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陈璟道:“他死不足惜,对了,刘公公到底为何会自杀?也跟刘瑾有关吗?”
陆谦道:“这事儿便有些说法了,据邓大人参奏的情况看,是刘瑾与禁军的吕魏勾结,偷偷将刘瑾带了出来,然后用灵儿和刘公子的性命威胁,让他自行了断,不过……”他压低了声音,“据说刘瑾死不承认,一直在攀咬先帝。”
陈璟讥讽地笑了一声:“切,狗咬狗。”
刘雨疏虽知陈璟对先帝心有怨怼,他自己也痛恨先帝逼死他父亲,但还是不太习惯他如此明目张胆。他轻咳了一声,出言提醒道:“王爷你如今已经认祖归宗,此地京城不比其他地方,说话还是小心为上。”
陈璟叹了口气:“刘兄莫要打趣我了,什么王爷,叫我阿璟就好了!”
刘雨疏笑了笑:“好,阿璟。不过这次还是有些惊险的,若非那块绢布上的血迹,如何能证明你的身份?”
一提这事儿,陈璟、沈青江和陆谦都捂着嘴笑了。刘雨疏一头雾水,问道:“怎么了三位?何事发笑?”
陆谦笑着说道:“刘兄,你怎么也如此糊涂,那血迹干了那么久,如何还能用水泡出来呢?
刘雨疏一脸懵:“那当日是?”
沈青江解释道:“只不过是我头天晚上在上面加了些猪血罢了,除非那几人是猪生的,至于阿璟那一块吗,我在放绢布之前,往里面撒了点明矾,所以阿璟的血就可以与之相融了。”
刘雨疏恍然大悟,宋灵兮笑道:“用猪血,亏你们想得出啊,不过这么机密的事情就这么告诉了我二人,不怕我们去告密吗?”
陈璟道:“你们二人与我们是过命的交情,自己人,信得过。而且我既不争权夺利,也不参与朝政,充其量是个闲散王爷,谁吃饱了撑的来找我的不是。”
几人又喝了几盏酒后,刘雨疏问道:“你们说,我父亲到底受了隆妃娘娘什么恩典,值得他以死相报啊?”
宋灵兮道:“我猜八成和你有关!”
第143章 :结案(二)
众人不解地看着他,尤其是刘雨疏一脸急切:“快说来听听!”
宋灵兮道:“我听姑姑讲过,很多年前,刘公公还只是先帝身边一个普通随侍,有一次他去找太医,说是要救一个小孩子,被太医赶了出去,后来正遇到隆妃娘娘,娘娘便为他宣了太医救治。那个小孩子,应该就是你吧。”
刘雨疏有些意外,道:“我只记得被父亲捡到时身患重病,昏昏沉沉过了好多时日,具体的我也记不太清了,没想到这其中竟有这么多曲折。”
陆谦道:“隆妃娘娘最喜欢海棠花,而你又叫雨疏,‘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我记得你说过,你的名字是宫里的一位贵人取的,这位贵人会不会就是隆妃娘娘?”
沈青江道:“如此看来,的确颇有可能。”
刘雨疏苦笑一声:“为了我这么个捡回来的孩子,搭上了性命,我不值得父亲他这么做。”
陆谦拍了拍他的肩膀:“别这么想,对于刘公公来说,你不是无关紧要的捡来的孩子,你是他好不容易遇到,又千辛万苦救回来的亲人。这世上很多事,本就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
陈璟也道:“是啊,刘兄,我倒是觉得令尊颇有侠义之风,若是没有入宫,说不定在江湖上也能成为一代侠客呢!”他突然顿了顿,颇为感慨地说道:“我那素未谋面的亲娘也是,她也像一个侠客,我真想见见她。”
沈青江见他惆怅,便转移话题问大伙:“此事已了,不知诸位有何打算啊?”
宋灵兮龇牙一笑,道:“我准备考女官,我要做司珍局的掌事宫女!”
“有志气!”刘雨疏道,“如今我父亲已经昭雪,我便不是罪人之子了,我准备考科举,光耀刘家的门楣!”
