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宗念仰头看他,“你和我爸究竟聊了些什么?”
“康叔没告诉你?”
宗念摇头。
“那就是你没必要知道。”陆河轻咳一声,“男人之间的话。”
手机进来消息——乐队小伙伴们发来一段排练视频,他们明天将进入比赛四强角逐。
宗念看过,回复“加油”二字。注意到时间,收起电话。
“我送你回去,还是……”陆河欲言又止。
“还是什么?”宗念笑。
“还是你留下来?”
隔日上午,宗念提着行李回到晚风。
院里新来一位做保洁的阿姨,叫任华,比宗文康大一岁。被问及怎么知道晚风,任华提到一个名字,卢悦。还是经玲玲提醒,宗念才记起那是卢校长的孙女,听说上周来看过老人,想必在那时听得招人消息。任华之前在机场附近小区做保洁,每日从市区往返,随着年龄增加,路途似乎也变得更长。至于为什么换工作而不是停止工作——“小两口生了二胎,房贷车贷一大堆,还不知道省着花。”不用她说,宗念都可以补齐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孩子要结婚,结婚后要买房,买房后要生孩子。中国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儿女操心,儿女向前一步,他们就要多走两步。给出的爱无法计量,添补的数额却可以。他们不敢停也不会停,六十岁的人去照顾八十岁的人,因为还有余力,因为还能做。
任华中等个,体型健硕,短发,喜欢穿前面系扣的针织马甲。她有很多种款式的针织马甲,圆领或v领,纯色或大花,细毛线或粗毛线。有的能看出缩水的迹象——应是洗涤过后发现缩水,于是趁衣服湿着赶忙拉拽回原先的尺寸,再晾干后毛线的针脚便失去规整感,拉不匀称又使得扣子两侧一面衣襟长,另一面衣襟短。当事人似乎不注重穿着,美不美观合不合身都是次要,仿佛只要身上有件针织马甲就可以。比之从前做这个活计的全婶总是默默无闻劳作,她有相当多的怨气。宗念回来的一周时间里,一会儿听对方说“杂物间东西都怎么放的,找什么都找不到”;一会儿又是“刚擦完地就过来踩,摔了算谁的”;连倒个垃圾都要点评几句,“汤汤水水的倒马桶不行吗,能费多大事。塑料袋一戳就破,拎着洒一地。”大体来说,宗念不太喜欢她。大家同在一处工作,坐好分内事便好,每天怨声载道讲给谁听。可又不得不承认,她干活细致,连几年未曾擦过的走廊墙围都一角一角弄干净。全小满的事情一出,大家似乎都对“老实”二字有了新的认知,不吭声不动气的未必是好,骂骂咧咧挑剔龟毛的也未必多差。
人手不足,有好过无,也只能先这样。
另一件让宗念颇为挂心的事便是刘英。
虽然对待住在晚风的老人都一样,本也没有待谁更好待谁更差,可也许刘英是她接待的第一位“客户”,也许对方承担了很多额外的职责,也许比之其他爷爷奶奶更像母亲辈份的“阿姨”,自知道刘硕遭遇的意外,面对刘英,宗念总有些心疼。她很难想象一位母亲失去孩子的心情——那不是肚子里还未成型的胚胎,而是养育三十几年,见证他会说会笑会跑会跳,一日日不断在长大的孩子。突然就走了,没有任何征兆,留下“抑郁”二字的荒唐。这两年多刘英是怎么扛过来的,她抱着怎样的心情来到晚风,告诉其他人“儿子在美国”时她又在想些什么。每一遍回答都是一刀,而每一刀都砍在她心口上。
宗念很想做些什么,可又深知,无论做什么,那些血淋淋的刀口永远都不会愈合。
事情发生在一个寻常傍晚。闫雪下班后过来,给闫春爷爷带来一些英国特产。她说他们夫妇春假时去看了孩子,一切都好,孩子惦记外公,特意让买些带回来。女儿一走,闫春爷爷乐得合不拢嘴,立即拿到小院与大家分享。父女关系虽谈不上亲近可总归有所缓和,外孙求学顺利心里还不忘他这个外公,哪一件都让老人高兴。大家正打趣闫春爷爷“国外的饼干糖分更高,可别一不小心吃猛了”时,正在旁边擦拭健身器材的任华搭话,“刘医生,你儿子不也在国外,怎么不回来看看啊。”
宗念一块饼干噎在喉咙里,不动声色去看刘英。
“他忙,没假。”刘英如常作答,面色和善。
老人们皆不知内情,便也附和说道,“现在的年轻人啊,上了班都忙得跟什么似的,哪里都一样。”
任华边干活边说,“那也不见他寄点东西过来。快递这么方便,出了国还寄不成啦。”
也许这只是一句聊家常的答语,可全然知晓的宗念太怕触及刘英的伤心事,更想立即结束这个话题,于是态度冷淡地怼了一句,“您干活就干活,耳朵倒申得长。”
“什么叫我耳朵长,这不问问嘛。”任华不满,“刘医生这么小岁数住养老院,孩子就算离得远也应该时常给个信。再高学历,工作再好有什么用,父母亲人都忘了。”
“您才来多久,知道什么就瞎说。”宗念平日就烦她事事抱怨的做派,狠狠一眼瞪过去,“别人家的事少打听。”
她知道自己语气不佳,可心里那股火就像刚刚噎在喉咙里的饼干,堵得她难受不已。
“小念,你说得这叫什么话,问几句怎么就成瞎打听了。”任华抹布一甩,得理不饶人的架势,“我过来也大半个月了,今天趁大家都在,你说说,什么时候我瞎传话乱讲别人家的事!”
