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棠欢(重生) 第27节
  奇怪!甚是奇怪!
  林氏与裴彦知如胶似漆多年,且过分宠爱,怎会一直没有一儿半女?苏宥棠垂眸,掩去眸中的冷色。
  待两人用完,明溪利落地收拾食盒,福身退下:“奴婢告退。”
  苏宥棠起身走向紫檀妆台,指尖掠过鎏金锁扣,从暗格中取出那册泛黄的户籍。
  她将册子轻轻搁在案上,却未立即推过去,反而抬眸凝视林乐茹,“白日里分明能给你,却偏要等到此刻,可知为何?”
  林乐茹抬眸忽然笑了,她的深意自己如何能不知?
  她幽幽开口:“是要我亲手与过去做个了断,从此再无林乐茹,只有谢云瑶。”
  苏宥棠唇角微扬,却未达眼底,她望着“噼啪”爆响的烛芯,淡淡开口:“还有一事,便是要你知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苏宥棠话头一转:“日后,便要改口了,府中下人们自会重新见礼,我的母亲是你姨母,这些亲眷往来,冯嬷嬷会细细说与你听。”
  “只是……”苏宥棠顿了顿,“云瑶表姐今年该有十七了,比你如今还要小两岁,曾定过一门亲事,她快及笄时,那未婚夫染了场病,就这么去了。”
  窗外一阵风过,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缠绕交错,“因此,婚事便这么耽搁至今。”
  林乐茹却问出了最关键之事:“可我们容貌天差地别,日后若……”她越说声音越小。
  她还未说完,苏宥棠就把话头接了过去,“已差人去她的老家了,这几日就该带着画像回来了,秋檀最擅易容之术,保准连她最近的亲戚都认不出来,而且也没什么亲戚了……”
  “对了,”
  苏宥棠执起那户籍册,交给林乐茹,她忽然屈膝跪地。
  “你这是做什么!”苏宥棠眉头一紧,伸手便去拦,却被对方稳稳架住手腕,生生拦住了。
  “谢姑娘再造之恩。”她的额头贴着青石砖,“我这一条命,都是姑娘所赐,日后但凭姑娘驱使。”
  苏宥棠俯身,稳稳拖住她的肘腕,“起来。”
  她忽然轻笑:“我救你,难道是想要一个驱使的人?这世间多的是身不由己,何必再给自己套一副枷锁?”
  她眸子一转,不怀好意地问道:“你对裴彦知,可还有情谊?”
  苏宥棠看见她瞪大的眸子,慌乱的直摇头。
  “可我却听说你们曾私定终生。”苏宥棠慢条斯理的摸着自己腰间的玉佩问她。
  “我……”她不知该如何回答,若如实相告,倒显得她至今仍存着非分之想;可若搪塞,苏宥棠那么透彻得人儿怎会看不出?
  苏宥棠似是看出她得顾虑,“照实说便是,”
  林乐茹缓缓开口:“从前……是有过痴念的,盼着他来救我,像戏文里的英雄一样,后来一想,莫说出事他未必知晓,一个书生如何能从教坊司将我救出呢……”
  林乐茹长叹一口气继续道:“直到他说曾找过我……我不知该如何开口,只是很感谢。我这般身份之人……还有孩子……”
  苏宥棠听着她断断续续把话说完,到是个实诚人,林乐茹内心其实有些发慌。
  “你可知晓我为什么要冯嬷嬷拿你当主母培养?”林乐茹看着苏宥棠的唇角慢慢扬起,眸子清亮,却问的很随意。她从未如此近距离看过苏宥棠的容貌,眼尾天生微微扬起,很难让人不被她的眸子吸引。
  见她盯着自己发愣,苏宥棠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可有什么不妥?”
  林乐茹回过神来,慌忙开口,“没……没有,是我从未见过如此标致的女子,一下失神了。”
  “我也很纳闷,都有孩子了,总不会谁家还让我去当主母吧。”她自嘲地说罢便摇了摇头。
  苏宥棠掩下眸中的笑意,“早些去休息吧,过几日带你去采买。”
  “这要我如何还啊?”她的声音突然哽住。
  第36章
  景阳宫中,皇后猛地将手中的茶盏掷在地上,青瓷碎裂的脆响惊得满殿宫人齐刷刷跪伏在地。
  她指尖死死掐进鎏金凤椅的扶手,凤袍的广袖剧烈颤抖着,“好一个谢疏云,不过是个贵妃,如今越过本宫去办赏花宴?”她咬牙切齿地说道,带着阵阵寒意。
  王嬷嬷在身侧谄媚说道:“娘娘息怒,不过是仗着陛下的宠爱便不知天高地厚了。”
  她说着小心替皇后顺了顺后背,“您是中宫之主,何必与她一般见识?若气坏了身子,岂不是称了她的心?”
