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棠欢(重生) 第46节
萧瑾聿将苏宥棠横抱起,她染血的衣袖垂落,他朝凌安微微颔首,“你去吧,将东宫别院的女子一并带走,一个都不能少。”
凌安面具下的眸光闪了闪,抱拳领命而去。
苏宥棠听见远处传来女子们的啜泣声,那是被囚禁在东宫别院的女子们得见天日的声音。
这场惊天变故,才刚刚开始。
永宁帝一掌拍在御案上,震得茶盏翻倒,“混账!让他跪在殿外!”
苏明澹的目光一寸寸看过女儿周身的伤痕——破皮渗血的腕间、颈上紫红的指痕,还有……肿起的脸颊,每看一处,他眼底的寒意就深一分。
“父皇。“萧瑾聿上前一步,“儿臣先带宥棠去偏殿医治。”他声音沉得像是压着滔天怒火。
苏明澹望着刚从偏殿而来的曹嬷嬷道:“曹嬷嬷,可有大碍?”
曹嬷嬷闻言连忙福身,“回丞相的话,姑娘万幸只是皮外伤,唯有颈上的掐痕怕是要半个月才会消除,祛肿药膏每日涂抹便好。何太医说姑娘受了惊吓,已开了安神的方子。”
萧瑾聿立在偏殿的屏风旁,指尖在腰间玉佩上摩挲出一道血痕,待宫人们退去的脚步声彻底消失,他忽然上前轻轻抱着她,“是我来迟了。”月白色衣袍还沾着她腕间渗出的血珠。
苏宥棠能感觉到他胸腔里剧烈震颤的心跳,她想抬手抚他后背,却牵动腕间伤口。
萧瑾聿低头查看轻柔的查看苏宥棠的伤势时,一滴温热突然落在她的手心,苏宥棠心下一惊,她猛地抬头,正撞进萧瑾聿通红的眼眶,这位素来以冷峻著称的六皇子,此刻睫毛竟沾着水光。
“殿下……”她喉间发紧,指尖无意识地蜷起,却被他一把攥住。
“不会了,以后不会了。”萧瑾聿的喉结滚动,最终只化作一声压抑的叹息,“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膛起伏间带着怒意与心疼,“太子之事,今日必当有个了结。”
萧瑾聿与苏宥棠踏入宣政殿时,凌安正禀报别院搜查的结果。
永宁帝手边最右侧的锦盒里,静静躺着七个人的名字,楚蓁蓁、黄阿绣、赵月柔……这些都是近两年消失在民间的良家女子,萧瑾聿的暗卫冷鸢追查到,她们最后出现的地方都是太子别院。
“回禀陛下,别院共有女子五十六人,臣循着温姑娘给的线索逐一查验,发现……其中有十余人被生生拔去了舌头。”萧瑾聿瞥见皇帝搁在龙纹扶手的手指骤然收紧。
“继续说。”天子的声音像淬了冰。
“另有八名女子经查实,是江南盐商为讨好太子殿下而进献的美姬。”他顿了顿,喉结微动,“经太医详细检查,超过半数女子身上都带着新旧不一的伤痕,有些是鞭伤,有些则是被火灼伤的疤痕。”
永宁帝眸光骤然一沉,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凌安的话让他倏然想起温青禾那些狰狞的擦伤,那是在地上生生拖拽留下的痕迹。
“最里间的暗室,还锁着三名女子,臣赶到时人已经……去了。”
“说清楚,怎么去的?”永宁帝的声音沉得可怕。
“是……活活饿死的。”
“混账!那个混账!”永宁帝眼底猩红一片,突然捏碎了茶盏,苏宥棠瞥见天子袖中微微颤抖的手指,那是杀意!
萧瑾聿的目光缓缓扫过殿内众人,眼底暗流翻涌,凌安今日所禀之事,不过冰山一角。
而此刻秦顺躬身捧出萧瑾聿早前呈上的奏折,只轻描淡写地罗列着别院历年进出的女子人数,至于那些消失的、惨死的、再也寻不到踪迹的……也只余下冷鸢查到的,查不到的便永远消失在别院之中,无人问津。
殿内落针可闻,秦顺躬身开口,“老奴核对过,每年至少有二十余人……对不上数。”
跪在殿外的太子神色骤变,面色惨白如纸。父皇都知道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永宁帝缓缓起身,玄色龙袍在似泛着血光,“朕这些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罢了,不曾想你能闹出这么多人命,这些冤魂呢?养了你那些见不得人的嗜好了?”
