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
年关的脚步在寂静中悄然走近。腊月二十九,老宅里开始有了过年的忙碌气息。
钟叔和王婶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炸年货的油香混合着炖肉的浓香,顺着回廊飘散。赵姨则带着外甥周小满开始布置宅院。
林知夏过来时,赵姨捧着一卷红纸过来说,“小姐,这对联是老太爷…咳,是以前留下的,墨也是上好的松烟墨,您看贴这儿*行吗?”她指着窗外不远处的垂花门两侧的抱鼓石问。
林知夏接过红纸展开。
纸是好纸,墨香醇厚。她略一沉吟,看向身侧负手而立的宴清:“‘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好像……有点太寻常了?”
虽说人死债消,但从心底里她是不愿意过年贴三叔公留下的墨宝的。
说到底,她对三叔公的所作所为依然难以释怀。
宴清听出她话中意思,挑眉:“娘子想要什么?”
林知夏想了想,狡黠一笑:“既要应景,又要合我们林家的‘风水’,最好还能镇宅安神,福泽绵长。”
“要求倒不少。”宴清轻哂,倒是不觉得为难,抬步走到长案前,赵姨连忙铺开洒金红纸,研好墨。
宴清执起狼毫,笔尖饱蘸浓墨。他并未立刻落笔,而是微微阖目,周身沉敛的气息仿佛与这古老宅院的地脉隐隐相连。片刻后,他手腕悬腕提笔,落墨如风!
笔走龙蛇间,两行苍劲有力、骨气洞达的隶书跃然纸上:
“山川毓秀钟灵地,龙气归藏福泽长。”
上联点明林家老宅依山傍水、藏风聚气的风水格局,下联则暗喻龙魂归位,福泽庇佑之意。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沉雄浩大的气象,又蕴含着对这座宅院未来的美好期许。墨迹未干,隐隐竟有流光在笔锋转折处一闪而逝。
“好字!好联!”银漪不知何时凑了过来,嘴里还叼着半块炸酥肉,含糊地拍手,“大气!应景!还带着大哥的气势,贴门口绝对辟邪!比那些‘恭喜发财’强多了!”
林知夏也看得眼睛发亮。宴清的字,如他的人一般,内敛中透着无上的尊贵与力量。
“就它了!”林知夏笑着,和赵姨一起,小心翼翼地将这幅特殊的春联贴在了垂花门两侧。
红纸金墨,映着青砖黛瓦和檐角的白雪,为肃穆的老宅平添了一份鲜活的年节喜气。
贴完春联,又挂灯笼。林知夏踩着梯子,宴清在下面稳稳扶着。当她踮起脚去够廊檐下的挂钩时,腰间那只沉稳有力的手,轻轻一托,便将她送了上去。
林知夏回过头冲他笑了笑,好久没有这么踏实的感觉了。
挂好最后一盏绘着踏云麒麟图案的灯笼,整个回廊被温暖的红光笼罩。林知夏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看着焕然一新的院落,还挺有成就感的。
“啧,酸。”银漪抱着胳膊靠在廊柱上,看着两人之间无声流淌的默契和情愫,撇了撇嘴,故意大声道:“嫂子,年夜饭我要吃八宝鸭!松鼠鳜鱼!佛跳墙!还有……”
“还有西北风管够。”林知夏没好气地打断他,“钟叔王婶忙活两天了,你好意思点满汉全席?”
银漪立刻垮下脸,墨色眸子委屈巴巴地看向宴清:“大哥!你看嫂子!虐待功臣!”
