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她慌乱逃回房间,不忘放轻脚步,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她竟然拿郑小妹与妈妈相提并论。本来不该,也不能。她虽然还小,并不懂屋内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却知道那声关灯蕴藏着多少暧昧情愫。她对父亲很失望,连她都有被背叛的感觉,那母亲知道了会如何?
第二天早上一切如常,父亲在看新闻,母亲替孟醒给吐司抹果酱,哥哥一边吃早餐一边翻看着书,而郑小妹在厨房忙碌,站在料理台前切东西。她坐在餐桌旁,把他们逐一看了个遍,最后盯着郑小妹纤细单薄的背影发呆。
郑小妹似乎有所感应,转过头懵懂地看向她,见她没有任何表示又转回头做事。
她在郑小妹迷蒙的眼睛里读不出任何私情与惶恐。那一刻她不恨她了,她甚至觉得郑小妹并不知道自己做了多么可怕的事。
凌晨时分发生的事仿佛只是她做的一个梦。她只能当做是一场梦,自己死守着秘密,这么多年来谁也没告诉。
她替父亲守住秘密,就等于守住名声,守住婚姻,甚至替母亲守住尊严,替兄弟守住家庭。她自作主张地替全家掩下一个秘密,自以为是得将自己塑造成悲情英雄。
“我那时对爸爸很失望,我觉得爸爸辜负了妈妈。我对妈妈很愧疚,可是我不能说,我不想打破美好,但这又不是真正的美好。”她气息混乱,有些语无伦次。
“昭昭,这不是你的错,我很理解你想要保护家庭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也是受害者。不管是揭发还是隐瞒,我希望你能更关注自己,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成为你的枷锁。”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偶尔看着爸妈会有种撕裂感,我没法接受父亲的两面性。”
“这不是你该承担的责任。”
“我很懦弱自私。”
“为什么这么说自己?”
昭昭眼眶泛红,扶额喃喃说道:“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可是我又怕,怕妈妈伤心,怕爸爸生气,怕家庭破裂,怕一切都变得更糟。所以我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说。我只是想维持着表面的美好,想让一切都像以前一样。”
“这样会让你好受些吗?”
“是。”
“如果是这样,那就遵从自己的内心。这不是你的错误,你应该把注意力转向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的错误内耗。不论说不说,你都不应该用道德审判自己。你是无辜的。”
昭昭眼神放空,似乎遁入了麻木状态。她过了良久才说:“我并不无辜。”
周医生感觉困扰她的不止这个问题,于是又问:“你说回美国复读是一种逃避,你逃避的是什么?是父亲和郑小妹的事情?还是对母亲的愧疚?”
“都不是。”
周医生体贴地不再追问,给她一些时间调整情绪。
她轻声说:“我在逃避哥哥。”
周医生不解,“你是不是过于注重别人的感受?”
“可这不是别人的感受,是我难以面对的感受,我爱上了哥哥。”
周医生一时哑口无言,即使她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需要时间消化。孟昭昭不仅家庭复杂,自身情感也很复杂。但归根结底并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毕竟她哥哥与她并没有血缘关系,前提是,她分得清这到底是亲情还是爱情。
她斟酌着说:“这是正常的人类情感,并不是什么罪恶或变态。有些人确实会对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产生爱慕之情,这很正常。”
“正常吗?”
“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与异性接触,导致他们对亲属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和情感。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有什么心理缺陷或道德败坏,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理反应。”
“也许只是我太依赖哥哥了。”
“你依赖他吗?”
“在美国时很依赖。”
“你们一起去美国读书?”
“是。”
年轻男女,在异国他乡朝夕相对确实容易产生一些微妙的情感变化。她认为这是家长严重的疏忽失职,竟放任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长年待在一处。
“哥哥知道吗?”她问。
“知道。”
“那他接受吗?”
“他已经放下了,我现在也要放下。”
周医生心中讶异,想着哥哥居然还接受过,只是现在放下了。她看了一眼昭昭,头疼万分,只觉得解开这女孩的心结比解最复杂的方程式还难。
“所以当年休学回国也是因为哥哥吗?”
“是。”
“为什么会选择离开?”