  她又压低声音道:“老奴听说,这次赏花宴,是为了给三皇子物色皇子妃呢。”
  皇后眸光一冷:“三皇子?呵!她到是打得好算盘,如今太子在东宫禁足,本宫又没了掌管六宫之权……”
  “贵妃这般大张旗鼓,怕是想借机拉拢朝臣,为三皇子……娘娘,咱们可不能让她得逞啊!”
  刘皇后缓缓站起身,凤眸微眯,语气森然:“既然她这么想办赏花宴,那本宫就让她好好办一场。”
  王嬷嬷会意,低声道:“娘娘的意思是……”
  皇后唇角勾起一抹凉薄的笑:“去,告诉父亲,把户部尚书嫡次女、把镇国公府庶女,也添进赏花名单里。”
  王嬷嬷眼中精光一闪:“娘娘高明,户部尚书嫡次女谁不知是打打杀杀的莽撞性子,镇国公府庶女是镇国公酒后失德所生,向来被嫡母视为眼中钉,此二人若在宴上闹出点风波……”
  她轻笑道:“娘娘且瞧着吧,好看的在后头呢。”
  皇后行至院中,不经意地问道:“太子近日如何?”
  王嬷嬷低头回禀:“回娘娘,太子殿下……日日与那西域舞女厮混,前儿个命人寻了西域的葡萄酒,昨儿个听说又与侧妃闹脾气了。”
  皇后闻言,气不打一处来,眼底闪过一丝怒意,“蠢货!真是蠢货禁足期间不静思己过,反倒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纵情声色!他这个太子,真是当腻了!”
  王嬷嬷连忙劝道:“娘娘息怒,殿下年纪尚轻,难免……”
  “年纪尚轻?贵妃那儿子都知道跑去西北治理灾民,他父皇在这个年纪早立下赫赫战功,登基为帝了,他如今连柔嫔十几岁的儿子都不如了。”
  片刻后,皇后乘着风辇往东宫而去,八名抬辇太监脚步整齐划一,风辇落在东宫正殿前,皇后扶着王嬷嬷的手缓步而下,凤眸扫过跪了满地的宫人。
  “都起来吧。”皇后声音不轻不重,刚好让在场所有人都能听见。
  急促的脚步声从回廊传来。太子萧瑾恒疾步而来,“母后怎么没派人知会一声便来了?”他撩起蟒袍下摆急忙行礼。
  “太子怎来的这般迟?”皇后凤眸微挑。
  “儿臣该死,方才在书房……听闻母后驾到,这才着急赶来。”话未说完,皇后轻笑一声,指尖抚过袖口繁复的金线凤纹,往殿内走去。
  她手一挥,王嬷嬷立刻会意:“都退下。”带着所有宫人退出殿外,沉重的殿门缓缓闭合,将内外隔绝成两个世界。
  她突然抬手,“啪”地一声脆响,鎏金护甲在太子脸上留下了血痕,将他脸重重的打偏过去。
  “母后!”萧瑾恒惊呼一声。
  皇后收回手,她已压抑了许久,声音却压得极低,“本宫不知如何生了你这样的蠢货!在宫里你日日……厮混,半点书都读不进去,你当这是在别院吗?”
  萧瑾恒的脸火辣辣的疼,他跪在地上垂眸道:“儿臣知错。”
  “知错?我看你半分不知!”
  “本宫没了掌管六宫之权,贵妃办赏花宴要替三皇子选妃……你当真不知这是什么意思?”
  “你外祖父因着科举之事,现在都察院的人还在暗查!萧瑾烨治理有功,得了民心,这几日便要回来了。”皇后突然转身,揪住萧瑾恒的衣领,死死盯着他,“你是不是当真不想要这个储君之位了?”