宴清抬手,精准地用幽冥火弹了一下他光洁的额头,力道不轻不重:“想吃,自己动手。”
银漪:“……”他悲愤地捂着头,化悲愤为食量,转身又冲向了香气四溢的厨房。
***
除夕这天,王婶、钟叔做完最后几道年菜,连同赵姨跟她的外甥周小满,四人领了主家的丰厚奖金,收拾好东西就放假回家各自团聚去了。偌大的老宅,只剩下林知夏、宴清和银漪三人,五师兄沈砚半个月前伤势稳定下来后不愿意给小师妹添麻烦,坚持让大师兄过来把他接走。
林知夏当时的感觉真挺伤感的,当初三叔公将几位师兄逐出林家,这里好似也真的再不是他们的家了。
大师兄三师兄四师兄五师兄一起过年,二师兄自上次不欢而散后就不告而别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手机电话打不通,微信消息也不回,要不是大师兄卜卦说他没有危险,林知夏估计要担心死。
暮色四合,前厅里灯火通明。八仙桌上满满当当摆着鸡鸭鱼肉、各色年菜,中间一口热气腾腾的铜火锅,翻滚着奶白的汤底。银漪早就按捺不住,围着桌子转圈,眼睛盯着那只油亮亮的烧鸡放光。
三人落座。林知夏给每人面前的酒盅都斟满了温好的黄酒。
“辞旧迎新,愿……”林知夏端起酒盅,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愿望。愿宴清早日重塑肉.身?愿寻回所有龙骨?愿林家平安?似乎都太沉重。她目光扫过宴清沉静的侧脸,又看看银漪兴奋的模样,最终化作一句最简单朴素的,“愿岁岁平安,顺遂无忧。”
“岁岁平安!顺遂无忧!”银漪立刻大声附和,迫不及待地端起酒盅,“干!”
宴清也执起酒盅,鎏金的眸子在温暖的灯火下显得柔和了许多,他看向林知夏,声音低沉:“愿娘子,常伴身侧。”说罢,仰头一饮而尽。
林知夏心头一跳,脸颊微热,也连忙将自己那杯酒喝下。温热的黄酒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冬夜的寒意。
银漪早就等不及,筷子精准地夹向烧鸡最肥美的鸡腿。宴清则慢条斯理,动作优雅地替林知夏布菜,鱼腹最嫩的肉,冬笋最脆的尖,都精准地落入她的碗中。
窗外是偶尔炸响的零星鞭炮声,屋内是火锅咕嘟的声响和银漪满足的咀嚼声。一种奇异的、带着人间烟火气的暖意,在这座古老而曾经历经沧桑的宅院里流淌开来。林知夏看着宴清专注为她挑鱼刺的侧影,忽然觉得,这个年,似乎也没那么冷清了。
【作者有话说】
我家男女主太忙啦,一直在忙忙忙,所以这章过渡一下,让他们歇一歇,过过人间烟火的小日子,嘿嘿
求花花求收藏,明天见
第78章 狐嫁女(一)
◎在乱葬岗捡到这种明显带着精怪气息的陪葬玉雕?◎
正月破五的鞭炮声稀稀落落地在老宅墙外炸响,硝烟味儿顺着冷风钻过窗棂。林知夏裹着厚厚的羊绒毯子窝在窗边的罗汉榻上,指尖捏着一枚温润的玉印,对着阳光细看印纽上模糊的瑞兽纹。这是王婶打扫库房时翻出来的旧物,让她看看贵不贵重。
银漪顶着乱糟糟的银发,抱着个平板电脑蜷在榻尾的地毯上,手指在屏幕上划得飞快,嘴里还叼着半块钟叔炸的糖油饼。游戏里刀光剑影的音效噼啪作响,突然,他“啧”了一声,把平板往旁边一丢,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墨色的竖瞳里满是不耐烦。
“无聊死了!这年过得,连个像样的热闹都没有!鞭炮都不让放,年味淡得跟白开水似的!”他抱怨着,光着脚丫子踢了踢榻沿,“嫂子,找点乐子呗?整天对着这些破烂,骨头都要生锈了!”
林知夏头也没抬,小心地用软布擦拭着玉印边缘的污渍:“破烂?这枚‘镇山印’要是温养得当,镇个小鬼小煞绰绰有余。”又说,“你要是无聊,今儿天不错,不如帮我把东厢库房那几箱旧书搬出来晒晒?”