“父皇!”太子从殿外踉跄着跪倒在殿内,额头重重磕在青玉砖上,“儿臣冤枉!这些……这些定是底下人……”
“冤枉?”萧瑾聿的笑声极冷,他抬手指向苏宥棠,“那她身上的伤,也不是你伤的?”
就在此时,国丈刘远山得了消息来宣政殿求见。
永宁帝眸光微闪,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既然来了,便进来吧。”
刘远山一身绛紫官袍肃整,面容愈发威严,目光瞥过瘫软在地的太子,更是面色凝重,随即深深俯首,沉声道:“陛下,老臣斗胆为太子殿下求情。”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太子年少气盛,行事或有偏颇,但终究是陛下血脉,大安储君,若因一时糊涂铸下大错,还望陛下念在父子之情,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刘远山指尖微颤,却仍旧字字铿锵,“老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太子日后必当洗心革面,绝不再犯……”
“哼!项上人头?刘大人莫不是身居高位久了,早忘了人命为何物了吧?”丞相苏明澹冷笑一声,“有何用?你这一颗头,死去的亡魂便都能活过来?”
“刘爱卿,这册子上八十七条性命,你一颗脑袋够抵几成?”
永宁帝话音未落,瑞王萧瑾烨和凌安带着几名侍卫抬着一口贴满封条的朱漆木箱而入,封条上的字眼印在刘远山的眼中,他捏紧了袖口,却不敢开口。
“父皇,这是刘家祖坟里藏着的户部银饷,您且看这本不一般的账册。”修长手指从锦匣最底层抽出一册厚厚的泛黄的账本,递给秦公公。
刘远山身形猛地一颤,瘫软在当场,而永宁帝已翻起那卷账册,每一页都密密麻麻记载着……
永宁十年四月十八,刘礼文谋膳食司主事,黄金三百两。
永宁十二年六月初八,绸缎庄温杨之女谋尚食局宫女,浮光锦十匹,纹银两千两。
永宁十三年春闱主考官王修平,纹银六千两。
……
“父皇,您从后往前翻,便是历年科举考题买卖记录。”
刘远山不管不顾地爬向御前,满脸涕泪地抓住龙袍下摆,“陛下……陛下明鉴啊……这必是有人模仿老臣笔迹。”
皇后凤履匆匆,九凤金钗晃得厉害,竟不顾凤仪,笔直跪在殿前,“陛下!臣妾求见。”
“进来。”
皇后凤冠上的明珠在殿内流转着冰冷的光泽,她步履端庄,却在瞥见瘫跪在地的父亲和儿子时,指尖不着痕迹地颤了颤。
“陛下!”皇后福身行礼,声音温婉却暗含锋芒,“太子年轻气盛,若有过失,还望陛下念在骨肉亲情……”
永宁帝忽然抬手,“皇后来得正好。”他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将白玉瓷瓶掷到她脚下,瓷瓶落地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几粒暗红色药丸滚落在青玉砖上,“这药,眼熟吗?”
皇后的眸子一眯,却依然镇定自若,“臣妾未曾见过。”
萧瑾聿缓缓展开太医令的密折,“连续三个月,父皇的安神汤里都被掺了这东西。”
永宁帝看着眼前的结发妻子,忽地低笑一声,“皇后说……未曾见过?可要朕将王嬷嬷审上一审?”
永宁帝的声音忽然低了下来,带着几分沙哑,却字字如刃,“当年父皇为朕择你为正妃,朕虽不情愿,却还是点了头。”他缓缓站起身,金线绣着的龙栩栩如生,“朕总想着,先帝看人,必有深意。”
他忽然低笑一声,笑声里却透着刺骨的寒意,“父皇去后,母妃执意要朕立你为后,朕还当是为了牵制刘家,却不曾想,养虎为患,反倒让你刘家的野心越来越大!连弑君这等大事,皇后都要讲究个循序渐进,当真是……心思缜密。朕,当真是悔不当初!”
苏宥棠看向萧瑾聿,不知永宁帝这是唱的哪一出,在这么多人面前说当年不愿娶皇后……这不是抹了皇后的面子吗?