“哎呀好了好了。”淑云奶奶见势不妙赶忙劝和,“好端端的拌嘴做什么。”
“就是。”闫春爷爷也一脸尴尬,“我这么多好东西拿给大家尝尝,怎么还尝出不高兴来了。”
其余老人亦是打圆场姿态,“都没有那个意思,话赶话误会啦。”“快别生气了,多不值当。”“闫春啊,快收起来,我们都吃完你自己就没得吃啦。”
任华抄起抹布,未言半字转身去了主楼。
人刚走,
静芳奶奶凑上来,“小念啊,怎么那么说话,人家就问问嘛,又不打紧。”
“是啊。”淑云奶奶压低音量,“她岁数比你爸都大,你突然讲她做什么。”
宗念垂着头,不吭声。
刘英这时握了握她的手,开始很轻,最后一下力量却很重,她说,“去道个歉吧。”
第52章 “人无法永久地停留在某个瞬间”
任华下班后就走了,当然,宗念也没有道歉。
心里莫名有些不服气,也觉得这件事道歉与否无所谓。
快到休息时间,刘英发来消息——方便的话来我房间一趟吧。
宗念本就在宿舍值班,收到消息后穿着睡衣拖鞋,拿上手机便过去了。
刘英穿着瑜伽服,似刚出很多汗,衣领都被渗透。将人让进来就去收瑜伽垫,嘴里说着“烧了红枣茶,自己倒。”
窗户开着,春日夜风温和。
宗念坐到椅子上,想也知是为白天的事,开口便找托词,“我就是看不惯任姨天天抱怨,这也不行,那也不好,早就想说她了。”
“你当然可以说她,可批评就该找工作上的具体事例讲,一码归一码。”刘英收拾完,沿着床边坐下,屁股刚沾上又起身,应见宗念未动,便从保温壶里倒杯红枣茶放到她面前,这才重新坐下,“大家都听出来你有攻击性了,说明处理得不妥当。”
“您不用给我上课,我心里有数。”宗念闷声回一句。
刘英拢拢头发,稍稍沉默,而后问道,“小硕的事,是不是知道了?”
宗念猛地抬头,“英姨,我没……”
“猜到了。”刘英压压手,示意音量减小,“那天你突然给我打电话我就觉得奇怪,第二天问你爸,你爸说你有个朋友从美国回来探亲,这么一想,那就对上了嘛。”
宗念不知作何回应,端起杯子假装喝茶。
“你的朋友,认识小硕?”刘英看过来,目光沉静。
“算不上认识,就是认识他以前的同事。”宗念支支吾吾,“事情……他们说当时事情挺大的,大家都没想到……”
“是啊,我这个当妈的更想不到。”刘英努力平复着情绪,可发出的声音仍是颤抖的,“突然有一天大使馆给我打电话,说人没了,让我赶紧去。我开始还以为是诈骗电话,连签证都没有,从来没去过。连夜准备一堆材料,签证机票,从接到电话到过去,整个人……懵了,就是懵的。”
宗念放下杯子,挪坐到床边,握住她的手。
刘英终是没忍住落下泪。
一滴一滴,重重砸在宗念的手背上。
或许就在那时,刘英一夜白头。
“什么都没留下,什么什么都没有。”刘英任由握着,后背颓下去,话语间像是含了血,“警察给我看就诊记录,他说一句翻译翻一句,声音啊,嗡嗡地在我脑子里转。我说怎么可能呢,我当了一辈子大夫,是病它总归有个显性特征,小硕哪里有啊。人家就递过来一沓文件,说看病看了一年了,重度抑郁。是承受不了了,没办法了,所以做了这样的选择。我那个心啊……”
“康叔没告诉你?”
