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第9节
“鼻子可真灵。”平安悄悄从衣袖里变出一根鸡腿。
阿吉叼着鸡腿跑开了。
娘亲突然回头,他忙将包鸡腿的油纸团成一团藏进袖子里。
林月白杏目圆睁:“哪里来的鸡腿?”
“从刚刚那个……香案上偷的。”平安小小声,他还给小蚂蚁拿了点心屑,给它们当乔迁之礼来着。
“……”
林月白正要发火,就听平安忙不迭的认错:“我错了,我再也不偷鸡腿了。”
林月白瞪他。
“也不偷爹爹的东西了。”他认错一向很快。
陈琰阔步从院门外进来,想说点什么,又耽搁不起时间。
“快去吧,这里交给我。”林月白道。
陈琰对着平安叮嘱道:“问什么说什么,不许惹娘亲生气。”
平安像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陈琰迅速回内室更衣,在妻子的催促下匆匆出门,放弃了乘坐马车,跨上一匹快马轻装上路。
丈夫一走,林月白又命人锁了东院的门。
这气氛眼熟啊……平安眼看着娘亲的脸一点点冷了下来,小意劝道:“娘,当官真的不好,您不懂平安的苦心。”
“为娘倒是略懂些拳脚。”林月白道。
平安咽了口唾沫。
“既然不想让他当官,还藏什么呢,索性一把火烧了,咱们都清净了。”林月白冷声道。
“那样不好吧。”平安想了想,认真地说:“至少给他留个纪念。”
“……”
“呵。”人在极度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林月白缓了口气,环视院中,平安以为娘亲要找什么趁手的家伙,正准备跑呢,谁知她说:“这样吧,难得你爹不在家,咱们帮他晒晒书。”
“晒书?”
平安眨眨眼,娘亲是不是气糊涂了,这么有雅兴?
只见娘亲命人泡一壶冷茶,搁在藤萝架下的石桌子上。
一边乘凉,一边喝茶,一边指挥书童去书房里找书,支使他一摞摞的亲手抱出来,依次摆在院内铺着的大篷布上。
“《三百千》,《幼学琼林》、《训蒙骈句》、《龙文鞭影》、“四书”朱子集注、《诗》集传、《易》本义、《尚书》蔡氏传、《春秋》左氏公羊谷梁、《礼记集说》、《太祖实录》、《大诰》、《大雍律》、《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太史公》、《汉书》、《后汉书》……”
平安还不及半个书架高,两只小短腿快磨出火花儿来了,都追不上娘亲报书名的速度:“娘,说慢点说慢点!”
半晌功夫,书册铺满了大半个院子,三伏天里,平安累得满头大汗,热的头晕眼花,扶着膝盖气喘吁吁。林月白一手拎起儿子一手拿蒲扇,指着满地书册让他好好看看:
你爹读了多少书才点中院试案首,你爹背负整个家族的命运连克县府院三关一路走到乡试,冬起三九夏起三伏点灯熬油十年寒窗真的很不容易啊。
求放过!
第9章 批我三百两银子,包准替你……
帘动风起,微风翻动书页,像波光粼粼的湖面。
平安独自在院子里待了好一会儿,时而坐在地上,翻翻那些经史子集,他只听说八股取士要把四书五经读烂读透,要背很多高头讲章、程文窗稿,却不知原来要读这么多的书。
他感到有些难过,鼻头一阵发酸,抬起头,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
科举之路真的很艰辛……
一定要早日把爹爹从苦海里捞出来!
……
科试录遗在省城贡院举行,而省城毗邻平州府,约有七八十里路程。
陈琰仅带一个背考箱的阿祥,一路快马加鞭,来到贡院门口时正赶上搜捡。
他风尘仆仆地进入考场坐定,心知来的仓促,更要一心求稳,不做奇绝之言,也不加繁复辞藻,以方正笃实的文风赢得了学政的青睐,科试不必糊名誊录,甚至可以当面阅卷,学政欣赏他的文章,当即点为头名,还当面夸赞了一句:“沈佥院的学生,果非池中之物,愿你龙翔九天,成就一番功业!”
