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在逃白月光 第43节
姜妤应是,陆知行想起什么,回房取了不少煮过药的面巾,包好给她,“路上及时更换,别超过两个时辰。”
姜妤颔首,将戴着的面巾扯下,一时不知往哪放,陆知行下意识将手递过去,她没多想,顺手塞给他,将新面巾系好,拿了路引,快步出门。
陆知行目送她离开,手心巾帕不甚柔软,沾染了姜妤发间浅淡的皂角香气,惹得皮肤无端有些酥痒。
背后有人喊他,他怔忡回神,手掌被火撩到般一颤,面巾飘落在地。
卫演端着半筐陈药,见他这样子,有点好笑,“师父,您怎么跟做贼让人逮了似的?”
陆知行闹了个红脸,“别胡说。”
他若无其事捡起面巾,自去清洗,卫演不明就里,看见芳枝在院内翻晒草药,乐颠颠跑过去帮忙。
*
当下药材紧俏,姜妤费了许多力气,才在周边买到一些,可数来数去,柴胡依旧不够,她见天色还早,便寻人打听,得知西市来过药商,索性策马去寻。
这里临近随州,虽然离叛军起事之地尚远,民众依旧十分紧张,不时可见列队巡逻的军士,集市上几无行人,唯独药商出现时,也不知从哪涌出许多买家,闹哄哄朝他涌去。
姜妤担心踩到别人,只好下马,扯牢缰绳往那边靠,依旧变故陡生,一个少年捧着钱串跑来,愣头愣脑往路中间冲,险些撞上一辆富家马车,那骏马生得高大,却驾驭不熟,受到惊吓,嘶鸣着朝前撞去。
街上登时大乱,偏偏马夫不甚在行,径直摔翻在地,马儿彻底失控,眼见便要冲进人群,姜妤弃了自己的马,踩着车辕攀上马背,扯住缰绳,拼力往后一勒。
马蹄高高扬起,在踩碎少年头颅时堪堪停住,姜妤被那马重重颠了一下,双手发麻,心脏狂跳,已是出了一身冷汗。
这一切发生时,街衢转角处的茶楼之上,窗牖被人静静推开。
裴疏则坐在雅间内,本是命人去探那药商的底细,忽闻外间异声大作,正好窗户留了条缝,恹恹掀睫望了一眼。
只那一眼。
马上的女子窄袖青衫,头戴竹笠,还蒙着面巾,从他的角度,更是完全看不到样貌,可不知为何,他的心脏像是有闪电从中间劈过,涌起大片酥麻,伴随着猝然而毫无缘由的绞痛。
热茶泼出来,烫红了手指,裴疏则全然不觉,将窗扇推到最大。
褚未莫名道,“殿下,您怎么了?”
裴疏则起身,执着地想从这陌生女子身上看出什么,却怎么都看不清楚。
他眼前发黑晕眩,按着桌角平复片刻,转身欲往楼下走,忽听那姑娘朝他们的方向喊了一声,“喂,别跑——”
第40章 狐疑姑娘坟前无人照管
姜妤制住那高头大马,总算没有闹出人命,马夫连滚带爬跑过来,连连向她道谢。
姜妤下马,发现人群后的药商担心惹祸上身,早已逃之夭夭,不免有些失望,转头却见有人盯上了她的马和药,想趁乱偷偷牵走,立刻追了上去。
她奔波一天,许久不曾饮水,喊出的那一声沙哑失真,毛贼不会骑马,惊觉被发现了,摸起一个褡裢便跑。
但他没能跑得过姜妤。
姜妤追上他,不等对方反抗,一扳一踹,短剑已然比上此人脖颈,毛贼不知她还会这一手,险些吓瘫了,被姜妤架住肘弯。
她孤身在外,不欲将事情闹大,取回褡裢,只道,“滚。”
毛贼如蒙大赦,头也不回地跑了。
茶楼上的两人将一切尽收眼底,褚未道,“这小娘子倒十分爽利。”
裴疏则不语,仍静静看着。
因追出这一段,姜妤已然跑到茶楼下,她松了口气,准备回去牵马,转身之时,却察觉到了来自上空的视线。
她心跳漏了一拍,不等抬头,听到身后有人叫她,“苏姑娘——”
陆知行不放心,到底派卫演寻了来,卫演远远瞧见她和人起冲突,魂都吓掉一半,不料她三两下便将事情解决了,赶忙跑上前,“天色不早,我们尽快回吧。”
姜妤清了清干渴的喉咙,哑声道,“好。”
卫演赶忙把随身水囊递过去。
姜妤想到喝水要摘面巾,婉拒了他。
卫演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对姜妤那两下无比崇拜,央她教教自己,姜妤却异常沉默,心不在焉,牵着缰绳慢慢往前走。
卫演察觉不对,出声唤她,“苏姑娘?”