陈璟笑道:“刘兄你也不赖嘛!”他看向沈青江,道,“长赢,我想回禹安,我不想留在京城做什么劳什子王爷。”
沈青江知道他心里记恨先帝,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洛氏一族被屠,的确是刘瑾一手策划,但默许的此事,甚至下令的人,终归是先帝。只是先帝已死,如今隆将军的案子已经
平凡,刘瑾也即将伏法,洛氏一族的仇算是报了。
其实陈璟心里憋屈还有一个原因,他原本揭露身份,便是陆谦他们权衡之下觉得最有可能保住自己性命的法子。若是先帝还在世,众目睽睽之下认了儿子,而且儿子还救驾有功,怎么都不可能要了他的性命,不然难掩悠悠众口。不过于陈璟而言,他心底还有另一种鱼死网破的打算,便是先帝认下他之后,他再将真相公之于众,让先帝落个遗臭万年。
可没想到先帝被刺身亡,新帝似乎对隆将军和隆妃娘娘都颇为敬重,对陈璟没有加害之心。反而是陈璟迫于身份和形势,不仅无法再将先帝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还要以儿子的身份替先帝守灵,的确是憋屈。
沈青江温声道:“好,等刘瑾伏法,我们便回家。”
陈璟一下子就开心了起来,乐呵呵地说道:“那我明日便去找皇上说!”而后他又问一直没说话的陆谦:“陆大人,你呢?”
陆谦叹了一口气,道:“我……怕是走不成了,今日早朝后皇上单独召见了我,他念我救驾有功,准备给我户部尚书之职。”
陈璟和沈青江闻言都有些失落,陈璟勉强扯出一个笑脸,道:“皇上倒是大方,将这肥差给了你。”他端起酒杯,贺道,“那就祝陆大人您前程似锦!”
其他人也举杯相贺,陆谦苦笑着喝下这杯酒,随后刘雨疏和宋灵兮见天色不早,便告辞了。
那二人走后,沈青江看着陆谦脸色有些凝重,便问道:“可是有什么不好对他二人讲的事情吗?”
陆谦点了点头,道:“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沈青江愣了一下,而后问道:“你擅刑狱,皇上怎么会突然许你这八杆子打不着的户部尚书?这看上去,更像是一种……”沈青江斟酌了一下用词,“像收买。”
陈璟道:“户部这种肥缺,怎么会平白无故落到你头上了?瑾昊兄,到底抓着皇上什么小辫子了?快说说看!”
陆谦本打算隐瞒,但想了想,这两个哼哈二将,尤其是沈青江这狐狸脑袋,三琢磨两琢磨就琢磨出来了,自己没必要多此一举,于是便开诚布公地说道:“当日刘瑾遇刺,那么多人搜查那个银发刺客十五都没有找到,其实他是被当今皇上所救,而后藏了起来。”
陈璟捂嘴震惊:“哦?”
而后他好像突然开了窍一般想通了某件事,大喊道:“哦?”
接着他又看了看眼陆谦,指着他喊道:“哦!”
沈青江用看大傻子的眼神看着失去语言功能的陈璟,翻了个白眼,道:“也即是说当今皇上早就有谋逆之心,那个十五被先帝派去刺杀刘瑾,那阁老府高手如云,想必也是没打算让十五活着回去,皇上得知之后便派人将十五救了下来,卖了个顺水人情,顺带让他进宫杀了先帝。但是这件事被你知晓,因此皇上才会给了户部尚书之职,一来是收买人心,二来是要将你困在京城,这样他才放心一些。”
陆谦点了点头:“没错,其实我也想同你们一起回禹安,只可惜……”他苦笑一声,“我不能连累我义父。”
陈璟耷拉着头没有说话,沈青江安慰了陆谦几句,而后也便散了席。
第二日午时,刑场上早已里三圈外三圈围满了人,大家都想看看这位当朝首辅大臣的脑袋,到底是不是比寻常人要硬一些。
陆谦他们三个站在人群后,听着前面的人议论纷纷。
“听说这位刘阁老从前就陷害过一个大将军,把人冤枉死了!”
“不仅如此呢,他还跟山匪合谋,把他一个仇家灭了门,还逍遥法外这么久!”
“他不是还谋反吗,刺杀先帝,真是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不过我听说他在牢里一直在喊冤呢!嗓子都喊哑了!”
陈璟听着这些真假掺半的传言,突然笑了一声,道:“也不知再过些年月,这案子会被传成什么样。”
沈青江道:“大家还能不能记得这件案子都是两说呢。”
陆谦道:“我们记得就好,其他人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有自己的冤案要平。”
午时将至,刘瑾和他的亲眷被押送到了行刑台上。刘瑾蓬头垢面,白发苍苍,嘴角还带着干涸的血迹,他张嘴想喊,却喉咙沙哑喊不出声音。
他眼神空洞地看着下面,发现了人群后的陆谦三人,突然他神情激动地往他们那个方向冲去,被刽子手一个用力按下去,跪在了行刑台上。他挣扎着抬头,冲着三人喑哑又绝望地喊了一声:“不是我!”
监斩官扔出一根令箭,道:“午时已到,行刑!”