陈琰不卑不亢,朝学政深深一揖。临近傍晚,陈琰本要在贡院附近的客栈休息一晚,想到换洗衣物全都没带,索性带着阿祥找了家汤饼店果腹,打马启程回家。
……
被亲娘累傻了的平安用了半个上午发呆,半个下午睡觉,醒来后才恢复了一点精力,用宕机的大脑重新思考问题。
再好的计策失败过两次,都不能再用第三次了,他必须再想新的办法才行。
因为黄昏睡饱了一觉,他精力旺盛,躺在爹娘的大床上,从床沿滚到床里,从床头滚到床尾。
林月白将他放倒在枕头上,他又一骨碌坐起来:“娘,咱俩玩双陆吧。”
“乖,快睡觉,娘很困。”林月白同样累了一天,平安补觉的时候,她还要去主院听婆婆唠叨。
赵氏实在太紧张了,一整天右眼皮子直跳,二十几年不遗余力的培养,让她情绪焦虑患得患失。
林月白虽不指望平安出人头地,但可以理解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整个下午一声不吭地听她念道丈夫儿时的事迹,比如玉官儿两岁时把房契藏在狗窝里——以缓解压力。
“我还不想睡呢!”平安抗议道。
“不想睡也要睡。”林月白困得眼皮子打架,按着他的胳膊边拍便念:“把你娘熬没了,爹会给你找个后娘,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没人疼没人爱,就像地里的小白菜,小白菜白又白,两片叶子竖起来,没人疼来没人爱,就像地里的小白菜,小白菜白又白……”
平安被念得昏昏欲睡,梦见自己睡在一片白菜地里。
……
陈琰带着一身疲惫和风尘回到家时,院里只留了一盏灯,平安的小木马还扔在天井中央,养在大木桶里的“黑将军”叫得正欢。
平安已经睡着了,林月白睡眼惺忪地披衣起身:“不是说明天吗?怎么连夜就回来了?”
言罢,命梢间值夜的丫鬟点灯、打热水。
“一切顺利,索性早点回来。”陈琰边说着,边去看儿子。
林月白听他说一切顺利,便知道是通过了科试,虽然天色已晚,还是使九环去主院看看,若老爷太太还没睡就禀报一声,免得婆婆忐忑焦虑睡不踏实。
平安已经被吵醒了,只是闭着眼睛装睡,想偷听点有用的信息。
陈琰见他长长的睫毛轻颤,起了促狭之心,伸手去挠他脚心。
平安最怕痒了,在被窝里打了个滚,咯咯笑着躲到床脚。
陈琰站在床边斜乜着他,似乎还在责怪他偷藏考牌的事。
气氛挺尴尬的,平安干巴巴地笑了两声,“爹爹,吃了吗?”
陈琰:……
“我有点饿了。”他又道。
林月白嗔怪道:“傍晚叫你吃饭你睡觉,现在让你睡觉又嚷着饿了。”
平安解释说:“我是饿得睡不着。”
陈琰毫无困意,也不叫人,一身生员儒衫还未换下,挽起衣袖打算亲自下厨:“想吃什么?”
“鸡蛋肉丝面。”平安道:“不放葱花不放盐,不放鸡蛋不放肉。”
“……”陈琰道:“你就皮吧。”
虽这么说,仍是系上襻膊去了小灶房,不一会儿煮了三碗清水挂面,还用姜汁香醋调了一道爽口的时蔬,在外间的罗汉床上摆了一张小食桌,一家三口只点一盏灯碟,围着小桌子吃面。
时间仿佛停住了脚步,平安想,如果老爹不用做官,只做个普普通通的有钱人,或者不用很有钱,吃饱穿暖就行,一家在一起,吃白煮面都很香。
林月白伸手在他眼前晃晃:“傻笑什么?”