银漪立刻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搬书?饶了我吧!又沉又吃灰!还不如去山里抓兔子!”他眼珠一转,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兮兮,“哎,嫂子,听说……城西‘博古斋’的刘老板,昨天收了件好东西?神神秘秘的,捂得严实,只透出点风声,说是块带‘狐火’的老玉?”
“狐火?”林知夏擦拭的动作一顿,终于抬起了头,琉璃般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兴味,“刘老板?那个专门倒腾‘土腥货’的?”
博古斋的刘金牙,在圈里名声不算顶好,但眼力毒,路子野,手上常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但确实带着“老气儿”的东西。他嘴里的“狐火”,可不是什么形容词,而是玄门中人特指某些沾染了精怪气息、能在特定条件下发出幽绿或幽蓝冷光的物件,往往与狐、黄、柳蛇这类容易通灵成精的野仙有关。
“对对对!就是他!”银漪来了精神,盘腿坐直,“消息绝对可靠!我游戏里的小弟他三舅姥爷的表侄就在博古斋隔壁开香烛店!说是昨晚打烊前,隔着门缝瞥见刘金牙对着块玉雕又拜又念叨的,那玉雕……好像还隐隐透着点绿光!”
林知夏放下玉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左手无名指上那枚墨玉戒。戒面温润,第四瓣并蒂莲花纹路清晰饱满,内蕴的龙气似乎对“狐火”二字也起了点微澜。
宴清的声音从书房门口传来,低沉悦耳:“正月未过,野狐躁动。此时带‘狐火’的老玉现世,未必是祥瑞。”他换了身月白色的广袖常服,银发松松束在脑后,手里端着个青瓷盖碗,袅袅热气带着茶香。鎏金的眸子扫过银漪,带着点洞悉一切的微嘲,“莫不是你这小蛟在家里憋闷,想寻个由头出去放风?”
年关的脚步在寂静中悄然走近。腊月二十九,老宅里开始有了过年的忙碌气息。
钟叔和王婶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炸年货的油香混合着炖肉的浓香,顺着回廊飘散。赵姨则带着外甥周小满开始布置宅院。
林知夏过来时,赵姨捧着一卷红纸过来说,“小姐,这对联是老太爷…咳,是以前留下的,墨也是上好的松烟墨,您看贴这儿*行吗?”她指着窗外不远处的垂花门两侧的抱鼓石问。
林知夏接过红纸展开。
纸是好纸,墨香醇厚。她略一沉吟,看向身侧负手而立的宴清:“‘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好像……有点太寻常了?”
虽说人死债消,但从心底里她是不愿意过年贴三叔公留下的墨宝的。
说到底,她对三叔公的所作所为依然难以释怀。
宴清听出她话中意思,挑眉:“娘子想要什么?”
林知夏想了想,狡黠一笑:“既要应景,又要合我们林家的‘风水’,最好还能镇宅安神,福泽绵长。”
“要求倒不少。”宴清轻哂,倒是不觉得为难,抬步走到长案前,赵姨连忙铺开洒金红纸,研好墨。
宴清执起狼毫,笔尖饱蘸浓墨。他并未立刻落笔,而是微微阖目,周身沉敛的气息仿佛与这古老宅院的地脉隐隐相连。片刻后,他手腕悬腕提笔,落墨如风!
笔走龙蛇间,两行苍劲有力、骨气洞达的隶书跃然纸上:
“山川毓秀钟灵地,龙气归藏福泽长。”
上联点明林家老宅依山傍水、藏风聚气的风水格局,下联则暗喻龙魂归位,福泽庇佑之意。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沉雄浩大的气象,又蕴含着对这座宅院未来的美好期许。墨迹未干,隐隐竟有流光在笔锋转折处一闪而逝。
“好字!好联!”银漪不知何时凑了过来,嘴里还叼着半块炸酥肉,含糊地拍手,“大气!应景!还带着大哥的气势,贴门口绝对辟邪!比那些‘恭喜发财’强多了!”
