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平时家里不让孩子玩手机,晓童每次过来,手机都会被小家伙霸占着不撒手。
  “老舅,我都下载好了,咱俩去我屋里玩。”林意鸣拉上穆晓童的手就往外走,穆晓童看了眼穆晓歌的脸色,就跟小家伙去了他房间。
  穆晓歌也随后进了厨房,心里面为婆婆刚才的行为生着闷气。这钱不要就不要呗,还故意摆着一副高傲的样子,阴阳怪气地说那些扎人心的话干什么呢?
  她知道弟弟虽然也三十出头了,心思还是很敏感。估计现在心里正不舒服呢,穆晓歌心里面也堵得难受。
  “老公,你现在去超市买一斤泥鳅。嗯……再买二斤牛腩,都是晓童爱吃的。再买一块豆腐回来。”穆晓歌故意大声喊林振樾,安排他去给弟弟买菜,她就是让婆婆听着,这个家她穆晓歌才是女主人。
  穆晓歌和林振樾两口子都是利索人。
  一个是主厨,一个在帮工,不一会就做出来六菜一汤。
  干炸泥鳅、香煎豆腐都是以前穆家常吃的菜。他们家村子周围的水渠里随便捉一捉,就能弄一碗大泥鳅,煎豆腐也是常备菜。
  穆晓童看着姐姐精心准备的菜,很是高兴。不是说他有多么嘴馋,而是姐姐的这份爱,让他心里暖暖的。
  他一个人在北京漂泊,辗转于各个工地之间,每次到姐姐家来,他都有一种被爱和关怀的幸福。
  俩人从儿时的相伴,到现在各自成家,姐弟亲情一点也没有变过。林父也被林振樾搀出来坐在餐桌旁,林振樾给父亲和晓童各倒了一杯酒,又夹了一条泥鳅给老爷子。
  “哎呀!振樾,你爸不吃这个东西。咱们家也从来没做过,你还是给他舅吃吧,在工地也吃不着什么好吃的。”
  看婆婆又矫情的从公公碟里夹起那条泥鳅,放在林振樾的碟子里。嘴里说着酸不唧唧让人不舒服的话,穆晓歌忍不住了。
  她可以受气,可她受不了自己疼爱的人受委屈。
  弟弟,儿子和林振樾要是受了气,她比他们还伤心。婆婆的话里明明在说弟弟穷酸,来自己家是改善生活来了。明显的一股看不起人的意味,这会让本就敏感的弟弟心里面受到伤害的。
  “妈,现在晓童在项目上算是技术工种了。他们的伙食标准,每顿饭都是四菜一汤,有荤有素的。倒是你们保洁公司中午的那顿饭就差一些吧?我上次去找你,看你们每人就一碗白饭加点白菜炖粉条。你们年纪大了,多吃点鱼和肉,补钙。泥鳅特别补,对身体很好的。”
  穆晓歌笑咪咪地说着,看婆婆的脸上神色变了几变,最后没再说话。
  林振樾举起杯子张罗大家喝酒,这才掩盖了刚才婆媳俩的微妙过招。
  席间,有了刚才穆晓歌不着痕迹的对抗,婆婆倒没再说那些阴阳怪气的话,老实了不少。她一会给孙子挟肉,一会添汤,对孙子的宠爱溢于言表。
  穆晓歌稍稍有点后悔刚才的冲动,说出那样让婆婆难堪的话。
  吃完饭后,老太太又像平时一样打开电视开始追剧。自从搬到儿子家,她就不能上班了,白天家里就剩老两口,她就追电视剧看。
  林振樾和父亲、穆晓童在聊天,林意鸣在一旁玩手机。
  穆晓歌收拾完厨房,也坐在一边听他们说话。偶尔的也发表一下意见,几个人聊起了孩子上学的问题。
  “你们天津的房子买的咋样了?”公公关心地问了一句。
  “还在看呢,也不是太急。”林振樾回父亲说。
  “买房是大事儿,一定要谨慎点。多看看,多了解,多对比。”老爷子体现了他说话的水平。
  “爸说的对,我们看了十几套了,正在做比较呢。看上的房子还得跑派出所,去查房子里有没有别人的户口,可麻烦了。”穆晓歌说。
  “孩子上学是个大事,可得多操心。现在农村也都认识到孩子上学重要了,我们村很多人都在市里买了房子,让小孩去市里上学。村里的小学里都招不到学生了。”
  穆晓童或许不知道母亲给姐姐打过电话,他也聊起了家里孩子上学的现状。
  “那是,孩子是一个家的未来,是家里的希望。现在几乎每家就一个孩子,谁家不为了孩子全力以赴啊!”公公也许是病了这么久没出门,话也比平时多了。
  “是啊,叔,我们家娃蛋妈也想去市里买房子,明年娃蛋也该上小学了。”
  穆晓童想表达的意思是自己家也重视孩子的教育,不过,这话林振樾和穆晓歌听了心里就咯噔一下。
  林老爷子感慨地说:“有条件的话,还是要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当初我们家老大和老二,要不是我咬咬牙送到市里念初中,根本就不可能考上重点高中。更别提考大学了。振樾中考那年,我们乡里一个考上重点高中的也没有,全军覆没!”