“娘,爹爹煮的挂面真好吃。”平安问:“爹爹还会烧什么菜?教教我。”
他如今什么都想学,留着路上用,艺多不压身。
“为父我开水烧的也不错。”陈琰道。
林月白听他们父子拌嘴,嗤嗤地笑了几声。
平安扮了个鬼脸:“今天我和娘亲帮爹爹晒书了。”
夫妻俩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陈琰道:“娘子辛苦。”
“平安也辛苦!那么多的书,是我一个人搬的。”平安抢着说。
“是么。”陈琰哂笑:“那可不能白辛苦,说说,有什么心得?”
“爹爹真厉害,读过那么多书。”平安道:“我长大一定要成为祖父那样的人!”
“乖。”林月白应了一声,忽觉哪里不对:“成为谁?”
平安打了个哈欠倒头就睡。
“刷牙。”两人同时喊道。
平安拒绝性的打了个挺,被爹娘合力拖走。
这时代的牙刷是用猪鬃捆在兽骨制成的牙刷柄上,相传是宫里传出来的用法,渐渐在富人阶层流行甚至出口到了国外,但是猪鬃又粗又硬,体验感可以想象。
可他又不得不每天刷牙,穿越过的人都知道,在古代牙齿健康可是直接关系到寿命的。
此时已经到了后半夜,重新刷过牙漱过口,平安实在困得睁不开眼,脑袋沉沉耷着,不知怎么被抱到床上去的。
梦里,他研制出一款软毛牙刷,投钱量产,甚至成了御用贡品,然后钱生钱,钱生钱,最后成了大雍首富,带着爹娘祖父母出海逍遥。
……
夜深了,主院里灯火通明。老两口衣裳穿的整齐,完全没有要洗漱睡觉的意思。
听到陈琰回到了家,通过录遗并取得了第一,赵氏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对着墙上的三幅画像挨个还愿,感谢“儒、释、道”三位始祖,保佑玉官儿逢考必过。
陈老爷刚想出言取笑她一番,丫鬟翡翠报门而入:“老爷,太太,门房白天看漏了一份请帖,刚看见主院亮着灯,便让我拿进来了。”
陈老爷为人和气,自不会为了小小的失误责怪下人,打开请帖一看,登时又合上了,然后再打开,揉揉眼睛,反复确认。
阿吉叼着鸡腿跑开了。
娘亲突然回头,他忙将包鸡腿的油纸团成一团藏进袖子里。
林月白杏目圆睁:“哪里来的鸡腿?”
“从刚刚那个……香案上偷的。”平安小小声,他还给小蚂蚁拿了点心屑,给它们当乔迁之礼来着。
“……”
林月白正要发火,就听平安忙不迭的认错:“我错了,我再也不偷鸡腿了。”
林月白瞪他。
“也不偷爹爹的东西了。”他认错一向很快。
陈琰阔步从院门外进来,想说点什么,又耽搁不起时间。
“快去吧,这里交给我。”林月白道。
陈琰对着平安叮嘱道:“问什么说什么,不许惹娘亲生气。”
平安像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陈琰迅速回内室更衣,在妻子的催促下匆匆出门,放弃了乘坐马车,跨上一匹快马轻装上路。
丈夫一走,林月白又命人锁了东院的门。
这气氛眼熟啊……平安眼看着娘亲的脸一点点冷了下来,小意劝道:“娘,当官真的不好,您不懂平安的苦心。”
“为娘倒是略懂些拳脚。”林月白道。
平安咽了口唾沫。
“既然不想让他当官,还藏什么呢,索性一把火烧了,咱们都清净了。”林月白冷声道。
“那样不好吧。”平安想了想,认真地说:“至少给他留个纪念。”
“……”
“呵。”人在极度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林月白缓了口气,环视院中,平安以为娘亲要找什么趁手的家伙,正准备跑呢,谁知她说:“这样吧,难得你爹不在家,咱们帮他晒晒书。”
“晒书?”
平安眨眨眼,娘亲是不是气糊涂了,这么有雅兴?