姜妤回神,对上卫演不明就里的目光。
他问,“你怎么了?”
姜妤勉强笑了一下,摇了摇头,想起他方才问的问题,“不过是些最寻常的把式,对付小贼尚可,不顶什么用的。”
她见卫演两眼巴巴,便道,“若你想学,我回去教你。”
卫演忙不迭点头,“好啊好啊。”
姜妤又变得安静,来自茶楼内的目光似乎还在,这种感觉诡异而熟悉,让她从灵魂深处生出剧烈的排斥,虽然戴着竹笠,蒙了面巾,依旧不敢回头确认,和卫演一同信马走远。
裴疏则在楼上,自然也听到了少年喊出的那声“苏姑娘”,按在窗棂上的手垂下去,掌心硌出雕花窗的印子,方才被热茶泼到的手指已经鼓起了细小的水泡。
褚未有些担忧,“殿下不舒服?”
裴疏则否认了,“那药商多半是细作,派人盯紧。”
他喝了口茶,压下肺中不适,用力揉捏眉心,眼前仍不断浮现出楼下那抹青衫倩影。
自己大概是魔怔了,分明两人无一处相似,可他竟无端觉得对方是姜妤。
他道,“中元节就要到了,派人去京口,给妤儿送些奠仪吧。”
褚未应是,“今日天色已晚,殿下身子不好,就别连夜赶回官邸了,不如在此处住下。”
裴疏则这趟出门,并未透露行踪,除了近身亲随,旁人都摸不透他在哪个州府。
数日前,他派人夜袭桓州边郡,破获不少军报,潘岳没想到他会亲自南下,深为忌惮,近日安分不少,加之时疫蔓延,双方都无意热战,各自势力在州郡间暗流涌动,不知何时便会爆发出来。
在外头待了一天,裴疏则确也疲累,听褚未这般说,颔首答应。
褚未连忙召唤扈卫,递上汤药。
汤药浓酽苦烈,早已温凉。
裴疏则如今变成了药罐子,每天两大盏灌下去,浑身都被苦水浸透,散发出清苦的药气,起初还能感受到味觉刺激,后来喉舌逐渐麻木,吃什么都味同嚼蜡。
他端起药盏,仰头一饮而尽,往房内走,淡声吩咐,“江宁府的药若送到了,给附近郡县周济一些,免得疫病扩散,不可收拾。”
*
姜妤回到杏林春时,夜色依然降下,她毫无困意,如往常般在药堂角落点起铜灯,捧了一本药册翻阅。
但她心中有事,本已入门的知识一目十行在眼前飘过,如何都进不到脑子里去。
陆知行从外头进来,看到窗下灯火如豆,姜妤清丽眉眼都显朦胧,更遑论药册上那点小字,不由蹙眉,端起一盏更亮的羊角灯过去,放置在她面前案角。
姜妤回神,掀起眼睫,“陆大夫。”
陆知行坐到她旁边,“夜里看书伤眼睛,你劳累了一天,早点歇息。”
姜妤点点头,“病人们怎么样?我听芳枝说,慈幼庄里也有孩子出现症状了。”
“此次时疫无旧例可循,以往药方效用不显,需得拟出一剂对症的新药来,我还在研究,就快有眉目了。”
姜妤问,“我买回来的药材能用多久?”
陆知行见她眉间似有愁绪,温声笑道,“你帮了大忙,能撑好一阵子呢。”
姜妤道,“虽然不少,可这些患者皆有风热,柴胡是君药,少这一味终究不成的,可如今实在难买,你今日去了趟府衙,恐怕郡中也没有多余的给我们。”
陆知行展眉,“这也无妨,正是金银花盛开的时节,实在不成,我们上山去采,勉强也能替得过了。”
姜妤无奈笑笑,“陆大夫又在安慰我,金银花不入肝经,怎能替代柴胡呢。”
陆知行不意被她识破,讪讪揉眉,“我看姑娘郁郁不乐,不愿雪上加霜。”
他问,“你究竟怎么了,从外头回来便心事重重的。”
姜妤说不上来。
她始终不曾回身抬头,根本无法确定茶楼之上的目光是否存在,后续也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很可能一切只是她太过敏感,胡思乱想。
因此姜妤摇了摇头,“没什么。”
左右看不进去,她放下药册,“我去休息了,陆大夫也早歇吧。”
陆知行应了声,目送姜妤出门,听见了自己越发清晰的心跳,叫住她,“苏姑娘。”
自从与姜妤重逢,他便一直以新名相称,见她回头,站起身来,“我们认识这么久了,你能不能…别再唤我陆大夫?”