  萧瑾恒并未听清皇后最后说了什么,他只捕捉到一句话,萧瑾烨要回来了。他必须要有行动了。
  皇后忽然叹了口气,“恒儿。“她的声音忽然软了下来,像是褪去了所有锋芒。
  “刘家一族得荣耀都在你一人身上!若你丢了太子之位,我们母子……还有你外祖父一族,都将万劫不复。”萧瑾恒看着她凤簪轻轻颤动,应声道:“我知晓了,母后。”
  皇后走后,殿内骤然冷了下来。
  他缓缓抬手,抚过自己的脸颊,疼得厉害。
  萧瑾恒起身去桌前,提笔蘸墨,在素白信笺上写下寥寥数字,将信笺折成窄条。
  “给鹤羽。”他嗓音低沉,听得出甚是气愤。
  王禄双手接过,指尖小心翼翼地避开火漆,他低低应了一声:“喳。”
  永宁帝的手指在宣政殿的案上轻轻敲击,皱起得眉头中看得出恼怒,案前奏折堆积如山,十有八九都是参奏国丈刘远山的折子。
  “目无君上,狂妄悖逆!”永宁帝猛地将奏折扔出了窗外,惊得秦顺急忙去捡。
  他轻轻放于案前,“陛下息怒,保重龙体要紧。国丈或许是一时糊涂……”秦公公还未说完,永宁帝又将茶盏摔得粉碎,秦公公连忙下跪。
  “息怒?朕要如何做才能如了他刘家的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驳斥朕的旨意,这叫一时糊涂?”
  昨日的大朝会场景又浮现在眼前。当他宣布册封三皇子萧瑾烨为瑞王时,刘远山那老匹夫竟直接出列,高声反对,百官噤若寒蝉,无人敢出一言。
  那一刻,永宁帝分明看到他眼中闪烁的不是臣子的敬畏,而是权臣的傲慢。
  “因为朕收了皇后的凤印,”永宁帝幽深的眸中尽是寒意,“刘家,原想先料理后宫之事,再处理刘家。”他阴沉的声音顿了顿,指尖摩挲着象征帝王身份的扳指,“既然赶着送命,那朕便成全了他……”
  秦公公不敢说话,只是将身子伏得更低些。
  永宁帝望着一旁苏明澹的奏折微微出神,“从前都是丞相在朝堂上为朕分忧,如今他卧病在府,这些平日里阿谀奉承的臣子们,竟无一人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永宁帝负手立于案前,浑厚的声音像是从远处传来,“你说明澹认裴卿为义子,可是已经查到行刺是朕的太子所为?”
  “老奴愚钝,只是听说那夜,定西伯在相府墙头抓了个东宫暗卫……太医院和宫里都在传太子殿下手里有陛下您御赐的解毒之药,就是等着相府上门……”
  永宁帝忽然转身,“朕赐的药?”
  秦公公浑身一颤,额头死死抵着金砖,冷汗早已浸透了后背的衣裳,“是……是前些年南疆进贡的血蛊莲,您赏给东宫了……”
  永宁帝突然冷笑,“好,好啊,朕的好儿子!当真是好得很!明澹定是不愿让朕为难啊……”
  秦公公闻言,立刻躬身上前,“老奴瞧着陛下这几日上朝望着丞相的空位出神,想是挂念的紧,不如让奴才去趟相府,问问太医这几日脉象如何,也好让陛下宽心。”
  他说话时眼角微微打量着永宁帝的神色,“正好带些新进贡的药材过去。”
  “不必了。”永宁帝抬手打断,他转身时腰间玉佩发出清脆的撞击声,“晚些时候朕亲自去一趟。”
  秦公公还未来得及反应,就见帝王已大步走向他,“传凌安。”这三个字咬得极重,当佛带着某种决定。
  不过片刻,凌安便站在了宣政殿中,“今夜朕要去看看丞相。”皇帝随意的像是说今日天气不错。
  凌安猛地抬头,却见永宁帝浮起了一抹笑意,“是微服。”
  这声嘱咐轻得像叹息,却让跪在一旁的秦公公浑身一颤,这是连暗卫都要瞒着的意思。
  “臣明白。”凌安即刻领命,他退出时,不着痕迹得瞥了眼御案,奏折凌乱堆积,皆是参奏国丈的折子,难怪……
  宫墙外传来三更的梆子声,永宁帝身着玄色劲装,带着黑色莽纹面具,这是御前暗卫的装束。
  帝王手指抚过衣襟上暗绣的团云纹,忽然轻笑,“倒是合身。”
  整个人敛去了帝王的威仪,只是抬眼时,眸中的凌厉,还是不自觉地让凌安加重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