林知夏也看得眼睛发亮。宴清的字,如他的人一般,内敛中透着无上的尊贵与力量。
“就它了!”林知夏笑着,和赵姨一起,小心翼翼地将这幅特殊的春联贴在了垂花门两侧。
红纸金墨,映着青砖黛瓦和檐角的白雪,为肃穆的老宅平添了一份鲜活的年节喜气。
贴完春联,又挂灯笼。林知夏踩着梯子,宴清在下面稳稳扶着。当她踮起脚去够廊檐下的挂钩时,腰间那只沉稳有力的手,轻轻一托,便将她送了上去。
林知夏回过头冲他笑了笑,好久没有这么踏实的感觉了。
挂好最后一盏绘着踏云麒麟图案的灯笼,整个回廊被温暖的红光笼罩。林知夏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看着焕然一新的院落,还挺有成就感的。
“啧,酸。”银漪抱着胳膊靠在廊柱上,看着两人之间无声流淌的默契和情愫,撇了撇嘴,故意大声道:“嫂子,年夜饭我要吃八宝鸭!松鼠鳜鱼!佛跳墙!还有……”
“还有西北风管够。”林知夏没好气地打断他,“钟叔王婶忙活两天了,你好意思点满汉全席?”
银漪立刻垮下脸,墨色眸子委屈巴巴地看向宴清:“大哥!你看嫂子!虐待功臣!”
宴清抬手,精准地用幽冥火弹了一下他光洁的额头,力道不轻不重:“想吃,自己动手。”
银漪:“……”他悲愤地捂着头,化悲愤为食量,转身又冲向了香气四溢的厨房。
***
除夕这天,王婶、钟叔做完最后几道年菜,连同赵姨跟她的外甥周小满,四人领了主家的丰厚奖金,收拾好东西就放假回家各自团聚去了。偌大的老宅,只剩下林知夏、宴清和银漪三人,五师兄沈砚半个月前伤势稳定下来后不愿意给小师妹添麻烦,坚持让大师兄过来把他接走。
林知夏当时的感觉真挺伤感的,当初三叔公将几位师兄逐出林家,这里好似也真的再不是他们的家了。
大师兄三师兄四师兄五师兄一起过年,二师兄自上次不欢而散后就不告而别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手机电话打不通,微信消息也不回,要不是大师兄卜卦说他没有危险,林知夏估计要担心死。
暮色四合,前厅里灯火通明。八仙桌上满满当当摆着鸡鸭鱼肉、各色年菜,中间一口热气腾腾的铜火锅,翻滚着奶白的汤底。银漪早就按捺不住,围着桌子转圈,眼睛盯着那只油亮亮的烧鸡放光。
三人落座。林知夏给每人面前的酒盅都斟满了温好的黄酒。
“辞旧迎新,愿……”林知夏端起酒盅,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愿望。愿宴清早日重塑肉.身?愿寻回所有龙骨?愿林家平安?似乎都太沉重。她目光扫过宴清沉静的侧脸,又看看银漪兴奋的模样,最终化作一句最简单朴素的,“愿岁岁平安,顺遂无忧。”
“岁岁平安!顺遂无忧!”银漪立刻大声附和,迫不及待地端起酒盅,“干!”