令箭落地,刽子手手起刀落,一时间血流成河。
陆谦道:“这事儿便有些说法了,据邓大人参奏的情况看,是刘瑾与禁军的吕魏勾结,偷偷将刘瑾带了出来,然后用灵儿和刘公子的性命威胁,让他自行了断,不过……”他压低了声音,“据说刘瑾死不承认,一直在攀咬先帝。”
陈璟讥讽地笑了一声:“切,狗咬狗。”
刘雨疏虽知陈璟对先帝心有怨怼,他自己也痛恨先帝逼死他父亲,但还是不太习惯他如此明目张胆。他轻咳了一声,出言提醒道:“王爷你如今已经认祖归宗,此地京城不比其他地方,说话还是小心为上。”
陈璟叹了口气:“刘兄莫要打趣我了,什么王爷,叫我阿璟就好了!”
刘雨疏笑了笑:“好,阿璟。不过这次还是有些惊险的,若非那块绢布上的血迹,如何能证明你的身份?”
一提这事儿,陈璟、沈青江和陆谦都捂着嘴笑了。刘雨疏一头雾水,问道:“怎么了三位?何事发笑?”
陆谦笑着说道:“刘兄,你怎么也如此糊涂,那血迹干了那么久,如何还能用水泡出来呢?
刘雨疏一脸懵:“那当日是?”
沈青江解释道:“只不过是我头天晚上在上面加了些猪血罢了,除非那几人是猪生的,至于阿璟那一块吗,我在放绢布之前,往里面撒了点明矾,所以阿璟的血就可以与之相融了。”
刘雨疏恍然大悟,宋灵兮笑道:“用猪血,亏你们想得出啊,不过这么机密的事情就这么告诉了我二人,不怕我们去告密吗?”
陈璟道:“你们二人与我们是过命的交情,自己人,信得过。而且我既不争权夺利,也不参与朝政,充其量是个闲散王爷,谁吃饱了撑的来找我的不是。”
几人又喝了几盏酒后,刘雨疏问道:“你们说,我父亲到底受了隆妃娘娘什么恩典,值得他以死相报啊?”
宋灵兮道:“我猜八成和你有关!”
第143章 :结案(二)
众人不解地看着他,尤其是刘雨疏一脸急切:“快说来听听!”
宋灵兮道:“我听姑姑讲过,很多年前,刘公公还只是先帝身边一个普通随侍,有一次他去找太医,说是要救一个小孩子,被太医赶了出去,后来正遇到隆妃娘娘,娘娘便为他宣了太医救治。那个小孩子,应该就是你吧。”
刘雨疏有些意外,道:“我只记得被父亲捡到时身患重病,昏昏沉沉过了好多时日,具体的我也记不太清了,没想到这其中竟有这么多曲折。”
陆谦道:“隆妃娘娘最喜欢海棠花,而你又叫雨疏,‘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我记得你说过,你的名字是宫里的一位贵人取的,这位贵人会不会就是隆妃娘娘?”
沈青江道:“如此看来,的确颇有可能。”
刘雨疏苦笑一声:“为了我这么个捡回来的孩子,搭上了性命,我不值得父亲他这么做。”
陆谦拍了拍他的肩膀:“别这么想,对于刘公公来说,你不是无关紧要的捡来的孩子,你是他好不容易遇到,又千辛万苦救回来的亲人。这世上很多事,本就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
陈璟也道:“是啊,刘兄,我倒是觉得令尊颇有侠义之风,若是没有入宫,说不定在江湖上也能成为一代侠客呢!”他突然顿了顿,颇为感慨地说道:“我那素未谋面的亲娘也是,她也像一个侠客,我真想见见她。”
沈青江见他惆怅,便转移话题问大伙:“此事已了,不知诸位有何打算啊?”
宋灵兮龇牙一笑,道:“我准备考女官,我要做司珍局的掌事宫女!”
“有志气!”刘雨疏道,“如今我父亲已经昭雪,我便不是罪人之子了,我准备考科举,光耀刘家的门楣!”