苏宥棠眸光微动,不动声色地瞥向萧瑾聿,永宁帝此刻的言辞着实令人玩味,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他竟将话锋转向当年婚事……
萧瑾聿忽然明白了什么,指尖在苏宥棠手背上轻轻一拍。
永宁帝这是刻意为之。
若直接问罪弑君,刘氏一族必不会承认,甚至会拼死反扑。但若当着众人的面揭开皇后多年不得圣心的原因……
第60章
“陛下?”皇后身形猛地一晃,她眉心紧紧蹙起,精心维持的端庄在这一刻轰然崩塌,护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陛下……在说什么?”话音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裹着不可置信。
“臣妾十六岁入潜邸,二十余载兢兢业业……您就只记得先帝的逼迫?”
萧瑾聿眼底闪过一丝讥诮,攻心为上。当众羞辱比死亡更令这位高傲的皇后难以忍受。
“朕记得。”永宁帝忽然温柔下来,他伸手抚过皇后鬓边散乱的发丝,“记得你第一次往参汤里投‘鸩阴散’时,是为淑妃吧?”
永宁帝的手缓缓下移,指尖停在皇后剧烈跳动的颈脉处,“后来是德妃、贤嫔、林贵人……直到你的儿子被封为太子,你才终于收手。”
帝王的声音很轻,“所以朕的孩子们,在翎初出生后整整十年再未有过。”
这句话终于击碎了皇后最后的防线,她精心伪装的面具被撕碎,原来她最得意的筹谋,帝王早已心知肚明。
这才是真正的杀招,用最寻常的语气,说最诛心的事实。殿内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皇后她张了张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你以为朕不知道?知道朕为何纵容你这么多年吗?朕要你亲眼看着刘家是如何覆灭的。”
永宁帝突然猛地咳嗽起来,手帕上有丝丝腥红。
“父皇!”萧瑾聿脸色骤变,一步上前扶住。
“陛下!”苏明澹也迅速上前,却见永宁帝摆了摆手,用帕子拭过嘴角。
“无妨。”永宁帝声音沙哑,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刘远山皇后惨白着脸沉默不语,心头猛地一沉——这是默认了!他这个傻女儿啊!
“陛下!”丞相突然跪行上前,“皇后娘娘定是受人蒙蔽……”
“父亲,起来吧。”皇后突然开口,声音却异常平静,“我们不求他。”
她缓缓摘下发间的凤冠,九尾金凤上镶嵌的东珠一颗颗滚落在地。永宁帝眯起眼睛,看着这个相伴二十余载的妻子,此刻她挺直的脊背,竟比当皇后这些年来任何时候都要笔直。
“陛下为何不将臣妾休了?”皇后抬起脸,竟显出几分少女时的清丽,“是怕刘家军造反?还是……”她突然轻笑,似在自嘲,“舍不得这些年的夫妻情分?”
“皇后!”永宁帝的尾音拖得极长,“情分便是谋害妃嫔、膳中下毒?便是让朕的子嗣一个个胎死腹中?让朕的嫔妃们夜夜哀嚎?”
皇后仰头看他,唇角竟还噙着笑,“陛下现在才来问这些,不觉得太晚了吗?”
她忽然笑了,笑得凄厉又疯狂。
王嬷嬷突然扑跪在地,苍老的身躯不住的颤抖,她额头重重磕在青玉砖,“陛下,皇后娘娘这一生,心里装的从来只有陛下啊!老奴愿以性命起誓,皇后娘娘对这些事毫不知情,都是老奴看娘娘夜夜垂泪……”
她看向皇后,“老奴这条贱命不值什么……可娘娘对陛下的心,天地可鉴啊……陛下……”
“贵妃娘娘到——”
殿门缓缓开启,谢淑云一袭天水碧宫装迤逦而入,裙摆上银线绣的玉兰花在窗棂投下斑驳的影子上流光溢彩,她一旁的萧瑾烨却是一身暗紫蟒袍,与殿中的皇后、太子形成鲜明对比。
“臣妾参见陛下。”
皇后指尖微顿,她缓缓直起身子,凤眸微垂,仿佛方才的失态从未存在。
贵妃从广袖中取出一卷册子,“陛下。”她轻声道:“这是臣妾与曹嬷嬷查证皇后宫中这些年的所作所为。”
曹嬷嬷上前接过,声音清亮,“老奴奉陛下之命暗查景阳宫,证据皆在此。”
绢册展开的刹那,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的皆是深宫血债。每一位死在皇后手中的嫔妃、皇子、公主,其名讳、殁时、症状……
永宁七年四月初十,贵妃李氏,临盆血崩,稳婆袖中藏红花,一尸两命。
永宁八年八月初二,六皇子出生,浑身黑紫,太医验得胎毒入髓,淑妃安胎药盏边沿口有“鸩阴散”粉末。
凌安面具下的眸光闪了闪,抱拳领命而去。
苏宥棠听见远处传来女子们的啜泣声,那是被囚禁在东宫别院的女子们得见天日的声音。
这场惊天变故,才刚刚开始。
永宁帝一掌拍在御案上,震得茶盏翻倒,“混账!让他跪在殿外!”
