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这真的啊?”宗念边笑边指着那段话询问当事人。
爱兰奶奶带上花镜,看过后十分确认地告诉她,“千真万确。第一次到我家就这么来了,你说说这个人。”
南方爷爷个子确实不高,人也干瘦,可他看上去就是个文质彬彬、气度不凡的小老头,宗念很难将回忆录里的人和眼前的人联系到一起。可转而一想,那是二十岁的南方爷爷啊,甚至比宗一轩都还小一岁,完全应是个青涩十足、虎头虎脑的毛头小子。
“那你们是怎么陷入爱情的?”宗念来了兴致。
“那时候哪像现在呀,动不动爱情价更高。”爱兰奶奶摆手,“不懂,根本不懂。父母觉得嘛,人老实品行端正,我嘛,喜欢读书人,他爱读书,肚子不是空的,见几次就结婚了。”
“还是有爱,先婚后爱。”宗念笑嘻嘻下结论。
“没想过,结了婚就过日子嘛。他惹我生气,我就跑回娘家,反正娘家离得近。过两天气消了他来接我,接我我就回去,给台阶还不下,显得多不识道理。一辈子很快的,眨眨眼睛,孙子都成家立业了。”
“是啊,一辈子可真快。”宗念抚摸着笔记本上的文字,这些写完,就是一辈子了。
“你不要同别人讲呦。”爱兰奶奶拿过笔记本,小心翼翼收进抽屉里,“他们不让我写,怕眼睛坏掉。可我想眼睛嘛,最坏就是看不见,这些不记一记,就再也没人看见了。”
“我答应您。但您不能过度用眼,累了就休息。”
“我知道,知道。”爱兰奶奶摘掉花镜,乐呵呵的模样,“每天想起来就写一点,当回忆,也是个消遣。不然小念你说,我们这个岁数,除了吃喝就是在院里遛弯,找到一件心里充实的事情多不容易。”
宗念点头。床上的南方爷爷已经打起鼾,声音响亮。
爱兰奶奶面露嫌弃,“我就不能在他之后睡,吵得屋顶要翻开,根本睡不着。”
宗念笑,“能像您和爷爷一样,开开心心到现在,是件幸事。”
“你爸之前还跟我们唠叨,说你不谈朋友呢。”爱兰奶奶拍拍她的手,“遇到合适的人就试一试,试错虽然有成本,但那是通向正确的必经路径。”
宗念默默品味这句话,淡淡说道,“可我不知道怎么才值得试。”
“这世上可不是所有事都要考虑值得不值得。”爱兰奶奶顿了顿,“建筑上有个榫卯结构听说过没有?故宫、鲁班锁都是这种,凸出为榫,凹入为卯。”老太太用手指比划着,“榫头和卯眼一咬合,这个结构就稳固了。”
宗念仔细听着。
“那你说人跟人相处是不是这样?你是榫头就去找卯眼,你是卯眼就去找榫头,多简单呀,在尝试的过程中自然就知道能不能组合到一起。”
这个晚上,宗念觉得学了一课。
这堂课没有响铃,似乎自然而然就开始了。它关乎于命运、爱情、建筑,爱兰奶奶是位优秀的讲师,课程生动、有趣、又暗藏深奥的立意,以至于她听得如痴如醉意犹未尽。好像第一次,宗念庆幸做出留在这里的决定。
她应该感谢晚风。
第15章 “我懂了,政工就是你们内部的世纪佳缘”
爱兰奶奶的课后劲很大,到第二天宗念仍在回味,与此同时产生一个从未有过的想法——我得学习。
这念头若被宗文康知道真得笑掉大牙,打小就不爱读书,上了一学期课本像新的一样,把父母气急点着脑袋数落“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亏得手握“艺术生”这只尚方宝剑,每次升学文化课都踩在分数线上,一路磕磕绊绊倒也熬过来了。
而今二十八岁,突然发自内心地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她想了解自我、了解善恶、了解自由、了解生活的意义。
几个关键词罗列一查,嚯,这是哲学啊。
脑袋里一下弹出陆河的名字。
当下就给对方发消息——你那本《大问题》,看完能不能借我看看?
午休时间有了回应——电话?
宗念给他打过去,开口先纠正,“以后想打电话不用问,直接打过来就好了。我又不是人民公仆,没人比我工作时间更自由。”
陆河似乎在吃饭,感觉嘴里鼓囊囊的,“怕你不方便。”
“那以后打过来没有接,两小时内我又没有回,就证明需要援手,ok?”