陈璟笑道:“刘兄你也不赖嘛!”他看向沈青江,道,“长赢,我想回禹安,我不想留在京城做什么劳什子王爷。”
沈青江知道他心里记恨先帝,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洛氏一族被屠,的确是刘瑾一手策划,但默许的此事,甚至下令的人,终归是先帝。只是先帝已死,如今隆将军的案子已经
平凡,刘瑾也即将伏法,洛氏一族的仇算是报了。
其实陈璟心里憋屈还有一个原因,他原本揭露身份,便是陆谦他们权衡之下觉得最有可能保住自己性命的法子。若是先帝还在世,众目睽睽之下认了儿子,而且儿子还救驾有功,怎么都不可能要了他的性命,不然难掩悠悠众口。不过于陈璟而言,他心底还有另一种鱼死网破的打算,便是先帝认下他之后,他再将真相公之于众,让先帝落个遗臭万年。
可没想到先帝被刺身亡,新帝似乎对隆将军和隆妃娘娘都颇为敬重,对陈璟没有加害之心。反而是陈璟迫于身份和形势,不仅无法再将先帝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还要以儿子的身份替先帝守灵,的确是憋屈。
沈青江温声道:“好,等刘瑾伏法,我们便回家。”
陈璟一下子就开心了起来,乐呵呵地说道:“那我明日便去找皇上说!”而后他又问一直没说话的陆谦:“陆大人,你呢?”
陆谦叹了一口气,道:“我……怕是走不成了,今日早朝后皇上单独召见了我,他念我救驾有功,准备给我户部尚书之职。”
陈璟和沈青江闻言都有些失落,陈璟勉强扯出一个笑脸,道:“皇上倒是大方,将这肥差给了你。”他端起酒杯,贺道,“那就祝陆大人您前程似锦!”
其他人也举杯相贺,陆谦苦笑着喝下这杯酒,随后刘雨疏和宋灵兮见天色不早,便告辞了。
那二人走后,沈青江看着陆谦脸色有些凝重,便问道:“可是有什么不好对他二人讲的事情吗?”
陆谦点了点头,道:“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沈青江愣了一下,而后问道:“你擅刑狱,皇上怎么会突然许你这八杆子打不着的户部尚书?这看上去,更像是一种……”沈青江斟酌了一下用词,“像收买。”
陈璟道:“户部这种肥缺,怎么会平白无故落到你头上了?瑾昊兄,到底抓着皇上什么小辫子了?快说说看!”
陆谦本打算隐瞒,但想了想,这两个哼哈二将,尤其是沈青江这狐狸脑袋,三琢磨两琢磨就琢磨出来了,自己没必要多此一举,于是便开诚布公地说道:“当日刘瑾遇刺,那么多人搜查那个银发刺客十五都没有找到,其实他是被当今皇上所救,而后藏了起来。”
陈璟捂嘴震惊:“哦?”
而后他好像突然开了窍一般想通了某件事,大喊道:“哦?”
接着他又看了看眼陆谦,指着他喊道:“哦!”
沈青江用看大傻子的眼神看着失去语言功能的陈璟,翻了个白眼,道:“也即是说当今皇上早就有谋逆之心,那个十五被先帝派去刺杀刘瑾,那阁老府高手如云,想必也是没打算让十五活着回去,皇上得知之后便派人将十五救了下来,卖了个顺水人情,顺带让他进宫杀了先帝。但是这件事被你知晓,因此皇上才会给了户部尚书之职,一来是收买人心,二来是要将你困在京城,这样他才放心一些。”
陆谦点了点头:“没错,其实我也想同你们一起回禹安,只可惜……”他苦笑一声,“我不能连累我义父。”
陈璟耷拉着头没有说话,沈青江安慰了陆谦几句,而后也便散了席。
第二日午时,刑场上早已里三圈外三圈围满了人,大家都想看看这位当朝首辅大臣的脑袋,到底是不是比寻常人要硬一些。
陆谦他们三个站在人群后,听着前面的人议论纷纷。
“听说这位刘阁老从前就陷害过一个大将军,把人冤枉死了!”
“不仅如此呢,他还跟山匪合谋,把他一个仇家灭了门,还逍遥法外这么久!”
“他不是还谋反吗,刺杀先帝,真是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不过我听说他在牢里一直在喊冤呢!嗓子都喊哑了!”
陈璟听着这些真假掺半的传言,突然笑了一声,道:“也不知再过些年月,这案子会被传成什么样。”
沈青江道:“大家还能不能记得这件案子都是两说呢。”
陆谦道:“我们记得就好,其他人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有自己的冤案要平。”
午时将至,刘瑾和他的亲眷被押送到了行刑台上。刘瑾蓬头垢面,白发苍苍,嘴角还带着干涸的血迹,他张嘴想喊,却喉咙沙哑喊不出声音。
他眼神空洞地看着下面,发现了人群后的陆谦三人,突然他神情激动地往他们那个方向冲去,被刽子手一个用力按下去,跪在了行刑台上。他挣扎着抬头,冲着三人喑哑又绝望地喊了一声:“不是我!”
监斩官扔出一根令箭,道:“午时已到,行刑!”
令箭落地,刽子手手起刀落,一时间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