苏明澹的目光一寸寸看过女儿周身的伤痕——破皮渗血的腕间、颈上紫红的指痕,还有……肿起的脸颊,每看一处,他眼底的寒意就深一分。
“父皇。“萧瑾聿上前一步,“儿臣先带宥棠去偏殿医治。”他声音沉得像是压着滔天怒火。
苏明澹望着刚从偏殿而来的曹嬷嬷道:“曹嬷嬷,可有大碍?”
曹嬷嬷闻言连忙福身,“回丞相的话,姑娘万幸只是皮外伤,唯有颈上的掐痕怕是要半个月才会消除,祛肿药膏每日涂抹便好。何太医说姑娘受了惊吓,已开了安神的方子。”
萧瑾聿立在偏殿的屏风旁,指尖在腰间玉佩上摩挲出一道血痕,待宫人们退去的脚步声彻底消失,他忽然上前轻轻抱着她,“是我来迟了。”月白色衣袍还沾着她腕间渗出的血珠。
苏宥棠能感觉到他胸腔里剧烈震颤的心跳,她想抬手抚他后背,却牵动腕间伤口。
萧瑾聿低头查看轻柔的查看苏宥棠的伤势时,一滴温热突然落在她的手心,苏宥棠心下一惊,她猛地抬头,正撞进萧瑾聿通红的眼眶,这位素来以冷峻著称的六皇子,此刻睫毛竟沾着水光。
“殿下……”她喉间发紧,指尖无意识地蜷起,却被他一把攥住。
“不会了,以后不会了。”萧瑾聿的喉结滚动,最终只化作一声压抑的叹息,“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膛起伏间带着怒意与心疼,“太子之事,今日必当有个了结。”
萧瑾聿与苏宥棠踏入宣政殿时,凌安正禀报别院搜查的结果。
永宁帝手边最右侧的锦盒里,静静躺着七个人的名字,楚蓁蓁、黄阿绣、赵月柔……这些都是近两年消失在民间的良家女子,萧瑾聿的暗卫冷鸢追查到,她们最后出现的地方都是太子别院。
“回禀陛下,别院共有女子五十六人,臣循着温姑娘给的线索逐一查验,发现……其中有十余人被生生拔去了舌头。”萧瑾聿瞥见皇帝搁在龙纹扶手的手指骤然收紧。
“继续说。”天子的声音像淬了冰。
“另有八名女子经查实,是江南盐商为讨好太子殿下而进献的美姬。”他顿了顿,喉结微动,“经太医详细检查,超过半数女子身上都带着新旧不一的伤痕,有些是鞭伤,有些则是被火灼伤的疤痕。”
永宁帝眸光骤然一沉,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凌安的话让他倏然想起温青禾那些狰狞的擦伤,那是在地上生生拖拽留下的痕迹。
“最里间的暗室,还锁着三名女子,臣赶到时人已经……去了。”
“说清楚,怎么去的?”永宁帝的声音沉得可怕。
“是……活活饿死的。”
“混账!那个混账!”永宁帝眼底猩红一片,突然捏碎了茶盏,苏宥棠瞥见天子袖中微微颤抖的手指,那是杀意!
萧瑾聿的目光缓缓扫过殿内众人,眼底暗流翻涌,凌安今日所禀之事,不过冰山一角。
而此刻秦顺躬身捧出萧瑾聿早前呈上的奏折,只轻描淡写地罗列着别院历年进出的女子人数,至于那些消失的、惨死的、再也寻不到踪迹的……也只余下冷鸢查到的,查不到的便永远消失在别院之中,无人问津。
殿内落针可闻,秦顺躬身开口,“老奴核对过,每年至少有二十余人……对不上数。”
跪在殿外的太子神色骤变,面色惨白如纸。父皇都知道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永宁帝缓缓起身,玄色龙袍在似泛着血光,“朕这些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罢了,不曾想你能闹出这么多人命,这些冤魂呢?养了你那些见不得人的嗜好了?”
