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却也更不安于母后将有的反应,因那信上的内容实在太过骇人。
“我已与他重新交换身体,暂时瞒过今日,不知日后他是否会察觉。”
信中的第一句便让沈皇后有些看不懂,好在有萧应婳在一旁细细解释。
因知道这件事太匪夷所思,她把来龙去脉交代得很清楚,连同自己是如何知道的、被派去打仗是江书鸿的手笔,也都一并和盘托出。
说完便静静不语,等着沈皇后慢慢消化。
沈皇后心中确实涌起惊涛骇浪,却隐隐有一种并不意外的“原来如此”之感。
她就说,一向坚持要萧应婳和亲的皇上,怎么突然心意变化如此之大,愿意派她凤驾亲征?一向视她为打理后院的贤妻的皇上,怎么会反过来劝说她放婳儿去外头有一番作为?
她就说,皇上登基这么多年了都没有过大动作,怎么这些日子接连颁布了那么多新政令?从来都要把权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怎么突然就舍得给边关将军那么大的自主权?
她就说,贵妃这么多年都把皇上哄得那样好,这个女人的聪明、懂事与隐忍她都看在眼里,怎么会在有孕后反而惹怒了皇上,被禁足整整数月?
如此一来,一切都说得通了。
沈皇后虽然需要一些时候才能接受灵魂交换这样奇异的故事,却已在心头有些庆幸。庆幸是和萧应婳关系如此好的江书鸿登上皇位,才给了婳儿这样的机会。
甚至有些钦佩,钦佩她做了自己也许儿时想过、却早已放下的事情,钦佩她在那个位置上做得那样好。
然而她很快意识到不对劲:信中写的是两人已经换回来了,那江书鸿如今的处境,岂不是岌岌可危?
沈皇后急忙往后看去,便愕然发现,后文已提到了自己。
“如今情况危急,我就不废话了,你需帮我做几件事。其一,把下面的事告诉皇后。”
“中宫无子,是因皇帝授意!”
仅仅这一句,便让沈皇后如遭雷劈,双目险些失了神,只牢牢盯着这十个字。
“皇帝忌惮沈家大权在握,若嫡子早立,会迫他效法高祖禅位的旧事。这些年来,只有贤妃能诞下子嗣,正因她父亲不过是五品言官。”
“他养心殿的小书房里,有许多陈年的密信,我近日才翻到你出生那年。你的出生是个意外,皇后身体康健,那时又年轻体壮,尚在府邸的皇帝心不够狠,避子汤药剂量不足,竟使她怀上了你。”
“好在你是个女孩,否则不见得能活到今日。”
萧应婳跟着沈皇后一起又重读一遍,再看到这句话,心中比起上一遍的震惊与后怕,更多了几分讽刺。
因我是女孩,不会有继承皇位的权利,你才如此放心地留下了我;然而恰恰因为我是女孩,永远无法名正言顺地拿到权力,反而起了大逆不道的心思。
父皇,你也太小看女孩了。
“皇帝在你出生后,便下了‘沈氏女不宜再育’的密令,命人重调了你母后的避子汤剂量。否则光是你母后多年不孕便罢了,沈家的惠才人圣宠并不少,又年轻健康,好生调养着,怎会几年来肚子没有动静?”
“你外祖父沈大人去岁寻来的十二匹汗血马,本当充入御厩,为何突然染疫暴毙?他虽已年迈,身体却一向康健,怎会近两年连换季都要病上一场?若没有辅佐你出征一事,你舅舅的羽林卫郎将一职,皇上已属意换成孟婕妤的叔父……”
明明后面还有长长的内容,沈皇后却因泪盈于睫,视线已有些模糊,不足以使她接着看下去。
萧应婳能想象她此时的心情,于是像个大人一般,把母亲揽在怀里。
远处的江书鸿处境堪忧,近处的母后在她面前恸绝,她自觉已忍无可忍。
“母后,”她一字一顿地说,“沈家没有皇子,不如就让我来当皇帝吧。”
沈皇后在她怀中的身体一僵,而后缓缓直起身来,定定地盯着她的眼睛。
“你说什么?”
萧应婳幼时是很怕母后这样的眼神的,那其中有积年磨砺下的气势,哪怕调皮如她,看到这样的眼神,也要缩起脖子。
然而如今,她已不是年幼的小公主了。她在战场上杀过人,曾率领上万的军队冲锋,她也曾学着母后这样不怒自威的眼神,静静地盯着不肯信服她号令的将士。
她羽翼渐丰,亦有了自己的主张。
“我说,不如我来做皇帝,”萧应婳不躲不逃,迎着沈皇后的注视,缓慢而坚定地说,“我并不只是能带兵打仗,经纶策论之道、纵横捭阖之术,我也不输任何男子分毫。”
“萧应钧那样的才学,也配与我相争吗?萧家的江山,我是最配继承的,我能做得比任何人都好,比父皇更好!”