她转着手里的夏洛特,垂眸低语:“我觉得自己跟父亲一样,在做一件很糟糕的事,背叛家庭,放任自己的欲望。”
“你觉得哥哥也这么想吗?你有跟他谈过吗?”
“有,更让我难受的是,我考虑到更多的现实问题,而哥哥没有。他似乎一直都很有自信,无往不利。我不一样,我没法像他这么勇敢。我不敢让爸妈知道,他们收养了我,我应该报答他们,不能伤害他们。最后我退缩了,选择休学回国,离开他。”
敏感多思是她的天赋,同时也是束缚她的绳索。周医生还是很疼惜她,太善良的人终究更容易自困。
周医生说:“昭昭,不论是爸爸的事还是哥哥的事,你都不需要过分自责。也许你该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去美国是不错的选择,重新开始学业,多结交新朋友,说不定能遇到新的恋情。”
“我不想谈恋爱。”
“为什么?”
“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为了解脱去找一个情感替代品。”
“你想用什么方式?”
昭昭恹恹地说:“我……我还没想好。”
周医生看她愁绪纠结的模样,知道她还没有彻底想通,不过治疗不能急于一时,今天的她已经比上次好了很多。
为了给她树立信心,周医生温柔地劝慰:“其实你敞开心扉谈这件事,本身也是放下的一种表现。”
昭昭笑了笑, “像跟神父忏悔。”
“别这么讲,你没有任何罪。”
她如释重负般呼出一口气,“要彻底放下真难。”
“别逼自己,慢慢来,时间可以淡化一切。”
如果真是这样,也许两年时间根本不够。哥哥一回来,她又不可控制地向他靠近。他们曾经相爱相伴的时间太长,长到以为可以直至永远。
第03章 情感始末
她十四岁跟随孟亦林去了美国,那时孟亦林已经在美国读了三年高中。
他们就读的私立学校在长岛,因为是未成年,必须要有监护人,便顺理成章住进易家在东汉普顿的别墅。
易家夫妇与孟传庆是旧相识,关系甚笃。他们的儿子易礼与孟家兄妹从小就认识,易礼几乎成了昭昭另一个异姓哥哥。
那时候易家夫妇一直很忙,在曼哈顿工作,时常不回长岛住。而易礼升入大学后,也时常夜不归宿。很多时候别墅里除了佣人,就只有她和哥哥。
那理应是她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孟亦林将她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她刚去那会儿张不开嘴,他便耐心陪她练习口语,帮她检查英文作业,偶尔也会给她补习功课,连易礼也调侃,孟亦林快成她的陪读了。
她十五岁才来例假。
那天下着雪,她身体异常疲乏。孟亦林给她量了体温,轻微低烧。他用中国办法给她熬了姜汤发汗,又吃了退烧药,看她睡着了才去学校。
因为不放心,中午又回来一趟。她还睡着,面对墙壁侧躺着,将自己蜷缩成一只小虾米。空着的床单上有一团血迹,他轻轻推醒她,让她去换裤子。
昭昭睡眼惺忪地问:“为什么要换裤子?”