“父皇!”太子从殿外踉跄着跪倒在殿内,额头重重磕在青玉砖上,“儿臣冤枉!这些……这些定是底下人……”
“冤枉?”萧瑾聿的笑声极冷,他抬手指向苏宥棠,“那她身上的伤,也不是你伤的?”
就在此时,国丈刘远山得了消息来宣政殿求见。
永宁帝眸光微闪,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既然来了,便进来吧。”
刘远山一身绛紫官袍肃整,面容愈发威严,目光瞥过瘫软在地的太子,更是面色凝重,随即深深俯首,沉声道:“陛下,老臣斗胆为太子殿下求情。”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太子年少气盛,行事或有偏颇,但终究是陛下血脉,大安储君,若因一时糊涂铸下大错,还望陛下念在父子之情,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刘远山指尖微颤,却仍旧字字铿锵,“老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太子日后必当洗心革面,绝不再犯……”
“哼!项上人头?刘大人莫不是身居高位久了,早忘了人命为何物了吧?”丞相苏明澹冷笑一声,“有何用?你这一颗头,死去的亡魂便都能活过来?”
“刘爱卿,这册子上八十七条性命,你一颗脑袋够抵几成?”
永宁帝话音未落,瑞王萧瑾烨和凌安带着几名侍卫抬着一口贴满封条的朱漆木箱而入,封条上的字眼印在刘远山的眼中,他捏紧了袖口,却不敢开口。
“父皇,这是刘家祖坟里藏着的户部银饷,您且看这本不一般的账册。”修长手指从锦匣最底层抽出一册厚厚的泛黄的账本,递给秦公公。
刘远山身形猛地一颤,瘫软在当场,而永宁帝已翻起那卷账册,每一页都密密麻麻记载着……
永宁十年四月十八,刘礼文谋膳食司主事,黄金三百两。
永宁十二年六月初八,绸缎庄温杨之女谋尚食局宫女,浮光锦十匹,纹银两千两。
永宁十三年春闱主考官王修平,纹银六千两。
……
“父皇,您从后往前翻,便是历年科举考题买卖记录。”
刘远山不管不顾地爬向御前,满脸涕泪地抓住龙袍下摆,“陛下……陛下明鉴啊……这必是有人模仿老臣笔迹。”
皇后凤履匆匆,九凤金钗晃得厉害,竟不顾凤仪,笔直跪在殿前,“陛下!臣妾求见。”
“进来。”
皇后凤冠上的明珠在殿内流转着冰冷的光泽,她步履端庄,却在瞥见瘫跪在地的父亲和儿子时,指尖不着痕迹地颤了颤。
“陛下!”皇后福身行礼,声音温婉却暗含锋芒,“太子年轻气盛,若有过失,还望陛下念在骨肉亲情……”
永宁帝忽然抬手,“皇后来得正好。”他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将白玉瓷瓶掷到她脚下,瓷瓶落地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几粒暗红色药丸滚落在青玉砖上,“这药,眼熟吗?”
皇后的眸子一眯,却依然镇定自若,“臣妾未曾见过。”
萧瑾聿缓缓展开太医令的密折,“连续三个月,父皇的安神汤里都被掺了这东西。”
永宁帝看着眼前的结发妻子,忽地低笑一声,“皇后说……未曾见过?可要朕将王嬷嬷审上一审?”
永宁帝的声音忽然低了下来,带着几分沙哑,却字字如刃,“当年父皇为朕择你为正妃,朕虽不情愿,却还是点了头。”他缓缓站起身,金线绣着的龙栩栩如生,“朕总想着,先帝看人,必有深意。”
他忽然低笑一声,笑声里却透着刺骨的寒意,“父皇去后,母妃执意要朕立你为后,朕还当是为了牵制刘家,却不曾想,养虎为患,反倒让你刘家的野心越来越大!连弑君这等大事,皇后都要讲究个循序渐进,当真是……心思缜密。朕,当真是悔不当初!”
苏宥棠看向萧瑾聿,不知永宁帝这是唱的哪一出,在这么多人面前说当年不愿娶皇后……这不是抹了皇后的面子吗?
苏宥棠眸光微动,不动声色地瞥向萧瑾聿,永宁帝此刻的言辞着实令人玩味,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他竟将话锋转向当年婚事……
萧瑾聿忽然明白了什么,指尖在苏宥棠手背上轻轻一拍。
永宁帝这是刻意为之。
若直接问罪弑君,刘氏一族必不会承认,甚至会拼死反扑。但若当着众人的面揭开皇后多年不得圣心的原因……
第60章
“陛下?”皇后身形猛地一晃,她眉心紧紧蹙起,精心维持的端庄在这一刻轰然崩塌,护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陛下……在说什么?”话音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裹着不可置信。
“臣妾十六岁入潜邸,二十余载兢兢业业……您就只记得先帝的逼迫?”