“好,两小时反馈时间。”他问,“怎么想借书?”
宗念文绉绉回复,“有一些人生命题需要去找寻答案。”
那头笑,“着急找吗?”
“也可以等你看完再找。”
“不过那本书还是以理论为主。”陆河一贯有一说一,此时又开启严谨介绍模式,“每章围绕单一主题,有个开篇问题,主要介绍历史上一些哲学家和哲学思想的……”
宗念打断,“你就说借不借吧。”
“借。”他立即应答,“反正我看着玩的,晚上给你带过去,正好有个其他事情想跟你商量。”
“什么事?”宗念好奇。
“我们单位陈姐,她家属在区实验小学做教导主任。学校想组织孩子们做敬老爱老的社会实践,在找对口养老院,我一下就想到你了。”
“要不咱们约个饭,见面聊吧。”
“家里不方便?”
“你一提,我爸没准先激动地张罗上了。”宗念坦言相告,“总得先知道形式啊时间啊这些,老的小的聚一块,是不是还得做应急预案。”
陆河了解她风险规避的作风,也觉得有道理,于是答应,“行。那就晚上吧,我找个地方。”
“我想吃芋头扣肉。”宗念嘿嘿傻乐。
“好,听你的。”陆河笑着挂断。
两人约在距离法院不远的一家本帮菜馆,地方不大,只一层。虽是工作日,人却很多,放眼望去十来桌全部坐满。宗念扫视一圈在最靠里的角落里找到陆河,对方与她一样穿件蓝色牛仔服,正低头摆弄手机。
“你早来了?”她走过去,这一路额头已渗出细汗,边摘掉斜挎包边问。
“诶,小心。”陆河伸出手虚揽住人——他们这桌靠近收银台,服务员一手拿两瓶啤酒从里面出来,险些撞到宗念。随后见危机解除便放下手,“刚到,正好对面有个车位。”
“我怕不好停车特意打车来的,太堵了。”宗念坐好,瞄到桌角的点单二维码,于是拿出手机扫过,“这家是新开的吗?我都不知道。”
“也有两年了吧。你不在本地生活,不知道正常。”陆河向左指指,“老八中就在后边。”
“这个知道,我母校。”
陆河眯起眼睛,双臂抱胸,“校友啊。”
“真的假的。”宗念惊讶,“你哪班,不是,你多大?”
“我们同岁。”陆河耸耸肩,“你爸跟我妈说的。”
“那咱俩真是校友!怎么上学时不认识呢。”宗念继续问,“你高中读哪里?”
“一中。”
“那你是宗一轩大师哥。”宗念感叹,“想当初,我也差一点……”
“嗯,差不少。”陆河心知肚明的样子。
“我爸还跟你妈讲什么了!”
陆河只笑,“快点菜。”
宗念瞪他一眼,“肯定不是什么好话。芋头扣肉、二锦馅,你再点一个。”
其实也不算不好的话,宗文康告诉薛慧——我家这两个,儿子学习好,有段就偏偏不好好学;女儿呢,压根不知道学习是什么,就玩啊,什么都能玩。若不是会样乐器,别说大学了,高中念着都费劲。这番话在与母亲闲聊时,陆河一字不漏听了进去,他很想知道“什么都能玩”的人,到底什么样子。
似乎有了一点体会——宗念是个率性的人,没有太多执念。父亲要她回家帮忙,那就回来,既然回来便好好做;心生愧疚就先表达歉意,而后努力弥补,言出必行;亲近的人不必说谢谢,因为多余的客气会变成生疏,行动比漂亮话更重要;再比如来一件事就解决一件事,像游戏打怪,是则前进,否则止步。
的确类似“玩”的心态,尽量从无趣中找出趣味,即便没有结果,过程或许也值得。
“你不点……那就竹笋吧。”他听到她说。
“好。”陆河从包里拿出书递过去,“我不着急,你慢慢看。”
宗念接过,翻几页笑着收起,“回头我带你进步。”
菜很快上齐,两人边吃边聊实验小的敬老爱老事宜。陆河告诉她,学校这头一直有此主题的活动月,以前都是邀请退休教师,孩子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到学校来。现在教育局提倡做实践活动,他们就想把学生们带出去,一是与陌生老人相处,更具有实践意义;二来孩子们终归热闹,还有准备的节目,进养老院也算是份心意。目前信息,预备四年级的孩子来做,一共四个班,每班三十多人。不强制参加,但应该都会来。