宗念摇头。
“那就是你没必要知道。”陆河轻咳一声,“男人之间的话。”
手机进来消息——乐队小伙伴们发来一段排练视频,他们明天将进入比赛四强角逐。
宗念看过,回复“加油”二字。注意到时间,收起电话。
“我送你回去,还是……”陆河欲言又止。
“还是什么?”宗念笑。
“还是你留下来?”
隔日上午,宗念提着行李回到晚风。
院里新来一位做保洁的阿姨,叫任华,比宗文康大一岁。被问及怎么知道晚风,任华提到一个名字,卢悦。还是经玲玲提醒,宗念才记起那是卢校长的孙女,听说上周来看过老人,想必在那时听得招人消息。任华之前在机场附近小区做保洁,每日从市区往返,随着年龄增加,路途似乎也变得更长。至于为什么换工作而不是停止工作——“小两口生了二胎,房贷车贷一大堆,还不知道省着花。”不用她说,宗念都可以补齐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孩子要结婚,结婚后要买房,买房后要生孩子。中国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儿女操心,儿女向前一步,他们就要多走两步。给出的爱无法计量,添补的数额却可以。他们不敢停也不会停,六十岁的人去照顾八十岁的人,因为还有余力,因为还能做。
任华中等个,体型健硕,短发,喜欢穿前面系扣的针织马甲。她有很多种款式的针织马甲,圆领或v领,纯色或大花,细毛线或粗毛线。有的能看出缩水的迹象——应是洗涤过后发现缩水,于是趁衣服湿着赶忙拉拽回原先的尺寸,再晾干后毛线的针脚便失去规整感,拉不匀称又使得扣子两侧一面衣襟长,另一面衣襟短。当事人似乎不注重穿着,美不美观合不合身都是次要,仿佛只要身上有件针织马甲就可以。比之从前做这个活计的全婶总是默默无闻劳作,她有相当多的怨气。宗念回来的一周时间里,一会儿听对方说“杂物间东西都怎么放的,找什么都找不到”;一会儿又是“刚擦完地就过来踩,摔了算谁的”;连倒个垃圾都要点评几句,“汤汤水水的倒马桶不行吗,能费多大事。塑料袋一戳就破,拎着洒一地。”大体来说,宗念不太喜欢她。大家同在一处工作,坐好分内事便好,每天怨声载道讲给谁听。可又不得不承认,她干活细致,连几年未曾擦过的走廊墙围都一角一角弄干净。全小满的事情一出,大家似乎都对“老实”二字有了新的认知,不吭声不动气的未必是好,骂骂咧咧挑剔龟毛的也未必多差。
人手不足,有好过无,也只能先这样。
另一件让宗念颇为挂心的事便是刘英。
虽然对待住在晚风的老人都一样,本也没有待谁更好待谁更差,可也许刘英是她接待的第一位“客户”,也许对方承担了很多额外的职责,也许比之其他爷爷奶奶更像母亲辈份的“阿姨”,自知道刘硕遭遇的意外,面对刘英,宗念总有些心疼。她很难想象一位母亲失去孩子的心情——那不是肚子里还未成型的胚胎,而是养育三十几年,见证他会说会笑会跑会跳,一日日不断在长大的孩子。突然就走了,没有任何征兆,留下“抑郁”二字的荒唐。这两年多刘英是怎么扛过来的,她抱着怎样的心情来到晚风,告诉其他人“儿子在美国”时她又在想些什么。每一遍回答都是一刀,而每一刀都砍在她心口上。
宗念很想做些什么,可又深知,无论做什么,那些血淋淋的刀口永远都不会愈合。
事情发生在一个寻常傍晚。闫雪下班后过来,给闫春爷爷带来一些英国特产。她说他们夫妇春假时去看了孩子,一切都好,孩子惦记外公,特意让买些带回来。女儿一走,闫春爷爷乐得合不拢嘴,立即拿到小院与大家分享。父女关系虽谈不上亲近可总归有所缓和,外孙求学顺利心里还不忘他这个外公,哪一件都让老人高兴。大家正打趣闫春爷爷“国外的饼干糖分更高,可别一不小心吃猛了”时,正在旁边擦拭健身器材的任华搭话,“刘医生,你儿子不也在国外,怎么不回来看看啊。”
宗念一块饼干噎在喉咙里,不动声色去看刘英。
“他忙,没假。”刘英如常作答,面色和善。
老人们皆不知内情,便也附和说道,“现在的年轻人啊,上了班都忙得跟什么似的,哪里都一样。”
任华边干活边说,“那也不见他寄点东西过来。快递这么方便,出了国还寄不成啦。”
也许这只是一句聊家常的答语,可全然知晓的宗念太怕触及刘英的伤心事,更想立即结束这个话题,于是态度冷淡地怼了一句,“您干活就干活,耳朵倒申得长。”
“什么叫我耳朵长,这不问问嘛。”任华不满,“刘医生这么小岁数住养老院,孩子就算离得远也应该时常给个信。再高学历,工作再好有什么用,父母亲人都忘了。”
“您才来多久,知道什么就瞎说。”宗念平日就烦她事事抱怨的做派,狠狠一眼瞪过去,“别人家的事少打听。”
她知道自己语气不佳,可心里那股火就像刚刚噎在喉咙里的饼干,堵得她难受不已。
“小念,你说得这叫什么话,问几句怎么就成瞎打听了。”任华抹布一甩,得理不饶人的架势,“我过来也大半个月了,今天趁大家都在,你说说,什么时候我瞎传话乱讲别人家的事!”