宴清也执起酒盅,鎏金的眸子在温暖的灯火下显得柔和了许多,他看向林知夏,声音低沉:“愿娘子,常伴身侧。”说罢,仰头一饮而尽。
林知夏心头一跳,脸颊微热,也连忙将自己那杯酒喝下。温热的黄酒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冬夜的寒意。
银漪早就等不及,筷子精准地夹向烧鸡最肥美的鸡腿。宴清则慢条斯理,动作优雅地替林知夏布菜,鱼腹最嫩的肉,冬笋最脆的尖,都精准地落入她的碗中。
窗外是偶尔炸响的零星鞭炮声,屋内是火锅咕嘟的声响和银漪满足的咀嚼声。一种奇异的、带着人间烟火气的暖意,在这座古老而曾经历经沧桑的宅院里流淌开来。林知夏看着宴清专注为她挑鱼刺的侧影,忽然觉得,这个年,似乎也没那么冷清了。
【作者有话说】
我家男女主太忙啦,一直在忙忙忙,所以这章过渡一下,让他们歇一歇,过过人间烟火的小日子,嘿嘿
求花花求收藏,明天见
第78章 狐嫁女(一)
◎在乱葬岗捡到这种明显带着精怪气息的陪葬玉雕?◎
正月破五的鞭炮声稀稀落落地在老宅墙外炸响,硝烟味儿顺着冷风钻过窗棂。林知夏裹着厚厚的羊绒毯子窝在窗边的罗汉榻上,指尖捏着一枚温润的玉印,对着阳光细看印纽上模糊的瑞兽纹。这是王婶打扫库房时翻出来的旧物,让她看看贵不贵重。
银漪顶着乱糟糟的银发,抱着个平板电脑蜷在榻尾的地毯上,手指在屏幕上划得飞快,嘴里还叼着半块钟叔炸的糖油饼。游戏里刀光剑影的音效噼啪作响,突然,他“啧”了一声,把平板往旁边一丢,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墨色的竖瞳里满是不耐烦。
“无聊死了!这年过得,连个像样的热闹都没有!鞭炮都不让放,年味淡得跟白开水似的!”他抱怨着,光着脚丫子踢了踢榻沿,“嫂子,找点乐子呗?整天对着这些破烂,骨头都要生锈了!”
林知夏头也没抬,小心地用软布擦拭着玉印边缘的污渍:“破烂?这枚‘镇山印’要是温养得当,镇个小鬼小煞绰绰有余。”又说,“你要是无聊,今儿天不错,不如帮我把东厢库房那几箱旧书搬出来晒晒?”
银漪立刻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搬书?饶了我吧!又沉又吃灰!还不如去山里抓兔子!”他眼珠一转,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兮兮,“哎,嫂子,听说……城西‘博古斋’的刘老板,昨天收了件好东西?神神秘秘的,捂得严实,只透出点风声,说是块带‘狐火’的老玉?”
“狐火?”林知夏擦拭的动作一顿,终于抬起了头,琉璃般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兴味,“刘老板?那个专门倒腾‘土腥货’的?”
博古斋的刘金牙,在圈里名声不算顶好,但眼力毒,路子野,手上常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但确实带着“老气儿”的东西。他嘴里的“狐火”,可不是什么形容词,而是玄门中人特指某些沾染了精怪气息、能在特定条件下发出幽绿或幽蓝冷光的物件,往往与狐、黄、柳蛇这类容易通灵成精的野仙有关。
“对对对!就是他!”银漪来了精神,盘腿坐直,“消息绝对可靠!我游戏里的小弟他三舅姥爷的表侄就在博古斋隔壁开香烛店!说是昨晚打烊前,隔着门缝瞥见刘金牙对着块玉雕又拜又念叨的,那玉雕……好像还隐隐透着点绿光!”
林知夏放下玉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左手无名指上那枚墨玉戒。戒面温润,第四瓣并蒂莲花纹路清晰饱满,内蕴的龙气似乎对“狐火”二字也起了点微澜。
宴清的声音从书房门口传来,低沉悦耳:“正月未过,野狐躁动。此时带‘狐火’的老玉现世,未必是祥瑞。”他换了身月白色的广袖常服,银发松松束在脑后,手里端着个青瓷盖碗,袅袅热气带着茶香。鎏金的眸子扫过银漪,带着点洞悉一切的微嘲,“莫不是你这小蛟在家里憋闷,想寻个由头出去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