在沈皇后越来越惊愕的目光里,萧应婳一秒不停。
“他若是不愿意传位给我,我也自有办法。书鸿已有了她的布置,我会在东南那处培养起自己的势力,我现在执掌着那地方的所有军队!”
“还有她哥哥,她说她哥哥也会帮我。北疆与东南从两处向中间进军,京城根本抵挡不住的……”
萧应婳急急地翻过那封信到背面,给沈皇后看江书鸿交代的第二件事:
“其二,你离宫后甩开各路眼线,立刻送信给我兄长江书祺。皇帝对皇宫的掌握滴水不漏,出了宫却能安全许多。你需另写一封信,向他交代我这些日子的经历,并和他敲定起兵时的信号。”
“你从东南起兵,他从北疆呼应,南上北下逼近皇城,又有沈家在朝堂内应,足以使皇帝左支右绌。若我遭遇不测,你务必告知于他,我是死在皇帝手里的,若要为我报仇、完成我的遗愿,便须助你登基!”
“把这封信一并给他送去,他自有办法验出这是我的亲笔。”
沈皇后唇间有一句“荒唐”,下意识地想要怒斥出声,看着女儿此时的神色,却不忍说出口。
她的神采太过飞扬了,挑着那双标志性的剑眉,眸中满是燃烧的野心和欲望,似有火焰在其中发光。
任何一个母亲都无法在女儿露出这样的眼神时拒绝她,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在另一个女人露出这样的眼神时泼她的冷水。
她只好喃喃道:“我沈家世代忠臣,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不至于吗?”萧应婳有些难以置信地反问,“我沈家兢兢业业辅佐他的江山,却要落得如此被疑心、被防备甚至被下药的下场,不足以反吗?”
“还有许多其他办法的,”沈皇后有些痛苦地闭上了眼,“我可以做手脚,换掉那汤药;也可以抚养其他嫔妃的孩子,只要从小在身边长大,总能养熟的……”
“那我呢?”萧应婳的声调陡然升高,语气中充斥着满溢出来的不甘心,“若我说,我不愿看您养育别人的孩子登上皇位呢?若我说我自己想当皇帝呢?”
“母后,我从小被人尊敬,全是因为我是皇帝的孩子。直到我在战场上,每个将士都由衷地称我‘将军’,他们对我的拥戴,是我杀入敌阵一刀一剑地砍下来的。”
“那种滋味实在太好了,母后,”萧应婳的情绪太过激动,以至于声音都带了些哽咽,“我想一直一直因为自己的能耐、自己的权力被敬重,我不想在他换回来后,又重新被抓去和亲,或是嫁给一个平庸的男子。”
“我不想被困在后宅,我不想当皇帝之女、某某之妻,我想当萧应婳,我想当将军、当皇帝!”
她语调如此铿锵,衬得话音落下后的大殿如此安静。
沈皇后的声音已细若蚊呐:“他虽无情,做皇帝却还算励精图治,大晟国运兴隆,不至于易主给女子……”
“母后,”萧应婳打断了沈皇后,因为她已发现了关窍所在,“我必须有一个十全十美的理由,才可以当皇帝吗?”
“如果是萧应钧想要当皇帝,贤妃需要诸如君主不贤、江山不稳一类的理由吗?他是皇嗣,我不是吗?”
“他只要活着,不做伤天害理之事,就算是名正言顺;我却需要找到许许多多的理由,才能‘迫不得已’地登基吗?”
“母后,这是为什么?”
沈皇后一时语塞。
“我可以光明正大地表明我有野心吗?我可以毫无缘由地想亲手掌握权力吗?”
萧应婳却越逼越急。
“您闺中那些好友来拜见您时,我其实听得懂,只是那时我还小,不懂她们的苦楚。她们总说,丈夫实在太忙碌,因此才需要她们整理公文,并非自己要插手前院事务;儿子实在年岁尚幼,因此才需要自己在旁指点一二,并非后宅妇人妄图干涉家主的决定。”
“只有这样到了避无可避的时候,才能轮得到女子染指‘正事’吗?”
“母亲,”她不再称母后,“女儿可以想要什么就去争取什么吗?”