爱兰奶奶带上花镜,看过后十分确认地告诉她,“千真万确。第一次到我家就这么来了,你说说这个人。”
南方爷爷个子确实不高,人也干瘦,可他看上去就是个文质彬彬、气度不凡的小老头,宗念很难将回忆录里的人和眼前的人联系到一起。可转而一想,那是二十岁的南方爷爷啊,甚至比宗一轩都还小一岁,完全应是个青涩十足、虎头虎脑的毛头小子。
“那你们是怎么陷入爱情的?”宗念来了兴致。
“那时候哪像现在呀,动不动爱情价更高。”爱兰奶奶摆手,“不懂,根本不懂。父母觉得嘛,人老实品行端正,我嘛,喜欢读书人,他爱读书,肚子不是空的,见几次就结婚了。”
“还是有爱,先婚后爱。”宗念笑嘻嘻下结论。
“没想过,结了婚就过日子嘛。他惹我生气,我就跑回娘家,反正娘家离得近。过两天气消了他来接我,接我我就回去,给台阶还不下,显得多不识道理。一辈子很快的,眨眨眼睛,孙子都成家立业了。”
“是啊,一辈子可真快。”宗念抚摸着笔记本上的文字,这些写完,就是一辈子了。
“你不要同别人讲呦。”爱兰奶奶拿过笔记本,小心翼翼收进抽屉里,“他们不让我写,怕眼睛坏掉。可我想眼睛嘛,最坏就是看不见,这些不记一记,就再也没人看见了。”
“我答应您。但您不能过度用眼,累了就休息。”
“我知道,知道。”爱兰奶奶摘掉花镜,乐呵呵的模样,“每天想起来就写一点,当回忆,也是个消遣。不然小念你说,我们这个岁数,除了吃喝就是在院里遛弯,找到一件心里充实的事情多不容易。”
宗念点头。床上的南方爷爷已经打起鼾,声音响亮。
爱兰奶奶面露嫌弃,“我就不能在他之后睡,吵得屋顶要翻开,根本睡不着。”
宗念笑,“能像您和爷爷一样,开开心心到现在,是件幸事。”
“你爸之前还跟我们唠叨,说你不谈朋友呢。”爱兰奶奶拍拍她的手,“遇到合适的人就试一试,试错虽然有成本,但那是通向正确的必经路径。”
宗念默默品味这句话,淡淡说道,“可我不知道怎么才值得试。”
“这世上可不是所有事都要考虑值得不值得。”爱兰奶奶顿了顿,“建筑上有个榫卯结构听说过没有?故宫、鲁班锁都是这种,凸出为榫,凹入为卯。”老太太用手指比划着,“榫头和卯眼一咬合,这个结构就稳固了。”
宗念仔细听着。
“那你说人跟人相处是不是这样?你是榫头就去找卯眼,你是卯眼就去找榫头,多简单呀,在尝试的过程中自然就知道能不能组合到一起。”
这个晚上,宗念觉得学了一课。
这堂课没有响铃,似乎自然而然就开始了。它关乎于命运、爱情、建筑,爱兰奶奶是位优秀的讲师,课程生动、有趣、又暗藏深奥的立意,以至于她听得如痴如醉意犹未尽。好像第一次,宗念庆幸做出留在这里的决定。
她应该感谢晚风。
第15章 “我懂了,政工就是你们内部的世纪佳缘”
爱兰奶奶的课后劲很大,到第二天宗念仍在回味,与此同时产生一个从未有过的想法——我得学习。
这念头若被宗文康知道真得笑掉大牙,打小就不爱读书,上了一学期课本像新的一样,把父母气急点着脑袋数落“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亏得手握“艺术生”这只尚方宝剑,每次升学文化课都踩在分数线上,一路磕磕绊绊倒也熬过来了。
而今二十八岁,突然发自内心地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她想了解自我、了解善恶、了解自由、了解生活的意义。
几个关键词罗列一查,嚯,这是哲学啊。
脑袋里一下弹出陆河的名字。
当下就给对方发消息——你那本《大问题》,看完能不能借我看看?
午休时间有了回应——电话?
宗念给他打过去,开口先纠正,“以后想打电话不用问,直接打过来就好了。我又不是人民公仆,没人比我工作时间更自由。”
陆河似乎在吃饭,感觉嘴里鼓囊囊的,“怕你不方便。”
“那以后打过来没有接,两小时内我又没有回,就证明需要援手,ok?”
