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晓童,买房子的事情先别急,等我缓一缓。鸣鸣马上小升初了,比较关键的时候,等我先把他天津户口弄好,再帮你筹钱买房子。”
  第21章 什么时间才能有一个家呢
  看着穆晓童的背影消失在地铁口,穆晓歌牵着儿子的手准备往回走,小家伙却不愿意那么快回家,非要去公园里溜达一圈。
  晓歌也不想回去面对公婆,索性就陪着孩子往不远处的公园去。
  金风送爽,树叶也变得斑斓多姿,橙黄嫣红煞是好看,是个难得的好天气,能看到蓝蓝的天、白白的云。
  “老妈,老舅答应我了,他下次过来给我买大黄蜂的乐高……哼,就你小气。”
  林意鸣吃完糖葫芦,扔掉手里的竹签子,忍不住炫耀,把他和舅舅的秘密抖搂了出来。
  穆晓歌心中一沉,想起上次在专卖店孩子就想要那款乐高,她心疼钱没答应。谁知孩子一直惦记着,竟然私下找晓童寻求支援。
  穆晓歌不想惯孩子这坏毛病,正色道:“鸣鸣,舅舅挣钱不容易,他还要养活你舅妈,养活小表弟,你以后不能再这样偷偷跟舅舅要礼物。”
  林意鸣不服气,瞪着圆溜溜的眼睛辩驳。
  “我老舅一个月挣八千呢,他说他有钱。”
  晓歌叹口气,正要跟孩子解释,就听林意鸣喊了一声李阿姨。晓歌顺着孩子的目光看过去,见李小婵迎面走过来。
  李小婵穿了一件米色的风衣,黑色的休闲裤,肩上挎着她常用的那个黑色的小包,头发扎在脑后,梳得很齐整。
  她身边还跟着一个男人。猛然看到晓歌,她的笑容里有惊讶,还有着些微的尴尬。
  “小婵,真巧啊,在这儿都能碰到你,你也出来遛遛弯?”
  穆晓歌笑着向李小婵招手,快步走过去,离老远就打招呼,并向小婵身边的男人点了下头。
  那人看起来比小婵大不少,穿衣讲究,脸上皱纹不多,带了副金丝框眼镜,头发乌黑发亮,一看就是新染不久。
  李小婵的笑容有些不自然,晓歌细看之下,她的眼角有些湿润,似哭过,晓歌对面前的男人多了一份警惕。
  “是啊,出来买菜,顺便来河边看看……晓歌,这位是宋老师,跟我住一个小区。”
  穆晓歌不知道小婵和那个男人的关系,对男人礼貌地笑笑。
  “宋老师好。”
  宋老师笑容可亲,连忙说:“你好,你好,我听小婵说过你,你们是本家,在北京还能互相照应真好,小婵她刚好……”
  宋老师很健谈,听话音也能听出来他和小婵很熟悉,对他们二人的关系,晓歌大概有了初步的判断,不好打断他的话,认真地听着。
  “宋老师,您一会不是还预约了去扎针灸吗?别耽误时间了。”
  一向温软礼貌的李小婵竟突然要撵人,这让晓歌更加断定了二人关系不一般,不免替小婵高兴,可又觉得有些可惜,宋老师年纪有点大。
  宋老师抬眼看了一下腕表,笑着说:“哎呀,你不说我都忘了,得赶紧走了,你们聊啊。”
  待宋老师转身离开,小婵把目光转向林意鸣,脸上布满慈爱的光辉,赞叹道。
  “鸣鸣长得好快,快一米七了吧。”
  “一米六五。”
  没等穆晓歌说话,林意鸣抢答。晓歌和小婵都笑了。
  林意鸣见河边有人钓鱼,跑到跟前去看,晓歌、小婵就站在河边看着绿得有些发黑的河水。
  河边杨柳依依,柔韧的枝条低垂着,随风轻舞。
  “你怎么样?老太太来了之后,你们处得还可以吧?”
  李小婵想起高老太太的种种行为,心里觉得有些委屈,可再想到赵爽和高祖安对她一向不错,加上又是晓歌操心把她介绍过去的,也不好不知好歹似的当着晓歌的面抱怨。
  “老太太岁数大了,又刚从农村来,好多东西看不惯,估计时间长了就好了。”
  穆晓歌听小婵这么说,就大概知道了老太太不太好相处,只好安慰说:“老年人跟咱们的思想不一样……你要担待点。穆光怎么样?还是全校第一名吗?”