“就像每个男子本来就在做的那样。”
“我已与他重新交换身体,暂时瞒过今日,不知日后他是否会察觉。”
信中的第一句便让沈皇后有些看不懂,好在有萧应婳在一旁细细解释。
因知道这件事太匪夷所思,她把来龙去脉交代得很清楚,连同自己是如何知道的、被派去打仗是江书鸿的手笔,也都一并和盘托出。
说完便静静不语,等着沈皇后慢慢消化。
沈皇后心中确实涌起惊涛骇浪,却隐隐有一种并不意外的“原来如此”之感。
她就说,一向坚持要萧应婳和亲的皇上,怎么突然心意变化如此之大,愿意派她凤驾亲征?一向视她为打理后院的贤妻的皇上,怎么会反过来劝说她放婳儿去外头有一番作为?
她就说,皇上登基这么多年了都没有过大动作,怎么这些日子接连颁布了那么多新政令?从来都要把权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怎么突然就舍得给边关将军那么大的自主权?
她就说,贵妃这么多年都把皇上哄得那样好,这个女人的聪明、懂事与隐忍她都看在眼里,怎么会在有孕后反而惹怒了皇上,被禁足整整数月?
如此一来,一切都说得通了。
沈皇后虽然需要一些时候才能接受灵魂交换这样奇异的故事,却已在心头有些庆幸。庆幸是和萧应婳关系如此好的江书鸿登上皇位,才给了婳儿这样的机会。
甚至有些钦佩,钦佩她做了自己也许儿时想过、却早已放下的事情,钦佩她在那个位置上做得那样好。
然而她很快意识到不对劲:信中写的是两人已经换回来了,那江书鸿如今的处境,岂不是岌岌可危?
沈皇后急忙往后看去,便愕然发现,后文已提到了自己。
“如今情况危急,我就不废话了,你需帮我做几件事。其一,把下面的事告诉皇后。”
“中宫无子,是因皇帝授意!”
仅仅这一句,便让沈皇后如遭雷劈,双目险些失了神,只牢牢盯着这十个字。
“皇帝忌惮沈家大权在握,若嫡子早立,会迫他效法高祖禅位的旧事。这些年来,只有贤妃能诞下子嗣,正因她父亲不过是五品言官。”
“他养心殿的小书房里,有许多陈年的密信,我近日才翻到你出生那年。你的出生是个意外,皇后身体康健,那时又年轻体壮,尚在府邸的皇帝心不够狠,避子汤药剂量不足,竟使她怀上了你。”
“好在你是个女孩,否则不见得能活到今日。”
萧应婳跟着沈皇后一起又重读一遍,再看到这句话,心中比起上一遍的震惊与后怕,更多了几分讽刺。
因我是女孩,不会有继承皇位的权利,你才如此放心地留下了我;然而恰恰因为我是女孩,永远无法名正言顺地拿到权力,反而起了大逆不道的心思。
父皇,你也太小看女孩了。
“皇帝在你出生后,便下了‘沈氏女不宜再育’的密令,命人重调了你母后的避子汤剂量。否则光是你母后多年不孕便罢了,沈家的惠才人圣宠并不少,又年轻健康,好生调养着,怎会几年来肚子没有动静?”
“你外祖父沈大人去岁寻来的十二匹汗血马,本当充入御厩,为何突然染疫暴毙?他虽已年迈,身体却一向康健,怎会近两年连换季都要病上一场?若没有辅佐你出征一事,你舅舅的羽林卫郎将一职,皇上已属意换成孟婕妤的叔父……”
明明后面还有长长的内容,沈皇后却因泪盈于睫,视线已有些模糊,不足以使她接着看下去。
萧应婳能想象她此时的心情,于是像个大人一般,把母亲揽在怀里。
远处的江书鸿处境堪忧,近处的母后在她面前恸绝,她自觉已忍无可忍。
“母后,”她一字一顿地说,“沈家没有皇子,不如就让我来当皇帝吧。”
沈皇后在她怀中的身体一僵,而后缓缓直起身来,定定地盯着她的眼睛。
“你说什么?”
萧应婳幼时是很怕母后这样的眼神的,那其中有积年磨砺下的气势,哪怕调皮如她,看到这样的眼神,也要缩起脖子。
然而如今,她已不是年幼的小公主了。她在战场上杀过人,曾率领上万的军队冲锋,她也曾学着母后这样不怒自威的眼神,静静地盯着不肯信服她号令的将士。
她羽翼渐丰,亦有了自己的主张。
“我说,不如我来做皇帝,”萧应婳不躲不逃,迎着沈皇后的注视,缓慢而坚定地说,“我并不只是能带兵打仗,经纶策论之道、纵横捭阖之术,我也不输任何男子分毫。”
“萧应钧那样的才学,也配与我相争吗?萧家的江山,我是最配继承的,我能做得比任何人都好,比父皇更好!”