萧瑾聿眼底闪过一丝讥诮,攻心为上。当众羞辱比死亡更令这位高傲的皇后难以忍受。
“朕记得。”永宁帝忽然温柔下来,他伸手抚过皇后鬓边散乱的发丝,“记得你第一次往参汤里投‘鸩阴散’时,是为淑妃吧?”
永宁帝的手缓缓下移,指尖停在皇后剧烈跳动的颈脉处,“后来是德妃、贤嫔、林贵人……直到你的儿子被封为太子,你才终于收手。”
帝王的声音很轻,“所以朕的孩子们,在翎初出生后整整十年再未有过。”
这句话终于击碎了皇后最后的防线,她精心伪装的面具被撕碎,原来她最得意的筹谋,帝王早已心知肚明。
这才是真正的杀招,用最寻常的语气,说最诛心的事实。殿内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皇后她张了张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你以为朕不知道?知道朕为何纵容你这么多年吗?朕要你亲眼看着刘家是如何覆灭的。”
永宁帝突然猛地咳嗽起来,手帕上有丝丝腥红。
“父皇!”萧瑾聿脸色骤变,一步上前扶住。
“陛下!”苏明澹也迅速上前,却见永宁帝摆了摆手,用帕子拭过嘴角。
“无妨。”永宁帝声音沙哑,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刘远山皇后惨白着脸沉默不语,心头猛地一沉——这是默认了!他这个傻女儿啊!
“陛下!”丞相突然跪行上前,“皇后娘娘定是受人蒙蔽……”
“父亲,起来吧。”皇后突然开口,声音却异常平静,“我们不求他。”
她缓缓摘下发间的凤冠,九尾金凤上镶嵌的东珠一颗颗滚落在地。永宁帝眯起眼睛,看着这个相伴二十余载的妻子,此刻她挺直的脊背,竟比当皇后这些年来任何时候都要笔直。
“陛下为何不将臣妾休了?”皇后抬起脸,竟显出几分少女时的清丽,“是怕刘家军造反?还是……”她突然轻笑,似在自嘲,“舍不得这些年的夫妻情分?”
“皇后!”永宁帝的尾音拖得极长,“情分便是谋害妃嫔、膳中下毒?便是让朕的子嗣一个个胎死腹中?让朕的嫔妃们夜夜哀嚎?”
皇后仰头看他,唇角竟还噙着笑,“陛下现在才来问这些,不觉得太晚了吗?”
她忽然笑了,笑得凄厉又疯狂。
王嬷嬷突然扑跪在地,苍老的身躯不住的颤抖,她额头重重磕在青玉砖,“陛下,皇后娘娘这一生,心里装的从来只有陛下啊!老奴愿以性命起誓,皇后娘娘对这些事毫不知情,都是老奴看娘娘夜夜垂泪……”
她看向皇后,“老奴这条贱命不值什么……可娘娘对陛下的心,天地可鉴啊……陛下……”
“贵妃娘娘到——”
殿门缓缓开启,谢淑云一袭天水碧宫装迤逦而入,裙摆上银线绣的玉兰花在窗棂投下斑驳的影子上流光溢彩,她一旁的萧瑾烨却是一身暗紫蟒袍,与殿中的皇后、太子形成鲜明对比。
“臣妾参见陛下。”
皇后指尖微顿,她缓缓直起身子,凤眸微垂,仿佛方才的失态从未存在。
贵妃从广袖中取出一卷册子,“陛下。”她轻声道:“这是臣妾与曹嬷嬷查证皇后宫中这些年的所作所为。”
曹嬷嬷上前接过,声音清亮,“老奴奉陛下之命暗查景阳宫,证据皆在此。”
绢册展开的刹那,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的皆是深宫血债。每一位死在皇后手中的嫔妃、皇子、公主,其名讳、殁时、症状……
永宁七年四月初十,贵妃李氏,临盆血崩,稳婆袖中藏红花,一尸两命。
永宁八年八月初二,六皇子出生,浑身黑紫,太医验得胎毒入髓,淑妃安胎药盏边沿口有“鸩阴散”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