药堂内安静下来,依稀能听到灯花灼烧的细小噼啪声。
见姜妤不说话,陆知行突然有点后悔,可话既然说出口,便没了收拾的余地,只能等她回答。
姜妤明白他的意思,沉默片刻,微微笑道,“我这趟来,是想为您和芳枝帮点忙,等事情过去,还是要走的。”
陆知行眸色微黯,连忙点头,“是…我明白,我只是希望,我们不要一直这样生疏。”
姜妤垂下长睫,又抬起,弯起眼睛,“好,知行哥。”
陆知行紧张的心跳沉缓下去,虽算不得十分意外,依旧有些失落,还是露出温煦的笑意。
次日晨起,姜妤没在杏林春多待,天还没亮,便去了慈幼庄帮忙照看。
虽然患病孩童第一时间便送去疠坊,可稚子体弱,陆续都出了状况,权宜之计,只得把尚康健的少年挪到杏林春,将慈幼庄与外界间隔开来,姜妤在里面忙碌,即便面巾不离口鼻,还是病倒了。
药材不够,她总不能和孩子抢药喝,每日只用半份,暂且撑着。
也正因如此,她体热难退,总是昏沉没有精神,芳枝愁得不行,“陆大夫已经拟出了药方,可草药凑不够,有钱也买不着,真不知怎么办才好。”
姜妤额上敷着湿凉巾帕,有点迷糊,“放宽心吧,凡事总会有个了局,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窗纸噼啪作响,紧接着便是接连不断淅淅沥沥的水声,她撑开眼皮,不可置信道,“是不是下雨了?”
两人先是一喜,随后齐齐变了脸色——本就不多的那点药材还在院中晾着。
姜妤赶忙起身下榻,和芳枝一道去收药,忙碌好一阵,总算将药筐抬到檐下,忽觉发黑晕眩,挨着门框滑倒。
芳枝正在旁边盖药材,听到声音,吓了一跳,“姑娘!”
她赶忙把姜妤往房内扶,偏偏自己也不剩多少力气,正心焦时,卫演呼哧呼哧从外头跑进来,面带喜色,“芳枝,有药了,送来好多!”
*
姜妤颔首,将戴着的面巾扯下,一时不知往哪放,陆知行下意识将手递过去,她没多想,顺手塞给他,将新面巾系好,拿了路引,快步出门。
陆知行目送她离开,手心巾帕不甚柔软,沾染了姜妤发间浅淡的皂角香气,惹得皮肤无端有些酥痒。
背后有人喊他,他怔忡回神,手掌被火撩到般一颤,面巾飘落在地。
卫演端着半筐陈药,见他这样子,有点好笑,“师父,您怎么跟做贼让人逮了似的?”
陆知行闹了个红脸,“别胡说。”
他若无其事捡起面巾,自去清洗,卫演不明就里,看见芳枝在院内翻晒草药,乐颠颠跑过去帮忙。
*
当下药材紧俏,姜妤费了许多力气,才在周边买到一些,可数来数去,柴胡依旧不够,她见天色还早,便寻人打听,得知西市来过药商,索性策马去寻。
这里临近随州,虽然离叛军起事之地尚远,民众依旧十分紧张,不时可见列队巡逻的军士,集市上几无行人,唯独药商出现时,也不知从哪涌出许多买家,闹哄哄朝他涌去。
姜妤担心踩到别人,只好下马,扯牢缰绳往那边靠,依旧变故陡生,一个少年捧着钱串跑来,愣头愣脑往路中间冲,险些撞上一辆富家马车,那骏马生得高大,却驾驭不熟,受到惊吓,嘶鸣着朝前撞去。
街上登时大乱,偏偏马夫不甚在行,径直摔翻在地,马儿彻底失控,眼见便要冲进人群,姜妤弃了自己的马,踩着车辕攀上马背,扯住缰绳,拼力往后一勒。
马蹄高高扬起,在踩碎少年头颅时堪堪停住,姜妤被那马重重颠了一下,双手发麻,心脏狂跳,已是出了一身冷汗。
这一切发生时,街衢转角处的茶楼之上,窗牖被人静静推开。
裴疏则坐在雅间内,本是命人去探那药商的底细,忽闻外间异声大作,正好窗户留了条缝,恹恹掀睫望了一眼。
只那一眼。
马上的女子窄袖青衫,头戴竹笠,还蒙着面巾,从他的角度,更是完全看不到样貌,可不知为何,他的心脏像是有闪电从中间劈过,涌起大片酥麻,伴随着猝然而毫无缘由的绞痛。
热茶泼出来,烫红了手指,裴疏则全然不觉,将窗扇推到最大。
褚未莫名道,“殿下,您怎么了?”