在沈皇后越来越惊愕的目光里,萧应婳一秒不停。
“他若是不愿意传位给我,我也自有办法。书鸿已有了她的布置,我会在东南那处培养起自己的势力,我现在执掌着那地方的所有军队!”
“还有她哥哥,她说她哥哥也会帮我。北疆与东南从两处向中间进军,京城根本抵挡不住的……”
萧应婳急急地翻过那封信到背面,给沈皇后看江书鸿交代的第二件事:
“其二,你离宫后甩开各路眼线,立刻送信给我兄长江书祺。皇帝对皇宫的掌握滴水不漏,出了宫却能安全许多。你需另写一封信,向他交代我这些日子的经历,并和他敲定起兵时的信号。”
“你从东南起兵,他从北疆呼应,南上北下逼近皇城,又有沈家在朝堂内应,足以使皇帝左支右绌。若我遭遇不测,你务必告知于他,我是死在皇帝手里的,若要为我报仇、完成我的遗愿,便须助你登基!”
“把这封信一并给他送去,他自有办法验出这是我的亲笔。”
沈皇后唇间有一句“荒唐”,下意识地想要怒斥出声,看着女儿此时的神色,却不忍说出口。
她的神采太过飞扬了,挑着那双标志性的剑眉,眸中满是燃烧的野心和欲望,似有火焰在其中发光。
任何一个母亲都无法在女儿露出这样的眼神时拒绝她,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在另一个女人露出这样的眼神时泼她的冷水。
她只好喃喃道:“我沈家世代忠臣,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不至于吗?”萧应婳有些难以置信地反问,“我沈家兢兢业业辅佐他的江山,却要落得如此被疑心、被防备甚至被下药的下场,不足以反吗?”
“还有许多其他办法的,”沈皇后有些痛苦地闭上了眼,“我可以做手脚,换掉那汤药;也可以抚养其他嫔妃的孩子,只要从小在身边长大,总能养熟的……”
“那我呢?”萧应婳的声调陡然升高,语气中充斥着满溢出来的不甘心,“若我说,我不愿看您养育别人的孩子登上皇位呢?若我说我自己想当皇帝呢?”
“母后,我从小被人尊敬,全是因为我是皇帝的孩子。直到我在战场上,每个将士都由衷地称我‘将军’,他们对我的拥戴,是我杀入敌阵一刀一剑地砍下来的。”
“那种滋味实在太好了,母后,”萧应婳的情绪太过激动,以至于声音都带了些哽咽,“我想一直一直因为自己的能耐、自己的权力被敬重,我不想在他换回来后,又重新被抓去和亲,或是嫁给一个平庸的男子。”
“我不想被困在后宅,我不想当皇帝之女、某某之妻,我想当萧应婳,我想当将军、当皇帝!”
她语调如此铿锵,衬得话音落下后的大殿如此安静。
沈皇后的声音已细若蚊呐:“他虽无情,做皇帝却还算励精图治,大晟国运兴隆,不至于易主给女子……”
“母后,”萧应婳打断了沈皇后,因为她已发现了关窍所在,“我必须有一个十全十美的理由,才可以当皇帝吗?”
“如果是萧应钧想要当皇帝,贤妃需要诸如君主不贤、江山不稳一类的理由吗?他是皇嗣,我不是吗?”
“他只要活着,不做伤天害理之事,就算是名正言顺;我却需要找到许许多多的理由,才能‘迫不得已’地登基吗?”
“母后,这是为什么?”
沈皇后一时语塞。
“我可以光明正大地表明我有野心吗?我可以毫无缘由地想亲手掌握权力吗?”
萧应婳却越逼越急。
“您闺中那些好友来拜见您时,我其实听得懂,只是那时我还小,不懂她们的苦楚。她们总说,丈夫实在太忙碌,因此才需要她们整理公文,并非自己要插手前院事务;儿子实在年岁尚幼,因此才需要自己在旁指点一二,并非后宅妇人妄图干涉家主的决定。”
“只有这样到了避无可避的时候,才能轮得到女子染指‘正事’吗?”
“母亲,”她不再称母后,“女儿可以想要什么就去争取什么吗?”
“就像每个男子本来就在做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