  老爷子提起他的俩儿子声音洪亮、面色许是酒精的作用,也微微发红。他很为自己当初的英明决策感到兴奋。
  婆婆突然指着电视说:“结婚就要找门当户对的。你看,老林,这电视上女方家里穷,脸皮还都特别厚,简直就是填不满的穷坑。那女的也是个二傻子,整天想着从男方家里弄钱贴补娘家。啧啧!”
  气氛有一瞬间的安静,一种诡异的尴尬在整个客厅里蔓延。大家都心知肚明,这老太太这又是在含沙射影、指桑骂槐。
  这一贯是她的风格。
  穆晓童也听明白了老太太话外的意思,他舔了舔有点干燥的唇,想说什么却没有开口,脸上明显发红,有了窘迫之色。
  那天,母亲向自己要钱的电话,穆晓歌知道林振樾也听到了。她看到了林振樾脸上的不自然。知道丈夫也听懂了婆婆的话外之音。
  老太太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借电视剧里的一个桥段很形象的讽刺、鄙视了穆晓歌一家子,进而为她自己的儿子鸣了不平。
  穆晓歌感觉头有点晕,手有点抖,心脏也在疯狂的跳动。她很想像刚才那样再不着痕迹的怼回去。可是,她找不出婆婆话里的破绽。
  首先,婆婆可以不承认她指桑骂槐在说穆晓歌,反而会说她心眼子太多,硬往自己身上揽,没事找事。
  其次,婆婆说的也不是凭空捏造,不是在诬陷她。连她自己不是都觉得娘家在拖累自己吗?真是要理论起来,她底气也不是那么足。
  她考虑了一下,还是忍下了心里那喷涌而出的愤怒和悲伤。
  不能打就跑呗。
  穆晓歌站起身跟弟弟说:“晓童,天也不早了,你明天还要上班吧?我送你去地铁站。”
  “我也去送舅舅。”林意鸣拉着舅舅的胳膊说。
  “好,咱们俩去送舅舅。”穆晓歌摸了下儿子的圆脑袋,心里面稍感安慰。
  她去放零食的储备箱里找出两包手剥核桃,一袋杏仁和果脯装在一个手提袋子里给弟弟拎上。
  林振樾也要下楼,被穆晓歌拦住了。有些姐弟之间的谈话,她不想让林振樾在一旁听着。
  就算是恩爱夫妻,也不愿意自己隐蔽的伤疤让对方看到。是的,娘家在穆晓歌心里就是一块伤疤,在婆婆的眼里应该更甚吧。
  小区门口有卖糖葫芦的。平时,穆晓歌总说不卫生从不让孩子吃。今天舅舅在,林意鸣知道说出来后能达到他的预期,他就向舅舅提出了他的要求。
  果然,穆晓童给他买了串夹豆沙馅的,他开心地咬掉一块冰糖,满足的跟在舅舅和妈妈身边。
  穆晓童对外甥是真的疼爱,就像穆晓歌疼爱侄子一样,这是天性,是割舍不断的血脉。
  穆晓歌家离地铁站不到一公里远,步行也就十多分钟,姐弟俩边走边聊。
  “晓童,蛋蛋去市里念书是对的。你让春花先租房让孩子上学。你现在手里的钱买房也是不够,再攒攒,过两年买也不晚。咱们那个小城,现在房价也是虚高得很。”
  “姐,我也是这么想的。租房上学也一样的,要是再过两年买房子,你的钱我又还不上了。家里的钱都被她抓着,一点也拿不出来……”
  看着低下头嗫嚅着的弟弟,穆晓歌也是一阵心酸。
  “没事,她拿钱也没乱花,不是都攒起来了吗?关键别因为不买房,就不让蛋蛋去市里读书。不能把孩子耽误了,蛋蛋那么聪明的孩子,以后肯定有出息。”
  “嗯。让他去市里念书,以后能考到北京才好呢。”穆晓童听到姐姐夸自己的儿子,脸上露出了笑容。
  穆晓歌看到弟弟脸上的笑容,她也笑了。总算是把婆婆带来的阴郁之气给散掉了。她想着以后侄子考到北京来,她肯定跟林意鸣考上大学一样开心。
  “最好考到北京来,到时候跟林意鸣一起,兄弟俩还有个照应。”
  三个人边走边说,不多时就到了地铁站。穆晓童让穆晓歌牵好孩子别再往里送了,他跟着人潮就往车站里走。
  穆晓歌看着弟弟有点落寞的背影,在拥挤的人群里越走越远,心里面一股酸楚油然而生。她拿出手机编辑了一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