裴疏则起身,执着地想从这陌生女子身上看出什么,却怎么都看不清楚。
他眼前发黑晕眩,按着桌角平复片刻,转身欲往楼下走,忽听那姑娘朝他们的方向喊了一声,“喂,别跑——”
第40章 狐疑姑娘坟前无人照管
姜妤制住那高头大马,总算没有闹出人命,马夫连滚带爬跑过来,连连向她道谢。
姜妤下马,发现人群后的药商担心惹祸上身,早已逃之夭夭,不免有些失望,转头却见有人盯上了她的马和药,想趁乱偷偷牵走,立刻追了上去。
她奔波一天,许久不曾饮水,喊出的那一声沙哑失真,毛贼不会骑马,惊觉被发现了,摸起一个褡裢便跑。
但他没能跑得过姜妤。
姜妤追上他,不等对方反抗,一扳一踹,短剑已然比上此人脖颈,毛贼不知她还会这一手,险些吓瘫了,被姜妤架住肘弯。
她孤身在外,不欲将事情闹大,取回褡裢,只道,“滚。”
毛贼如蒙大赦,头也不回地跑了。
茶楼上的两人将一切尽收眼底,褚未道,“这小娘子倒十分爽利。”
裴疏则不语,仍静静看着。
因追出这一段,姜妤已然跑到茶楼下,她松了口气,准备回去牵马,转身之时,却察觉到了来自上空的视线。
她心跳漏了一拍,不等抬头,听到身后有人叫她,“苏姑娘——”
陆知行不放心,到底派卫演寻了来,卫演远远瞧见她和人起冲突,魂都吓掉一半,不料她三两下便将事情解决了,赶忙跑上前,“天色不早,我们尽快回吧。”
姜妤清了清干渴的喉咙,哑声道,“好。”
卫演赶忙把随身水囊递过去。
姜妤想到喝水要摘面巾,婉拒了他。
卫演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对姜妤那两下无比崇拜,央她教教自己,姜妤却异常沉默,心不在焉,牵着缰绳慢慢往前走。
卫演察觉不对,出声唤她,“苏姑娘?”
姜妤回神,对上卫演不明就里的目光。
他问,“你怎么了?”
姜妤勉强笑了一下,摇了摇头,想起他方才问的问题,“不过是些最寻常的把式,对付小贼尚可,不顶什么用的。”
她见卫演两眼巴巴,便道,“若你想学,我回去教你。”
卫演忙不迭点头,“好啊好啊。”
姜妤又变得安静,来自茶楼内的目光似乎还在,这种感觉诡异而熟悉,让她从灵魂深处生出剧烈的排斥,虽然戴着竹笠,蒙了面巾,依旧不敢回头确认,和卫演一同信马走远。
裴疏则在楼上,自然也听到了少年喊出的那声“苏姑娘”,按在窗棂上的手垂下去,掌心硌出雕花窗的印子,方才被热茶泼到的手指已经鼓起了细小的水泡。
褚未有些担忧,“殿下不舒服?”
裴疏则否认了,“那药商多半是细作,派人盯紧。”
他喝了口茶,压下肺中不适,用力揉捏眉心,眼前仍不断浮现出楼下那抹青衫倩影。
自己大概是魔怔了,分明两人无一处相似,可他竟无端觉得对方是姜妤。
他道,“中元节就要到了,派人去京口,给妤儿送些奠仪吧。”
褚未应是,“今日天色已晚,殿下身子不好,就别连夜赶回官邸了,不如在此处住下。”
裴疏则这趟出门,并未透露行踪,除了近身亲随,旁人都摸不透他在哪个州府。
数日前,他派人夜袭桓州边郡,破获不少军报,潘岳没想到他会亲自南下,深为忌惮,近日安分不少,加之时疫蔓延,双方都无意热战,各自势力在州郡间暗流涌动,不知何时便会爆发出来。
在外头待了一天,裴疏则确也疲累,听褚未这般说,颔首答应。
褚未连忙召唤扈卫,递上汤药。
汤药浓酽苦烈,早已温凉。
裴疏则如今变成了药罐子,每天两大盏灌下去,浑身都被苦水浸透,散发出清苦的药气,起初还能感受到味觉刺激,后来喉舌逐渐麻木,吃什么都味同嚼蜡。
他端起药盏,仰头一饮而尽,往房内走,淡声吩咐,“江宁府的药若送到了,给附近郡县周济一些,免得疫病扩散,不可收拾。”
*
姜妤回到杏林春时,夜色依然降下,她毫无困意,如往常般在药堂角落点起铜灯,捧了一本药册翻阅。
但她心中有事,本已入门的知识一目十行在眼前飘过,如何都进不到脑子里去。
陆知行从外头进来,看到窗下灯火如豆,姜妤清丽眉眼都显朦胧,更遑论药册上那点小字,不由蹙眉,端起一盏更亮的羊角灯过去,放置在她面前案角。
姜妤回神,掀起眼睫,“陆大夫。”
陆知行坐到她旁边,“夜里看书伤眼睛,你劳累了一天,早点歇息。”
姜妤点点头,“病人们怎么样?我听芳枝说,慈幼庄里也有孩子出现症状了。”
“此次时疫无旧例可循,以往药方效用不显,需得拟出一剂对症的新药来,我还在研究,就快有眉目了。”
姜妤问,“我买回来的药材能用多久?”