“好,两小时反馈时间。”他问,“怎么想借书?”
宗念文绉绉回复,“有一些人生命题需要去找寻答案。”
那头笑,“着急找吗?”
“也可以等你看完再找。”
“不过那本书还是以理论为主。”陆河一贯有一说一,此时又开启严谨介绍模式,“每章围绕单一主题,有个开篇问题,主要介绍历史上一些哲学家和哲学思想的……”
宗念打断,“你就说借不借吧。”
“借。”他立即应答,“反正我看着玩的,晚上给你带过去,正好有个其他事情想跟你商量。”
“什么事?”宗念好奇。
“我们单位陈姐,她家属在区实验小学做教导主任。学校想组织孩子们做敬老爱老的社会实践,在找对口养老院,我一下就想到你了。”
“要不咱们约个饭,见面聊吧。”
“家里不方便?”
“你一提,我爸没准先激动地张罗上了。”宗念坦言相告,“总得先知道形式啊时间啊这些,老的小的聚一块,是不是还得做应急预案。”
陆河了解她风险规避的作风,也觉得有道理,于是答应,“行。那就晚上吧,我找个地方。”
“我想吃芋头扣肉。”宗念嘿嘿傻乐。
“好,听你的。”陆河笑着挂断。
两人约在距离法院不远的一家本帮菜馆,地方不大,只一层。虽是工作日,人却很多,放眼望去十来桌全部坐满。宗念扫视一圈在最靠里的角落里找到陆河,对方与她一样穿件蓝色牛仔服,正低头摆弄手机。
“你早来了?”她走过去,这一路额头已渗出细汗,边摘掉斜挎包边问。
“诶,小心。”陆河伸出手虚揽住人——他们这桌靠近收银台,服务员一手拿两瓶啤酒从里面出来,险些撞到宗念。随后见危机解除便放下手,“刚到,正好对面有个车位。”
“我怕不好停车特意打车来的,太堵了。”宗念坐好,瞄到桌角的点单二维码,于是拿出手机扫过,“这家是新开的吗?我都不知道。”
“也有两年了吧。你不在本地生活,不知道正常。”陆河向左指指,“老八中就在后边。”
“这个知道,我母校。”
陆河眯起眼睛,双臂抱胸,“校友啊。”
“真的假的。”宗念惊讶,“你哪班,不是,你多大?”
“我们同岁。”陆河耸耸肩,“你爸跟我妈说的。”
“那咱俩真是校友!怎么上学时不认识呢。”宗念继续问,“你高中读哪里?”
“一中。”
“那你是宗一轩大师哥。”宗念感叹,“想当初,我也差一点……”
“嗯,差不少。”陆河心知肚明的样子。
“我爸还跟你妈讲什么了!”
陆河只笑,“快点菜。”
宗念瞪他一眼,“肯定不是什么好话。芋头扣肉、二锦馅,你再点一个。”
其实也不算不好的话,宗文康告诉薛慧——我家这两个,儿子学习好,有段就偏偏不好好学;女儿呢,压根不知道学习是什么,就玩啊,什么都能玩。若不是会样乐器,别说大学了,高中念着都费劲。这番话在与母亲闲聊时,陆河一字不漏听了进去,他很想知道“什么都能玩”的人,到底什么样子。
似乎有了一点体会——宗念是个率性的人,没有太多执念。父亲要她回家帮忙,那就回来,既然回来便好好做;心生愧疚就先表达歉意,而后努力弥补,言出必行;亲近的人不必说谢谢,因为多余的客气会变成生疏,行动比漂亮话更重要;再比如来一件事就解决一件事,像游戏打怪,是则前进,否则止步。
的确类似“玩”的心态,尽量从无趣中找出趣味,即便没有结果,过程或许也值得。
“你不点……那就竹笋吧。”他听到她说。
“好。”陆河从包里拿出书递过去,“我不着急,你慢慢看。”
宗念接过,翻几页笑着收起,“回头我带你进步。”
菜很快上齐,两人边吃边聊实验小的敬老爱老事宜。陆河告诉她,学校这头一直有此主题的活动月,以前都是邀请退休教师,孩子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到学校来。现在教育局提倡做实践活动,他们就想把学生们带出去,一是与陌生老人相处,更具有实践意义;二来孩子们终归热闹,还有准备的节目,进养老院也算是份心意。目前信息,预备四年级的孩子来做,一共四个班,每班三十多人。不强制参加,但应该都会来。