只见娘亲命人泡一壶冷茶,搁在藤萝架下的石桌子上。
一边乘凉,一边喝茶,一边指挥书童去书房里找书,支使他一摞摞的亲手抱出来,依次摆在院内铺着的大篷布上。
“《三百千》,《幼学琼林》、《训蒙骈句》、《龙文鞭影》、“四书”朱子集注、《诗》集传、《易》本义、《尚书》蔡氏传、《春秋》左氏公羊谷梁、《礼记集说》、《太祖实录》、《大诰》、《大雍律》、《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太史公》、《汉书》、《后汉书》……”
平安还不及半个书架高,两只小短腿快磨出火花儿来了,都追不上娘亲报书名的速度:“娘,说慢点说慢点!”
半晌功夫,书册铺满了大半个院子,三伏天里,平安累得满头大汗,热的头晕眼花,扶着膝盖气喘吁吁。林月白一手拎起儿子一手拿蒲扇,指着满地书册让他好好看看:
你爹读了多少书才点中院试案首,你爹背负整个家族的命运连克县府院三关一路走到乡试,冬起三九夏起三伏点灯熬油十年寒窗真的很不容易啊。
求放过!
第9章 批我三百两银子,包准替你……
帘动风起,微风翻动书页,像波光粼粼的湖面。
平安独自在院子里待了好一会儿,时而坐在地上,翻翻那些经史子集,他只听说八股取士要把四书五经读烂读透,要背很多高头讲章、程文窗稿,却不知原来要读这么多的书。
他感到有些难过,鼻头一阵发酸,抬起头,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
科举之路真的很艰辛……
一定要早日把爹爹从苦海里捞出来!
……
科试录遗在省城贡院举行,而省城毗邻平州府,约有七八十里路程。
陈琰仅带一个背考箱的阿祥,一路快马加鞭,来到贡院门口时正赶上搜捡。
他风尘仆仆地进入考场坐定,心知来的仓促,更要一心求稳,不做奇绝之言,也不加繁复辞藻,以方正笃实的文风赢得了学政的青睐,科试不必糊名誊录,甚至可以当面阅卷,学政欣赏他的文章,当即点为头名,还当面夸赞了一句:“沈佥院的学生,果非池中之物,愿你龙翔九天,成就一番功业!”
陈琰不卑不亢,朝学政深深一揖。临近傍晚,陈琰本要在贡院附近的客栈休息一晚,想到换洗衣物全都没带,索性带着阿祥找了家汤饼店果腹,打马启程回家。
……
被亲娘累傻了的平安用了半个上午发呆,半个下午睡觉,醒来后才恢复了一点精力,用宕机的大脑重新思考问题。
再好的计策失败过两次,都不能再用第三次了,他必须再想新的办法才行。
因为黄昏睡饱了一觉,他精力旺盛,躺在爹娘的大床上,从床沿滚到床里,从床头滚到床尾。
林月白将他放倒在枕头上,他又一骨碌坐起来:“娘,咱俩玩双陆吧。”
“乖,快睡觉,娘很困。”林月白同样累了一天,平安补觉的时候,她还要去主院听婆婆唠叨。
赵氏实在太紧张了,一整天右眼皮子直跳,二十几年不遗余力的培养,让她情绪焦虑患得患失。
林月白虽不指望平安出人头地,但可以理解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整个下午一声不吭地听她念道丈夫儿时的事迹,比如玉官儿两岁时把房契藏在狗窝里——以缓解压力。
“我还不想睡呢!”平安抗议道。
“不想睡也要睡。”林月白困得眼皮子打架,按着他的胳膊边拍便念:“把你娘熬没了,爹会给你找个后娘,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没人疼没人爱,就像地里的小白菜,小白菜白又白,两片叶子竖起来,没人疼来没人爱,就像地里的小白菜,小白菜白又白……”
平安被念得昏昏欲睡,梦见自己睡在一片白菜地里。
……
陈琰带着一身疲惫和风尘回到家时,院里只留了一盏灯,平安的小木马还扔在天井中央,养在大木桶里的“黑将军”叫得正欢。
平安已经睡着了,林月白睡眼惺忪地披衣起身:“不是说明天吗?怎么连夜就回来了?”