  穆光是李小婵的生命之光,提起孩子,李小婵一切的苦和闷都消失了,也把高老太太对她的挑剔和敌对抛到了脑后。
  她眼睛里闪着光,骄傲中带着谦逊。
  “还那样,昨天我给他打电话,他说英语听力丢了两分,老家英语老师的发音还是有点问题。”
  “穆光真是好孩子,明年就上高中了,肯定能考个好大学,你这么辛苦也值了。”
  老家人说的也都是老家话,贴心贴肺的,听着舒服。二人又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聊了一会,李小婵看时间不早了就和晓歌告别去买菜了。
  她先拐到超市买点菜,拎着沉甸甸的环保袋,走在路上,看着一幢幢高楼,心里又新添了惆怅。
  这大大的北京城,这么多的高楼大厦,那么多窗户,每一个窗户后面肯定都有一个家。
  她什么时间能有一个家呢?
  她什么时间能在北京给孩子一个家呢?
  宋老师对她有意思,她能看出来,宋老师也有房子,可就算能跟宋老师走到一起,他的家能是儿子的家吗?
  她暗暗下了决心,等穆光考到北京后,她就要在城中村里租一套公寓,就那种带厨房和卫生间的大开间就行,一个月也不到2000块钱。
  等儿子休息时就让他过来一起住,她就能孩子做些好吃的。这两年,她的厨艺进步飞快,可惜一年也难见到孩子两次,她的母爱很难得到全面的展现。
  这么想着,她的心情好了很多,再想到高老太太的百般挑刺儿,也没有那么难受了。
  李小婵进屋后刚把菜放到厨房里,老太太就进来了,她翻着购物袋里的几样菜,又眯着眼睛仔细看着购物小票。
  “买了这几样就花了80多块钱?我的天,绿菜花和白菜花能有多大区别?白的两块多,这绿的8块……小李,你买的菜这份量购吗?”
  听着老太太喋喋不休的质疑,李小婵耐心回道,“阿姨,这都是在超市买的,份量不会差,媛媛他们都爱吃绿的。”
  “诶,你不是买了一斤肉馅吗?肉馅呢?”
  老太太一一核对清单上的东西,猛然让她发现了问题,嗓门不由得高了起来。
  李小婵也吓了一跳,赶紧翻找,她把袋子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也没有发现那一斤肉馅。
  老太太看着李小婵神色慌张,手忙脚乱的,脸上突然就露出了一丝微笑。那表情就像摁住了耗子尾巴的老猫一样,皱纹纵横的脸上有着“终于逮到你”的得意劲。
  在李小婵把购物袋翻来倒去的折腾了好几遍后,老太太看不下去了。
  “小李,想挣钱是对的,可咱也不能动歪心眼,穷也穷得有志气,你这么干多少次了?”
  李小婵又羞又急,眼里瞬间涌出了泪水,她能承受生活的苦,可这种侮辱她却难以忍受。
  “阿姨,您不能这么说,我确实买了,一会我去超市找找,看是不是落那里了,实在不行查监控,我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是啊,你怎么可能做这种事呢?我们家供你吃,供你住,还给你每个月开5000块钱,你就是这么做事的?你啥也别说了,咱们等我儿子媳妇回来。”
  说着话老太太转身走了,李小婵倚着冰箱泪水横流,她仔细回想着自己到底是在哪里丢了那袋肉馅。
  二人正僵持着,防盗门响了,高祖安推门进来了。
  自从老太太来了之后,高祖安感觉心里有着从来没有的轻松和愉悦。
  以前他还喜欢在外面跟朋友吃饭喝点小酒,没事再唱个k什么的。现在基本能按时下班,除非有推脱不掉的事情,他不会在外面逗留。
  今天,他仍像往常一样,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就进了家门。
  刚进屋,他就感觉屋里气压不太正常,母亲沉着脸坐在沙发上,没像往常一样站起来跟他说话。他往厨房一看,饭菜也没做,李小婵倚在冰箱门上正哭泣呢。
  高一媛听到开门声,悄悄的打开了她房间的门,警惕的往客厅里看了看。见是爸爸回来了,用口型无声的给他传递了信息,告诉他老太太和李小婵吵架了。
  高祖安示意女儿在屋里待着,事情他来解决。
  他心里有点不爽,感觉无论因为什么,自己母亲这么大岁数了,李小婵都应该让着她。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剑拔弩张的跟她对峙。
  再者,小婵毕竟是家里的保姆,也得有点做保姆的规矩吧。对主人家的长辈该有的尊重还是得有的。
  “怎么了?两个人都气呼呼的。”高祖安看了看母亲,又把目光转向了李小婵。
  “高先生,我在您家也做了好几年了,我干活什么样,人品什么样,您应该是知道的?我也不说我自己有多好,您心里最起码该是有数的。”李小婵说着话,抽抽噎噎的拿手背抹着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