“哎呀好了好了。”淑云奶奶见势不妙赶忙劝和,“好端端的拌嘴做什么。”
“就是。”闫春爷爷也一脸尴尬,“我这么多好东西拿给大家尝尝,怎么还尝出不高兴来了。”
其余老人亦是打圆场姿态,“都没有那个意思,话赶话误会啦。”“快别生气了,多不值当。”“闫春啊,快收起来,我们都吃完你自己就没得吃啦。”
任华抄起抹布,未言半字转身去了主楼。
人刚走,
静芳奶奶凑上来,“小念啊,怎么那么说话,人家就问问嘛,又不打紧。”
“是啊。”淑云奶奶压低音量,“她岁数比你爸都大,你突然讲她做什么。”
宗念垂着头,不吭声。
刘英这时握了握她的手,开始很轻,最后一下力量却很重,她说,“去道个歉吧。”
第52章 “人无法永久地停留在某个瞬间”
任华下班后就走了,当然,宗念也没有道歉。
心里莫名有些不服气,也觉得这件事道歉与否无所谓。
快到休息时间,刘英发来消息——方便的话来我房间一趟吧。
宗念本就在宿舍值班,收到消息后穿着睡衣拖鞋,拿上手机便过去了。
刘英穿着瑜伽服,似刚出很多汗,衣领都被渗透。将人让进来就去收瑜伽垫,嘴里说着“烧了红枣茶,自己倒。”
窗户开着,春日夜风温和。
宗念坐到椅子上,想也知是为白天的事,开口便找托词,“我就是看不惯任姨天天抱怨,这也不行,那也不好,早就想说她了。”
“你当然可以说她,可批评就该找工作上的具体事例讲,一码归一码。”刘英收拾完,沿着床边坐下,屁股刚沾上又起身,应见宗念未动,便从保温壶里倒杯红枣茶放到她面前,这才重新坐下,“大家都听出来你有攻击性了,说明处理得不妥当。”
“您不用给我上课,我心里有数。”宗念闷声回一句。
刘英拢拢头发,稍稍沉默,而后问道,“小硕的事,是不是知道了?”
宗念猛地抬头,“英姨,我没……”
“猜到了。”刘英压压手,示意音量减小,“那天你突然给我打电话我就觉得奇怪,第二天问你爸,你爸说你有个朋友从美国回来探亲,这么一想,那就对上了嘛。”
宗念不知作何回应,端起杯子假装喝茶。
“你的朋友,认识小硕?”刘英看过来,目光沉静。
“算不上认识,就是认识他以前的同事。”宗念支支吾吾,“事情……他们说当时事情挺大的,大家都没想到……”
“是啊,我这个当妈的更想不到。”刘英努力平复着情绪,可发出的声音仍是颤抖的,“突然有一天大使馆给我打电话,说人没了,让我赶紧去。我开始还以为是诈骗电话,连签证都没有,从来没去过。连夜准备一堆材料,签证机票,从接到电话到过去,整个人……懵了,就是懵的。”
宗念放下杯子,挪坐到床边,握住她的手。
刘英终是没忍住落下泪。
一滴一滴,重重砸在宗念的手背上。
或许就在那时,刘英一夜白头。
“什么都没留下,什么什么都没有。”刘英任由握着,后背颓下去,话语间像是含了血,“警察给我看就诊记录,他说一句翻译翻一句,声音啊,嗡嗡地在我脑子里转。我说怎么可能呢,我当了一辈子大夫,是病它总归有个显性特征,小硕哪里有啊。人家就递过来一沓文件,说看病看了一年了,重度抑郁。是承受不了了,没办法了,所以做了这样的选择。我那个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