言罢,命梢间值夜的丫鬟点灯、打热水。
“一切顺利,索性早点回来。”陈琰边说着,边去看儿子。
林月白听他说一切顺利,便知道是通过了科试,虽然天色已晚,还是使九环去主院看看,若老爷太太还没睡就禀报一声,免得婆婆忐忑焦虑睡不踏实。
平安已经被吵醒了,只是闭着眼睛装睡,想偷听点有用的信息。
陈琰见他长长的睫毛轻颤,起了促狭之心,伸手去挠他脚心。
平安最怕痒了,在被窝里打了个滚,咯咯笑着躲到床脚。
陈琰站在床边斜乜着他,似乎还在责怪他偷藏考牌的事。
气氛挺尴尬的,平安干巴巴地笑了两声,“爹爹,吃了吗?”
陈琰:……
“我有点饿了。”他又道。
林月白嗔怪道:“傍晚叫你吃饭你睡觉,现在让你睡觉又嚷着饿了。”
平安解释说:“我是饿得睡不着。”
陈琰毫无困意,也不叫人,一身生员儒衫还未换下,挽起衣袖打算亲自下厨:“想吃什么?”
“鸡蛋肉丝面。”平安道:“不放葱花不放盐,不放鸡蛋不放肉。”
“……”陈琰道:“你就皮吧。”
虽这么说,仍是系上襻膊去了小灶房,不一会儿煮了三碗清水挂面,还用姜汁香醋调了一道爽口的时蔬,在外间的罗汉床上摆了一张小食桌,一家三口只点一盏灯碟,围着小桌子吃面。
时间仿佛停住了脚步,平安想,如果老爹不用做官,只做个普普通通的有钱人,或者不用很有钱,吃饱穿暖就行,一家在一起,吃白煮面都很香。
林月白伸手在他眼前晃晃:“傻笑什么?”
“娘,爹爹煮的挂面真好吃。”平安问:“爹爹还会烧什么菜?教教我。”
他如今什么都想学,留着路上用,艺多不压身。
“为父我开水烧的也不错。”陈琰道。
林月白听他们父子拌嘴,嗤嗤地笑了几声。
平安扮了个鬼脸:“今天我和娘亲帮爹爹晒书了。”
夫妻俩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陈琰道:“娘子辛苦。”
“平安也辛苦!那么多的书,是我一个人搬的。”平安抢着说。
“是么。”陈琰哂笑:“那可不能白辛苦,说说,有什么心得?”
“爹爹真厉害,读过那么多书。”平安道:“我长大一定要成为祖父那样的人!”
“乖。”林月白应了一声,忽觉哪里不对:“成为谁?”
平安打了个哈欠倒头就睡。
“刷牙。”两人同时喊道。
平安拒绝性的打了个挺,被爹娘合力拖走。
这时代的牙刷是用猪鬃捆在兽骨制成的牙刷柄上,相传是宫里传出来的用法,渐渐在富人阶层流行甚至出口到了国外,但是猪鬃又粗又硬,体验感可以想象。
可他又不得不每天刷牙,穿越过的人都知道,在古代牙齿健康可是直接关系到寿命的。
此时已经到了后半夜,重新刷过牙漱过口,平安实在困得睁不开眼,脑袋沉沉耷着,不知怎么被抱到床上去的。
梦里,他研制出一款软毛牙刷,投钱量产,甚至成了御用贡品,然后钱生钱,钱生钱,最后成了大雍首富,带着爹娘祖父母出海逍遥。
……
夜深了,主院里灯火通明。老两口衣裳穿的整齐,完全没有要洗漱睡觉的意思。
听到陈琰回到了家,通过录遗并取得了第一,赵氏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对着墙上的三幅画像挨个还愿,感谢“儒、释、道”三位始祖,保佑玉官儿逢考必过。
陈老爷刚想出言取笑她一番,丫鬟翡翠报门而入:“老爷,太太,门房白天看漏了一份请帖,刚看见主院亮着灯,便让我拿进来了。”
陈老爷为人和气,自不会为了小小的失误责怪下人,打开请帖一看,登时又合上了,然后再打开,揉揉眼睛,反复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