孟亦林耳朵微红,眼神闪烁地指了指床单,轻咳一声才说:“快去,换完了喝粥。”
她因发热,出了满头满脸的汗,现下脸涨得通红。庆幸生理课都有教,她知道发生了什么,老师甚至还发给了她们几包卫生棉以备不时之需。她是班里来得最晚的女孩,一度要忘记自己还会来月经。她迈着虚浮的步子走进卫生间,在柜子里找到了赠送的卫生棉。
等出去时,孟亦林已经换好了床单。他喂她喝完粥,问:“肚子痛吗?”昭昭摇摇头。他又问:“第一次?”昭昭点点头。
他没再说什么,在网上查了查如何对付女孩月经初潮,查完后立刻开车去华人超市买食材。也没让佣人帮忙,自己照着步骤炖了一碗红糖醪糟炖鸡蛋给她端去。
昭昭吃完后感觉通体舒畅,小肚子的坠胀感也消失了些。她躺下来,孟亦林在卫生间给她清洗床单和睡裙上的血渍。她看着他的背影,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安心。从此后更是全身心依赖着他。
昭昭每年总会发一次低烧,孟亦林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也说不出所以然。一切正常,给出的结论是年纪小抵抗力偏弱。到后来,她一旦发烧,孟亦林便放下所有事,专心照顾她。她也越发娇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的照顾。
第二天早上一切如常,父亲在看新闻,母亲替孟醒给吐司抹果酱,哥哥一边吃早餐一边翻看着书,而郑小妹在厨房忙碌,站在料理台前切东西。她坐在餐桌旁,把他们逐一看了个遍,最后盯着郑小妹纤细单薄的背影发呆。
郑小妹似乎有所感应,转过头懵懂地看向她,见她没有任何表示又转回头做事。
她在郑小妹迷蒙的眼睛里读不出任何私情与惶恐。那一刻她不恨她了,她甚至觉得郑小妹并不知道自己做了多么可怕的事。
凌晨时分发生的事仿佛只是她做的一个梦。她只能当做是一场梦,自己死守着秘密,这么多年来谁也没告诉。
她替父亲守住秘密,就等于守住名声,守住婚姻,甚至替母亲守住尊严,替兄弟守住家庭。她自作主张地替全家掩下一个秘密,自以为是得将自己塑造成悲情英雄。
“我那时对爸爸很失望,我觉得爸爸辜负了妈妈。我对妈妈很愧疚,可是我不能说,我不想打破美好,但这又不是真正的美好。”她气息混乱,有些语无伦次。
“昭昭,这不是你的错,我很理解你想要保护家庭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也是受害者。不管是揭发还是隐瞒,我希望你能更关注自己,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成为你的枷锁。”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偶尔看着爸妈会有种撕裂感,我没法接受父亲的两面性。”
“这不是你该承担的责任。”
“我很懦弱自私。”
“为什么这么说自己?”
昭昭眼眶泛红,扶额喃喃说道:“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可是我又怕,怕妈妈伤心,怕爸爸生气,怕家庭破裂,怕一切都变得更糟。所以我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说。我只是想维持着表面的美好,想让一切都像以前一样。”
“这样会让你好受些吗?”
“是。”
“如果是这样,那就遵从自己的内心。这不是你的错误,你应该把注意力转向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的错误内耗。不论说不说,你都不应该用道德审判自己。你是无辜的。”
昭昭眼神放空,似乎遁入了麻木状态。她过了良久才说:“我并不无辜。”
周医生感觉困扰她的不止这个问题,于是又问:“你说回美国复读是一种逃避,你逃避的是什么?是父亲和郑小妹的事情?还是对母亲的愧疚?”
“都不是。”
周医生体贴地不再追问,给她一些时间调整情绪。
她轻声说:“我在逃避哥哥。”
周医生不解,“你是不是过于注重别人的感受?”
“可这不是别人的感受,是我难以面对的感受,我爱上了哥哥。”
周医生一时哑口无言,即使她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需要时间消化。孟昭昭不仅家庭复杂,自身情感也很复杂。但归根结底并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毕竟她哥哥与她并没有血缘关系,前提是,她分得清这到底是亲情还是爱情。
她斟酌着说:“这是正常的人类情感,并不是什么罪恶或变态。有些人确实会对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产生爱慕之情,这很正常。”
“正常吗?”
“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与异性接触,导致他们对亲属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和情感。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有什么心理缺陷或道德败坏,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理反应。”
“也许只是我太依赖哥哥了。”
“你依赖他吗?”
“在美国时很依赖。”
“你们一起去美国读书?”
“是。”
年轻男女,在异国他乡朝夕相对确实容易产生一些微妙的情感变化。她认为这是家长严重的疏忽失职,竟放任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长年待在一处。
“哥哥知道吗?”她问。
“知道。”
“那他接受吗?”
“他已经放下了,我现在也要放下。”
周医生心中讶异,想着哥哥居然还接受过,只是现在放下了。她看了一眼昭昭,头疼万分,只觉得解开这女孩的心结比解最复杂的方程式还难。
“所以当年休学回国也是因为哥哥吗?”
“是。”
“为什么会选择离开?”
她转着手里的夏洛特,垂眸低语:“我觉得自己跟父亲一样,在做一件很糟糕的事,背叛家庭,放任自己的欲望。”
“你觉得哥哥也这么想吗?你有跟他谈过吗?”
