯在她口中。
女童生得可爱,一双圆眼睛莹润透亮,坐在长凳上,小腿悬空摇晃,嘴唇沾了蜜糖,亮晶晶的,“姐姐,你真好看。像阿娘。”
她压根没见过母亲,想了想又补充,弯起眼睛,“我梦里的阿娘。”
姜妤笑了,捏捏她的脸颊,“听芸儿这么说,姐姐真高兴。”
她不可避免地想起从前失去的那个孩子,若是生下来,如今都快三岁了。
在清辉阁时,太医说过她若落胎便不好再生,也不知以后还会不会做母亲。
想到这里,姜妤又觉得无稽,她连男人都不找,想什么孩子。
姜妤低下眉目,缓了片刻,将复杂情绪压制下去,给女童按摩手掌,温声道,“午后了,去睡一会吧,这样才有精神。”
芸儿乖巧点头,姜妤将她抱起,送进房内,盖上被子,才回身出来。
她看到陆知行出现在院门口,和他打招呼,“知行哥。”
陆知行眉宇沉凝,看起来心事重重,“身子可好全了?我给你搭搭脉吧。”
姜妤便将手腕递过去,陆知行把过脉,问了她几句话,道,“恢复得不错,若今晚不再低热,基本便痊愈了。”
姜妤瞧出异常,“知行哥,你怎么了?”
陆知行眉心蹙出几条挣扎纹路,最终还是道,“我瞒了你一件事情,主要因为你病着,我不放心你走。”
也抱着一丝侥幸,私心不想让她走。
姜妤不明底里,“什么事?”
陆知行道,“靖王南下平叛,前阵子我们拿到的药,便是他派人分发下来的。”
姜妤怔在原地,愣愣望着他。
陆知行以为她是吓着了,连忙宽慰,“你别担心,靖王一直在随州官邸,从未来过鹤陵,他不会知道你在这里的。”
姜妤摇头,“不,你不知道。”
她那天的感觉没有错,茶楼内观察自己的人,一定是他。
她不曾回头都能凭空分辨,那裴疏则呢?有可能认不出自己来吗?
姜妤后退两步,即刻回房,开始收拾行囊。
陆知行碍于男女大防,在门槛前刹住步子,可庄内孩童太多,他又不便隔空喊话,思虑再三,还是把心一横,迈进房门,“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