陆知行见她眉间似有愁绪,温声笑道,“你帮了大忙,能撑好一阵子呢。”
姜妤道,“虽然不少,可这些患者皆有风热,柴胡是君药,少这一味终究不成的,可如今实在难买,你今日去了趟府衙,恐怕郡中也没有多余的给我们。”
陆知行展眉,“这也无妨,正是金银花盛开的时节,实在不成,我们上山去采,勉强也能替得过了。”
姜妤无奈笑笑,“陆大夫又在安慰我,金银花不入肝经,怎能替代柴胡呢。”
陆知行不意被她识破,讪讪揉眉,“我看姑娘郁郁不乐,不愿雪上加霜。”
他问,“你究竟怎么了,从外头回来便心事重重的。”
姜妤说不上来。
她始终不曾回身抬头,根本无法确定茶楼之上的目光是否存在,后续也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很可能一切只是她太过敏感,胡思乱想。
因此姜妤摇了摇头,“没什么。”
左右看不进去,她放下药册,“我去休息了,陆大夫也早歇吧。”
陆知行应了声,目送姜妤出门,听见了自己越发清晰的心跳,叫住她,“苏姑娘。”
自从与姜妤重逢,他便一直以新名相称,见她回头,站起身来,“我们认识这么久了,你能不能…别再唤我陆大夫?”
药堂内安静下来,依稀能听到灯花灼烧的细小噼啪声。
见姜妤不说话,陆知行突然有点后悔,可话既然说出口,便没了收拾的余地,只能等她回答。
姜妤明白他的意思,沉默片刻,微微笑道,“我这趟来,是想为您和芳枝帮点忙,等事情过去,还是要走的。”
陆知行眸色微黯,连忙点头,“是…我明白,我只是希望,我们不要一直这样生疏。”
姜妤垂下长睫,又抬起,弯起眼睛,“好,知行哥。”
陆知行紧张的心跳沉缓下去,虽算不得十分意外,依旧有些失落,还是露出温煦的笑意。
次日晨起,姜妤没在杏林春多待,天还没亮,便去了慈幼庄帮忙照看。
虽然患病孩童第一时间便送去疠坊,可稚子体弱,陆续都出了状况,权宜之计,只得把尚康健的少年挪到杏林春,将慈幼庄与外界间隔开来,姜妤在里面忙碌,即便面巾不离口鼻,还是病倒了。
药材不够,她总不能和孩子抢药喝,每日只用半份,暂且撑着。
也正因如此,她体热难退,总是昏沉没有精神,芳枝愁得不行,“陆大夫已经拟出了药方,可草药凑不够,有钱也买不着,真不知怎么办才好。”
姜妤额上敷着湿凉巾帕,有点迷糊,“放宽心吧,凡事总会有个了局,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窗纸噼啪作响,紧接着便是接连不断淅淅沥沥的水声,她撑开眼皮,不可置信道,“是不是下雨了?”
两人先是一喜,随后齐齐变了脸色——本就不多的那点药材还在院中晾着。
姜妤赶忙起身下榻,和芳枝一道去收药,忙碌好一阵,总算将药筐抬到檐下,忽觉发黑晕眩,挨着门框滑倒。
芳枝正在旁边盖药材,听到声音,吓了一跳,“姑娘!”
她赶忙把姜妤往房内扶,偏偏自己也不剩多少力气,正心焦时,卫演呼哧呼哧从外头跑进来,面带喜色,“芳枝,有药了,送来好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