“有,更让我难受的是,我考虑到更多的现实问题,而哥哥没有。他似乎一直都很有自信,无往不利。我不一样,我没法像他这么勇敢。我不敢让爸妈知道,他们收养了我,我应该报答他们,不能伤害他们。最后我退缩了,选择休学回国,离开他。”
敏感多思是她的天赋,同时也是束缚她的绳索。周医生还是很疼惜她,太善良的人终究更容易自困。
周医生说:“昭昭,不论是爸爸的事还是哥哥的事,你都不需要过分自责。也许你该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去美国是不错的选择,重新开始学业,多结交新朋友,说不定能遇到新的恋情。”
“我不想谈恋爱。”
“为什么?”
“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为了解脱去找一个情感替代品。”
“你想用什么方式?”
昭昭恹恹地说:“我……我还没想好。”
周医生看她愁绪纠结的模样,知道她还没有彻底想通,不过治疗不能急于一时,今天的她已经比上次好了很多。
为了给她树立信心,周医生温柔地劝慰:“其实你敞开心扉谈这件事,本身也是放下的一种表现。”
昭昭笑了笑, “像跟神父忏悔。”
“别这么讲,你没有任何罪。”
她如释重负般呼出一口气,“要彻底放下真难。”
“别逼自己,慢慢来,时间可以淡化一切。”
如果真是这样,也许两年时间根本不够。哥哥一回来,她又不可控制地向他靠近。他们曾经相爱相伴的时间太长,长到以为可以直至永远。
第03章 情感始末
她十四岁跟随孟亦林去了美国,那时孟亦林已经在美国读了三年高中。
他们就读的私立学校在长岛,因为是未成年,必须要有监护人,便顺理成章住进易家在东汉普顿的别墅。
易家夫妇与孟传庆是旧相识,关系甚笃。他们的儿子易礼与孟家兄妹从小就认识,易礼几乎成了昭昭另一个异姓哥哥。
那时候易家夫妇一直很忙,在曼哈顿工作,时常不回长岛住。而易礼升入大学后,也时常夜不归宿。很多时候别墅里除了佣人,就只有她和哥哥。
那理应是她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孟亦林将她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她刚去那会儿张不开嘴,他便耐心陪她练习口语,帮她检查英文作业,偶尔也会给她补习功课,连易礼也调侃,孟亦林快成她的陪读了。
她十五岁才来例假。
那天下着雪,她身体异常疲乏。孟亦林给她量了体温,轻微低烧。他用中国办法给她熬了姜汤发汗,又吃了退烧药,看她睡着了才去学校。
因为不放心,中午又回来一趟。她还睡着,面对墙壁侧躺着,将自己蜷缩成一只小虾米。空着的床单上有一团血迹,他轻轻推醒她,让她去换裤子。
昭昭睡眼惺忪地问:“为什么要换裤子?”
孟亦林耳朵微红,眼神闪烁地指了指床单,轻咳一声才说:“快去,换完了喝粥。”
她因发热,出了满头满脸的汗,现下脸涨得通红。庆幸生理课都有教,她知道发生了什么,老师甚至还发给了她们几包卫生棉以备不时之需。她是班里来得最晚的女孩,一度要忘记自己还会来月经。她迈着虚浮的步子走进卫生间,在柜子里找到了赠送的卫生棉。
等出去时,孟亦林已经换好了床单。他喂她喝完粥,问:“肚子痛吗?”昭昭摇摇头。他又问:“第一次?”昭昭点点头。
他没再说什么,在网上查了查如何对付女孩月经初潮,查完后立刻开车去华人超市买食材。也没让佣人帮忙,自己照着步骤炖了一碗红糖醪糟炖鸡蛋给她端去。
昭昭吃完后感觉通体舒畅,小肚子的坠胀感也消失了些。她躺下来,孟亦林在卫生间给她清洗床单和睡裙上的血渍。她看着他的背影,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安心。从此后更是全身心依赖着他。
昭昭每年总会发一次低烧,孟亦林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也说不出所以然。一切正常,给出的结论是年纪小抵抗力偏弱。到后来,她一旦发烧,孟亦林便放下所有事,专心照顾她。她也越发娇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